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某年春晚的舞台上,有"开心麻花"团队带来的小品《扶不扶》,给人们带来了欢笑,但是带来的更多的是给人们的反思。从2006年轰动一时的南京"徐老太",到2015年9月,共有149起因扶老人而被讹诈的事件,这些事件的真相查明率超过了九成。但其中84起被扶者"恩将仇报"的讹人者、32起肇事者冒充好人的,处罚率基本为零。在社会上引起了对中华传统美德的一种思考——老人摔倒到底扶不扶。而在这种情况下,一种新型的保险——"扶老人险"孕育而生。而这个险种出现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这是本文所要讨论的内容。而本文将从个人层面,社区服务层面和社会层面等方面来探讨。  相似文献   

2.
在自然课教学中,是扶好?还是放好?有的主张是先扶后放,有的主张先放后扶,看法各异。我认为,扶与放,不仅是自然课堂教学中两种不同的手段,而且是两种相辅相成、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讲授艺术,是矛盾的统一。教学时,如果灵活地运用“扶”和“放”,做到以下几点,对于激发学生兴趣,掌握基础知识、技能,发展智力,都能发挥良好的作用。第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扶”和“放”的关系。所谓“扶”,是对学生的启发、指导,是针对“灌”而提出来的教学手段,其目的则是放。扶而不放,那就使扶流于形式,失去意义,因而不能发挥作用。同样,不扶而放,也是不行的。我认为在处理“扶”和“放’这一对矛盾过程中,核心是“放”,即让学生去思考探讨新问题、去自行发现总结新规律。舍此,也就失去“扶”的意义。然而,“放”是需要“扶”的。不扶而放的“放”,是一种盲目的教学活动,学生就会感到“过河”无桥,不知从何入手,造成探索科学知识的困难,因而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3.
小学低年级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关于小学生的观察,首先要考虑如何起步的问题,起步的重点是扶与引。扶,如何扶?引,如何引?都要从小学生的内在因素入手,因势利导。起步阶段的扶和引不可截然分开,要扶引结合,分别情况,有所侧重。这里讲几种扶引的方法。 (一)比较式。观察一种事物,或几种事物,可以借助参照,或互为参照,用它们之间最显著、最本质的特征进行比较。开始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别应大  相似文献   

4.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扶"的教学正是适应儿童的这种心理需求。所谓"扶",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遵循教学的客观规律,设计巧妙的学习方式或活动,促进学生积极愉快地参与课堂活动,主动思考,提高表达、概括等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扶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  相似文献   

5.
程龙  ;曾李萍 《考试周刊》2014,(64):100-100
文章从流体力学与运动训练学的角度,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对游泳教学中浮板的选择与扶板练习的使用进行分析,阐明浮板的选择要适合浮力与技术的需要;扶板姿势有侧扶板与抱板扶板技术两种;扶板的时机与种类应根据腿部技术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6.
<正>一、扶——扶而不代扶,指的是教师扶助学生学习新知识,掌握学习新知识的方法。教师切忌包办代替,讲述灌输。扶主要有创境设疑,启发点拨,深究释难,辅助示范四种方式。1.创境设疑。创境指的是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巧妙地设疑就会使学生疑而生趣,加之教师饱满的神情、和蔼可亲的态度、优美  相似文献   

7.
6月7日晴 扶芳藤是一种绿色植物。如果把它种在墙角,那么它是杂草一株;但如果把它种在室内的花盆中,那它就是一株天然的吸尘植物。扶芳藤本来就有一种吸尘功能,但如果放错了地方,就只能是杂草一株了。  相似文献   

8.
6月7日晴 扶芳藤是一种绿色植物。如果把它种在墙角,那么它是杂草一株;但如果把它种在室内的花盆中,那它就是一株天然的吸尘植物。扶芳藤本来就有一种吸尘功能,但如果放错了地方,就只能是杂草一株了。  相似文献   

9.
刘昌华 《成才之路》2009,(20):77-78
一、“扶” “扶”是在学生接触新知识还“不会学”的情况下,老师要给予扶持与帮助。在“扶”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指导学生读书和启动学生思维放在首位,具体是:  相似文献   

