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土壤侵蚀严重的地区之一,年土壤流失量约为22×104t,而坡沟地区的侵蚀,尤其是水沙下坡时坡度对侵蚀尤为严重,坡沟侵蚀中坡度对侵蚀的作用成为现在坡沟侵蚀研究的重要内容,野外考察和前人研究发现,坡向对坡沟侵蚀也起着重要的不可忽视的控制作用。 因此,开展不同坡向土壤侵蚀的研究,对于探讨小流域不同坡向坡沟地貌侵蚀演化特征的定量研究,揭示土壤侵蚀的坡向差异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王家沟大比例尺航片的解译,在GIS技术支持下,利用沟谷发育度的概念,对研究区内不同坡向的侵蚀差异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表明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坡向地貌侵蚀演化差异明显,总体上阳坡的侵蚀强度大于阴坡。各坡向侵蚀强度依次是:南偏西(SW)>东偏南(ES)>南向坡(S)>东向坡(E)>北偏东(NE)>西坡(W)。  相似文献   

2.
黄土丘陵沟壑区乡村生态产业化机理及其典型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产业化是新时代推进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良性循环、促进乡村地域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黄土丘陵沟壑区位于黄河中游地区,作为黄土高原典型地貌单元,其乡村生态环境脆弱、人地矛盾突出,退耕还林(草)工程后生态功能显著改善,但农业基础薄弱、水土约束增强、生产效益偏低等问题依旧突出,亟需推进生态产业化提升乡村生产和生活功能。本文从生态资源价值增殖角度,探讨了黄土丘陵沟壑区乡村生态产业化的内在机理,并结合延安市治沟造地工程后的典型实践,提出了适合该区域发展的产业化模式及其可持续途径。结果表明:①乡村生态产业化应遵循乡村地域系统演化规律、耦合机理以及价值转化原则,依托地理工程技术加快生态资源培育,建立生态产权管理制度实现生态资源资产化,通过资产集中流转、经营主体培育、产业要素融合等推进生态资产资本化,完善生态市场交易机制保障生态产品与服务市场化;②延安市部分乡村依托治沟造地工程实现了生态资源培育,探索了“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资金”的路径,已初步形成了高效种养、休闲农业和多元综合等生态产业化模式;③未来应注重地理工程成效管护、健全产权管理制度、发挥能人带动作用、吸纳社会力量参与以及构建动态评价机制,补齐产业化过程中的短板,推进乡村生态、生产、生活的有机融合,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和生活富裕的振兴目标。  相似文献   

