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矞 《教育文汇》2008,(12):31-31
在我所任教的班上,有一个学生性格内向,不合群,不太引人注意。有一次语文课,我问他:“什么叫戏剧?什么叫戏剧文学?”对这样一个在书本上可以直接找到答案的问题,没想到他这样回答:“我不知道。”“那书上有啊,看看书回答我好吗?”“我找不着。”起初我还以为他上堂课没有专心听,又没有复习造成的,便请其他同学回答,并指出在教科书的哪一页哪一行。心想这样他一定会回答了。于是再请他回答,但他仍脸色冷淡,生硬地回答:“我不晓得!”  相似文献   

2.
开心加油站     
站在右边听的周正威编绘我唱歌怎么样?没有跑调吧!咱们也去参加超级男声。对呀,没有跑调,幸好我是站在右边听的。只有我能回答儿子:“妈妈,今天老师上课提问,全班只有我能回答。”妈妈:“你真聪明!老师问的什么问题?”儿子:“老师问‘谁把教室的玻璃打破了?’别人都一声不吭,只有我大声回答‘是我’!”  相似文献   

3.
科学活动即将结束,我表扬了许多认真上课和积极回答问题的幼儿,正要宣布下课,突然一阵哭闹声传来。我眼光一扫,发现是缘缘小朋友正双手揉眼,嘴巴朝天地哭着。我匆忙上去问个究竟,原来,缘缘这“哭”是因为老师“这节课”没有表扬她。可是,她既没有认真听课又没有回答出问题,若  相似文献   

4.
当学生问“老师好”时,老师都是怎样回答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走访了部分学生,他们的回答令人震撼和深思,同时也在意料之中。学生甲:“老师冲我点点头,可能是老师太忙了,没有顾得上回答。”学生乙:“老师一点表情也没有,从我面前匆匆走过。这很伤我的自尊心,从此不再问这个老师好了。”学生丙:“‘你的成绩那么差,老师  相似文献   

5.
开心ABC     
如此聪明林鹏锋福建上农艺课时,老师提问:“什么时候搞西瓜最合适?”一个学生不加思索地回答:“看瓜人睡熟了的时候。”我没哭张迁江苏小汤姆在家娇养惯了,好不害身捱到了上学年龄,妈妈送他到学校上学。第一天上学回家,妈妈担10\地间汤姆:“在学校好吗?没有哭吧广汤姆回答:”我有没哭呢1我把老师弄哭了。”两个问题高香莲吉林老师:“维佳,我准备向你提两个问题,如果你同回答出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可以不用你来回答由乔治来回答。”维佳,“去师,您提吧!”不说不知道张迁江苏唠唠叨叨的演讲使听众跑了一大半。演讲者感激…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的主张很多,我提出一条,应该继承孔子。我推荐语文老师经常看《论语》。孔子给学生解答问题,同一个问题对不同的学生,他有不同的回答。比如学生问“孝”和“仁”,孔子每一次回答是不一样的,就是说没有“标准答案”,但最后的目的就一个——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孝。  相似文献   

7.
你是谁     
我们虽然不能放下周围的一切,但是也不能为了一切而丧失我们自己。一位妇人晕倒在地。突然,她感觉自己好像已经离开了人世,正站在天堂里的法官面前。一个声音问道:“你是谁?”“我是市长的妻子。”妇人回答。“我没有问你是谁的妻子,而是问你是谁。”“我是4个孩子的母亲。”“我没有问你是谁的母亲,而是问你是谁。”“我是教师。”“我没有问你做什么职业,而是问你是谁。”“我是一名基督徒。”“我没有问你的宗教信仰,只是问你是谁。”一问一答没完没了地进行下去。妇人总是不能满意地回答法官的“你是谁”这个问题。她下决心要找出“我是…  相似文献   

8.
我曾经在课堂上问了初一学生一个问题:你觉得自己幸福吗?令我意外的是回答“不幸福”的声音绝对压倒了寥寥的“幸福”声。我知道初一的学生还是孩子,他们的回答是遵从内心的。他们活在条件优越的当下。为什么会没有幸福感呢?  相似文献   

