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间离效果是中西戏剧艺术的分水岭。中西戏剧艺术在舞台效果和叙事方式上的种种差异,体现了两者在间离效果上的不同立场。追本溯源,这些差异都要归因于中西不同的美学本质。尽管中西戏剧艺术千差万别,各有千秋,但只要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就能将戏剧这一艺术形式达到完美的境界。  相似文献   

2.
体育教师现有的体育观、课程观和教学观与体育课程改革对教师各种观念的要求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这种差距成了体育课程改革的阻力之一。为使课程改革能够顺利进行,应该努力促使体育教师确立正确的体育观、课程观和教学观,以适应素质教育和深化改革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从现代课程观的角度出发,探索高职课程改革的理论依据。从课程改革的整体优化、课程模式、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结构等方面进行了尝试性探讨。  相似文献   

4.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次牵动整个基础教育方方面面的全面改革。既涉及到课程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调整、课程标准的制订、教材等课程资源的开发、课程管理政策的改革,也涉及到新课程的实施、学校管理模式的改革、课堂教学的改革、评价制度的改革和新的评价体系的建立以及师资的培训等。但是,课程改革到了具体实施这个环节上,必须有教学改革提供支撑方可落实。教学改革应被视为课程改革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是否得到更新,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否真的有了根本的转变,应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实施过…  相似文献   

5.
游戏课程:学前教育课程改革新视角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明确提出了游戏课程的理念,在阐述游戏和课程深层含义的基础上,论述了游戏课程观的内在意蕴、价值取向及其现实意义与实施等。  相似文献   

6.
建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许多教学思想在根本上是隐喻性的,和其他教学思想一样,其只能认识和解释具有无限复杂性的教学的某些侧面.我们只有通过多种隐喻才能不断扩展和加深对教学的认识.新课程改革只能通过建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教学隐喻扩展而不是替代教师已有的教学观念.  相似文献   

7.
基于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我国高校课程改革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阳敏华 《文教资料》2010,(27):156-157
以后现代主义思潮为理论渊源的后现代主义课程观是一种多元化的课程观。后现代主义课程观打破现代主义课程观对学生的束缚.力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本文简介了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课程标准,并就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等方面,应用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观点对我国高校课程改革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8.
9.
大学课程改革之风虽已刮起,然而却未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当对目前大学课程本质观进行深入思考后,发现传统的课程本质观遵循着一条以知识为主的路线,忽略了人的发展;而意义课程观的出现则把课程的核心从“知识”转移到“促进人的发展”,重视意义的生成,从而为大学课程改革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湟中县作为我省率先进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地区,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实验工作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教师的教学理念开始由“教师中心”向“教师主导、学生中心”转变;二是  相似文献   

11.
孔子教育思想是中华民族人文教育的源头。文章从课程目标、课程设置及内容、教学方法与过程、师生关系等方面对其教育思想中所包含的课程观进行解读,挖掘其对目前新课程改革所具有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
课程改革不能放弃对课程实施的关注:课程实施主体的多样性、改革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的扭曲、删减等随时都可能消解、失真或变异于改革的预期目标。但变异既可能是改革效果的递减,也可能是对原有改革目标的升华和超越。积极的变异要求加强改革信息的交流和沟通、关注教师自身的发展和培训、注意实验及实验后的推广工作等。  相似文献   

13.
浅析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始终伴随着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其核心是职教课程改革。要保证职教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必须正确认识和理解职业教育的课程观、职教改革的方向和课程改革诸要素。  相似文献   

14.
从几种不同的课程观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程改革总是要反映一定的课程价值取向。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基本价值取向上主要受三种课程观的影响,即学科中心的课程观、人本主义的课程观、建构主义的课程观。其中,后两者影响较大。分析和研究不同的课程观,对于我们理解当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当前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普遍存在倒向工作技能训练的倾向,这一倾向使得高职教育的技术概念正在缺失,高职教育的内涵变得浅薄。要走出这一尴尬的境地,高职高专的教学改革必须进一步深化,必须完善人才培养理念,把握好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理顺课程结构定位与内容定位的关系,重视工作导向与技术导向协调统一,转变教学组织与设计的观念。  相似文献   

16.
人才培养的目标、内容、模式要根据培养对象的学习需求、自身素质、客观环境等来制定。专业课程的设置应该调研学习者的求学动机及知识水平,进行学习价值需求分析,在此基础上因材施教。课程设置上应增加实操性内容,增加多媒体和互动内容,网络学习平台要一体化设计,考试内容也要做相应改革,进而实现学生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7.
意识形态是20世纪西方思想史上最具争议性的概念之一,也是课程改革政治学研究的核心内容。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形形色色的新社会运动的发展以及各种课程意识形态观的形成,使得以往课程研究的线性、程序主义以及结构功能范式受到强烈的冲击。教育活动深藏着文化与政治意涵,课程是意识形态承载、表达与传递的方式。学校课程标准的制订、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课程结构以及课程评价等都充满了价值判断与意识形态,课程从来都是统治阶级权利意志、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体现。关注课程政治学研究、课程的全球势力、国际意识形态对课程的影响以及课程变革过程中的权力关系将是未来课程改革政治学研究与意识形态分析的前沿议题和基本趋向。  相似文献   

18.
校本课程开发与高校课程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课程改革需要向多元化和综合性发展,校本课程开发为高校课程改革提供了良好契机,它有利于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和课程改革责任感的增强,让高校课程改革体现出民主开放的课程决策过程和成果,让高校在课程改革中更加尊重学校和学生的独特性与差异性,实现教育制度内权力与资源的优化配置。高校校本课程开发需要树立科学的课程意识、培养精诚合作的精神、掌握熟练的校本课程开发的技术,还要注意校本课程开发与学校的培养目标相配套,注意校本课程开发的系统性和层次性,注意科学合理地开发实践类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19.
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改革者的教育意图经常被转化为一种市场意图,影响着改革者的行动选择,并往往使实际实施的课程成为各方利益相关者博弈的折中方案.本文通过分析课程改革的成本构成及其产生的种种因素,提出了课程改革成本控制的八大策略,即:明确界定课改目标、提高改革者的专业能力、科学安排制度设计、慎重选择课改路径、组建高效的领导团队、形成网络化的信息沟通渠道、加强课改的成本约束、合理控制变革进程.  相似文献   

20.
本文借助对中西"人本主义"的历史考察以及对比分析,厘清我国"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本质区别,阐明新课改中应以什么"人"和"人"的哪个方面为本以及如何实践"以人为本",为推进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