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彭燕 《动漫界》2022,(4):65-67
建构游戏是指幼儿利用各种建构材料或玩具进行搭建的活动,也是一种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在幼儿园建构游戏中,幼儿可以认识材料,区别形状,学习空间概念,发展感知、操作、创造、审美等能力,培养思维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创新能力等,从而获得有益终身的经验.那么,在幼儿园建构游戏中,教师要如何有效运用指导策略支持幼儿的活动,帮助幼儿真...  相似文献   

2.
胡学梅 《动漫界》2022,(16):92-93
建构游戏又称结构游戏,是幼儿利用各种建构材料和玩具,通过意愿想象、动手造型、构造物体等一系列活动,丰富而生动地再现社会生活中人们的建筑劳动、建筑物及各种物品的游戏.建构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创造性游戏活动之一.在建构游戏开展过程中,幼儿通过前期观察图片、视频或实际建筑物,中期设计图纸并进行搭建,后期相互交流分享经验,不断发...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人们一谈到数学,总是以枯燥、艰涩、抽象、深奥来形容它,无形中深深地影响着幼儿对数概念的学习与掌握。建构游戏是幼儿利用各种建构材料,通过造型创作来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游戏活动。建构游戏可以满足幼儿活动的需要,它不仅能增强幼儿手指的力度以及大小肌肉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活性,而且能增强幼儿对物体物理特性的感性认识,渗透基本数概念,提高幼儿的空间知觉能力,使幼儿获得整体与部分的概念,增强对数量和图形的认识。我们围绕“幼儿园建构游戏中渗透数学教育之策略研究”开展为期两年的实践研究,尝试把数学活动与建构游戏相整合,让幼儿在玩中学,使建构游戏发挥促进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幼儿空间概念和数学概念以及培养幼儿想象力、创造能力等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4.
学前英汉双语建构创意游戏的生成途径有幼儿的兴趣需求、提供丰富多彩的建构材料、五大领域教学活动、幼儿喜闻乐见的游戏等。学前英汉双语建构创意游戏材料投放的注意事项包括:材料数量品种方面、材料的质量与安全方面、空间与布局方面、使用时间与频率方面、玩具材料的选择运用方面、在材料的玩法方面等。学前英汉双语建构创意游戏的特点与指导按小、中、大班分层展开。  相似文献   

5.
马建花 《天津教育》2022,(3):171-173
<正>多元化建构游戏的开展可以促进幼儿动手、观察与思维等能力的发展。但是多元化建构游戏在开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教师要明确这些问题对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不利影响,如操作技能类,培养造型能力;模拟建构类,指导观察重组;主题合作类,学习协商配合。结构游戏也叫建构游戏,指的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幼儿使用各种建筑、结构材料,开展排列、拼搭、接插、黏合等活动。结构游戏的材料品种多样,包括积木、积塑、金属材料、沙土、雪、石子等。结构游戏不仅能促使幼儿提升动手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6.
建构游戏是幼儿按照一定的计划或目的来自制、操作建构物体或材料,使之呈现出一定的型式或结构的活动。在建构游戏中,幼儿通过将各种材料进行搭建,实现自己建构的需求和愿望,教师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指导,既有助于提高幼儿建构能力,又能使幼儿感受与同伴一起搭建的快乐。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8,(33):189-190
早期同伴交往对幼儿心理发展有着重大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建构游戏中幼儿容易出现争抢玩具和材料、破坏游戏和规则、破坏别人的作品等行为,同时幼儿既缺乏合作的意识,又缺乏合作的能力,而且缺少互相帮助的意识。笔者通过对建构游戏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观察与分析,提出了指导幼儿学习交往的基本规则和技能,指导幼儿使用协商、询问、建议、请求帮助、帮助别人等交往策略发展良好的同伴关系,引导幼儿学习分工合作,提高同伴合作能力等指导策略。  相似文献   

8.
幼儿游戏水平的标准:1.幼儿是否能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游戏主题、扮演角色、选择玩具和游戏材料;2.幼儿在游戏中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得怎样;3.能否较友爱地与同伴交往,不妨碍别人;4.独立性、组织能力(自制玩具)情况如何;5.是否会使用玩具,爱护玩具和整理玩具。教师指导作用标准:1.游戏计划要求是否明确、具体(包括教师怎  相似文献   

