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介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概况的基础上,提出运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工程进行深入研究的一些设想。包括应将该工程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该工程系统开发的若干基本原则和问题。  相似文献   

2.
为了对南水北调中线SG6标段的砂卵石基坑进行渗流分析,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了SD相关模型,依据原基面砂卵石相对密度及含水率等相关实验数据,在Vensim PLE环境下进行了仿真模拟。得出了有限时间的施工降水不会导致大量地下水损失,在离渠道1 500m以外的地区已经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结论,供施工单位和工程评价参考。  相似文献   

3.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解决我国水土资源分布不均衡、优化资源配置的大型水利基础设施。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巨大,国民经济效益好,经济内部收益率达23.14%,远大于社会折现率12%;工程为社会公益性工程,自身的盈利能力不如工业项目好,但仍有较稳定的收入,在工程长期运行中能做到自负盈亏,略有盈余,实现工程经济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4.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了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的旅游发展潜力,基于点轴开发理论,构建了"一极、多核、二轴、三板块"的旅游空间结构,即以十堰市、汉中市、安康市和西峡县为旅游辐射中心,以阳安线—襄渝线和宁西线—沪陕高速分别成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旅游业发展的一级发展轴;把水源区划分为汉水—三国文化旅游区、秦岭—伏牛生态文化旅游区、水源地休闲生态旅游区三大板块,最终形成将水源区各县、市连成网络状空间结构,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的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5.
政府应当担负生态伦理责任,树立生态伦理意识,坚持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依靠群众治理生态环境,建立完整的、统一的生态补偿机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实施官员绿色绩效考核机制,大力推进技术创新,为南水北调地区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经济发展的MFA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立足于实地调查和统计数据,应用物质流分析法(MFA)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经济系统进行分析发现:水源地经济系统直接物质消耗有下降趋势,GDP总量增长仍然是依靠高的资源消耗实现的;南阳市经济结构变化,引起物质消耗结构变化,工业污染物随经济增长同步增长,而且高于GDP的增长速度;人均物耗高,公众高消费的意识高于节约意识。  相似文献   

7.
基于生态足迹的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可持续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应用生态足迹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的可持续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发现:水源地经济仍然以农业为主,第二产业能耗很大.由于人口众多,资源供给压力很大,同时资源的利用效益又较低,贸易在一定程度上缓减了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的生态压力.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人口过多.居民消费方式不合理以及资源利用效益低.  相似文献   

8.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襄樊市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指从汉江的丹江口水库引水供给华北地区,合理配置我国水资源的21世纪特大工程。该工程实施后,对汉江中下游地区产生较大的影响。文章通过分析对汉江中游段襄樊市农业、工业、城市、生态环境、航运、渔业等影响的分析,提出了一些补偿性工程建设方案.以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给襄樊市造成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保证襄樊市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南水北调中线控削性工程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2005年9月26日开工,淹没区的文物保护工作成为继三峡文物保护工作之后的又一特大型文物保护工程.自2004年开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各省市有关考古专家对淹没区文物点进行了抢救性发掘与保护,取得了一批重大考古成果.  相似文献   

10.
降水变化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构成部分,由于各种地理因素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局地响应存在较大差异.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上游16个气象站1965—1997年降水资料,求距平值,进行MK突变检验,三次样条spline插值,分析水源区的降水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从降水量的时间序列看,水源区未来降水量呈波动下降趋势,年内降水季节性突出,1996年为降水突变点;从降水的多年空间分布看,在东西方向上,西部降水量最多,中部降水量最少;在南北方向上,南部降水量最多,北部降水量比中部稍多.从1965—1997年降水的空间变化看,在南北方向上,水源区南部降水量变化最快,中部变化最慢;在东西方向上,东部和西部降水量变化慢,中部降水量变化最快.从整个水源区看,南部的紫阳、镇巴、岚皋,北部的商洛,西部的略阳为变化高值区,汉江河谷和东部丘陵区为变化低值区.  相似文献   

11.
据建设部专家介绍,全国大中城市已经建成二十层以上的高层楼厦八千余幢,预料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今后将会建更多的高层建筑。高层建筑与一般建筑物在地基基础方面主要区别是:①造价高,其费用高达工程总造价25%左右。②对地基承载力要求高。③基础埋深大,基坑施工难度大。所有这些就给工程技术人员在建筑结构和工程地质方面提出了新课题,迫切需要我们经济合理地解决高层建筑勘察、设计、施工中所面临的各种难题,高层建筑地基基础方案的选择对整个工程的安全质量和经济效益具有重大意义。地基基础设计方案的主要依据,一是上部结…  相似文献   

12.
13.
在探讨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文化产业链的基础上,分析了构建水源区文化产业链的必要性,进一步提出构建水源区文化产业链的对策:一是打造完整的核心产业链,二是培育完备的支撑产业链,三是借力优良的带动产业链.  相似文献   

14.
从体育人类学的角度来看,中国古代兵器与工具的发展与演变同步于体育运动的进化与发展,同人类社会历史一样悠久.历时半个世纪的发现、发掘,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丹江口水库及周边地区,一山一水出土的文物资料,包括工具与兵器,进行考查、研究,浓缩和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唯物主义历史,揭示了兵器同中国武术拳械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从旧、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可以清晰地找到源流及其发展,演化的历史脉络.  相似文献   

15.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我国进行水资源优化调配,解决北方,尤其是京、津、冀地区资源性缺水的21世纪重大战略工程.其对于水资源调入区,不仅实现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供给,而且极大地促进该区域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对于调出区,由于汉江流域水资源量的减少,必然造成相应的一系列影响.通过剖析襄阳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襄阳市水资源利用的影响,提出了襄阳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选取1998~2007年南阳市经济、资源环境、科技、人口社会4大类共18个单项评定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来评价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的可持续发展状况.结果显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可持续发展的得分值总体上是上升的,2000~2002年间有波动,主要是资源环境子系统、科技子系统、人口社会子系统出现了波动的原因.同时提出水源区进一步提高可持续性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在概述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探讨了发展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文化产业的必要性,进一步提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文化资源整合的经济运作对策,一是构建跨行政区域的经济文化战略协作组织,二是塑造"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文化"品牌,三是通力打造中线工程水源区文化产业链.  相似文献   

18.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与汉江中游襄樊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中旺 《襄樊学院学报》2009,30(2):29-33,46
通过分析中线工程对汉江中游段襄樊市防洪抗灾、农业灌溉、城市发展、工业生产、航运、水质以及生态环境等有利和不利影响,提出襄樊应加强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安全规划、管理;健全水资源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狠抓水污染控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大水土保持力度,加强生态山水城市建设;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旅游业;以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给襄樊市造成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保证襄樊市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以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湖北省部分为例,采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选取14个评价指标,建立了水源区农用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均方差赋权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以县域为评价单元,计算了水源区7县市的农用土地生态安全指数.研究结果显示,2000~2009年研究区域农用土地生态安全状况呈逐渐好转的趋势,但是各县市在时间与空间上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