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企业报作为企业的舆论工具、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结合部”,在企业中负有联系职工、宣传职工、教育职工、动员职工、组织职工的重要任务。它从产生、成长到发展,都有其自身规律可循。与党报、都市报等社会性报纸相比,尽管它在稿件质量、编排质量以及新闻性、趣味性等方面都有某些差距,但它在效力企业的实践中却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首先,它贴近企业。企业报由企业主办,依托企业,植根于企业的沃土,这就决定了企业报有得天独厚的贴近企业的条件。企业报最熟悉企业的情况,最了解企业上下所需要报道的内容,最能结合企业的实际,把报道开展的生…  相似文献   

2.
茶座老板寄语:企业报作为企业宣传的阵地,应该是力求贴近企业,贴近职工。随着企业内外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对企业报的内容水平的要求也相应地提高了。企业报副刊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企业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中起着重要的舆论导向、陶冶情操和服务职工生活的作用。副刊办得好坏已经成为衡量企业报办报水平的重要标准,办好副刊也是现在企业报面临的重要课题。欢迎来自各方企业报的同行到我们茶座作客。让我们边喝茶,边座谈,希望在这种和谐融洽的气氛中,我们能够畅所欲言,提出更多办好副刊的建议。再次感谢各位的光临!  相似文献   

3.
那丽 《记者摇篮》2005,(8):55-55
“三贴近”是当前新闻界一项重要任务。对于企业报而言更是一项责无旁贷的艰巨使命。企业报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也是企业重要的宣传阵地和“喉舌”。在新闻界全力推进“三贴近”的进程中,企业报更应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有的放矢地纳入企业宣传的每一个环节中去。  相似文献   

4.
本钢报注意突出企业报的特点,充分地发挥它在企业生产中的作用,赢得了领导的重视和广大职工的欢迎。该报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从读者对象出发,充分发挥小报贴近企业生产、贴近11万职工这个优势,用主要版面报道本企业生产建设方面的新情况、新问题,并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做好报纸宣传。去年,本钢由于生产设备大修任务比较集中,预计生铁产量将减少,利润计划亦将下降。本钢党委在前年就认真研  相似文献   

5.
宋桂平 《记者摇篮》2012,(10):12-13
在进入信息化的现代社会,报纸副刊与报纸新闻一起,已成为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报副刊,是企业报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与新闻版面一样,在读者的精神食粮中占有相同的成分,这就要求企业报副刊作品必须更热切、真实地关注和贴近企业职工的生存空间,更敏锐、迅速、深刻地捕捉到企业工作生活中有价值的变化,并通过作者的创作再现于副刊。作为企业报,理所当然地应该为企业服务;而作为企业报的副刊,当然也不应背离为企业服务这个宗旨。因此,要想办好具有特色的企业报副刊,只有立足企业,面向班组,贴近职工,始终把企业生产作为宣传的主旋律,坚持新闻性,思想性,可读性的有机结合,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不断提高报纸品位,以敬业勤奋的精神,在开拓创新上下功夫,在品位上亮相,在新意上争先,在特色上称奇,这样才能起到企业报副刊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新闻界,有一条公认的“真理”,即:言论是报纸的旗帜(或灵魂)。由此可见,言论在报纸宣传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条“真理”不仅适用公开发行的报纸适用,同时也适用企业报。由于企业报是企业内部报纸(只有极少数企业报公开发行),它的性质就决定了其言论既有与大报一样的共性,也有其自己鲜明的个性,即特色。十余年从事企业报编采工作的实践,告诉我企业报的言论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 1、贴近性。即贴近企业,贴近职工。企业报的宣传都是围绕企业生产、经营、职工生活、思想动态等进行的。企业报的言论首要的是密切联系工厂实际和职工思想动态,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前两年,我厂部分职工眼热社会上的“暴发户”,不安心于工作和生产,上班“磨洋工”,发牢骚,认为在工厂干活没出息,等等。针对这些,我  相似文献   

7.
怎样使《鞍钢日报》具有鲜明的个性?如何确定报纸的方向?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我们对这几个问题有了较明确的认识。《鞍钢日报》是鞍钢党委主办的企业报,既是企业党政领导机关的喉舌,又是广大职工群众的喉舌,肩负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达鞍钢党政领导机关工作部署,反映40万职工愿望和要求的重任。企业报具有最贴近基层、最贴近职工群众的优势,因而,它是传达党的方针政策、沟通企业党政领导和广大职工群众紧密联系的纽带与桥梁,有其它新闻手段所不能替代的职能。企业报的  相似文献   

8.
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与发展的形势下,企业报如何为企业的经济发展服务?笔者认为,应发挥三大优势,强化四项功能。 企业报有贴近实际、贴近企业、贴近第一线职工群众的三大优势,这是由企业报本身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的。企业报刊登的是职工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职工看得见,摸得着,普遍有亲切感。再者,企业报的言论、短评,一般角度小,篇幅短,且就事论理,深入浅出,读者易接受,也易理解。企业报的这些优势,促使它的报  相似文献   

