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新古体诗的创作方面,赵荣光教授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新路,实现了民族性和现代性的结合,古韵和新声的结合,严谨和自由的结合,体现了诗歌的时代性、民族性和群众性,为中华古体诗歌创作、发展、创新树立了成功的范本。  相似文献   

2.
赵荣光创述食学历三十余年竟至显学,已自成"食学之道",其诗、书亦可谓吟如风、劲如松,郁郁乎文哉!赵先生诗作盖自性情,忧国、愤世、嫉时、叹俗,无不入理,孤愤感人!其诗依本《日知录》法则,记录学术见识,社会思考,兼及考辨,不存俗见,为学林植异木,为后世留参证;为古体诗延绝续,开新路;亦为中华文脉、血统维系彰扬之努力。真性情,直白话,以"创新"为任。诗法独行、诗义载道,是赵先生诗之突出成就所在。绝学遗响,古树新葩,赵荣光先生古体诗作当作如是解。  相似文献   

3.
汉语是以意合为主的语言。古汉语的意合特点尤为突出。主要不靠词形和虚词关联,而主要靠意义贯串的意合,给格律诗的创作以极大的方便。汉语的格律诗,是中国的文化瑰宝和艺术奇葩,而它产生,离不开古汉语的意合特点。它的种种艺术美,生长在古汉语意合的土壤上。  相似文献   

4.
沧浪“妙悟”说与审美的直觉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羽用“妙悟”说诗,是在对诗歌艺术规律和审美特征上找到了与禅悟的某些共通之处。严羽将诗的独特的审美特征称为“别材、别趣”,而要领悟、体味这种独特的艺术美,须有一种独特的能力,这就是“妙悟”。严羽还对审美的整体性、反复性有所论述。  相似文献   

5.
童艳丽 《考试周刊》2011,(25):22-23
随着多元文化的相互渗透和社会需求的变化,语言的中心地位已经被移动,一种全新的多模态表达形式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多模态话语中,各种模态互相作用、互相补充,在语境中创建意义。本文基于多模态话语分析,探讨从韵律、节奏和形体上赏析古诗词,说明中西不同民族在语言表现力方面相似的审美心理结构的深层心理因素,强调这种深层心理因素增进了双方不同语言之间的沟通。  相似文献   