3.
水土流失是威胁黄土高原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生态问题.为了水土保持的需要,自1979年以来,安塞县的坡耕地被逐渐退了下来,尤其是1999年以来,该区成为全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重点区域之一,受补贴政策的激励,坡耕地退耕的进度加快.如何实现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过程中,提高粮食生产力水平,保障粮食自给,是关系全县生态环境恢复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该文根据安塞县1979年~2000年的统计资料,采用耕地动态度、耕地粮食生产力相对指数和粮食自给能力相对指数这3个指标,定量分析了安塞县各乡镇在全县粮食生产中的相对重要性.通过分析不同乡镇粮食单产变化、耕地动态度、耕地粮食生产力水平和粮食自给能力变化的特点,为合理制定县域不同水土保持分区内各乡镇退耕还林、还草进度,以及相应的以基本农田建设为主的综合措施的布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1 基本情况1 .1 自然条件牛古图小流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库伦旗境内 ,是全国八片水保重点治理区辽河一级支流柳河上游的一条小流域 ,属黄土丘陵沟壑区。流域总面积43.49km2 ,地形上呈北高南低 ,海拔高程最高点5 2 6m,最低点 35 1 m,两公里平均相对高差 5 2 m,坡长在 30~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国各地进行了大量的土地整治工作,但如何合理安排土地整治项目,实现土地整治资金使用效率的最大化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数据包络模型,对湖北省85个县(市、区)土地整治绩效的空间差异进行评价,然后运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相关理论测算土地整治生态潜力,并对数量、质量、生态潜力进行聚类,得出综合潜力,最后对土地整治绩效水平分级图与综合潜力分级图进行空间叠加,确定土地整治投入优先序。结果显示:(1)湖北省土地整治绩效水平相对较高,其中综合效率有效的地区有29个,技术效率有效的地区有36个,规模效率有效的地区有29个,三者均值分别为0.8607,0.8931,0.9600。从空间分布上来看:综合效率均值、技术效率均值均呈现中间高两头低的态势,而规模效率则表现为中间低两头高;(2)土地整治综合潜力可以划分成五个潜力级别区;(3)全省可划分成16个土地整治优先投入区、25个次优先投入区、20个一般投入区、24个投入紧缩区,并结合各区域特点,指出未来土地整治的重点方向。研究为确定新一轮土地整治资金投入的方向、提高土地整治资金使用效率,提供基础性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深入开展黄土高原沟道农地转型过程特征与模式研究,可为黄土高原沟道人地关系演化规律探究和农业多功能转型提供科学参考。本文以延安市的黄土丘陵沟壑区为例,选取2012—2018年研究区12 幅Landsat数据,利用CART 决策树提取沟道农地分布信息,结合高清遥感影像数据和野外实地考察,分析研究区沟道耕作转型过程,进而揭示该区域沟道耕作转型的内在机制。结果发现:①研究区沟道耕作重心由1100~1300 m范围向800~1100 m的低海拔地区转移,且坡度范围主要集中在0~16°。②研究区沟道耕作向集聚转型,尤其在小空间尺度上沟道耕作集聚特征更加明显,沟道耕作转型可总结为6种地域模式,其转型过程主要受经济社会因素和政策因素的驱动。③黄土高原沟道耕作由耕作区域内广种薄收的纯农粗放生计方式向生态经济下的集约化转型,由传统农业向现代沟道农业转换,功能趋于多元化,人地系统发展趋于协调高效。研究结果不仅对探讨黄土高原沟道乡村土地利用转型、生态文明建设、人居环境改善及乡村产业发展具有参考价值,对深入理解黄土高原沟道人地系统绿色可持续转型也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整治后耕地质量标准建立及其应用——以河南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南省为例,根据河南省整治后耕地质量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性原则及行政区划完整性原则,将全省划分为9个评价区;在明确各分区耕作制度、基准作物和指定作物的基础上,针对各分区自然因素和经济社会因素对整治后耕地质量影响方式和程度的不同,分区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指标分级和权重赋予;运用耕地质量综合指数测算、区间划分、相关分析和样点验证方法构建河南省整治后耕地质量标准,并提出该标准在土地整治项目设计、验收和基本农田调整等方面的应用过程和技术方法.研究结果显示:①引入评价因素可比性修正、光温生产潜力修正和产量比系数修正,可有效消除因分区选取评价指标、赋予权重以及基于不同指定作物进行综合指数测算而产生的差异性,从而测算出具有全省统一性和可比性的整治后耕地质量综合指数.为整治后耕地质量标准划分提供了依据和基础;②河南省整治后耕地质量可划分为5个等别,各等剐对应的基准作物生产能力区间分别为≥1 7808kg/hm2、(1 5408~1 7808)kg/hm2、(1 3008~1 5408)kg/hm2、(1 0562~1 3008)kg/hm2、<1 0562kg/hm2;③基于全省统一性和可比性的整治后耕地质量综合指数所构建的河南省整治后耕地质量标准,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践性,能够作为测度整治后耕地质量高低的重要尺度.  相似文献   

8.
综合性土地整治集田、水、路、林、村、屋于一体,是整合城乡国土资源,实现国土资源集约化、综合化利用的有效路径。本文结合重庆经济发展需求的差异性和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提出六种土地整治模式,以此缓解"用地难"矛盾,打造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基础平台。  相似文献   

9.
贾卓  陈兴鹏  善孝玺 《资源科学》2012,34(10):1951-1958
以玛曲县草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风险效益成本比较法,分析各乡(镇)实施生态补偿的参与成本和草地生态服务的贡献,并计算出各乡(镇)的风险效益成本比R。以各乡(镇)的行政边界为生态补偿的空间边界,以风险效益成本比R为生态补偿的优先程度,将玛曲县的8个乡(镇)分为一类补偿区、二类补偿区、三类补偿区,采取有差别的补偿政策。在生态补偿初期以参与成本为补偿标准,在生态补偿中后期以机会成本和交易成本之和为补偿标准。研究结果显示:①在生态补偿初期尼玛、欧拉、曼日玛为一类补偿区,应优先得到补偿,补偿标准分别是3811.20元/(hm2a)、3889.77元/(hm2a)、3763.20元/(hm2a);②为提高生态补偿资金的效率,应在草地生态系统恢复过程中建立动态的监测体系,及时调整补偿的优先度和补偿标准;③补偿时要进行畜牧业养殖模式转变、劳动力有效释放和产业结构调整等,从根本上协调草地生态系统的利用和保护关系,从而保证草地生态系统的持续稳定。  相似文献   

10.
从土地资源、整体视角、治理视角、参与主体4方面介绍了崇左市农村土地整治创新模式,提出了强化崇左市农村土地整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藏波  吕萍  杨庆媛  王金满 《资源科学》2015,37(2):272-279
农用地整治分区以及相应的差异化整治策略一直都是学界关注的热点,但多目标导向和局域约束条件的提炼仍稍显薄弱。本文尝试将丘陵山区现代农业发展这一社会选择目标与农用地整治分区这一既定目标相结合,提出多元化整治目标函数的研究范式。这一范式的形成不同于之前学者运用案例比较和收益—成本分析等方法提出的分区目标,而是运用机制设计理论讨论现代农业发展与整治分区相互关系和作用渠道的基础上得出的综合目标函数。在此理论框架下,本文以重庆市云阳县为实例,基于土地利用规模化、经营现代化和生态景观管护3个主要变量,24个操作指标,运用一般均衡和动态优化的思路,以最大化社会总剩余为目标,提炼各整治类型区(优先整治区、适度整治区、优化调整区、重点整治区、限制整治区)现代农业发展的约束条件,进而提出不同整治类型区的发展策略,据此提出的发展策略与研究地区未来的土地利用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更为契合。  相似文献   