9.
冯乐心 《传媒观察》2007,(11):58-59
副刊是报纸的有机组成部分,它造就了报纸的文化内涵和品质。县市报是最基层的一张报纸,它以传播党的方针政策,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而深受地方读者的欢迎。同样,县市报副刊因其富有  相似文献   

10.
坚持先进化的前进方向,努力使报纸副刊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人民放歌,为时代立言,这是副刊所遵循的道路,企业报副刊也不例外,但企业报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要想真正办到职工的心坎里,就更离不开“三贴近”的办报宗旨。平顶山矿工报副刊主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企业报是否具有可读性、趣味性、知识性,能够贴近读者、感染读者,都与版面编排、稿件质量好坏有着直接的关系。笔者从事企业报工作多年,想就企业报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谈点粗浅之见。  相似文献   

12.
《四化建设报》由中国化学工程第四建设公司主办。它是一张4开4版、反映奋战在化工建设战线的职工的工作生产和生活的企业报。创刊26年来,该报推陈出新,成为公司一万多名职工及家属喜爱的报纸。这张小报的魅力在于,它的办报宗旨明确,能紧紧围绕企业施工生产经营这个中心,面向企业实际,贴近职工。  相似文献   

13.
企业重组后,石油系统企业报面临新的挑战。如何在新的形势面前谋求生存和发展之路,成为摆在企业报面前的重大课题。笔者以为,强化“顶天”“立地”意识,努力拓展生存空间,是使企业报摆脱困境的重要途径之一。什么是“顶天”“立地”?“顶天”就是“贴近领导”;“立地”就是“贴近职工群众”。企业报要“顶天”,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重点报道好企业“党政工团”组织及领导人的重要决策、活动,要为企业的中心工作服务,要服从服务于企业的大局。这是企  相似文献   

14.
企业报作为企业党政的舆论工具,在企业发展中有着党报不能替代的作用。因此,办好企业报是企业报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企业报作为报业体系的一个分支,有其自身的特点与优势。它最接近新闻源,采访对象集中,这是其他类型报纸所无法比拟的。然而,它也有比较大的局限性。如周期长、时效性差、专业性强、报道面窄等。还有一大劣势,就是企业报受企业制约严重,实现舆论监督难。  相似文献   

15.
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是宣传思想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的必然要求。而中央领导同志提出的“三贴近”是实现这“两性”、“两力”的根本途径。因此,企业报在贯彻“三贴近”的原则中,解决好“贴近”中的问题,十分重要。企业报存在不够“贴近”的思想认识差距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竞争日趋激烈。作为最年轻、最基层的党报——企业报如何在万千报林中导找并确定—个合适的“坐标”,扬长避短,独树一帜,真正成为“后起之秀”,较好地发挥其社会功能,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现实问题。我们《长沙烟厂报》在党委、厂部的领导下,坚持贴近企业、贴近员工、贴近生活的办报方针,较好地发挥  相似文献   

17.
<中国远洋报>近年在"三贴近"中不断体现和升华报纸自身特色,"海味"越来越突出,有效提升报影响力、增强了员工凝聚力和企业软实力. 贴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相似文献   

18.
一、企业报言论标题的特点相对于大型综合性报纸的言论,企业报言论有着贴近实际、立论新颖、篇幅精短、文风活泼等鲜明的特点。企业报言论本身的这些特点决定了企业报言论标题的一些特点。目前没有见到专门讲企业报言论标题方面的著作和文章,据笔者的粗略观察和归纳,企业报言论标题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企业报的“轻内重外”现象,说具体点就是,企业报人员对企业内职工写的稿件不用或极少用,认为这些稿子水平低,改起来费劲,而热衷于约一些所谓名家和“大手笔”的稿子,一篇几乎将近一版。企业报理应贴近职工,贴近生产经营,服务于企业的两个文明建设,但尽刊登些不着边际的东西,有违办报初衷。这种“轻内重外”的做法,是企业报的误区。 笔者认为,企业报还肩负着发现和培养本企业人才的重任。对于有些初学写稿的职工来讲,企业报就是他们成长的摇篮。企业报必须牢记为企业、为职工服务的宗旨,切勿“轻内重外”,越办越空。否则,就会失去本企业职工,报纸的生命力也会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20.
企业报动态     
《宁夏煤炭报》近来新辟了《百姓热线》栏目。一张企业报也需要这样的面时社会公众、贴近日常生活的栏目吗?回答是肯定的。首先,在目前企业报普遍存在“面孔呆板,三句话不离本行工作安排”的状况下,建立《百姓热线》本身就是对“企业思维”、“行业定势”局限的一种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