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朱建 《江西教育》2014,(10):46-47
写文章是为了改善我们的教育生活 教师为什么要写文章?很多人的回答是评职称。我以为这样的理由有点靠不住,论文的水准固然可以作为教师学术水平的“见证”,但也只是某种“见证”而已。“见证”与教育生活到底有多大的关系呢?校友曾和我谈起,如果一个人做生意,脑子里只是想着“挣钱”,那他一定不会“做大”。他说:“我们做生意,首先想到的是帮助客户解决问题,报酬只是我们解决问题之后的副产品。”这让我想起,我们部分教师写文章只是为了评职称,那么他的注意力就只会停留在文章是否能被发表这个层次上,而不会从写文章的原本要义出发去思考和写作。实际上,教师写文章是为了讨论问题、传播理念,进而改善我们的教育生活。  相似文献   

2.
写文章是为了改善我们的教育生活 教师为什么要写文章?很多人的回答是评职称.我以为这样的理由有点靠不住,论文的水准固然可以作为教师学术水平的“见证”,但也只是某种“见证”而已.“见证”与教育生活到底有多大的关系呢?校友曾和我谈起,如果一个人做生意,脑子里只是想着“挣钱”,那他一定不会“做大”.他说:“我们做生意,首先想到的是帮助客户解决问题,报酬只是我们解决问题之后的副产品.”这让我想起,我们部分教师写文章只是为了评职称,那么他的注意力就只会停留在文章是否能被发表这个层次上,而不会从写文章的原本要义出发去思考和写作.实际上,教师写文章是为了讨论问题、传播理念,进而改善我们的教育生活.  相似文献   

3.
古人说:“功夫在诗外.”其实,写文章的功夫也在“文章之外”.古人说作文有可教的有不可教的.而我们在作文课上大概只能教可教的一部分.不可教的部分怎么办?一是依靠自由写作,让学生自己去感悟;二是依靠我们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写作环境,即为他们建构立体化的写作空间.语文老师都有体验,写文章最主要的不是“写”的过程,而是写之前的准备.比如很多老师往往要评职称了,才坐下来写论文.  相似文献   

4.
张利平 《今日教育》2008,(10):58-58
不久前,今日教育杂志社的编辑与我们学员开展了关于“教师写作与个人价值”的交流与研讨,我深受启发。一提到写作,有些人认为写作就是为了评职称、评优评先等。不可否认,职称评定、各类评选确实需要撰写论文,但将写作的目的定位于只是为了“晋职”和“评选”上,就未免太狭窄了。教师要真正将写作融于自己的教育教学生涯,并成为自觉行为,需要对写作的意义有明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如果生活是写作的制造商.那么课文则是写作的供应商.它可以源源不断供应我们写作素材、行文技法,指点我们精要拟题,创意构思.创新表达。遗憾的是。在我们进行课文阅读时。“写”的作用和意义被严重忽略.阅读与写作成为两个“各自为政”的“独立”领域.“老死不相往来”。其实.我们的学校“生活”.主要还是以课堂学习的学业活动为主,具有天然的“读写结合”优势。如果能够换一下思维.换一种“活法”.读写联姻,“互通往来”,也许将是另外一番景象。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强凋“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文章是表情达意的载体.巴金曾说:“我们写作,只是因为我们有活要说,有感情要倾吐,我们用文字表达我们的喜怒哀乐。”刘勰《文心雕龙》也指出:“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情感体验是主体通过想象、移情、神思、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作文教学中最大的问题是学生普遍缺乏写作热情,作文内容空洞,感情虚假,无病呻吟,成了学生作文的通病。学生完成的作文往往是“移花接木”式的虚假情感,仿真思想,以及复制的语言、粘贴的表达技巧.这种写作教学现状,迫使我们不得不作出这样的思考:为什么学生对作文课不是充满期待,而是厌烦和怯怕?为什么学生在写作文时只是借助现成的言语材料拼凑作文,而不是“我手写我心”?从学生的一份“情书”中,我们获得了一个比较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白居易曾经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篇优秀的文章,是能把读者的情感激发出来并引起共鸣的。所以,我们在写文章时应该真正用心去发现、用心去体验、用心去创作、用真情去表达,力求使你的文章先激动自己。因为只有激动了自己,才能激动他人,而要做到这点,我觉得以下几点在写作时值得大家注意。[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吕永海 《学语文》2011,(5):70-70
借代是一种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方法。其特征是:被替代的叫“本体”.替代的叫“借体”,“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代替。在高中文言文中,借代修辞的应用是一种非常突出的语言现象,值得引起我们重视。高中文言文中常见的“借代”修辞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0.
周刘波 《今日教育》2007,(5S):52-53
写作是教师职业的增长点。丢弃写作,我们就丢弃了一种职业的激情与希望。写作可以沉淀和锤炼思想、积累精华.它是质疑自己、挑战自己的必然要求.也是教师唤醒自我价值的需要.教师的职业生涯一辈子都不应离开写作。一位老教师曾对我说:“学生可以容忍你很多缺点,但他绝不会容忍你作为教师却不学无术。”王蒙也说过:“自己丰富了才能感知世界的丰富。”  相似文献   

