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探究异质性企业创新投入主要资金渠道及其伴随经济环境波动而产生的变迁趋势,本文基于创新投入对资金来源的敏感度,使用2007年至2015年沪深两市企业数据,研究发现:(1)国有企业创新投入资金主要来源为政府补助,非国有企业则为内部融资;(2)高技术企业创新投入资金主要来源为政府补助,而非高技术企业则为内部融资;(3)随着经济环境波动,2007年至2015年间上市企业创新投入资金主要来源呈现出"政府补助→内部融资与股权融资→政府补助"的变迁趋势。这表明企业创新投入资金主要来源因企业性质不同而存在差异,并且当外部经济环境不佳时企业倾向于使用政府补助开展创新活动。此外,本文结论亦是对融资优序理论的拓展与补充,表明该理论在异质性企业与差异化经济环境中适用性不同。  相似文献   

2.
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功能分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功能分区是保证国家公园自然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制度落地的技术保障。本文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经验,归纳了国家公园的功能分区方案,并对浙江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的功能分区进行了研究。结论认为:(1)国家公园功能分区一般考虑生态系统保护、科普宣教、社区发展和游憩利用四个方面,分区布局多呈同心圆状,必要时通过土地资源权属收购来确保国家主导性;(2)国家公园功能分区需确保主导功能实现的前提下,控制利用分区面积,调整土地使用权属结构,确保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空间以及分区主导功能的可操作性;(3)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可以划分为四个功能分区,即核心保护区、生态保育区、游憩展示区和传统利用区,以协调生态系统保护与社区发展、游憩利用的多重关系。  相似文献   

3.
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提升小城镇发展水平、缓解资金压力的有效途径。对湖北的调研表明,当前的障碍主要体现于六大因素,即思想观念、发展规划、管理协调、市场进入与退出、规模经济、融资渠道,其实质主要是围绕社会资本进入小城镇基础设施领域的一系列体制机制的滞后性。因此,破解这一难题应从相关制度创新、体制改革入手。  相似文献   

4.
浅谈高校融资渠道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金问题是影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高校利用融资渠道筹措建设发展资金时,不仅包括传统的银行贷款渠道,还应包括项目融资(BOT)、委托贷款、信托融资、融资租赁和资产置换等渠道,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5.
我国本土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渠道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梁华  张宗益 《科研管理》2011,32(6):26-35
本文结合技术推动理论和市场拉动理论,把技术创新源分为三种具有技术推动效应的渠道源(内部R&D、技术转让、技术溢出)和一种具有市场拉动效应的渠道源(用户创新反向传播)。基于我国高技术产业的面板数据,本文使用广义矩方法在一个统一的框架内考查了各种技术创新渠道源的有效性。实证证据表明,我国本土高技术企业的有效技术创新渠道源包括:(1)内部R&D,(2)国外技术转让,(3)产业内三资企业技术溢出,(4)产业间三资企业技术溢出,(5)国外用户创新反向传播,(6)国内用户创新反向传播。我国本土高技术企业高度依赖国外的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这使得国内技术转让和产业间本土企业技术溢出不能成为其有效的技术创新渠道源。因此,我国政府应当制定更多优惠政策强化本土高技术企业的自主创新,并促进高科技成果的商业化。  相似文献   

6.
从企业研发投入的融资成长机制、投资引导机制和风险控制机制三个方面梳理现有企业研发投入保障机制的相关研究,其中融资成长机制的主要内容包括金融成长理论和融资约束、融资渠道,投资引导机制的主要内容包括财政资助和税收优惠,而风险控制机制的主要内容包括风险分担和产权保护。最后,给出对现有文献的评述。  相似文献   

7.
生态旅游是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社会-生态系统(SESs)理论作为新兴的可持续发展分析方法,为试点区生态旅游发展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本文在SESs框架下,构建了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生态旅游社会-生态系统(E-SESs),并探讨其运行机制。研究表明:(1)鉴于国家公园资源属性,将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运用于试点区生态旅游研究具有合理性与必要性;(2)试点区生态旅游系统由管理、运营、社区参与和公众支持4个子系统有机构成,以实现四维目标;(3)从系统变量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出发,系统运行机制包含政府主导、分区利用、绿色运营、游客管理、环境教育、社区参与、公众支持7个方面。最后,提出未来研究需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运用弹性分析方法测量了我国9个民族聚集地区的财政科技投入指标对经济指标的变化反映敏感程度,结果表明:弹性系数不稳定,部分地区呈现巨幅震荡态势;弹性系数为负的情况频繁出现。这说明我国民族地区的财政科技投入体制不稳定、不合理。但是2000—2008年间,各民族地区的弹性系数总体上出现了"先离散再集中"的趋势,特别是最近几年,其科技投入随经济指标有序变动。提高民族地方政府的科技意识、加强民族地方政府财政科技投入制度建设、拓宽民族地区科技融资渠道以及提高财政科技投入的使用效率,是健全民族地区财政科技投入体制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民营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资金贫血症"难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直接融资渠道不够通畅、银行经营政策与金融环境不佳、非正规融资的金融压制等所致。创新融资制度具有正当性与合理性。在创新民营中小企业融资制度的法制化路径上,可采取组建新型融资机构、建设资本市场、完善融资征信制度、规范非正规金融市场等多种途径。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河南省科技投入现状的基础上,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国内生产总值与R&D经费内部支出、财政科技拨款、科技人员投入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其中,财政科技拨款的作用最为显著。基于此,提出发挥财政科技投入的引导作用,提高财政科技拨款的使用效率,积极拓宽科技资金融资渠道,吸引战略投资者和风险投资机构投资,为科技资金需求量身打造信贷品种,建立和完善科技人才引进和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未来二级公路规模预测,借鉴国际、国内公路现行主要融资渠道,提出了内蒙古自治区近期和未来需探讨的二级公路建设及资金来源可能的融资方式。  相似文献   

