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1"巧算24点"——游戏中的"数的运算""巧算24点"是一种数学游戏,据传是由华人孙士杰先生发明的,其游戏规则如下:在一副扑克牌中抽去大小王剩下52张牌,(也可以只用其中的1—10这40张牌)任意抽取4张牌,用加、减、乘、除(可以用括号)运算把牌面上的数算成24.每个牌面上的数必须用一次,且只能用一次.如抽出的牌是3、8、8、9,那么算式可以是9×8-6×8=24,或(9-8)×3×8=24,或(9-8÷8)×3=24,或3×8÷(9-8)=24等.  相似文献   

2.
对游戏的爱好是人的天性.下面我们介绍一种在扑克牌游戏中学习有理数四则运算的玩法.大家知道扑克游戏中有多种比点数的玩法,参加者各抽若干张牌,牌点相加刚好为某一数值则为赢家,超过则爆牌。其中有一种叫凑“24点”,每个参加者最多抽4张牌,牌点相加为24者为赢,大家都不足24,则多的为胜.我们把这个游戏改进一下,就可以使这一玩法延伸到有理数,具体如下:准备一副去掉大小王的扑克牌(其中A代表1,J,Q,K分别代表11,12,13),设定红花色为正数(如红桃5为5),黑花色为负数(如梅花8为-8),随意从中抽出4张牌,然后用这4个数字(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通…  相似文献   

3.
学玩24点     
正4月11日晴今天,妈妈教会了我玩一个新游戏:24点。妈妈先把牌平均分成两份,然后妈妈拿出两张牌,分别是6和3,我也拿出两张牌,分别是5和3,妈妈说:"不管用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只要谁最快算出得数是24,谁就赢了这一局,最后看谁的牌最多,谁就赢了。"我看着这四张牌,左思右想,却没办法算出得数是24。妈妈看到我面露难色,就说:"先5×6=30,然后30-3-3=24。"妈妈把牌收入囊中。哦,原来是这样想的,我明白了。接着妈妈又  相似文献   

4.
正一、教学过程激趣引入,凸显游戏背后的数学思想。1.谈话引入谈话:玩过扑克牌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扑克牌研究起。2.说明游戏规则谈话:数学课上玩扑克和生活中的玩法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要先明确游戏规则:点大的获胜;双方轮流出牌,每人每次只出一张牌;三局两胜制。3.进行出牌游戏,体会策略的重要性学生分成男女两队,分别抽一组牌。女生:2、4、6;男生:1、3、5。提问:谁会赢?怎样才能赢?学生汇报。  相似文献   

5.
这是某年重庆中考填空题的最后一题,乍看颇有难度.题目甲、乙两人玩纸牌游戏,从足够数量的纸牌中取牌.规定每人最多两种取法,甲每次取4张或(4-k)张,乙每次取6张或(6-k)张,(k是常数,0相似文献   

6.
李尚志 《中学数学研究》2008,(6):F0003-F0003
算24,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一种用扑克牌玩的游戏.每张牌代表一个的正整数.(为了简单起见,可以将J,Q,K及“大小王”去掉,并约定A代表1.)参加游戏的4个人每人出一张牌,4张牌就代表了4个正整数.四个人就开始竞争,看谁最先将这4个正整数通过加减乘除算出24来,而且每个整数恰好用一次.所用的数学知识虽然只是简单的算术,但要算得又快又正确也不容易.并且还有很多难题出现.  相似文献   

7.
教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之后,教师通常要给学生一些练习题,以巩固运算方法。这种练习方式相当单调,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教学效果往往不佳。如果教师改变一下练习方式,情况就大不一样。上课时,教师拿出几付扑克牌,告诉学生这节课玩扑克游戏。学生一听,兴趣就来了。教师介绍玩的规则:4个人一组,每人手中有同样多的扑克。游戏时,4人同时每人出一张牌,然后根据4张牌的数字,运用加、减、乘、除以及括号,列出算式,使其结果是24,最先说出算式者获胜,就能得到桌上的4张牌。游戏结束时,谁手里的牌最多,谁就获胜。比如,4人出…  相似文献   

8.
李晓君 《湖南教育》2007,(3):40-40,39
我在学生学完了简易方程这一内容之后,上了一堂“扑克游戏”活动课.一、玩扑克游戏,发现秘密师:(拿出若干张剔除了大小王的扑克牌分发给学生,每人一张)今天,老师和大家玩一个扑克游戏:请你们将自己手中的那张牌的点数乘以5,再加上6,然后把  相似文献   

9.
说到用扑克牌玩“24点”游戏,大家一定不陌生:用扑克A到K共52张牌,任抽4张,通过四则运算,将4个数凑成24.几乎所有的同学都玩过.没准你就是个“24点”迷,说不定你还是个“常胜  相似文献   

10.
今天晚上,我做完作业就和爸爸一起玩扑克牌游戏。爸爸拿出A、K、Q、J四种扑克牌各10张,然后把这40张扑克牌洗了洗(即打乱),让我从中任意抽一张,爸爸没看我的牌,只是将其余的39张牌迅速地看了一遍,就猜出  相似文献   

