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钓鱼》2008,(9):71-71
凡钓鱼者,都知道“七分钓位,三分钓技”的八字真言,可怎样才能找到最佳钓位,把钩饵放到鱼的“家”呢?凭“冬钓阳,夏钓阴”“冬钓深,春钓浅”这些经验?但大塘大库大湖,朝阳面或朝阴面,动辄几里或几十里,不可能朝某面的每处都有鱼窝,至于“钓深,钓浅”也是极难把握,到底5米是深,还是15米是深?鱼情鱼况受各种不确切、不可知的因素影响,可谓千变万化。  相似文献   

2.
许波  李小玲 《中国钓鱼》2023,(10):22-23
<正>钓谚有云:“春钓浅,秋钓深”。在垂钓实践中,如果钓友们一到秋季就严格按这个方法来下钩的话,钓获量往往并不是很理想,秋钓深的说法也是存在一定局限性的,应当一分为二地看待,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3.
胡铁花 《钓鱼》2008,(6):27-27
题记:看了题目,有的读者可能不明白:都说春钓“滩”、春钓“浅”的,地球人谁不知道,水库当然也要钓“浅”啦!其实不然,听笔者慢慢解释。 水库风光秀丽,鱼资源丰富,是钓鱼人的垂钓天堂。春天来了,我们应该在水库的哪些水域垂钓呢?有钓友说,钓谚不是有“春钓浅”之说嘛,那就钓浅吧:有钓友则认为,春天仍然是虽暖犹寒,水温低,鱼儿在深水活动,当然要钓深啦……议论不一。  相似文献   

4.
选择钓点。鲫鱼冬天活动量减少.觅食量减小,咬钩轻,因而冬季垂钓选择钓位十分重要。无论是大湖还是塘库都要选择向阳,或是向水中凸出的位置.水中最好有水草、树枝、乱石。由于一天中气温变化大,钓点应灵活变化。一般说早晚要钓深钓远,中午应钓浅钓近,即平时人们所说的“冬钓潭,冬钓阳”。  相似文献   

5.
笔者曾写过一篇《重庆地区水库冬钓》的文章(见《中国钓鱼》1997年第一期)。文章根据重庆地区的气候特点和鱼的生活习性,提出约草洞、约浅水门.2-1.5米)。细线小钩、饵小质软等冬钓建议,受到读者和钓友的肯定,认为该文揭示了重庆地区一些冬约的规律,改变了以往“冬钓深”的观念,并可提高钓获量。但也有钓友提出,在没有水草或水草很少的水库,怎样进行冬钓?现就这个问题谈谈体会。首先谈钓位选择。要弄清楚鱼情和库情。一种是鱼的密度较大,开放不久的水库。因为重庆地区冬季并不太冷,冬钓对象又主要是鲫鱼,它们喜欢在较浅的…  相似文献   

6.
野钓选点     
一、按季节变换选择钓点。温水鱼类,水温8℃左右,鱼体开始游动,并表现出摄食欲望,水温25℃左右为摄食高峰。鱼儿栖息地也随温度而变化,钓点也应随四季不同温度而变动。“春钓浅,夏钓潭”,且“一日三迂”。即春钓时.早、晚钓深,近中午钓浅;夏钓时,早、晚钓浅.午钓深;秋钓阴;冬钓阳、钓深。也就是说,要随水温而改变钓点。  相似文献   

7.
严悟 《中国钓鱼》2023,(11):52-53
<正>有钓谚云:“春钓浅,秋钓深”。在垂钓实践中,如果钓友们一到秋季就严格按这个方法来下钩垂钓的话,钓获量往往并不是很理想,秋钓深的说法也是存在弊端的,应辩证地一分为二地看待,这是为什么呢?秋季大部分时间气温水温仍然是不低的,“秋老虎”的称谓令人望而生畏。秋高气爽的真正意思,只是在早晚显露出丝丝凉意来。  相似文献   

8.
赵靓 《中国钓鱼》2012,(11):91-91
俗话说:“寒从脚起。”冬钓时也是一样。有的钓友虽然里穿保暖内衣,外穿厚厚的大衣或羽绒服,但是在冬钓的时候还是冷得瑟瑟发抖。有钓友形容:“那简直冷到心里去了。”这是为什么呢?主要的原因是有些钓友放松了对脚的保暖。  相似文献   

9.
一、晴天出钓很重要。春季钓草鱼,一定要选择晴天出钓。春季的到来,使刚刚越冬的草鱼还有几分冬日避寒的习性,少吃少动。此时出钓应按冬钓的基本要求“钓晴不钓阴”,在有阳光的暖和天气出钓为上策。如果天气不好,即使出钓,效果也不会好。道理很简单,天气不好,春风刺骨,就连耐寒抗冻的北方汉子都不愿出门,更何况是变温动物的草鱼呢?  相似文献   

10.
秋钓南     
伏志友 《钓鱼》2004,(19):21-21
一位有数十年钓龄的朋友在介绍钓鱼经验时,把钓谚“春钓滩,夏钓潭,秋钓荫,冬钓深“改为“春钓滩,夏钓湾,秋钓南,冬钓潭”。其中“秋钓南“是一个比较新颖的提法,具体含义为秋天应钓水域的南边。  相似文献   

