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篮球运动作为非隅网的同场对抗的集体项目,提高学生在对抗中施展技、战术能力,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采用实验对比方法,对“4人制”篮球比赛在普通高校中的推广进行论证.结果显示,学生通过参加“4人制”篮球比赛,培养了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4人制”篮球比赛易于组织与开展,运动强度适中,更优于“3人制”与“5人制”比赛,更适合作为篮球专项课中的教学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大学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也应适应经济运行模式的变化,改变原有的教学培养模式,改变以前计划经济下的统一僵化的学年制、班级授课制、固定学制等,实行选课制、学分制、弹性学制和导师制."回归培养"应成为大学教育中一种重要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回归培养"的内涵、我国高等教育培养模式的历史发展和现状,对实施"回归培养"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实施"回归培养"的方法、途径和应注意的问题作必要的分析论证,将有助于思考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历史进程中自然形成的选举人团制度-“胜者全得”制的剖析,借用数学推理和史实论证两种方式的论证,从而得出结论:美国的民主选举制实际上是虚伪的,它只是用来掩盖其资产阶段专政的一种工具。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媒介运行体制,编辑中心制近年来成为理论界讨论的热点。在对编辑中心制的意义、可行性和制度构建所进行的讨论中,大多研究者的观点基本趋同,认为“记者中心制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编辑中心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产物,随着改革开放,经济体制的转轨,记者中心制  相似文献   

5.
王志坚在《四六法海》中评柳宗元《为武中丞谢赐樱桃表》曰:"摩诘退之皆有赐樱桃诗, 盖唐时有此制。"但他没有明确界定出"樱桃制"的内涵及其形成原因。"樱桃制"是指,在唐朝特定社会环境中,由于统治阶级喜好用樱桃来宴赐群臣,而在当时文坛上形成的帝王倡导、文士崇尚的以描写吟咏樱桃为主要内容的诗、赋等作品的风尚。这里的"制"不同于指帝王命令的"制"的古代文体,而是指诗文的一种体制,一种以吟咏樱桃为主要内容的作品样式。  相似文献   

6.
谈"婚"     
汉字是一种象形表意文字,在汉字中可以发现许多古代文化的信息.民俗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文化惯制,必然反映在古文字的形体之中.很多古文字均可作为考溯、解释一些上古社会习俗惯制事象的"活化石".通过对古代汉字"昏""婚""娶"等的分析,我们可以窥视古代抢婚俗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当代论证理论中"论辩术"之理论视角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解读方式.一种以语用论辩术理论为代表,将"论辩术"外化为论证活动的程序与规则,另一种以非形式逻辑理论为代表,将"论辩术"内化为论证成果的属性或品质.对这两种"论辩术"的解析将揭示出语用论辩术与非形式逻辑在规范性理论之建构与情境性实践之关注间的深层差异,同时也展现出其自身在谬误研究及论证界定等当代论证研究议题上的理论潜力.  相似文献   

8.
研究生培养制度通常有两种模式:欧洲式的单一导师负责制与北美式的导师集体负责制。中国传统研究生培养制度是单位制度下的"导师制",这种制度实质上是一种学徒式的欧式制度。北美大学科研实行"老板制",这种制度的最大特点是师生关系具有多元性与平等性。当前中国大学科研中也出现了"老板制",但与北美有本质区别:北美"老板制"只是大学科研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方式,是"大科研"时代大学科研管理的理性选择;而中国的"老板制"则是功利主义的产物,是师生关系走向功利化的表征。为了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中国研究生培养制度需要进行再设计。  相似文献   

9.
假言论证和选言论证,属于间接论证。假言论证,又叫反证法,是常见的一种间接论证方法。这种论证方法,通过论证反论题的错误证明论题的真实性。在证明反论题的错误时,常常运用假言推理,因此,反证法又叫假言论证。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艺术创作中“变形”与生活真实的关系,论证了“变形”是艺术反映生活的一种普遍现象,是对审美主体创作者主观感受的一种强化,也是艺术反映现实生活特有的方式。  相似文献   

