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合成了二种新的5-取代1,10-菲咯啉化合物phen-NHCO(CH2)nBr(n=9,11),它们是高效的分析化学试剂、钌(Ⅱ)类电化学发光(ECL)传感器活性材料的配体。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确证了其组成和结构。  相似文献   

2.
以5,6-二甲基-8-硝基喹啉、水合肼为原料,经还原、shraup反应合成了5,6-二甲基-l,10-菲咯啉,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还原剂对产率的影响,并用IR和NMR进行了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3.
通过荧光光谱、粘度测定、磷酸盐效应、热变性实验,研究镧-邻菲罗啉-氟尿嘧啶三元配合物(LAPF)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CT-DNA能使该配合物的荧光强度产生猝灭,同时,该配合物可使DNA的粘度降低,热变性温度升高,说明该配合物主要以部分嵌插的作用方式与CT-DNA结合.磷酸盐效应表明该配合物与CT-DNA之间存在非特异性静电作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荧光光谱、粘度测定、磷酸盐效应、热变性实验研究镧-邻菲罗啉-氟尿嘧啶三元配合物(LAPF)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CT-DNA能使该配合物的荧光强度产生猝灭,其猝灭常数为Ksv=(1.9±0.2)×105 L.mol-1,猝灭机理为静态猝灭.同时,该配合物可使DNA的粘度降低,热变性温度升高,说明该配合物主要以部分嵌插的作用方式与CT-DNA结合.磷酸盐效应表明该配合物与CT-DNA之间存在非特异性静电作用.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N-(3-氨基丙基)苄胺-丹皮酚铜配合物并进行表征,用电子吸收光谱及荧光光谱法研究了铜配合物、洛美沙星以及DNA之间的相互作用,探讨了三者之间相互的作用方式,发现该铜配合物与DNA以及洛美沙星-DNA复合物之间很容易发生插入作用。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新的诺氟沙星-饵金属配合物,并应用荧光、黏度和热变性等方法,对此化合物与小牛胸腺DNA作用方式进行了研究.配合物与DNA作用时,荧光发生淬灭,黏度增大,热变性温度升高;scatchard图表明配合物对溴化乙锭(EB)与DNA的结合为竞争性抑制.实验结果一致表明,配合物与DNA作用方式为嵌插结合.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稀土铕、钐(Eu、Sm)氯化物、呋喃甲酸(L)和1,10-邻菲啰琳(phen)为原料,95%乙醇为溶剂合成了两种新型的稀土配合物([Eu(L)_3phen]_2·4H_2O和[Sm(L)_3 phen]_2·5H_2O).通过元素分析仪和热分析仪的数据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用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表征了配体和配合物的结构,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中的中心离子Eu(3+)和Sm(3+)和Sm(3+)与呋喃甲酸(L)中的O原子进行了配位,同时,1,10-邻菲啰啉(phen)中N原子与Eu(3+)与呋喃甲酸(L)中的O原子进行了配位,同时,1,10-邻菲啰啉(phen)中N原子与Eu(3+)和Sm(3+)和Sm(3+)配位成功.常温下,荧光光谱仪测出两种配合物中的Eu(3+)配位成功.常温下,荧光光谱仪测出两种配合物中的Eu(3+)和Sm(3+)和Sm(3+)均发射出本身的特征荧光这说明呋喃甲酸和1,10-邻菲啰啉两种配体的能量可以有效传递给稀土离子,从而增强稀土配合物的发光性.  相似文献   

8.
5,6-二氨基-1,10-邻菲罗啉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10-邻菲罗啉为起始原料,经氧化、肟化、还原得到5,6-二氨基-1,10-邻菲罗啉,对反应条件进行了探索,以68.0%的总收率得到产品。产物经IR,H-NMR确证。  相似文献   

9.
文章合成了新的诺氟沙星-钇配合物,并应用荧光、黏度和热变性等方法,对此化合物与小牛胸腺DNA作用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与DNA作用时,荧光发生淬灭,黏度增大,热变性温度升高;Scatchard图表明配合物对溴化乙锭(EB)与DNA的结合为竞争性抑制;配合物与DNA作用方式为嵌插结合.  相似文献   

