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现在打开电视,我们会看到几十个频道里近一半在播映影视剧(还有四分之一在播映影视剧间隙的广告)。相信最好的纪录片编导看过的纪录片数量也不及其观赏过的影视剧多吧。有人会说,那是因为纪录片制作的周期长,因此片子少。试想,假设现在有两个频道,一个播电视剧,另一个播质量与电视剧相当的纪录片,更多的人会去看什么呢?  相似文献   

2.
在进行电影创作时,纪录片与故事片是两种电影的基本形式。但是也有一部分电影工作者将两种体裁的电影模式进行融合,从而诞生出现代电影中重视故事性的纪录片以及表现记录性的故事片的新型电影。  相似文献   

3.
刘庭康 《新闻窗》2008,(6):63-64
怎样选择和讲好一个故事,是我们在摄制电视专题片、纪录片中必须思考和琢磨的问题。这不仅是电视表现手段之所长和优势,也是电视受众的需求。我自2001年开始,拍摄了一些纪录片。其中,纪录片《守望》和纪录片《那山那人》分别在2003年和2004年参加贵州省广播电视评比中,获得二等奖,受到专家和评委的好评。在拍摄纪录片的实践中,深感讲好故事的重要和必要。  相似文献   

4.
张睿  孙珊珊 《新闻传播》2009,(10):112-112
纪录片的创作历史源远流长,而作为创作的灵魂,纪录片的故事性,对于创作以及制作的团队来说,都给予了很高的重视。本文就如何对纪录片的故事性的把握从三个方面做出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5.
江泓 《新闻世界》2004,(10):81-82
纪录这个词反映了人的本性.从人类诞生那天起,人们就用各种方式来纪录自己的生活和化,并传播延续至今,人类明正是通过纪录这个方式得以发展、人们发明摄影、电影、电视,最初的本源正是为了纪录的目的.可以说纪录片是现代影像艺术的老祖宗。时代发展至今,世界的纪录片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就中国而言,纪录片还很滞后.中国目前纪录片发展存在的最大的问  相似文献   

6.
刘盈 《新闻世界》2014,(5):246-247
电视纪录片作为一种资料性的影像,其故事性趋向近年来引起了关注。一部优秀的电视纪录片就是要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因此必须着力于对人物、事件和背景这些构件的表现。本文从《可可西里》《平衡》的表现手法,分析电视纪录片的故事性元素。  相似文献   

7.
近十年来,电视记录片以其原汁原味的生活化和真实性吸引了越来越多电视观众的注意。其实,电视纪录片来源于电影纪录片,而电影纪录片是与电影故事片相对立的。形象地说,纪录片就是对现实生活的“现场直播”。“纪录”一词documentary的词根就是档案纪录。  相似文献   

8.
王叶红 《新闻世界》2012,(4):174-175
纪录片应该加强故事性,故事具有与生俱来的优势,好的纪录片具备动人的故事和激烈的矛盾冲突(故事性)自然会掀起观众情感的波澜,引起观众的共鸣。  相似文献   

9.
10.
任何一个民族的学艺术,必须要有自己鲜明的民族特色,自己独一无二的风情和艺术技巧。就是外来的艺术形式,一旦在中国的土地上扎下根,与中国的传统化相结合,也必然表现出中国特色,成为中国化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电视纪录片的人文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纪录片是一种纪实功用很强的电视体裁。它以其独特的原生态的纪实形式,使观众得以多角度、全方位的了解社会。纪录片的人精神,是创作对所关注和反映的群体予以化、精神上的思考和反省。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今的社会变革中,人的心态变化、生存状态的变化、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碰撞.都为纪录片创作提供了丰厚的素材:为了使受众更主动地了解身边事、天下事,更乐意接受作品中的理念和信仰.纪录片创作就必须强化纪录片的故事性.调动一切手段使故事更可信、更精彩、更耐看.更具有历史参照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丰富的编导创作实践出发,认为纪录片中任何"客观"都是主观选择后留下的,和"客观"相对应的"主观"是纪录片创作中无法回避、无处不在的主体元素;文章从节目主题、拍摄素材、拍摄手法、编辑方式等四个方面探讨了纪录片创作中的主观性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以来,中国电视形态开始逐渐挣脱传统意识形态说教的桎梏,其主要表现形式便是一次旷日持久的纪录片运动。这一纪实运动的生命可以说就是对“真实”的追求。《生活空间》《新闻调查》(中央台),《纪录片编辑室》(上海台),《生活》《纪录》(浙江台)等栏目推出的纪录片作品以全新的视角、全新的手法、全新的理念吸引了广大的电视观众。看惯电视专题片连篇累牍的宣传与说教的中国观众,被电视纪录片的朴素纪实手法所震撼。  相似文献   

15.
16.
电视媒体无疑是当今媒体中最有影响的媒体,而纪录片最能体现电视艺术的审美特性。纪录片融信息、思想、艺术于一体,它在向观众传达信息、知识、价值取向的同时,还必须  相似文献   

17.
18.
何晓兵 《现代传播》2001,(2):110-119
中国的电视文艺类纪录片数量较少且成就不大.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电视文艺界在传统美学和商品文化偏颇的常识体系与价值观的误导下,将人类艺术极其多样的风格种类和多元的文化功能,削减为以经济发达民族、阶层或区域人群为中心的职业舞台艺术,和单调的审美或娱乐功能.这一偏颇观念和物质利益驱动下的电视实践,正在严重损害着各民族多样而鲜活的传统艺术文化这一多功能文化生存方式,并因此无形中损害着人类的文化生存能力.因此,电视文艺纪录片的出场,就不仅仅意味着某种电视体裁的补阙或强化,而是意味着一种更为真实健康的电视传播观念的确立--而这一观念的确立,有助于使我们在诸如树立艺术传播的相对宽容的价值观,揭示"艺术"文化的本来面目及其功能价值,保护和传承宝贵的人类传统艺术资源,乃至开拓"常销"型电视艺术商品等多个方面,弥补现有电视文艺的阙失与不足.  相似文献   

19.
20.
中国电视纪录片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历程,赢得过不少国际奖项和赞誉,但也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本从中国纪录片发展中遭遇的困难和问题出发,分析了中国纪录片存在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并对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市场化运营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