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基于运动员视角,探讨教练员不当领导行为对运动员训练绩效的影响。方法:运用问卷调查法,采用立意抽样的方式对917名运动员进行调查,通过回归分析和Bootstrap方法检验教练员不当领导行为对运动员训练绩效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公平感知和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结果:教练员不当领导行为均显著负向影响公平感知、自我效能感与训练绩效;公平感知均可正向影响自我效能感与训练绩效;自我效能感可显著正向影响运动员的训练绩效;公平感知与自我效能感在教练员不当领导行为对运动员训练绩效的影响过程中均具有中介效应,且均为部分中介;公平感知与自我效能感的链式中介效应显著。结论:在教练员训练或执教过程中,呵斥、谩骂、忽视、不公平等不当领导行为会对运动员的训练绩效产生不利影响,且当运动员具有较强公平感知心理时,其运动技能学习的自信心将会受到影响,继而会影响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2.
高水平专业运动队教练员领导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分析高水平专业运动队教练员领导行为现状,找出不足,探寻有效的领导行为模式,以广东省船艇训练基地为例,运用<运动领导行为量表>(LSS)测量广东省船艇训练基地运动员喜欢的领导行为及教练员实际的领导行为,分析领导行为维度指标与运动员特征、教练员特征以及比赛成绩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龄、不同运动年限的运动员对教练员领导行为的接受程度不同;年龄、执教年限不同的教练员实际的领导行为之间存在差异显著;不同成绩的运动员对教练员领导行为维度的满意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加深对大学生运动员训练自我效能感的认知,以促进大学生运动员训练自我效能感水平的发展,为提升大学生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和竞技水平提供参考,通过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高校运动员自我效能感认知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大学生运动员训练自我效能感的认知结构是由努力感、控制感、能力感、环境感4个维度构成。2)根据相关矩阵分析,关联度的大小分别为努力感、控制感、能力感、环境感。3)不同性别大学生运动员的自我效能感认知水平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水平大学生运动员的自我效能感认知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4.
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探讨短道速滑教练员变革型领导行为、运动员对教练员信任、运动员角色投入三者之间的关系,其中重点检验信任在二者间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教练员个性关怀与智力激励对运动员角色投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教练员领导魅力与个性关怀可以正向预测运动员对教练员的能力信任和公正一致性信任;运动员对教练员的公正一致性信任对运动员角色投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另外,运动员对教练员的公正一致性信任在教练员个性关怀对运动员角色投入预测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并且其还在教练员领导魅力对运动员角色投入的预测中发挥着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研究选取260名教练员(男性=176,女性=84)为被试,通过问卷调查法对教练员情商、教练员领导行为和教练员效能进行测试,以检验教练员情商与教练员领导行为的关系,以及教练员效能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教练员情商对教练员效能具有显著影响,教练员情商的冲动性主要影响的是教练员的技术指导效能和人格塑造效能,焦虑情绪对教练员的比赛策略效能、动机激励和人格塑造均具有显著影响作用;(2)教练员的比赛策略效能能够有效预测教练员的专制行为、社会支持行为和积极反馈行为,教练员的动机激励效能对教练员的领导行为具有显著预测效应;(3)教练员效能对情商和教练员领导行为之间具有显著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孤独感现状及其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交回避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UCLA孤独感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对271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大学生孤独感普遍较高,在不同年级上存在显著性差异;(2)孤独感和一般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负相关(r=-0.202,p<0.01),与社交回避存在显著正相关(r=0.434,p<0.01),一般自我效能感和社交回避存在显著负相关(r=-0.193,p<0.01);(3)孤独感、一般自我效能感对社交回避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孤独感在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社交回避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效能感与幸福感的关系,采用教学效能感量表和综合幸福感问卷对167名高校青年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教学效能感对幸福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其中个人教学效能感对除正性情感外的其他幸福感维度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一般教育效能感对幸福指数、正性情感、负性情感、自我价值等幸福感的维度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LSS量表对参加2002年昆明海埂训练基地集训的全国优秀男子排球队运动员与教练员进行了问卷测试,以了解我国优秀男排教练员领导行为现状,探讨不同类型(年龄、训练年限、场上位置)排球运动员在期望教练员领导行为模式上的认知差异性,并揭示我国甲级男排运动员期望的教练员领导行为与实际领导行为之差距,进而了解不同特征运动员对教练员领导行为的满意程度,为逐步改进与提高我国排球教练员的训练科学管理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运用问卷调查法,对我国摔跤教练员的领导行为对运动员信任、团队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归属、项目类型、运动年限的运动员对教练员领导行为的认知存在差异,以及不同归属的运动员对团队效果认识存在差异,并且教练员领导行为与运动员信任、团队效果部分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我国高校篮球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领导行为与团队效能关系.方法:以参与2015年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全国队伍的篮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使用"我国高校篮球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领导行为与团队效能关系问卷"作为研究工具,以判断抽样的方式发放问卷.