10.
利用2-吡啶甲醛、N,N-二甲基乙二胺制备了一种新的席夫碱铜配合物,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和ESI-MS对其结构进行分析.晶体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呈现扭曲的四方锥构型.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圆二色光谱研究了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CT-DNA)和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结合性质.结果表明:配合物以插入的方式与DNA相互作用,且配合物与HSA的相互作用为静态猝灭机制,分子间作用力为氢键和范德华力.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稀土铕(Eu)-丙烯酸(AA)-1,10-邻菲咯啉(phen)的三元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进行表征,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通过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探讨了丙烯酸、1,10-邻菲咯啉的引入对配合物发光性能的影响.同时活性配体丙烯酸的引入为合成键合型稀土高分子发光材料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在乙醇水溶液中合成了四种稀土硫代脯氨酸(tcH)邻菲啰啉(phen)三元固体配合物,并时其用EDTA配位滴定分析、红外、紫外光谱分析、差热分析、摩尔电导测定等手段,研究了配合物的性质、成键特征,确定配合物的组成为RE(tcH)3phenCl3·3H2O(RE=La,Ce,Nd,Sm).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乙酰丙酮与邻氨基酚缩合,合成了一种新的Schiff碱三齿配体及其铜(Ⅱ)配合物,并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对配体和配合物的表征提出了它们可能的结构式。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5-溴水杨醛缩邻氨基酚(H2 Brsaph)、5-溴水杨醛缩2-氨基噻唑(HBrsatz)和5-溴水杨醛缩2-氨甲基吡啶(HBrsapy)三种水杨醛类 Schiff碱,制备了配合物[Zn(Brsaph)(H2 O)2](1)、[Cu(Brsatz)2]4H2 O(2)和[Cd(Brsapy)2](3).利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进行了表征.荧光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化合物在350-450 nm 光激发下在450-550 nm 范围都具有荧光,但金属离子对它们的发光行为影响不同.利用 X-射线单晶衍射仪分析了 H2 Brsaph的晶体结构,该晶体属单斜 P21空间群,晶胞参数:α=4.6517(2)A,b=19.0710(8)A,c=6.2382(3)A,β=90.402(4)°,Z=2,V=553.40(5)A3,Dc=1.753 g/cm3,Mr=292.13,R1=0.0225,wR2=0.0553.  相似文献   

15.
首次合成了稀土金属钕与氟喹诺酮类药物-诺氟沙星的配合物,并应用荧光光谱法、DNA的热变性和黏度等方法,对该金属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作用方式进行了研究.配合物与DNA作用时,荧光不发生淬灭,黏度减小;热变性温度基本保持不变;Scatchard 图表明配合物对溴化乙锭(EB)与DNA的结合为非竞争性抑制.实验结果一致表明该金属配合物与DNA作用方式为静电结合.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三元配合物[Zn(O2CC6H4NH2-p)2(1,10-phen)2].5H2O,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该化合物的晶体和分子结构.化合物晶体为单斜晶系,空间群C2/c,a=4.35388(12)nm,b=1.17929(15)nm,c=3.07912(11)nm,β=134.9520(11)o,V=11.1885(15)nm3,Z=16,F(000)=5056,Dc=1.444Mg/m3,μ=0.936 mm-1,S=1.000,Zn原子为畸变的八面体构型.  相似文献   

17.
以水杨醛为原料制备了5-溴水杨醛,将其与硫脲缩合合成Schiff碱配体及其钴配合物,并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热重、摩尔电导率等方法对配体及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测试表征.  相似文献   

18.
通过2-羟基-1-萘醛和氨基乙酸形成的Schiff碱与二价铜离子合成新的配合物,并经元素分析、摩尔电导和红外光谱与电子光谱研究而表征。其Cu原子形成四配位配合物,分子内中心原子分别形成亚胺的N→Cu,羟基的O-Cu,酚氧原子的O-Cu以及水的配位O→Cu。  相似文献   

19.
以水杨醛为原料制备了5-溴水杨醛,将其与硫脲缩合合成Schiff碱配体及其钴配合物,并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热重、摩尔电导率等方法对配体及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测试表征.  相似文献   

20.
用自制的5-氯水杨醛与甘氨酸缩合,制备了一种氨基酸schiff碱配体,再将其与Cu(Ⅱ)、Zn(Ⅱ)作用,合成出了两种新型的Schiff配合物.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热重分析、摩尔电导率等方法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推测出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