9.
上课时,跟学生们谈起“感动”这个话题。我问:“感动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感动的本质和内核是善……你们曾经让人感动吗?”他们就像回答明天有没有劳动课一样爽快,异口同声地回答:“没有!”“那么,被感动过吗?比如读到一篇文章,认识一个人,或者听一首歌。”我继续启发孩子们。他们交头接耳,窃窃私语,零零星星地再次回答:“没有,老师!”这个答案,让我的心情沉重起来。看着孩  相似文献   

10.
一、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1.在课堂上,常见此现象:老师提出问题,多数学生既不看书,也不思考,总等着“好学生”回答。一次,我试点了几个从不回答问题的同学,大部分回答不出来。而在和学生的课外交往中,我却发现他们对感兴趣的事物谈得头头是道,甚至比我懂得多。为什么会有如此的差别呢?2.学生回答问题时,很少谈自己的想法。例如教学给课文分段,通常都是那几个成绩好的同学举手。当举手的同学回答之后,我问其他同学有没有不同的看法,其他同学异口同声地回答“没有”。可是在批阅学生的预习本时,我发现同学各有不同的分法,而在课…  相似文献   

11.
心灵的接触     
连续几节课,李刚(化名)总是无精打采的,我心里想他以前不是这样的。以前他一直是班里面最活跃的一个,老师提出问题,他肯定是第一个举手。我试着叫他回答一个问题,他站起来后说:“不知道”,我心里“咯噔”一下,心想这个问题很简单,他应该能够回答上来。我没有说多余的话,只是让  相似文献   

12.
李萍同学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女学生,一直是我在班内树立的榜样。可是有一天,刘方同学向我反映李萍“信主”,还抄有一本“主歌儿”向同学们炫耀。联想到近日来李萍同学学习松懈、神情茫然的表现,我决定先找李萍了解一下情况再说。放学后,我把李萍叫到办公室,还没等我开口,心直口快的她就先向我发问:“老师,‘信主’不算干坏事吧?”我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十分诚恳地说:“李萍同学,老师这会儿不想回答这个问题,而是想让你告诉老师‘信主’有哪些好处。”李萍开始吞吞吐吐,见我没有批评她的意思,便一会儿“天堂”,一会儿“地狱”,什么都讲给…  相似文献   

13.
接新班后的第一节语文课上,我叫起张君同学回答问题。这是一个眼睛不大、嘴唇略厚的小男孩,他不情愿地站起来,嘴里嗫嚅着,根本听不清他在说什么。倒是别的学生把手高高举起,“老师,我!我!”这样一来,他把头垂得更低了。我只好叫另外一个学生回答了刚才的问题。下课了,我走到他座位旁,悄悄地问:“你不会我提的那个问题吗?”他摇摇头,低声说:“我害怕。”“怕什么?”还没等他说话,一个梳着马尾辫的小女孩抢着说:“老师,他特胆小。他以前回答问题也这样。”渐渐地,我还发现课间他总爱一个人远远地看别人玩,全然没有儿童生…  相似文献   

14.
上课时,我像往常一样首先提出一个小问题让幼儿回答:“小老鼠为什么总爱咬东西 ?”我连问了多遍,全班幼儿竟没有一个来回答,这是怎么了 ?这可与平时都举着小手抢着回答问题的场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呀。我百思不得其解。   下课了,我把帅帅 (化名 )叫进办公室。“告诉老师,小朋友们为什么不肯回答老师的问题 ?”帅帅往四周瞅了瞅,故作神秘地说:“老师,我就告诉你一个人,别让他们听见。倩倩 (化名 )说,‘老师总是说我回答的不对,以后我才不回答了呢。’还有会会 (化名 )、苗苗 (化名 )都这样说。”噢 !我明白了。   原来,…  相似文献   

