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召开工作座谈会全国教育系统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成立之后,于1994年2月4日-5日和19日连续召开理论研究工作座谈会,围绕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主题,学习全国思想宣传工作会议精...  相似文献   

2.
“青年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座谈会”综述5月9日-10日,中宣部、国家教委、共青团中央在京共同召开了"青年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工作座谈会"。这次会议是由中宣部倡议召开的,目的在于贯彻江泽民同志提出的"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相似文献   

3.
在“青年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朱新均中宣部、国家教委、共青团中央联合召开的"青年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工作座谈会"是一次很有意义的会议,是贯彻十四大提出的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全...  相似文献   

4.
6月12日,北京师范大学召开了学习《邓小平教育理论学习纲要》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专家、学者及学生代表就邓小平教育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意义、基本内涵和特征,以及如何进一步掀起学习邓小平教育理论热潮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留学新闻     
海外学人盛赞十六大中共十六大召开之际,我在外留学人员相继举办座谈会,高度评价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认为中国在十六大后将继续保持稳定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澳大利亚首都地区部分中国学生、学者欢聚在我驻澳大利亚大使馆教育处,收看中  相似文献   

6.
“市场与法”理论研讨会在沈阳召开东北法学教学研究会第二届年会暨“市场与法”理论研讨会前不久在辽宁大学召开,来自东北三省的部分法学工作者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的主题是“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王义理论,引导法学沿着正确道路向前发展”。与会人士认为...  相似文献   

7.
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武装当代大学生──七单位教学工作经验介绍于阗1996年5月9日-10日,中宣部、国家教委和共青团中央在北京联合召开了“青年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工作座谈会”。在这次会议上,南开大学、河南财经学院、解放军南...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董必武同志,不仅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而且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法学家,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奠基人之一。董必武把马克思主义的法学理论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领导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对马克思主义的法学理论作了创造性的贡献。董必武的法制思想极为丰富,本文只谈他的社会主义法制思想的一些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2007年1月16日,“物权法与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研讨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法学会主办,由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承办,由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和《法学杂志》社协办。  相似文献   

10.
“教育理论工作者一定要走与实际相结合的道路,不走这条道路,出不了自己的教育理论,出不了自己的教育家”。这是上海师大教授曹子方在老中青教育理论工作者座谈会上讲的一番话。这个座谈会是在全国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学术研讨会期间召开的。座谈会上,中青年学者们就教育科学的发展、科研队伍的建设和科研中遇到的困难、问题请教了老学者、老专家。参加座谈会的四川省教科所青年研究人  相似文献   

11.
高校学者学习贯彻十五大精神座谈会在京举行9月27日,国家教委在北京大学召开了高校学者学习贯彻十五大精神座谈会。费孝通、陶大镛、厉以宁、吴树青等来自全国9所高校的2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国家教委社会科学司奚广庆司长主持,国家教委党组成员、...  相似文献   

12.
重视文科教育深化文科教育改革——高等学校文科教育改革座谈会综述□阎志坚由国家教委高等教育司组织召开的高等学校文科教育改革座谈会,于1996年7月17日至19日在大连举行。来自全国20所高等学校中文、历史、哲学、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新闻学等学...  相似文献   

13.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78周年,教育部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课题组于6月23日组织了首都高校部分专家学者和理论工作部门、实际工作部门的同志,召开了以“党的领导与政治体制改革”为主题的学术研讨活动。与会学者从历史的、现实的角度,在政治学、法学、史学、党建、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紧密结合国内外的社会实践与理论动向,对坚持、加强、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与会学者认为,探讨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首先必须明确政治体制改革的性质和目的。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性…  相似文献   

14.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行政公开制度作为衡量一国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标志,已成为我国学术界各个领域学者竞相研究的热点。文章从法学角度对行政公开的概念进行了科学地界定,较为全面地阐述了行政公开的内涵,并从我国行政公开理论研究的程度以及立法和实践两个方面肯定了这些年来所取得的成果,指出了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完善的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15.
为了纪念列宁领导的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74周年,高举列宁主义的旗帜,沿着十月革命开辟的道路前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首都高校中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于10月26日召开“学习《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纪念十月革命74周年”座谈会。首都高校部分中青年学者、思想政治工作者出席了座谈会。国家教委副主任、党组书记、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北京地区部分高校的经济学专家、学者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北京地区双月座谈会第11次会议、北京市经济学总会召开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系列研讨会上,严肃认真地清理经济学领域私有化思潮的种种表现,澄清理论是非。与会同志在剖析私有化思潮的危害时指出,在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国家,资产阶级自由化观点所以能够有一定的市场,除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平演变政策的渗透以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自由化的鼓吹者们打着改革的旗号,接过改革的口号,以探讨改革思路的形式,把  相似文献   

17.
增进了解 加强合作 服务高校本刊在山西召开读者作者座谈会11月下旬,本刊在山西省太原市召开读者作者座谈会。这是本刊今年第四次在外埠召开这种形式的座谈会,目的是进一步加强同各地高校的直接联系,增进双方的了解与合作,更好地为高校的理论教学、理论研究、学科...  相似文献   

18.
法学教学科研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和理论支撑,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定的社会主义法学方向、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科学的法学教学科研思维方法有助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融入法学教学科研。  相似文献   

19.
王志光 《中国德育》2006,1(5):41-41
2006年4月14日,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在北京召开“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座谈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国际关系学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东方道德研究所、中国德育杂志社等单位的学者,就“八荣八耻”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对如何在全社会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提出了许多宝贵建议。  相似文献   

20.
白瑜 《神州学人》2006,(12):3-5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我们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2006年10月31日,本刊编辑部召开了“学习贯彻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座谈会”,邀请部分留学回国人员座谈。他们结合自己的学习、工作或留学经历,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理论纷纷发言。有学者因故未能到会,也及时传来书面发言。他们发言的内容精彩,既是对中共中央决定的积极拥护,也反映出他们作为有留学经历的专家,从各自的认知角度对这一决定的深层理解。在此,本刊特摘要发表这次座谈会的内容,希望广大留学人员予以关注,共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