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靡不有初”是《诗经·大雅·荡》中“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的缩写,既做事有头无尾之意。毛泽东读《明史·杨爵传》写下“靡不有初”的批语。杨爵是明代著名谏臣,他曾向嘉靖帝上奏章称:臣奉使湖广,眼见百姓满脸饥色,提筐操刀,割取饿死路边的死尸以食。奏章描绘了一幅饿殍遍野、民不聊生的惨景。嘉靖帝虚心纳谏,杨爵得到嘉奖,被提拨为监察御史。几年后,杨爵见当时奔竞成俗,赇赂公行,人心失礼,频年灾?而工程不断,人民饥饿难生,皇上疏于朝政,而臣下日益怠堕,中外涣散,言路不通的情况,又上疏嘉靖帝说:“陛下即位之初,励精…  相似文献   

2.
字母对话     
A对O说:“有些人真行,体内空无一物却妆扮成很圆。”O蹦了蹦说:“有些人也只有那么一点本事,却以为自己很冒尖。”B对D说:“爱虚荣就把暗面藏起来,太没有勇气!”D好不高兴,反驳道:“有些人因为翻来覆去尽是缺陷,就连爱虚荣的能力都没有,真是无能。”E对F说:“有的人基础不打好,却总想登峰造极。”F摇摇头说:“根底好的人未必就能登峰。我前面就有个活生生的见证。他太呆。”G对T说:“你为什么不离我而去,这样我就能成为家族的老三了。”T无奈的说:“讨厌我也没有必要赶我走吧!你不知道断臂而拔高自己是饮鸩止渴吗?”H对I说:“这样活着…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杨爵生平、牢狱生活、《周易辨录》及《杨忠介文集》分析,探究杨爵八年狱中生活实践《周易·困卦》,“德之辨”的精神力量及他文本中阐述家道伦理思想,进一步研究他牢狱困境下“厚德载物”思想和“兼济天下”儒家入世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4.
“不背书对不对?”几乎每个中国人都会异口同声地说——不对!当然不对!不背怎么能记住?不记住怎么能掌握知识?不掌握知识,怎么能运用?“教书怎么能不让学生背书呢?”但美国的教育思想却认  相似文献   

5.
裁判亮分     
厕所是一个人们提起来大体总会觉得不雅却又无论如何不能不去的地方。动物不需要有一个被称为“厕所”的地方 ,而人类不能没有。没有考证过人类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重视厕所“建设”的 ,但想来这重视一定与人类文明的进化同步。于是 ,厕所还真成了一种文化 ,它的变迁能标志出一个社会文化、文明发展的程度。厕所也是一个人们大体都不愿意多呆却又可以让人暂时彻底放松自己的地方。人放松了 ,日常不大会展示给人的一面也就会展示出来 ,并且会留下一些印记。于是 ,厕所里也有了“文化” ,这“文化”能让我们看到那些入厕者的文明程度。这三篇“厕…  相似文献   

6.
德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赫尔巴特说:“孩子需要爱,特别是当他们不值得爱的时候。”诚然,爱优等生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可是爱那些“不值得爱”的“学困生”却不一定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对那些“学困生”,不妨多给他们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近日报载大学语文鸡肋化倾向日趋严重,教师抱怨学生不爱学、学生抱怨教师教不好,尤具讽刺意味的是大学语文教材却如“春秋战乱”,仅书名中含有“大学语文”的图书就多达759种。语文教育的失落已是不争的事实,有识之士叹惋“当心象形人变成拼音人”——有些学生能讲流利的英文,但中文却很不乐观,连个通知都写不清楚。  相似文献   

8.
(三) “果真如此?”她机械地问着,“飞艇不可能有更多的燃料吗?” “是的.” “或者我一个人死,或者连累大家一起死,是这个意思吗?” “是的.” “没有人希望我死?” “没有人.” “你确信再没有其他办法了吗?” “嗯!呼唤地面中心是我唯一能做的事.” “没有其他地方的人可以帮助我吗?”她向前挪了挪,期望巴顿能沉思一下再回答.人有时候明明知道完了,却总巴望希望之火能再闪动一下.  相似文献   

9.
人是一本书。 看人如看书。人的外表不就是封面吗?人的内心不就是内容吗?有的人,“封面”与“内容”同样高雅;有的人,“封面”与“内容”同等粗俗。有的人,“封面”很不起眼,“内容”却精彩无比;有的人,“封面”如金似玉,“内容”却不堪入目。  相似文献   