回收后的有效问卷320份,经探索性因子分析、Pearson积差相关分析、典型相关分析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进行分析与讨论.研究结果显示,教练员领导行为与团队效能显著正相关,教练员专制行为与团队效能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研究结果,教练员的训练与指导行为以及奖励行为对于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团队绩效产生最直接的影响,感受最深.研究结论:运动员对于教练的训练与指导行为、奖励行为最为关注,这两部分是提升团队效能最重要的部分,而教练员的专制行为则是运动员认为对于团队效能最不利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利用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分析跨国公司进入对企业增加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跨国公司进入显著提高了中国工业企业增加值率,跨国公司进入密度越高,企业增加值率越高,其中非港澳台跨国公司进入的影响明显高于港澳台跨国公司;跨国公司进入对出口企业、市场化程度高地区企业增加值率的提升作用比对非出口企业、市场化程度低地区企业增加值率的提升作用更大,非港澳台跨国公司进入密度对不同特征企业增加值率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港澳台跨国公司进入密度对不同特征企业增加值率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从增加值率角度看我国出口企业不存在"生产率悖论"现象,应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充分利用和发挥跨国公司进入对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使用相关分析和相关系数差异显著性检验分析数据,从总远程学习效能感及其三个子维度:技能效能感、课程学习效能感和一般效能感,探讨远程学习效能感与学业成就的相关关系,得出课程学习效能感、一般效能感和总远程学习效能感与学业成就显著正相关,技能效能感与学业成就的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据分析法,对自我归因、自我效能与锻炼行为三者之间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自我归因不仅能够直接预测锻炼行为,而且还能够通过自我效能对锻炼行为起间接作用,三者之间是一种顺向互动的促进关系;如果把成功归因于内在可控的因素(能力和努力),自我效能感将得到增强,锻炼行为的效果明显,但如果把成功归因于任务或运气等因素,自我效能将得不到增强,锻炼行为的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以教练员组织认同度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法等方法,构建体育教练员组织认同度测评模型对教练员组织认同度进行量化评价,分析教练员组织认同特征,旨在为我国教练员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论:教练员组织认同是教练员主体对所在单位相关因素在情感上的认可程度。教练员组织认同度测评模型由单位制度、训练条件、薪酬福利、领导行为、个人地位、个人压力、单位文化等7个一级指标与31个二级指标组成,经测评,我国教练员组织认同整体得分不高,教练员对管理制度、训练制度、评聘制度与福利分配等维度的认同状况不理想,男性教练员组织认同度高于女性、年长者高于年轻者,职称高者高于职称低者。国家队、省优秀运动队教练员组织认同度较高,体育运动学校、业余体校教练员组织认同度较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旨在结合足球运动项目专项特征的基础上,探索不同形式有球训练方法与手段设计是否能够有效提高足球运动员专项有氧耐力的训练水平. 方法:以12名北京体育大学男子足球代表队队员为实验对象,利用Polar Team2团队心率监控系统,对所设计的结合球有氧训练方法与手段进行科学验证和监控分析. 结果:(1)在4v2移动传控练习中50% -80%强度占总负荷的98. 65%;(2)6v6击垒得分练习中60% -90%强度占总负荷强度的99. 48%;(3)在4v4无方向传抢练习与小场地比赛练习中70%以上强度分别占总负荷的98. 44%与96. 96%,其中90% -100%强度百分比分别占总负荷的74. 69%与69%. 结论:不同负荷强度与训练控制要素下的结合球训练设计能够满足足球运动专项有氧耐力训练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6.
目的:厘清篮球队内部球员冲突与球员组织公民行为及满意度三者之间的关系,重点检验组织公民行为在球员冲突与满意度关系之间的中介作用. 方法:以国家体育总局篮球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U15 年龄层次的336名男子运动员为样本来源,进行球队内部球员冲突量表、球员组织公民行为量表以及球员满意度量表的测试,在此基础上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球队内部球员冲突对组织公民行为的4个维度均有显著的解释力( R2 =0. 042、0. 166、0. 195和0. 287, P< 0. 01),对满意度的2个维度的解释力也显著(R2 =0. 049和0. 080, P < 0. 01). 组织公民行为对满意度的2个维度解释力显著(R2 =0. 108和0. 149, P < 0. 001). 当球员之间冲突和组织公民行为同时预测球员满意度时,在加入组织公民行为变量后,球员冲突对满意度2个维度影响的效果均明显下降,其中,对"个人表现"维度的影响虽然下降但仍然显著(ΔR2 =0. 024, P <0. 05),对"球队表现"维度的影响变得不显著(ΔR2 =0. 008,P>0. 05). 结论:球队内部球员冲突不利于球员做出组织公民行为以及提升球员的满意度,而球员做出的组织公民行为对于提高球员的满意度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球员之间的冲突正是通过降低球员的组织公民行为而进一步对满意度形成负面影响的,即组织公民行为在球队内部球员冲突与满意度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运动智能是智能中的一种,是指运动员以一般智能为基础,运用包括体育运动理论在内的多学科知识,参加运动训练和运动比赛的能力,它是运动员总体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力求从理论上对专项运动智能的本质有一定的认识,在方法上寻求适合某专项运动员特点的测量工具,使之在实践中真正起到促进运动员总体竞技水平提高的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基于自主学习的理论框架,采用身体自我效能感量表、体育锻炼态度量表、体育自主学习能力量表和体育创新能力量表对145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考察大学生身体自我效能感、体育锻炼态度、体育自主学习能力和体育创新能力的关系。研究发现:(1)体育自主学习能力能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体育创新能力。(2)身体自我效能感能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3)体育锻炼态度在身体自我效能感和大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之间起中介作用。研究结果支持了大学生体育自主学习的有关理论预期,作者对此从体育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角度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以高水平运动员竞技表现为起点展开探讨,将运动员人格作为竞技表现的结构性要素进行分析,提出了运动员人格中的道德、智慧、意志三要素,继而确立了竞技表现人格塑造的内容体系,以期为运动训练理论的发展做出有益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