9.
建构游戏是通过操作各种建构材料,运用思维、想象和动作操作,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生活的游戏,融操作性、艺术性创造性为一体。建构游戏不仅能丰富幼儿的感知经验和主观体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建构技能,更重要的是使幼儿在协商、谦让、轮流的游戏氛围中学会分享与合作,尝试开拓与创新,体验成功与挫折,从而实现幼儿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建构游戏作为幼儿园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实验性、操作性及成果较易显现的特点深受幼儿的喜爱。同时,在游戏中幼儿还获得了独立性、创造性、合作性、坚持性等方面的发展。因此游戏中引导幼儿有效的与材料、同伴、教师发生互动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一、建构游戏中幼儿与建构材料之间的互动建构游戏是幼儿利用各种不同的建构材料进行造型以反映他们对周围事物印象的一种游戏。可以说离开了建构材料就不存在建构游戏,所以在投放材料上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11.
玩具名称:触觉游戏材料构成:24块触觉游戏牌,触觉牌表面分别由8种不同材质贴面。游戏价值:1.发展幼儿视觉,能细致观察物品。2.发展幼儿触觉,有较敏锐的感知能力。3.发展幼儿初步的空间建构能力。适宜年龄:3-4岁游戏案例:实施背景:在孩子的生活中,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农村家庭条件的改善,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每个幼儿的玩具数不甚数。再加上多媒体的应用,电视电脑都成了幼儿的玩伴,他们不再为没有玩具不能游戏而进行思考,不必花心思利用材料进行创造性的游戏创设,只是被动的跟玩具进行对话、游戏。为了让幼儿在游戏中有更多主动建构过程,笔者认为要更多得开展孩子自创自编的游戏活动,开发创造性游戏。创造性游戏是指幼儿用力所能及的方式,主动  相似文献   

13.
游戏是幼儿教学的基础活动之一,而游戏中的玩具是幼儿游戏的物质基础,想要开展良好的游戏教学离不开良好的物质基础。生活化材料的加入使幼儿园的素质教育更上一层台阶,它能合理地推动幼儿全面发展的进程,全面地提升幼儿的感知力、创造力、想象力、生活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因此在某些层面而言,生活材料的加入极大程度地推进了幼儿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玩具材料是幼儿游戏的物质支柱,是幼儿游戏的工具,幼儿是通过使用玩具材料在游戏中学习的。因此,它更是幼儿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载体。材料不同,幼儿操作方法不同,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经验也就不同。在研究中我们发现,目前,孩子对买回来的高档玩具并不感恩,却对废弃的瓶瓶罐罐和野外捡来的石头等自然材料情有独钟。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用桃核当棋子下,瓶盖成了锅碗,小石子成了汤料。儿童的游戏,正是他们在与自然材料作用的原始活动中加速体验人类发展过程中曾有过的各种情感,享受各种乐趣,获得各种经验的。教室外有着无穷尽的自然材料…  相似文献   

15.
幼儿建构游戏是幼儿园区域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习惯养成、动手操作、思维发展及多元智能开发等具有重要教育价值,其核心是游戏材料的选择与投放。要从生活与发展,增强幼儿教师建构游戏材料意识;类型与层次,总结幼儿教师建构材料选择方法;适切与时机,精练幼儿教师建构材料投放策略;迭代与升级,建立建构游戏材料持续更新机制四个方面进行材料选择与投放的优化。  相似文献   

16.
结构游戏是运用各种玩具或材料进行建构活动或造型活动的游戏。主要包括积木(积塑)游戏、泥沙造型游戏和玩水游戏。结构游戏有助于改善幼儿的认知结构、发展幼儿的创造力,是培养幼儿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效的途径。一、创新结构游戏的基本模式1.观察发现。幼儿是非常喜欢观察周围世界的。有的幼儿看蚂蚁搬家,会蹲在地上半天一动也不动,有的幼儿为了看汽车是怎么开的,会爬到汽车底下去。所以,教师在结构游戏前要让幼儿进行自主的观察,而不是牵着孩子的眼睛看世界。2.讨论启发。讨论可以促使幼儿回忆观察过的景象,有利于幼儿在结构游戏中再现…  相似文献   

17.
首先,让幼儿自由选择玩具。玩具是开展游戏的前提,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精心考虑给幼儿什么样的玩具和材料,以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和促进幼儿更好地开展游戏。教师千万不能实行一人一份的“配给制”,而应把玩具和材料展示在孩子面前,让他们看得见,拿得到,按自己的意愿和兴趣选择玩具和材料。  相似文献   

18.
<正>区域游戏是指幼儿教师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求,为幼儿创设恰当的游戏环境,让他们在这样的场所中自由自在地游戏。幼儿园区域游戏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幼儿自主学习、发现、探索并完善的能力。但在区域游戏的开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区域中的玩具与主题匹配度较低,针对性差、不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等。自制玩具是与商品玩具相对的一种玩具,一般是由成人为幼儿制作或与幼儿共同制作,它在设计与制作上有很大的自由度,能配合教育活动,满足教育需求,具有适时性、针对性以及创造性。教师可发动家长与幼儿共同收集材料,因  相似文献   

19.
<正>《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实施要求》明确指出,教师要“从幼儿的兴趣需要出发,创建多样化的活动区域,支持幼儿建构、探索、阅读,确保幼儿自发的游戏活动。”随着课程游戏化项目的开展,创建适合幼儿探索的游戏环境,让幼儿在游戏中积极与材料互动,已经成为幼教人的共识。中班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逻辑思维初步发展,虽然对排列、垒高等建构技能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但其建构水平、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仍有待增强。  相似文献   

20.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提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教育的重要形式。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和指导游戏。应因地制宜地为幼儿创设游戏条件(时间、空间、材料)。游戏材料应强调多功能和可变性。应充分尊重幼儿选择游戏的意愿,鼓励幼儿制作玩具。根据幼儿的实际经验和兴趣,在游戏过程中给予适当指导,保持愉快的情绪,促进幼儿能力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