11.
有两则钓谚是说垂钓深度的:“深水大鱼到,浅水钓鱼苗,不深不浅钓鱼好”,“春钓滩,夏钓潭,冬钓暖”。细心的钓友可能早就看出来了,这两则钓谚有一点点的抵触。那么春钓到底是钓深还是钓滩(浅)?  相似文献   

12.
岭南广西水库、湖泊、大山塘冬钓,最好选择晴天、温差不大的天气。寒潮大或云多闷热不好出钓;阳光灿烂,少云有微风的天气可出钓。 一、水域、钓位选择。选择离岸20-45米远的水域。如果大山塘水浅,也要钓1.2-3米深的水域。冬钓  相似文献   

13.
李致奎 《钓鱼》2009,(18):20-21
坐在同一个塘边,三五把长竿扇形摆开,三五个浮标赫赫醒目耀眼,却似冻在水中一般不见动静。旁边短竿、细线、小标,逍遥自在,却是连连提鱼不断,谁看了不眼红。于是从事土钓、笨钓的人开始学习,向提鱼不断的人学,买钓鱼的书籍学,结果得到要“调四钓二”、“调七钓三”、“调平水钓一日”等等。为什么这么调?这么钓呢?  相似文献   

14.
钓鱼靠边     
郭铁钢 《垂钓》2009,(9):34-35
在钓鱼界一直流传着“春钓浅滩”、“秋钓荫边”、“一日三迁,早晚钓边”等关于钓边的钓谚。为什么钓边的上鱼率高呢?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十几年的钓鱼经验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15.
陈中春 《钓鱼》2012,(1):26-27
冬日来临,您是否还在为如何钓鲫鱼而苦恼?是否还在为寻找钓点而烦心?本刊“钓技交流”栏目特别为您准备的“冬之鲫”专题中,无论是小沟渠还是隆冬小河,抑或是水浮莲塘与大中型水库,都向您展现了不同的钓“鲫”。  相似文献   

16.
野河须静钓     
野河是指未曾放养鱼苗或无人管理的河塘,河内杂生鱼种一般以鲫鱼为主。由于人为捕捞太滥,鱼的数量不太多,加之钓友们经常垂钓,鱼儿敏感性增大(俗称鱼刁),这时候就必须静钓。 怎样才是静钓呢?如果以季节划分,则冬春是静,夏秋是动。以日划分,早晚是静,中下午是动;以钓的次数、钓的时间长短来划分,一次未钓过的河为静,钓过的为动;钓的次数少、时间短的为静,反之为动(包括河中某一钓点);以鱼划分,钓大鲫鱼须静钓,但这种动与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灵活运用。如当某一钓点垂钓次数多了,鱼儿变得刁滑,这里就成了“动”。…  相似文献   

17.
颜恒 《钓鱼》2010,(23):40-41
神州大地地域辽阔,虽南北气象迥异,但冬天能钓到鱼却是不争的事实,所以那条“冬至不停钓,等于瞎胡闹”的钓谚是站不住脚的,至少表述上是不全面的。而另一条“冬钓深”的钓谚,虽然符合了冬季夭象寒冷,鱼易逗留在深水区的一般规律,但在经过了长期的垂钓实践后,我们却得出了另一个切实可行的结论——冬钓浅水鱼情也很好。  相似文献   

18.
余力  王希宝 《中国钓鱼》2023,(12):44-45
<正>大雪节气过后,气温更低,是否鱼就更难钓呢?其实未必,毕竟冬季是以钓鲫鱼为主,就算是冰天雪地的天气,鲫鱼照样是进食的。因为深水区域的水温可以稳定在4℃左右,刚好是鲫鱼正常进食的最低温度。所以说冬钓鲫鱼,钓不到鱼的原因很少是因为天冷,而是出钓天气选择不当造成的。冬钓鲫鱼在选择出门时机时比较注重稳定,气温稳定,水温才稳定,水温持续稳定几天后,  相似文献   

19.
钓醉     
詹成中 《中国钓鱼》2004,(11):24-24
冬钓鲫鱼最主要的是选对钓点。怎样选钓点?关键在于“找”。  相似文献   

20.
野河须静钓     
野河是指未曾放养鱼苗或无人管理的 河塘,河内杂生鱼种一般以鲫鱼为主。由于人为捕捞太滥,鱼的数量不太多,加之钓友们经常垂钓,鱼儿敏感性增大(俗称鱼刁),这时候就必须静钓。 怎样才是静钓呢?如果以季节划分,则冬春是静,夏秋是动。以日划分,早晚是静,白天是动。以钓的次数、钓的时间长短来划分,一次未钓过的河为静,钓过的为动;钓的次数少、时间短的为静,反之为动(包括河中某一钓点)。以鱼划分,钓大鲫鱼须静钓,但这种动与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灵活运用。如当某一钓点垂钓次数多了,鱼儿变刁滑,这里就成了“动”。但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