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魏晋南北朝以前,与葡萄、葡萄酒相关的葡萄文化的发展,是中国古代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及葡萄文化经西域传播的重要内容。魏晋南北朝以前,葡萄文化经西域由西向东、由北向南、由京畿向四周及由中原内地向西域、东亚传播、扩展。先秦时期,"蒲陶"一词在西域传播;秦汉时期,葡萄文化已由西域传入中原内地,并在内地逐渐丰富起来,同时开始由中原返传入西域;魏晋南北朝时期,葡萄文化领域扩展,由内地向西域的传播内容增多。  相似文献   

2.
一、新疆的地理状况新疆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古代,今新疆和新疆以西的大片疆域,在当时统称为西域,公元前60年,西汉时期,西域正式归入中国的版图,成为中国的一部分。唐代继承了汉代的规模,设置了安西都护府,管理着新疆的广大地区。到了清代,公元1884前年(光绪十年),在西域正式设置省,省会设于迪化(乌鲁木齐)。从此,这辽阔的土地就称之为新疆。在行政管理上进一步统一起来,加强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也促进了新疆农业经济的发展。新疆与内地人民友好关系更加密切,也加强了新疆与内地经济、文化的交流,这种交流…  相似文献   

3.
新疆,古称西域.自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以来,与内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两汉、唐王朝加强经营西域,使内地与新疆交往密切.同时,汉、唐王朝与西域少数民族政权之间又有过多次和亲现象;如西汉与乌孙的和亲,唐朝与回纥的和亲.这样,汉族与其它少数民族为文化必然会发生接触与碰撞,相互产生影响.这在新疆少数民族语言的早期汉语借词里可以明显地表现出来.如维吾尔语中有:都统 都督 伯克 将军 衙门 府台粉条 包子 茶 木匠 铡刀 白菜炮仗子 仓 (钅矍)头 墨 马号 炕 亩斤 道理  相似文献   

4.
魏晋十六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动荡割据的时代。然而,这时期西域和内地的密切联系以及一致性并非削弱;而且恰恰在这时,高昌地区形成了与内地同一的郡县行政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5.
汉朝新疆与内地的统一,是先秦以来中央王朝与西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密切联系的必然趋势;是西汉政权与匈奴奴隶主政权之间激烈斗争的结果。汉朝统一新疆的伟大事业,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在新疆各族人民积极支持下才完成的。汉朝中央政府为加强和巩固统一局面,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其社会效果也是十分显著的。  相似文献   

6.
9月姓氏 马     
《中文自修》2012,(9):64
马ma:历史:中国较为常见的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五十二位,在现今中国姓氏排行第14位。马姓有几处来源:出处一由"马服"氏改变而来;出处二即从《姓氏考略》记载,西域古有"马"姓,后西域有姓"马"者入内地,即以"马"为姓。  相似文献   

7.
新疆的遗址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汉朝开始,中央集权政府多次派人在新疆境内建立政权机构,管理新疆事务,沟通新疆和内地之间的友好往来。至今,新疆境内仍存有大量的遗址,如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的八卦城——中国新疆特克斯县城,班超经营西域的大本营盘橐城,中国古代二十六名关之一的铁门关,唐朝在西域有效地行使政治、军事权力的安西和北庭两个都护府,以及统辖天山南北包括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及帕米尔高原广大地区的伊犁将军府等。至今,这些遗址仍以其雄姿见证着历史,眺望着未来。一炮成功新疆的遗址@李都  相似文献   

8.
"西域"一词,始见于《汉书·西域传》。狭义的西域是指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以东的地区;广义的西域是指凡通过狭义西域所能到达的地区,包括亚洲中、西部,印度半岛,欧洲东部和非洲北部在内的地区。西域与中原虽距离十分遥远,并且沿途有许多交通险阻,但西域与内地很早就有了密切联系和频繁交往。张骞是当时中国沟通中西交往的第一个使者。  相似文献   

9.
两宋以前栽培葡萄及其酿造产地的扩展,是中国古代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及葡萄文化经西域传播的重要内容。两宋以前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经西域由西向东、由北向南、由京城地区向四周扩展。先秦时期,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已开始在西域传播;秦汉时期,葡萄和葡萄酒产地在西域扩展,并向关内初步推进;魏晋南北朝时期,葡萄、葡萄酒产地主要在内地都城拓展;隋唐时期,葡萄和葡萄酒产地较快发展;五代辽宋西夏金时期,葡萄、葡萄酒产地广泛(尤其在江南)扩展。  相似文献   

10.
维护团结、维护统一、热爱和平、建设美好家园是新疆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 自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府时起,新疆成为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此,居住在此的各民族不断地加强与内地的联系和合作,为祖国的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近代以后,虽然中原和新疆有时发生战乱或局部冲突,但是,新疆各族人民始终以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为重,始终反对任何形式的分裂和战乱,坚决维护中央政府的权威和政治的统一。实践一次又一次地证明,新疆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各族人民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新疆的安全与稳定,是新疆各族人民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一) 新疆与内地早就有着经济文化的交流。自从公元前一世纪,西汉政府在新疆设立西域都护府以后,新疆就成为我们统一的多民族的祖国的一部分。从此,经济文化的交流进一步发展了。其中音乐、舞蹈的交流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玉石雕刻工艺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四千年前,我国勤劳智慧的人民就开始琢磨玉器.它是继承石器的发展,作为统治阶级的装饰品或表示统治权的法物,以及宗教用的礼器,而被珍视的.早在商、周时期.玉石雕刻的技术就有一定的发展.战国、秦、汉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玉石雕刻的技术有很大的提高.特别是汉代.在张骞通西域后,内地和西域的交通更加便利,新疆和田一带的玉石源源运往内地,为汉代玉雕提供了许多精美原料,使汉代玉器的雕琢和使用较前更为普遍.  相似文献   