12.
谢花林  施佳颖  冷克诚 《资源科学》2023,(11):2170-2182
【目的】揭示家庭生命周期对农户耕地撂荒行为的作用机理,明晰不同家庭生命周期阶段耕地撂荒行为的差异化影响因素,以期为丘陵山区耕地撂荒分类治理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基于2020、2021年的江西省丘陵山区农户微观调研数据,借助Logit和Tobit模型探究了家庭生命周期对农户耕地撂荒决策及撂荒规模的影响,并利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劳动力非农转移在稳定期家庭对农户耕地撂荒行为的影响机制。【结果】(1)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家庭耕地撂荒决策和撂荒规模存在显著差异性。相较于抚养期家庭,稳定期和空巢期家庭撂荒耕地的概率更高,稳定期、赡养期和空巢期家庭耕地撂荒规模更大。(2)相对于抚养期家庭,稳定期家庭可以通过劳动力非农转移的增加间接影响农户耕地撂荒规模。(3)不同家庭生命周期阶段耕地撂荒行为的影响因素存在异质性。【结论】应充分考虑不同家庭生命周期农户的撂荒行为特征,有针对性地提出耕地撂荒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13.
黄土具湿陷性、中等压缩性、较高抗剪强度等工程地质特征。文章结合相关文献,以黄土高原区为例,阐述了黄土的湿陷性、基本工程地质特征及其工程地质分区原则;最后以水库等具体工程为例进行了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4.
根据普安县过去十几年的耕地变化情况,从古地理和地质环境背景、地貌形态、水文地质条件、土壤特性几个方面分析了导致普安县耕地变化的自然因素,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了导致普安县耕地变化的人文驱动因子,为喀斯特山区耕地保护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农村土地整治是一项一举多得、利民利乡利城的好事。近年来,我国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为出发点,以保护耕地、建设新农村为目标,深度整合土地资源,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探索了一条城乡统筹发展的新途径,加快了城乡一体化发展,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6.
谢向向  张安录  杨蒙 《资源科学》2016,38(11):2058-2071
近年来,中国各地进行了大量的土地整治工作,但如何合理安排土地整治项目,实现土地整治资金使用效率的最大化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数据包络模型,对湖北省85个县(市、区)土地整治绩效的空间差异进行评价,然后运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相关理论测算土地整治生态潜力,并对数量、质量、生态潜力进行聚类,得出综合潜力,最后对土地整治绩效水平分级图与综合潜力分级图进行空间叠加,确定土地整治投入优先序。结果显示:①湖北省土地整治绩效水平相对较高,其中综合效率有效的地区有29个,技术效率有效的地区有36个,规模效率有效的地区有29个,三者均值分别为0.8607,0.8931,0.9600。从空间分布上来看:综合效率均值、技术效率均值均呈现中间高两头低的态势,而规模效率则表现为中间低两头高;②土地整治综合潜力可以划分成五个潜力级别区;③全省可划分成16个土地整治优先投入区、25个次优先投入区、20个一般投入区、24个投入紧缩区,并结合各区域特点,指出未来土地整治的重点方向。研究为确定新一轮土地整治资金投入的方向、提高土地整治资金使用效率,提供基础性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江西省井冈山市为研究区,以1994年、2007年两景遥感影像、1996~2005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资料、统计年鉴和实地调查资料为主要数据源,借助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比较准确地调查研究区1994年、2007年的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及其变化的时空特征.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井冈山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人文驱动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影响井冈山市土地利用变化的关键人文因子可以归纳为旅游产业发展因子、农业发展因子、工业发展因子、林业发展因子和人口增长因子.上述人文因子对井冈山市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和强度各不相同,其中旅游产业发展因子与工业发展因子的影响作用较大,林业发展因子、农业发展因子和人口增长因子的影响作用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8.
通过研究湖南省长沙市耕地资源现状,分析了长沙市耕地保护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结合实际,对长沙市如何实现耕地保护目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以徐州市采煤塌陷地为基础,通过研究已有的采煤塌陷地治理技术,提出一套结合土地、交通、环境及水资源的综合治理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20.
在对现有的理论和模型进行总结的基础上,结合新兴的O2O模式,构建了消费者消费体验度影响因素的研究模型,并且以苹果体验店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探究消费体验的过程性、互动性、文化性和个性对于消费体验度和最终购买行为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支持这一理论模型和大多数假设,表明上述潜在变量对于消费体验度和购买行为确实较强的正向相关关系。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对企业提出实质性的建议,并指出研究的局限之处和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