6.
吟诵是古代的读书方法,也是古人创作诗文的重要手段,当今,我们把吟诵作为一个对古诗文理解的途径。在部编教材中,优秀古诗文占到所有选篇的30%。针对部编教材的这一变化,教师若能教会学生吟诵,将吟诵注入格律诗教学,对促进格律诗乃至其他古诗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赵荣光先生的新作《中华饮食文化》与《中华酒文化》选取了适合广大读者口味且与现实密切相关的专题,以通俗简练的语言,生动有趣、深入浅出地展开了中华饮食的历史画卷,同时又全面深刻地介绍了中华饮食文化的精髓及其精神价值,配上作者实地考察各民族饮食制作及民俗的照片多达300余幅,可谓图文并茂,达到了普及饮食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新格律诗对旧体格律诗的节奏、韵律和体式均有所继承和发展。这种向传统靠拢,力求民族化的趋向,是新诗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这条道路上,诗人万龙生从理论到实践作出了可贵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现代格律诗.也可以叫格律新诗、新格律诗或白话格律诗。现代格律诗派主要人物闻一多认为新诗的格律应做到三美:音乐美(音节)、绘画美(词藻)、建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并指出新诗的格律就是节奏。主要是韵和顿(音尺),这些理论使新诗的创作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0.
以许渊冲英译杜甫的《春夜喜雨》为例,从文体学的视角分析原文和译文在音律、词汇、意境等方面的文体特征,以期揭示在翻译中有效再现和再创造格律诗的文体特征之有效路径,为格律诗的翻译和研究提供启迪。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格律诗研究的音系学方法,从线性音系学到非线性音系学,指出各自的缺陷,提出位于诗行末的押韵音节应在不同层面处理。早期线性音系学方法不能解释底层节律模式转换动因,非线性音线学方法往往没有解决联间声调序列的严格顺序。本文认为目前的研究忽略了最后一个押韵音节与节律的关系,因而试图根据格律诗字数的演变,提出五言诗句末音节和其它音节不在同一平面,采用叠加层面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在中外诗歌发展史上,西方的十四行诗和中国的律诗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而且至今仍都有着顽强的生命力.究其原因,可以发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们都遵循严格的格律,这和当下面临的诗歌困境同时说明:格律是诗歌生命的一部分,无律则无诗,新诗也不例外.这对当下建立新诗格律、走出新诗困境、繁荣现代诗歌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现代格律诗与自由诗共同创造了百年现代汉诗的辉煌。现代格律诗诞生于草创期白话新诗过于散漫随意、放纵情感泛滥而彰显诗艺粗疏的20年代初期,它是自觉从诗的本体出发重新面对诗歌的形式和语言要求的现代性追求和诗艺提升的探索。其产生发展演变的漫长历程,伴随着几代诗人和诗论家的艰辛跋涉和拓殖,他们肩负着新诗艺术建设的责任,提出独到诗观并以卓有成效的艺术实践,使现代格律诗在今天获得广泛认同并在新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不论是英语诗歌还是汉语诗歌,诗律单元都是一种双重结构,即是音律节奏单元和言语节奏单元的结合。文学革命后,一方面面对无形式的批评,另一方面面对无法援用声律的困境,中国新诗采取了一种折中的办法,即转向英诗等时性重复的音律观念,利用音组来建立诗律节奏。这种诗律单元被认为是绝对存在的,它以词语和句法为判定标准,它的基本节奏单位是二音节音组和三音节音组,它在诗行中组织的原则是等时性反复。但这种诗律是相对的,它的单元并不是真正的诗律单元,词语和句法是相对的判定标准,二音节音组和三音节音组的基本节奏单元是机械的、不合理的认识,等时性重复原则与言语节奏本身是矛盾的。这种诗律单元其实是言语节奏单元,以这种单元建立的所谓格律诗,其实还是自由诗。  相似文献   

15.
新诗的语言节奏是声音大致相等的时间段落组合后形成的有规律的起伏。新诗语言节奏包含多个层次,是由一批最小的发音单位组合并向外发展而成的一个有秩序的统一体。新诗格律节奏构成的最基本节奏单元是音顿和意顿;向外发展形成两种建行方式——音顿连续排列建行和意顿对称排列建行;再向外发展就形成构节构篇的形式化节奏体系和口语化节奏体系,其基本构形原则是“句的均齐和节的匀称”,由此形成新格律诗体丰富的具体格式。  相似文献   

16.
杨琛 《鸡西大学学报》2011,11(8):106-108
通过梳理新诗节奏与格律化的发展与研究历程,试图阐述格律新诗逐渐向自由诗发展以及新诗格律逐渐内在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文章首先对英语格律诗汉译方法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和归纳,结合译例分析了各种方法的得与失,然后以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为理论基础,从诗歌功能的多样性和人类审美情趣的多样化两个方面,论证了英语格律诗多元汉译方法是可以共存的.  相似文献   

18.
赵执信是清初著名诗人和诗歌理论家.他论诗推尊“诗中有人”,强调诗歌的真实性,体现了道家“崇真”的思想.他在诗歌创作中批判现实,大胆讥讽当世君主,体现了道家“无君派”思想.辨析赵执信诗文中的这些道家思想,有助于人们正确理解他的文学作品和理论主张.  相似文献   

19.
论述歌格律的内涵和外延,以此来确立新诗格律化运动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站在“重建诗体”的立场,全面阐述对新诗格律的“正名”、“规范术语”、“建立典型诗行”、“确定主导范式”、“新格律诗谱系”等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