12.
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路径选择与研究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公园制度是保护全民共有自然文化遗产的优秀制度之一,在全球范围内得以广泛传播。2015年,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在12个省份开始启动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目标是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框架下,构建统一、规范、高效的国家公园管理体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促进中国保护地体系优化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本文探讨了国家公园内涵与本质特征,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和适应性治理理论,从突出生态保护、统一规范管理、明晰资源权属、创新经营管理、提升社区发展等角度提出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路径,并提出了包括部门协调、规划引领、资金保障和公众参与在内的保障机制,以推进试点工作的完成。本文最后展望了未来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中涉及的资源管理、组织建设、制度架构、社区管理等方面的十大研究议题。  相似文献   

13.
从创新所需的资金要素和技术要素角度分析发现,尽管成渝地区已在协同创新研发、科技金融市场一体化、技术市场协同等方面具有一定基础,但仍然存在地方财政创新投入引导功能较弱,社会资本支持协同创新投入机制尚未完善,技术要素市场协同发展质量不高等问题。为此,建议围绕成渝地区主导产业及未来产业布局,共同强化财政创新资金投入和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协同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成渝地区技术市场一体化,协同完善跨区域技术交易与成果转化机制。  相似文献   

14.
我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进展、问题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点改革任务,是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大提出"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进一步明确了国家公园体制在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中的重要地位。为了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国家公园体制方案,2015年起,我国陆续在10个试点区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文章是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对试点区取得的进展进行了初步评估。结果显示,我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在保护地整合、国家公园立法、日常管理制度、集体土地的用途管制和社区发展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但由于试点承担着综合配套改革重任,同时受现行法律法规、管理体制、人才和科技支撑能力等制约,各试点区在自然资源确权登记、跨行政区管理机制、多元化资金保障机制、特许经营和协议保护制度等方面体制试点进展滞后。未来国家公园体制构建,一方面要进一步推动试点方案中未完成各项改革任务的落实,破解各方面制约;另一方面,为了建立健全体制机制,需启动相关配套改革,包括推动自然保护地体系优化和制度创新,开展自然保护地和国家公园立法,构建国家公园全民共建共享、多元共治、品牌增值和科学决策机制与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5.
目前国内对科技投入的体制机制不够健全,科技投入对科技创新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科技投入存在严重浪费,应增强科技管理水平,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拓宽科技创新融资渠道,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县以下公路的建设耗费巨大,单靠单一的国家财政拨款和地方财政还远远不够,因此,应该开辟财政拨款外的其他融资渠道来保证充足的资金用于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走多元化的融资之路。探讨了一系列适合县以下公路的集融资方式。  相似文献   

17.
一、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及原因探析根据世界银行所属的国际金融公司(1FC)对北京、成都、顺德、温州4个地区的私营企业的调查表明:我国的私营中小企业90%以上的初始资金都是由主要的业主、创业队成员及家庭提供的。在创业后追加投资时,内部融资占融资总额的比例在1998年和2002年分别为52%和62%;外部融资渠道中,非正式渠道、信用合作社和商业银行贷款所占的比例大致相同;外部股权,包括公众股权以公众债权市场所起的作用不大。我国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反映出了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滞后。我国这种以四大国有银行为主、股票市场为辅的金融体…  相似文献   

18.
自然保护地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存在类型划分不合理、管理体制不顺等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国家公园体制",以此为契机科学处理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关系,优化和完善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理顺现有自然保护地管理体制。文章在全面分析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现状特点及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系统阐释建设国家公园体制的重要意义,进而提出国家公园体制构建的顶层设计方案,包括体制的构建目标,管理体制,运营体制和实施步骤。  相似文献   

19.
融资租赁在高校融资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海平  倪振文 《科教文汇》2009,(29):223-224
融资租赁是集融资与融物为一体的融通手段。当前,高校融资渠道有限、规模急剧扩大,同时高等教育投入不足、高校新校区建设使高校陷入了资金困境。融资租赁的特点和高校的现状使融资租赁成为高校融资可选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浅析经济危机中创建三板市场的必要性及其发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继承 《科技广场》2009,(8):116-117
当前形势下,要想实现经济较快增长,必须首先立足于扩大国内需求,采取多种办法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和引导集体、个人和社会各方增加投资,进一步扩大投资需求势在必行。鉴于中小企业与资本市场的联动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精心培育资本市场,完善资本市场结构,建立三板市场,可以为中小企业扩展融资渠道、提高居民收入预期,刺激投资与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危急中的经济引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