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不是线性的,知识向能力转化受知识类型、学习策略、学习情境等中介变量的制约。研究知识向能力转化的条件与策略是深化新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新的知识观认为知识可分为三大类: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知识转化为能力,需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之间相互转化,策略性知识调控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学习;问题解决检验个体能力的高低。  相似文献   

2.
语言技能的掌握需要经历从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转化。本课题组对学生如何获取程序性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学习实践中开展了研究。此举对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优化教师的教学策略都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9,(36):170-171
本文从理论和教学实践两方面来探究物理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教学策略。借鉴心理学中关于知识分类的方法,对物理陈述性和程序性知识进行分类,并且提出了物理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一般教学模型。本文以"物质的密度"一节的教学案例为例,来探究物理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利用现代知识观来进行物理教学设计,有利于打造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知识和能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4.
从理论和教学实践两个方面阐述高中化学课程程序性知识教学的重要性、主要内容和教学程序。认为要增强程序性知识教学的意识,了解程序性知识教学的基本程序,研究促成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正> 教育心理学家皮连生教授认为,认知策略的学习要经过命题表征(陈述性知识)阶段,转化为产生式表征(程序性知识)阶段,达到元认知阶段。练习是认知策略从陈述性阶段向程序性阶段转化的重要条件,因此,解题  相似文献   

6.
孟媛 《文教资料》2011,(9):126-128
学习是新旧知识相互影响的过程,在普遍存在的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转化的过程中,迁移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在对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以及迁移理论介绍的基础上,从迁移角度阐述了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新课标实施以来,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进展,但对于促进学生认知领域发展的诗歌知识教学却不很重视。针对这一现实,再结合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知识分类,将古典诗歌知识可分为:静态陈述性知识、动态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并进一步提出三大知识教学策略:课前用学案呈现陈述性知识,通过情境教学实现向程序性知识的转化,课后师生沟通交流确定合适的学习策略。  相似文献   

8.
教学和学习经验告诉我们 ,学生在学习中面临的困难 ,多半不是发生在陈述性知识方面 ,而是发生在程序性知识方面 .从知识的发展和转化角度看 ,程序性知识与陈述性知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这种转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本文从一个重要的因素——学习情境的视角 ,探讨通过创设情境促进知识转化 .在我们的研究课题“高中物理课堂发展学生研究性学习方式的研究”进行到中期时 ,通过对观察、个案和谈话方法所获得资料的分析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 ,学生在学习中 ,面临的困难更多不是发生在陈述性知识方面 ,而是发生在程序性知识方面 .如 ,在获…  相似文献   

9.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三维教学目标理念深入人心,三维目标的培养也逐步在基础教育的课堂甲得到落实。三维教学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目标,瞄准的是做事情的步骤与法则,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程序性知识;而知识与能力目标,则更多地关注认识事物的基础和前提,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陈述性知识。从陈述性知识到程序性知识的转化,需要以实践为桥梁,逐渐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水平。在本文中,陈永中老师以哲学教学为例,探索学生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的方法与路径,他认为程序性知识的获得,要以陈述性知识为起点,经历新知学习、例题示范、变式训练的循环往复。希望陈老师的这一观点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皮连生教授综合奥苏伯尔的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加涅的智慧技能学习层次论以及I.R.安德森的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相互转化的理论.提出了广义知识教学过程模型。该教学过程模型既能指导陈述性知识的教学,又能解决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的难题。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学习类型和阶段选择相应的教学步骤。程序性知识的教学过程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1.
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有着内在的本质联系,知识转化为能力主要取决于学习者获得的知识的性质、表征、类型、熟练程度与获得方式以及知识的难度。促进知识向能力转化的有效策略主要有:意义化、实践化与自动化、结构化、自主探究化、规律化与策略化。  相似文献   

12.
在简述知识分类学说的基础上,探讨了知识分类学说对英语教学的启示,即既重陈述性知识,又要重程序性知识;努力促进合理的知识表征形式;探讨英语知识的策略;提倡任务型教学。  相似文献   

13.
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实质上就是拥有创新意识、创新技能和创新实践的创新型人才的竞争。伴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已成为高等教育面临的新课题。在高校管理中有效地实施知识管理,可以提高管理水平、管理规范性、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目前,知识管理在高校管理中的应用较为滞后,通过寻找适合高校管理的知识分类方法,建立高校管理部门知识管理的流程,促进知识积累与共享以及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的转换,可以达到提高管理部门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提高管理人员业务技能和工作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知识转化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转化是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知识管理的成败,是近年来知识理论关注的热点领域。知识转化的实施直接促进了企业核心能力的形成,因而是一项极为重要的知识管理战略。通过对知识转化的背景、条件、框架、环境、以及与核心能力相关性的论述,可以深刻地揭示了知识转化的特征,从而为我国企业大力实施知识转化战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知识转化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知识转化是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知识管理的成败,是近年来知识理论关注的热点领域。知识转化的实施直接促进了企业核心能力的形成,因而是一项极为重要的知识管理战略。通过对知识转化的背景、条件、框架、环境以及与核心能力相关性的论述,可以深刻地揭示知识转化的特征,从而为我国企业大力实施知识转化战略创造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This article gives an overview of developmental trends in research on metacognition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hereas a first wave of studies focused on the assessment of declarative and procedural metacognitive knowledge in school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 second wave focused on very young children's "theory of mind" (ToM). Findings from a recent longitudinal study are presented that demonstrate developmental links between early ToM and subsequent declarative metacognitive knowledge, mainly mediated by language competencies.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further indicates that developmental trends in declarative and procedural metacognitive knowledge clearly differ. Whereas the findings for declarative metacognitive knowledge show steady improvement through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mainly due to increases in knowledge about strategies, the results are not similarly clear-cut for procedural metacognition. Age trends observed for this component of metacognition are significant for self-control activities but not pronounced for monitoring abilities. These findings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education, emphasizing the role of strategy training procedures in different instructional domains and illustrating teachers' potential impact on the improvement of monitoring and control processes.  相似文献   

17.
当代认知心理学把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两类,文章介绍了这两种知识观及其内涵和特点,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两种知识的相互转化过程。随着现代信息的飞速发展,掌握这两种知识观对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question of how to develop prospective teachers'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PCK) in science teacher education. The main focus is on the knowledge transformation process and on the cognitive strategies used to shift prospective teachers' explanations within the domain of modelling thermal physical phenomena.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development of PCK within a group of 28 pre-service physics teachers during the first semester of their two-year post-graduate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 It focuses on the central issue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observable phenomena, like macroscopic thermal properties of matter and their interpretation and/or explanation in terms of corpuscular characteristics and/or thermodynamics theory. The strategy is based on the consideration that knowledge transformation is not a one-way process from subject matter knowledge to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as literature suggests, but a bidirectional process involving deepening of subject matter knowledge and increasing awareness of pedagogical issues.  相似文献   

19.
同声传译的过程是译员激活自身的语言、文化图式,运用同声传译策略,实现交际目的一种策略性过程。常见的同声传译策略包括信息重组、顺句驱动、简繁有度、因时而动、适时调整、适当预测等。这六种同声传译策略各具特点与作用。在现场同声传译实践中,译员正是通过恰当利用这些策略,顺利地完成了同声传译任务。同时,研究还发现,了解同声传译策略是将陈述性知识转换为程序性知识,进而自觉运用于同声传译实践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