10.
职业选择对每个人都这么重要,以至于每个人都会发出以下感慨:“不要以为爬得高就好,也许你的梯子搭错了墙。”“鲁迅如果不选择写作,这个世界上少了一个著名作家,而只多了一个无足轻重的好大夫。”“如果努力能成功,那刘德华的夫人就不该是朱丽倩,而是杨丽娟。”我们如此看重选择,认为选择了一个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就能走到理想的彼岸。但是,你是否知道,为什么一些人能做出“正确”的选择而另一些人却不能?  相似文献   

11.
声音     
汉语正陷入“墙外开花墙内不红”的怪圈。中国人学习英语热情如火,母语却躲在“被爱遗忘的角落”瑟瑟发抖。许多青年学生被指责为“英语六级,汉语初级”、“能讲一口流利外语,却写不出像样的中文。”  相似文献   

12.
在很多人眼里还是弟弟的BIA4,到了《Hello Baby》中,他们转身却成为了别人时“爸爸”,一直以笑颜向大家展开“攻势”的5位“小爸爸”,你们真的能不心动吗?  相似文献   

13.
学二胡,是妈妈的主意。音乐能陶冶人的情操,但钢琴不便于携带,于是我就学了中国民族乐器——二胡。 其实我当时只是觉得好奇:两根弦能拉出那么多音,马尾巴也能发出声音,却没想到因此一不小心上了“贼船”。  相似文献   

14.
英语初学者经常问“怎样才能学好英语?”这样的问题,这不是一个三言两语就能说得清的问题。有的人学外语似乎一学就会,看上去毫不费力,而有的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却老是学不  相似文献   

15.
在林林总总的词类大观中 ,量词是最不引人注意的一类词。它藏身于数词与名词之间 ,不显山 ,不露水 ,容易被人忽视。比如下面的一句话 :“从那边走过来三个女人。”人们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来了多少人”“来了什么样的人”上面。于是 ,读过这句话的人 ,能记住“三” ,记住“女人” ,却让量词“个”轻易地从视线里溜走。从实际情况来看 ,量词的确是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量词 ,外国语言中没有 (或者相当多的外国语言中没有 ) ,是汉语中特有的语言现象。因此 ,对量词的研究没法与世界接轨 ,却鲜明地体现了中国特色。我们可以说 ,量词是汉语中的…  相似文献   

16.
“须”和“需”这两个同音不同义的词使用分工是明确的,可是有的人由于词义掌握不准,或一时疏忽,有时使用混淆。该用“需”的却误用了“须”;该用“须”的又错用了“需”。“须”和“需”词性不同,词义也不相同。“须”是能愿动词,也叫助动词,表示人的意愿。例如,务须注意、必须努力。“需”常作动词  相似文献   

17.
茵茵草坪上凉风轻拂,校门入口处大写的“人”字雕塑静静伫立。首次测试了自己智商和情商的“胖胖”同学,虽“悟”不透这“人”里的奥秘,心里却生发了“别样的感觉”。带着这种感觉和全年级倒数第120名的入学成绩,“胖胖”走进了华阳中学高2008级九班。“只要孩子有书读、不学坏,能顺顺当当毕业就成。”对长期厌学、“度课如年”、性格内向的儿子,父亲不敢奢求。然而不足一年,“胖胖”却给了父亲一个“天大的惊喜”。“摆脱恋旧情结”、“让学习变得游刃有余”、“让右脑动起来”……华中每月一个主题,以心理健康、人格修炼、科学学习等为主…  相似文献   

18.
“透过现象看本质”是高考对发展等级作文的要求之一。见解新,给人惊喜,毕竟是暂时的、表层的。若要让人感动,让人深省,让人难忘,还要开掘深刻,立意深邃,“发人所未发”。别人只看到表面现象,你却看到了隐藏在深层的本质;别人只能“知其然”,你却能“知其所以然”。这就能给人启迪,催人深思,发人深省。那么,怎样才能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呢?  相似文献   

19.
古人云:“情动而辞发”。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反映了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某种关系。积极的情感能增强人的活动能力,而消极的情感,却会降低人的活动能力。制图教学也不例外。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对制图这门课产生积极的情感,由“苦”学变“乐”学...  相似文献   

20.
最先与最后     
《韩非子》说赛马的妙法,在于“不为最先,不耻最后”。这虽是从我们这样外行的人看起来也觉得很有道理。因为假若一开首便拼命奔驰,则马力易竭。但那第一句是只适用于赛马的,不幸中国人却奉为为人的处世金针了。中国人不但“不为戎首”(不做发动战争的罪魁),“不为祸始”(不做制造灾难的祸首),甚至于“不为福先”。所以凡事都不容易有改革;前驱和闯将,大抵是谁也怕得做。然而人性岂真能如道家所说的那样恬淡;欲得的却多。既然不敢径取,就只好用阴谋和手段。以此,人们也就日见其卑怯了。既是“不为最先”,自然也不敢“不耻最后”,所以虽是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