13.
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与祖国内地始终保持着政治上的统一,也始终保持着经济文化方面的密切交流。在经济方面主要表现在内地牛耕与养蚕技术的传入西域;在文化方面则主要表现在佛教和乐舞的由西域传入内地。 牛耕养蚕传西域 西域的原始居民最初主要从事狩猎和畜牧。后来又有了农业,用石斧、石锛披荆斩棘,开荒种地;用石镰收割;用石磨盘加工。稍后,发展到使用铜斧铜刀。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归来,向汉武帝汇报情况,司马迁据此写出了《史记·大宛列传》。其所记天山以北一带多是以畜牧业为主的“行国”,天山以南虽多是以农业为主的“城郭诸  相似文献   

14.
哈密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东部 ,历史上就是新疆与内地交往的重要门户 ,素有“西域襟喉 ,嘉关锁钥”之称。随着近代交通建设 ,特别是第二亚欧大陆桥贯通后 ,哈密成为内地进入新疆的第一桥头堡 ,土地总面积 15万平方千米 ,占新疆总面积的 9% ,1999年总人口48 5万人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哈密地区已被自治区人民政府定为扶优扶强的重点发展地区 ,哈密市的发展对推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吐哈石油基地建设对中心城市的影响吐哈油田是继塔里木、准噶尔油田之后新疆第三大储油盆地 ,其石油勘探开发被列为…  相似文献   

15.
著名学者季羡林教授指出:“新疆在全世界是唯一的一个世界四大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是研究世界文化交流最好的地方。”对西域(包括新疆)的研究,始终是国内外许多学者关注的热点之一。我国古代有关记载和研究西域的史料、著作已繁如烟海;近现代陆续问世的研究西域的专著、论文也层出不穷,难以数计。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国度的、不同观点的西域研究者,都站在各自的立场和角度对西域研究作出了程度不同的贡献。其中,苏北海教授所著《西域历史地理》(新疆  相似文献   

16.
王学军 《文教资料》2009,(18):16-18
初盛唐(618-765)诗歌中的战争战役在空间分布上总体呈现出以下四个基本特征:(一)内地面积小于边地,内战数量多于外战.(二)外战北方多于南方,西方多于东方.(三)内战北方多于南方,西方与东方相当.(四)重视边疆及内地战略枢纽地区.初盛唐诗歌中战争战役焦点区域的转移与权力中心的变迁基本相应,也大致经历了关中本位--京洛轴心--地方分立的转变.高祖、太宗及高宗前期诗歌中战争战役焦点区域为关中及拱卫关中的北疆与西域;高宗后期、武周、中宗、睿宗及玄宗时期诗歌中战争战役焦点区域在关中及拱卫关中的北疆与西域外,又增加了晋洛及拱卫关东的东北:肃宗时期与代宗初期诗歌中战争战役焦点区域扩散分布各地,内地关中、晋洛、江南、江淮、冀鲁等成为战争多发地,而之前边地北疆、西域、东北等战争多发地则少有涉及.  相似文献   

17.
一、汉代以来中央政府对新疆的管辖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公元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标志着中央政府开始在西域行使国家主权,新疆成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一个组成部分。东汉先设“西域都护”,后置“西域长使”管理新疆。隋在西域地区设鄯善、且末、伊吾三郡。唐先后设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理西域。蒙古汗最初设立“达鲁花赤”,“别失八里”等处行省等行政管理机构,对西域进行军政管辖。1406年,明朝设立了哈密  相似文献   

18.
“古”印度     
课本第95页:“佛教起源于印度,西汉末年传入中国。”表述与课本第69页“佛教是起源于古印度的宗教,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的表述有出入。“印度”和“古印度”不是同一概念。古印度是历史地理名词,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尔等国。佛教诞生于“古印度”(今尼泊尔)而不是“印度”。张骞通西域前,西域某些国家已经信奉佛教。可见,佛教传入西域是在西汉前期;传入内地是在西汉末年。课本第69页的表述更为严谨。“古”印度$宁夏固原县什字中学@樊珺  相似文献   

19.
民族关系不仅是复习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更是历年高考的重点。由于其内容较烦琐,且分散在教材的各个章节中,因此不易掌握。笔者结合多年的高三教学经验,介绍两个教学小案例,供大家参考。一、有关"民族关系的意义作用"内容的复习人教社现行统一高中教材《中国古代史》(选修)第42页:"西域交通畅通以后,天山南北地区第一次与内地联成一体。中原同西域乃至更远地区之间经济  相似文献   

20.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自汉武帝时张骞通西域后,随着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佛教传入了中国内地,并不断发展。到南北朝时期,佛教大盛。其时,北方先后以平城、洛阳为中心,南方则以建康为中心,对当时的社会、政治、思想、文化、艺术等各方面,均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本文拟就魏晋南北朝时期洛阳地区佛教的兴衰作一探索。 一、佛教的传入与魏晋时期在洛阳地区的初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