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诗歌作为最凝练、最注重抒写人的心灵情感的语言艺术,在创作中必须运用"留白"艺术造就艺术"留白".诗歌的艺术"留白"具有独特的、不容忽视的审美价值,即艺术"留白"能够造就自由博大之美、难以言传之美、曲径通幽之美.  相似文献   

2.
论杜运燮诗歌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运燮是九叶诗派的重要诗人,他的作品以揭示现实的负面因素或对其给予讽刺作为主要手段,但这只是他的诗歌艺术特征的一个方面。诗人所要表达的更是生命的理想与渴望,他通过多种艺术手段揭示现实与生命中的负面因素,是希望表达自己所感受和期待的生命的真实与本质,从而引导生命与现实朝着健康、理想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论左翼文学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价值高于审美价值。是左翼文学价值取向和政治化倾向的具体体现。是左翼文学追求政治效应和社会效应、左翼作家政治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强化、时政冲击作家艺术个性、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武装左翼作家文学观念的必然结果。这种美学选择。既限制了左翼作家的艺术胸襟。又使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学价值有了新的内涵。美学风格发生变化。崇高美悲壮美成为左翼文学独特的美学品质。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克拉克洪的价值取向理论分析了李白的《春日醉起言志》与其德语改译诗之间的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以此管窥两国作者在价值观上的差异,从而加深对中德文化差异的了解.  相似文献   

5.
边塞诗歌是我国唐诗中的代表性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特别是盛唐边塞诗歌,饱含着一种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在诗歌中,进取精神呈现出昂扬乐观的基调和雄浑豪迈的风格特征,它是蓬勃发展时期人们社会心理、民族意识和价值取向的反映。献身边疆,杀敌报国是唐民族拼搏意识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进取精神的崇高升华和核心所在。这种精神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撑和民族魂,推动着社会与历史的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6.
诗歌语言有很强的模糊性,具有含蓄蕴藉、旨在言外的艺术魅力,能唤起人们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便于表达复杂、微妙、丰富的思想感情。其审美价值体现在拓展诗意,凸现诗情;含蓄委婉、余味无穷;朦胧意境、淡化时空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琴是中国古代弦乐器,与文士阶层关系密切,在李白生命中占有重要位置。琴作为李白诗歌中的重要意象,共出现52次,其内涵以隐逸和游仙两类最多,表现李白不慕名利、超然物外的出世情怀。李白诗中琴意象的审美特征是"清虚玄妙"和"奔放俊狭"。李白诗中琴意象表现出世之意,全诗却抒发入世之志,体现了李白以功成身退为人生理想,却仕隐两无成的人生现实。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的闲暇时间越来越多,如何使闲暇时间更富有意义,教育为此需要重新定位。正视目前还处于无政策保障、非规范性的闲暇教育。文章在阐述闲暇教育基本概念及其发展的基础上,论述了闲暇教育在现今社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角度提出.必须理性地思考闲暇教育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9.
本从舞蹈的角度研究审美价值取向的建立,使学生通过舞蹈实践感受美、理解美、表现美、创造美,以提高其审美价值取向评价和鉴别能力。  相似文献   

10.
写作,作为一种能力,作为一种思维过程,在教学活动与创作活动中是必不可少的。历年来,无论是小学生、中学生,还是大学胜,甚至硕士、博士生,都少不了写作这一活动。而且在各类考试中写作所占的分值比例越来越重。综合近年来的作文要求,我们不难发现作文考试有一个重大的转变,就是由命题作文逐渐过渡到材料作文。我认为这是一成功的举措,不单是新课改的要求,而且从美学的角度来看,材料作文更能体现审美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1.
李白代表了中国古典诗歌艺术发展的顶峰。除了诗歌以外,李白的的赋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风貌,并深深地打上了唐代文化的烙印。但由于李白卓越的诗歌艺术成就,似乎掩盖了他其他文学创作的光芒,学者们往往将目光集中到他的生平与诗歌的研究上,而忽视了其辞赋创作。李白青少年时期对汉赋的学习及逐渐形成的赋学观,使其辞赋创作在艺术特色及所表达的文化精神方面展示独特的一面,在唐代赋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李白代表了中国古典诗歌艺术发展的顶峰。除了诗歌以外,李白的的赋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风貌,并深深地打上了唐代文化的烙印。但由于李白卓越的诗歌艺术成就,似乎掩盖了他其他文学创作的光芒,学者们往往将目光集中到他的生平与诗歌的研究上,而忽视了其辞赋创作。李白青少年时期对汉赋的学习及逐渐形成的赋学观,使其辞赋创作在艺术特色及所表达的文化精神方面展示独特的一面,在唐代赋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李白是最喜爱用“白”字的诗人之一。对其进行诗学解读,实际上涉及中国经典审美理论的文化原点。他尚白,他像白玉,它有清白爽朗的人生精神,人格是光明洁白的。“白”字之美以原创的神秘隐藏在诗人的灵魂里。如李白诚然有一种白云情结,这是他的情绪感所由生发的明亮、纯静、冲淡、孤寂、清高、悠然、顿悟的精神状态,糅合着道家的自然无为和释家空寂清静的哲学人生。剖析李白诗歌中的“白”字句,就可以深入诗人的灵魂,就可以探求诗人的诗学审美意识和审美感情,并进而理解诗人的人生体验、生命精神和光明爽洁的人格。  相似文献   

14.
李白、杜甫诗歌各有千秋,艺术价值难分上下,艺术比较难度较大。本文另选角度,从李白、杜甫主体理想的差异,对其社会政治理想进行比较和衡量,以论证杜甫诗歌中包含的人文关怀及李白的自我完善。  相似文献   

15.
李白酷爱月亮,月亮伴随他终身。在他的诗歌中,以月亮为题材的诗占相当比重。他不仅视月亮为最美的物象,还视之为最亲近的物象。明月是他心灵的寄托,情感的寄托,也是一生的伴侣。  相似文献   

16.
穆旦1957年的诗歌创作,一方面表现了对新生活的热情向往,歌颂了新时代,另一方面又对个人的真实性及其在新时代中的位置作了深入的思考。后使得他的个人立场与主流意识形态出现了疏离,从而遭到了压抑与放逐。穆旦的命运,实际上是一代人的命运。  相似文献   

17.
作为魏晋风度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东晋名士风流呈现出高度的诗性与艺术美。以?世说新语?为媒介,以风流蕴藉的人格趣尚为契合点,李白对东晋名士风流采取了一种诗性的接受方式。其飘逸不群的人格气质、入仕方式的设定以及平交王侯的干谒心态都与东晋名士风流有着密切关系。同时,将东晋名士的逸兴勃发和任乐精神纳入到诗歌创作中,形成了飘逸俊发的诗歌风貌。  相似文献   

18.
19.
论白先勇作品中的感伤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白先勇看来,历史沧桑感和命运无常感是中国文学的一大特色。他的作品就从时间和命运两个向度,体现了人类的悲剧命运和伤感情绪。在创作过程中,他将传统与现代的创作手法相融汇,形成一种具有浓郁中国传统特色的柔婉、哀怨之美,体现出重要而又独特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20.
辛亥革命老人李根源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不断追求真理,为后人所公认。终生《曲石诗录》凡十六卷,后二卷作于新中国成立后。解放初期的国家大事,诸如外交政策、解放西藏、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和平建设等在李根源晚年的诗中均有形象的反映。文章试图通过对李根源晚年诗作中爱国情结的探究,以证祖国新旧之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