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气息”与“化氛围”应该不是两个相互抵触的概念。尤其作为化传承的校园.这两当中倘若少了一件或是出现明显的“瘸腿”,总会使人感觉到莫大的缺憾。  相似文献   

2.
《雷雨》的戏剧情境设计总体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缺憾,一是过分强调事件的偶然性而损害了事件的逼真性,二是在营造情境时忽视了人物关系的作用。文章从微观的角度探讨这些缺陷对作品产生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讲适合高中) 在一些组合构造问题中,几何直观常常能给学习者思路上的提示.它有助于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但往往又存在一些缺陷:或是囿于几何形象,其方法难以适用一般情况;或是证明过程欠严谨,难免存在“如此下去”“显然”之类的“疏漏”之嫌;或是给人误导,造成解题的失败.  相似文献   

4.
关汉卿作为包公戏的开拓人,在题材上注重市民日常生活的开掘,注重描写百姓在权豪恶霸凌辱下的痛苦;在人物塑造上,他第一次成功地塑造了清官能吏的代表人物包公,着力刻画他巧用智谋惩恶扬善;在悲剧审美趣味上,大团圆结局总有一种缺憾,并反映民众一相情愿的“天理”力量,是一种苦涩的大团圆。  相似文献   

5.
“知识分子写作”与“民间写作”是20世纪90年代发生在中国诗坛上的代表性事件,通过审视“知识分子写作”与“民间写作”的论争可以从中了解中国当代诗歌的发展走向。通过分析和总结“知识分子写作”的代表人物西川创作中的美学特征及其成就与缺憾,并以此为例探讨“知识分子写作”对中国诗歌发展的意义,以及这一流派所面临的问题和困境。  相似文献   

6.
黄邵英 《双语学习》2007,(7M):164-165
《雷雨》的戏剧情境设计总体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缺憾,一是过分强调事件的偶然性而损害了事件的逼真性,二是在营造情境时忽视了人物关系的作用。文章从微观的角度探讨这些缺陷对作品产生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威拉·凯瑟在美国小说家中向来有着不可逾越的地位。《哦拓荒者!》作为其第二部,即是第一部家喻户晓的作品,被誉为美国西进运动的赞歌。小说中,凯瑟用艺术手法呈现西部荒原上开拓者的拓荒生活。两代拓荒者用毕生心血在贫瘠之地搭建起“农业乌托邦”。正当日子渐有起色,心灵却连年无收。本文将首次从精神分析视角重读《哦拓荒者!》,揭开其中因精神缺陷酝酿出的一段段缺憾爱,以此加深读者对作品及人物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白鹿原》是一部具有浓郁文化意识和文化品格的长篇小说。作家陈忠实在面对儒家传统文化中精髓和糟粕共存亡的两难困境时,乐于把传统文化置于神化的中心地位,因而在一些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的安排上带有多方面的主观化缺憾,如正面人物的“样板化”、人物命运发展的“意图化”以及偶然性和必然性的混淆,其结果是违背了真实这一艺术创作的原则,削弱了作品的现代人文批评精神。  相似文献   

9.
“人生的缺憾”是指人生的圆满幸福以外的种种挫折、不幸、残缺与遗憾。从某种意义上说,从未有终极“圆满”的世界与人生,旧的缺憾被克服了,新的遗憾又随之而来,人生就是在这样有缺憾的世界里作有缺憾的旅行。而“人生的缺憾”也在文学艺术的三棱镜中折射出来,如生命的缺憾、情的缺憾(包括爱情、友情的缺憾)以及仕途的缺憾,都作为文学艺术的源泉之一而被多姿多彩、有滋有味地描绘出来。“人生的缺憾”与文学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从审美接受的角度看,动之以“苦情”,可使读者报文学艺术作品相融而共鸣,同时,在期待圆满的审美过程中,读者能体味到一种朦胧飘忽的美感。总之,人生的缺憾是生活中客观存在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有缺憾在,才有了对圆满的希望和追求,才有文学艺术谱写出的一曲曲动人的乐章。  相似文献   

10.
“现代气息”与“文化氛围”应该不是两个互相抵触的概念。大至一个国家,一座城市,小到一家单位,一个家庭,这两个方面是完全可以处理得水乳交融,相得益彰的。尤其作为“书香门第”的校园,这两者当中倘若少了一件或是出现明显的“瘸腿”总会使人感觉到更大的缺憾。  相似文献   