10.
当下进行的"三支一扶"工作有历史渊源。民国以来,面向农村支扶的探索和实践按照时代变迁和阶段特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对三个阶段代表性人物和事件进行总结,进而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我国各时期支扶农村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中可得启示,认为: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是支扶农村的重要保障;要立足调研,"三支一扶"工作可引知名学者加入;政府与非政府组织要互动配合;始终不能松懈农村教育建设。  相似文献   

11.
色狼是这样诞生的都怪老夫子,语文课还剩10分钟干什么不好,偏要成语接龙。陶小桃说了个五颜六色,轮到眼镜男陆晓风,他扶了扶眼镜,一紧张,一  相似文献   

12.
1、看见人家墙要倒,如果不能扶,那么不推也是一种善良。 2、看见别人喝粥,你在吃肉,如果不想让,那么不吧嗒嘴也是一种善良. 3、看见劫匪,如果不能挺身而出,那么悄悄打个110也是一种善良。  相似文献   

13.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扶放教学就是适应了这种精神需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既注重扶,又敢于放,扶中有放、放中铺扶,能有效地发展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14.
资讯     
正人社部慰问"三支一扶"大学生新年伊始,全国范围内将集中组织开展"三支一扶"大学生新春慰问活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信长星到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张家楼镇丁家寨社区、临港经济区郭家小庄村,走访慰问了服务基层的"三支一扶"大学生。走访慰问后,一场"三支一扶"大学生座谈会随即召开。"三支一扶"大学生代表汇报了在基层的工作、生活、学习情况,表达了脚踏实地、服务基层的愿望。信长星对"三支一扶"大学生服务基层、扎根基层的精神给予了鼓励,对他们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信长星表示,新时代的"三  相似文献   

15.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教研员的一项重要职责。然而,面对师资现状,如何采取有效策略,使师资队伍的发展充满活力和后劲?笔者根据工作体验认为,着意于对教师“扶”和“托”,当是其中关键所在。   当然,就教研员的工作而言,“扶”和“托”是两种不同师资培养的策略,所指  相似文献   

16.
扶放是一种教学措施,也是一种教学艺术。扶乃扶持引导,助其走上正路不偏颇,放则放手,给其自由,挣脱桎梏与限制。只扶不放,墨守成规,依赖过甚,永无独立登顶之曰;只放不扶,不加制约,自由散漫有误入子弟之优。美术教学如幼儿学步,总是由父母长者扶着开始,亦停亦立,亦乱步亦碎步,再逐渐放手,使其独立行走,从而学会走路的本领。  相似文献   

17.
“扶”与“放”王永奇根据阅读课文半独立阅读的性质,教学方法应该是半扶半放、扶放结合。“扶”就是通过指引和点拨,帮助学生解决难点;“放”就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自己读懂课文;“半扶半放”就是既要放手,又要作必要的提示和帮助。一、怎样“扶”1.从重点训练...  相似文献   

18.
不妨“学而优则扶”程建华[学而优则仕]是孔夫子门徒子夏提出来的,这一种学习好就做官的观点有失偏颇。然而,对那些贫困户中的「学而优」者,给予必要的扶持,使其充分施展才华,造福人民,报效祖国,实行[学而优则扶],则值得提倡。有这样一个穷山村,几代未出过一...  相似文献   

19.
就业动态     
2020年第3期人社部适当调整2020年度"三支一扶"人员招募工作安排。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印发通知,要求切实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计划有关工作,适当调整或延后2020年度"三支一扶"人员招募工作安排。通知要求,各地要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关心关爱在基层服务的"三支一扶"人员,密切关注"三支一扶"人员的假期外出情况、身体健康状况等,精准摸排情况。  相似文献   

20.
《安徽教育》2011,(6):20-20
【正】本刊讯为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我省将继续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从今年起,连续五年每年选拔1000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三支一扶"服务。实施"三支一扶"计划,是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2006年以来,我省共选拔4100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