11.
苏华 《承德师专学报》2005,25(4):56-56,68
自由是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以及对必然性的利用,是主客观统一的过程;而实践也是同样包含着主客观统一的主客体的统一,即人们利用、改造客观必然性的活动:主体性也是在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克服、改造中得以确立起来.自由、实践、主体性三者为同一概念的不同表述形态,各有侧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性是从自由和实践引发开来的,作为自由和实践的主体在对客观对象的认识、作用和改造中达到的与客体世界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围城》通过方鸿渐的漂泊,借助看似"开放"实则"封闭"的空间转移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及中国知识分子作了入木三分的描绘,多侧面地对所谓文明社会的各种弊端作了无情揭露和嘲讽,使方鸿渐们在不同的世情背景下,呈现出既复杂又真实的人性、人情和人生。  相似文献   

13.
虽然有效教学反思已倡导多时,但并不能无条件地接受它,要在对它本身有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指导自己的教学。因此,对其概念的梳理和思考是必需的。本文认为有效教学反思是有着多方面涵义的实实在在的概念,其"有效"所言传的是一种"发展"和"进步"的意义,体现了对一种理想状态的追求。具体来说,有效教学反思体现为一种教学反思形态、思维形式、理想和境界以及多指向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14.
“时代”、“地区”和“民族”性类目常常并列列出,归类时可以从有关相近相邻类目的内容划分中找出划分标准;分析主表中注释隐含的划分标准;分析类目包含的主要内容成分判断或参考一些相关类目规定的划分标准,来寻找到合理的归类方法。  相似文献   

15.
由沃尔夫冈·彼得森执导的电影《特洛伊》取材于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它以直观的音像形式重现了古希腊的一场战争,同时也融入了现代的商业因素.影片在故事的基本情节、人物的塑造及文化的内涵上,对原作既遵从、又疏离,使得作品从一部反映部落英雄战争的史诗,转向更为深邃的人性拷问,更契合现代人的审美趋向;但如果仅凭影片去理解史诗,则会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16.
<到灯塔去>(To the Light house)是一部经典的意识流小说,它以完美与和谐的艺术形式充分展示了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非凡的艺术功力.本文以<到灯塔去>为文本,提出了对"非个人化"手法在两个层次上的理解并探讨了伍尔夫如何娴熟的使用这一手法来揭示人物变化多端的内心世界,揭示人的本质.  相似文献   

17.
一直以来,许多研究者忽视了鲁迅写作《阿Q正传》时的思想观点和文艺观点,仅仅一般地根据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中关于农民问题的正确思想来解释阿Q的“革命”问题。事实上,阿Q的“革命”,不过是他的“精神胜利法”在客观环境发生变化后的另一种表现的形式而已。  相似文献   

18.
原始的雅、俗都和“礼”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否遵循礼的规范,是区分雅俗的重要标准。礼最初是俗的一种体现.经过贵族加工和发展后.礼更加规范。约束力更强。雅依从于这种规范后的礼.最早在音乐领域诞生,借以和未经规范的、不能体现礼的精神的“俗乐”相区分。雅的观念产生以后。雅俗之间才开始有了区分。  相似文献   

19.
《西游记》中的“游”作为希望的载体,对于游者本身的意义,主要在于为师徒们提供了新生的机会,由此引起了师徒们身份的重构,并使他们融为一体。游的“流动性”与“滞”的因素相对举,以及作者对结局的淡化处理,揭示了“游”这个行动所产生的永恒意义。  相似文献   

20.
《颜氏家训·音辞》中"败"、"好"、"恶"三个字的语音在汉语史中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其词性、语义也有着相应的变化。经过考察,可以发现"败"、"好"、"恶"语音声、韵、调的发展和更替具有规律性;词性、词义的演变和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上古到中古和从中古到现代,语音演变趋势呈现不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