11.
朱国忠 《师道》2008,(11):42-43
“能说会道”“能言善辩”这些词,常常是贴在博学多才的人物身上的标签。在我们的成见中,沙龙上谁不说话,或是谁说得少,似乎就表明他没有学问。于是,研讨会上主持人一抛出话题,大部分人表达己见的欲望,就像汽油着火一般腾地一下窜起来。  相似文献   

12.
十全十美的东西,世上是没有的。“缺憾”就是生活,具有永远的魅力;“缺憾”也是一种教育教学的资源,教育因“缺憾”而变得生动、精彩、丰富。遭遇几次不同的“难堪”,也可以说是“缺憾”,这些“缺憾”给我的教育教学生涯带来精彩的感悟。一、回答不了学生的提问在一次生物课上,我让学生即兴发言来提问老师。因为学生的提问超过了书本、超过了我所了解的范围,结果有几个学生的问题,我自己也不能够给出正确答案。当时,心中第一感觉就是在学生面前“丢了脸”,没了自己的“师道尊严”。但是,我转念一想:“这不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教学契机吗?”于…  相似文献   

13.
当维纳斯第一次呈现在世人面前时,她的断臂便成了亘古不变的缺憾美,带给美术家无限的遐想,带给文学家不尽的情愫,带给历史学家更多的推论。我在教学过程中也不断地遭遇着“缺憾”、感受着“缺憾”,但我发现,当“缺憾”被成功利用后,便再也不是“缺憾”,它成了教育过程中的另一种资源。  相似文献   

14.
鲁迅先生在谈到他的小说创作时说:人物的模特儿“没有专用过一个人”,“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大名鼎鼎的阿Q也是如此。阿Q的生活原型都来自他们的故乡绍兴,或是同乡,或是远亲。  相似文献   

15.
“角色,”本是指戏剧、影视中的人物,但在现实社会中,所有的人事实上都以不同的“角色”出现在人生舞台上,与戏剧中人物不同的是,这不是扮演,且不易改变。正因为这个原因,在中学历史学习过程中,就会出现一定的“角色”缺陷。只有清醒地分析这种缺陷,才能尽可能地减少或消除这种缺陷导致的消极影响。一、性别缺陷是男性还是女性,这由不得自己决定且无法改变,不同性别的人在成长过程中接受了不同的教育,接触的是不同的成长环境,性格特征、思维类型和思维品质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也在对历史问题上的看法表现出来,这种差异常常成为一种…  相似文献   

16.
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的阅读课文隐藏着作者或是文中人物的思维判断、推理过程,学生借助文本提供的信息及自己的生活经验等对作者或文中人物的思维过程进行合理的判断推理,通过“说一说”“写一写”“填一填”“画一画”“演一演”这些“可视化”途径,再现作者或文中人物的思维判断、推理过程,落实“思维发展与提升”这一核心素养,并带动其他语文素养的培养和形成。  相似文献   

17.
为了适应信息时代,弥补单篇教学带来的缺憾,本文尝试以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外国小说为例,整合单元教学,以问题情境驱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设置“设计人物海报”“配解说词”“读书会”“征文”四项任务,充分调动学生的梳理与探究能力,提高鉴赏与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落实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8.
王淦生 《师道》2008,(7):42-43
看看考场上那些“原生态”作品,或是歌功颂德的“礼赞”式文字,或是高谈阔论的“社论式”宏论,或是无病呻吟的小感触,或是东拼西凑的“百衲衣”…… 古人云:文为心声。可我们去读读那些考场作文,这“心”又在哪里?  相似文献   

19.
人物形象是小说艺术的核心问题,中国当代小说因作者缺乏对人物的尊重和同情,塑造的人物或是作者恣意想象中的人物;或是作者随意驱遣、摆布的玩偶;或是作者机械的自我复制,缺少可信可爱的真正意义上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20.
西部片又称“牧童片”(或译“牛仔片”),美国好莱坞特有的一种影片类型。它以19世纪美国西部开发期为背景,表现拓荒者的生活,西部开发过程中各种势力之间的斗争,以及白人驱赶并屠杀土著印第安人的血腥活动。西部片中的人物大多善恶分明。正面人物或是头戴宽沿帽,腰挎左轮枪的英雄好汉;或是主持正义,为民除害的警长;或是虽然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