11.
陈海涛 《成才之路》2014,(22):73-73
正数学中的符号意识,是指有意识地运用适当的符号描述数学研究对象,以便于将数学的相关思想、方法、逻辑关联以及方法更加精确、鲜明地表达出来。数学学习呼唤学生建立相应的符号模式,并运用符号模式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一、激活内在意识,夯实符号意识的基础师:大家都玩过扑克牌,同一种花色有多少张扑克?生:好像是13张。师:晃动手中的牌,任取三张演算出24。生抽出2、6、8。生:(6-2)×8=24。生:再次抽,抽出了K、A、2,一脸茫然。师:出现  相似文献   

12.
正小学老师就教我们算24点、玩24点游戏,让我们熟练的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我们可以算出一些简单的24点游戏题目,24点游戏使我们开始体会了数学的趣味性.今天我们通过探索24点游戏的奥秘,进一步来学习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投影片展示规则)活动1:让学生阅读"24点游戏规则""从一副扑克牌(去掉大、小王)中任意抽取4张,根据牌面上的数字进行混合运算(每张牌只能用一次),使得运算结  相似文献   

13.
小李和小张在玩一种15点的游戏,玩法挺简单:把9张扑克牌——红桃A、红桃2、……、红桃9随便摆在桌子上,两个人轮流拿牌,一次一张,谁手中的三张牌,首先加起来是15点,谁就赢了.小李先拿,拿了一张7;小张后拿,拿了一张5.接着,小李拿了个2,要是再拿个6,就15点了.于是,小张赶快把6拿到手.这样,小张再拿个4便胜了.于是,小李只好抢先拿走4.可是,小张拿了A,手里有5、6、1三张牌,桌子上还有3、8、9三张牌.在这种情况下,小李要是拿9,小张拿8,有8+6+1=15;小李要是拿8,小张拿9,又有9+5+1=15.所以,小张一定可以胜利.两人玩了多次,小李总是不能取胜,最多是…  相似文献   

14.
聪明的读者     
《初中生学习》2014,(9):43-43
小冰和小源在玩一个猜牌游戏。 两人都知道抽屉里放了16张扑克牌: 黑桃A、Q、4,红心J、8、4、2、7、3,梅花A、5,方块K、Q、5、4、6。 小琛从抽屉中拿出一张牌,并把牌的点数告诉小冰,把牌的花色告诉小源,然后问两人知不知道那张是什么牌?  相似文献   

15.
黄活灵 《中国教师》2011,(Z1):83-83
<正>"24点"游戏活动是把一副牌中抽去大小王剩下52张,任意抽取4张牌,用加、减、乘、除的四则混合运算方法把牌面上的数算成24,每张牌必须用一次且只能用一次。我区在小学中通过开展"24点"游戏活动,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一、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教育》2006,(12):27
一、口算[8:1] 10×5= 30×6= 700×7= 24-6= 64÷8= 87÷9= 28÷3= 6×4 6= 7×8 4= 4×3 2= 4/5 1/5= 2/7 4/7 = 1/8 1/8= 7/9-2/9= 1-1/3= 4/5- 4/5=  相似文献   

17.
学习兴趣是推动儿童学习的内驱力,学生有了兴致,就会有求知欲,形成积极的“心向”。因此,数学教学要不断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数学真奇妙”,从而产生“我也想玩一玩、试一试”的心理。在教学“10以内数的组成”时,我们设计了“玩数学扑克”的游戏。比如巩固“6的组成”时,同桌两人拿出每种花色的1-5共加张牌做“两牌凑6”或“藏牌猜牌”的游戏。学生在玩中思考,玩中体验,  相似文献   

18.
胡高正 《数学小灵通》2004,(9):46-48,45
i计算:2003 x2002一2002x2001 2001x2000一2000x1999 … 3x2一2火l=2.已知a、b、。都是自然数,并且满足等式:上 李十上十垫24‘奇,那么“b “-—。 3.有5个小朋友,他们的年龄都不到12岁,他们年龄的乘积是18480,这5个小朋友的年龄和最小是岁。 4.某个游戏,满分为1加分,每人可以做4次,以平均分为游戏的成绩。小王的平均分为85分。那么,他任何一次游戏的得分都不能低于分。 5.若某一年的三月份有5个星期五,且它们的日期数之和为8o,则这个月的4日是星期_。--- 6.A、B、心、D四名学生猜测自已的数学成绩。- A说:“如果我得优,那么B也得优。” …  相似文献   

19.
[病症]甲、乙、丙、丁用一副扑克牌做游戏,他们每人按顺序依次摸一张牌,直到摸完牌为止。他们每人摸中大王的可能性各是几分之几呢?[病症1]一副牌共有54张,大王只有一张,所以每人摸中大  相似文献   

20.
谁没有输过     
多丽丝、劳拉、雷内三人玩了两盘纸牌游戏,其玩法是:通过抽牌来配成对子,尽量避免手中只留下一张单牌。游戏者轮流从别人手中抽牌,直到有一人手中只剩下一张单牌,此人便是输者。若在抽牌后配成了对子,则打出这对牌。如果一个人从第二个人手中抽了一张牌并打出一个对子之后,手中已经无牌,那么轮到第三个人抽牌时,就从第二个人手中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