11.
句号在标点符号家族中属不引人注目的一类,它不像感叹号那样能经常掀起情感波澜,也不像问号那样擅长循循善诱,更没有省略号的余韵悠长让人回味。其实.如果我们换一种思维方式。转移一下关注重点,你会发现,细节中常有好风景:比如句号——这最不入你眼的标点符号,其实恰是一碧波深潭。善于观察善于挖掘的你.同样可以在其中发现“天光云影共徘徊”的别有洞天。  相似文献   

12.
一、“作文”与“写作” “作文”与“写作”似乎是一回事儿,但深究起来,又不完全一样。可以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说有联系,就是二者都是写文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作文就是写作,写作就是作文。比如,人们常说的“赋诗作文”,就是指文学创作。说有区别,是说“作文”常常指中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写作练习,“写作”是一般意义上的写文章,包括文学创作在内。从这个意义来说,“写作”似乎包含了“作文”,“作文”只是“写作”的一种形式。但是,在人们的语文实践中,“作文”与“写作”又是一对模糊概念,常常不易划清界限。《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作文]①动词,写文章(多指学生练习写作):~比赛,高考满分~。②名词,学生作为练习所写的文章;写~/他的~被评为优秀。[写作]动词,写文章(有时专指文学创作):~技巧/从事~。《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1~2年级叫“写话”,3~6年级都叫“习作”,7~9年级和高中叫“写作”。高考语文试卷叫“作文”,而在《考试大纲》中却又叫“写作”。  相似文献   

13.
写作是一种生命活动,是生命力的张扬,是心灵的外显,是寻找生命环境的改善和拓展。词典解释说“写作是写文章,创作文学作品”,这是词面意义的解说,只说明了写作是什么事;我们说写作是对思想的表达,这是对写作的行为任务的解说;而写作是一种生命活动则是对其本原、本质的一种解说。人的生命不只是躯体的存在、寿命的延续,总是有生命力的放射,那就是创造、活动与交流。  相似文献   

14.
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曾说过:“写作和别的学科不同,如数学和历史,都是知识性的东西,它可以传授,你不知道,我可以告诉你,但写文章就不可以传授.写文章是一种修养,不是一种知识.“这里所谓的“修养“,其实就是将写作知识转化为写作的技能、技巧,就是对实践性的强调.……  相似文献   

15.
今天下午,当你母亲要开车去接你的时候,我说我现在打算写文章,请她转告你回家时不要到书房来打扰。但是当你蹑手蹑脚地进门后,却发现我正在煮咖啡。于是笑着问你母亲说:“爸爸真是在写作吗?”直到我告诉你情况,你才瞪大了眼睛:“什么?只是在妈妈出去接我的这段时间,你已经写完了一千六百字的文章?”记得我怎么答吗?我说:“当我坐下的时候,就是开始写的时候。我很少坐下来才找灵感,而是在逗小孩、种花、锄地、运土,甚至撒牛粪(Cow Manure)的时候思想。我常把无法突破的难题或等待酝酿和扩大为文章的‘点子’,放在思想与不思想之间。也就是让…  相似文献   

16.
有一个老掉牙的故事,讲的是一个书生.为了写一篇文章。急得抓耳挠腮。他的妻子问:“难道你写文章比我生孩子还难?”书生苦笑着答:“你生孩子时,孩子已在肚子里了,而我现在是腹中空空啊!”很多同学,也像这位书生一样.常常对着作文题发愁:“写什么呢?真没什么好写的!”脑袋空空如也,作文何其难也!因此,善于积累写作素材。显得不是一般的重要。  相似文献   

17.
文章的生命在于真实。“假大空”的作文读来令人生厌,其根本原因在于它远离了自己真实的生活。何谓“真实”?真实就是它完全属于你自己.别人不会有:就算有,也和你的感觉体验不一样。写作时,要回顾和审视自己的真实生活,选取那份“独特”的生活经历或“独到”的感悟体验,而这些.恰是你“与众不同”的作文材料.定能让你的文章真切感人,令人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相似文献   

18.
一提到作文,很容易使人想起提笔写文章。因此也就容易使人产生错觉;把小学的作文教学的任务仅仅理解成提高儿童写作的能力。其实这种理解是不完全的。今天我们虽然还袭用了“作文”这个词,但是它的含义却丰富了;它包含了说话和写文章两层意思。也就是说,小学作文教学的任务,不仅是教会儿童能写有内容的、思起感情健康的、通顺流畅的文章,而且还担负着培养儿童口齿清楚、意思明确、有条理地说话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同志说:"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写文章做演说可以不看读者不看听众么?"这句话启示我们:写作时要有读者意识。所谓读者意识,就是在写作中始终不忘文章的读者,为读者而创作。在作文写作中,我们至少有一个读者,操纵着作文“生死大权”的读者——作文阅卷老师。  相似文献   

20.
据传,我国古代有个著名的文学家叫王勃,他每次写文章之前都要在床头睡上一大觉。醒来后动手写作总是一气呵成,一挥而就,而且文章也写得精彩绝伦。同学们也许会感到奇怪,蒙头睡觉后怎么能写出好文章呢?其实这里有个小秘密:王勃在写作前并不是真正在睡觉,而是在被窝里“打腹稿”。说白了,就是先在自己的肚子里打草稿。“打腹稿”是一种良好的写作习惯,它和一般写作文草稿最大的不同点是:它不需要用笔在纸上写写画画。这样也便于我们在考场作文或现场作文竞赛中节省时间,充分展示自己快速作文的能力。但是,要学会“打腹稿”也并非一件易事。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