15.
采访上帝     
我梦见我采访了上帝。“这么说你要采访我?”“不知您有没有时间?”上帝笑了。“我的时间是永恒。你有什么问题要问我呢?”“人类最令您惊讶的行为是什么?”上帝回答道: “他们对自己的童年深恶痛绝,  相似文献   

16.
开学几周后,我就遇到了一个难题。几个反应敏捷、语言能力发展较好的小朋友总是在老师提问,甚至问题还没有提完时,就七嘴八舌地抢着回答。结果影响了大多数幼儿的学习和活动。这样几次之后,我想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我首先问小朋友:“大家打过电话吗?”小朋友异口同声地回答:“打过。”“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来学打电话。”小朋友一听,非常高兴,都跃跃欲试。几个“活跃分子”争先恐后  相似文献   

17.
学生想当经理范长斗前些日子,我在与一名学生闲聊时,无意间向他问了一个问题:“你今后最想干什么?”,“当经理!”学生好象有备似地张口道出,他的回答着实让我吃了一惊。“你为何选择当经理?”考生郑重其事的回答:“有贫困的职工,却没有贫穷的经理。”我愕然了。...  相似文献   

18.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下面的问题:1.我怕难为情,但并不比别人严重。2.对于身体和情绪上的毛病,我不会太在意。3.对我而言,信任别人没有太大的困难。4.我很少想到别人会嘲笑我。5.我经常责备自己。6.有问题不敢问老师或向同学请教。7.相信每个人是自己命运的主宰,是决定自己成败的唯一因素。8.无论我怎么努力,都不可能超过对手。9.照镜子后,总感到泄气。10.我感到自己在群体中不大能吸引人和不被重视。记分与说明:1、2、3、4、7回答“是”得1分;回答“否”得0分;其余题目回答“是”得0分,回答“否”得1分。[分析]将10道题得分加总,总分在7…  相似文献   

19.
酒和砖头     
一个人喝了许多酒后耍酒疯,被扭送到法庭。那人预感到法官要惩罚他酗酒,就说:“首先我想向法官提出几个问题。”“你问吧。”“我如果吃了沙枣,这有什么不好吗?”“没有什么不好。”法官回答。“如果我再喝些水,这有罪吗?”“没有罪。”“然后我躺在阳光下晒一会儿,这是不是犯法?”“当然不是。”法官说。“那为什么枣加上些水放在阳光下酿成的酒,您就说有罪并声明禁止?喝了这种酒,您就认为破坏了法律?”那人质问道。“先生,”法官说,“现在我向你提几个问题。如果我向你泼一点水,这会使你得病吗?”“不会。”那人回答。“如果我往你头上倒…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节品德课,我竟突发奇想地想要学生也当一回老师。当我把这个想法告诉学生时,他们兴奋不已,竟也高兴地答应了,这让我感到有些意外。接着,学生们都自告奋勇地推荐自己。当小老师选定之后,这位“老师”一本正经地说:“老师!不,是袁慧同学,你要坐好来。等会儿要检查学习效果。”我没有吭声,认真照着学生的要求坐好,心想着,看你还有什么花招。可没有想到,精彩的还在后头呢!这位小老师上起课来竟然也像模像样,还有板书呢!他接连问了好几个问题,其他学生们也很积极地回答,那劲头可真让我开了眼界,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后来,小老师将一个问题抛向了我:“袁慧同学,学完这一课之后,你认为我们应该学习张海迪的什么精神?”听到提问后,我马上站起来回答说:“我们要学习张海迪在病魔面前不低头,坚强不屈,奋发向上的精神。”“回答得很好!”小老师表扬了我。本以为可以坐下,但这位小老师又冷不防地提出了第二个问题:“那么,你在生活中有没有做到像张海迪一样呢?”我看着这位小老师,只见他正得意地看着我,仿佛又在说:“老师,你不能回答吗?”好啊,得理不饶人了。于是我就将计就计,沿着学生打开的思路,给了学生一个正面的回答:“在我的生活中,的确也遇到了很多困难,比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