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媛 《现代语文》2010,(9):30-30
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语文课程三维目标中的一个重要维度目标,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能对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及时正确的评价无论是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还是对语文教师的教学工作,乃至对语文课程的自身完善都有积极而有效的推动作用。那么如何评价呢?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评价应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和激励功能,关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郭成军 《考试周刊》2012,(77):27-27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这是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向我们所提出的新的要求。语文课堂教学应把握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进而成功链接学生情感。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评价应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和激励功能,关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刘笑媚 《考试周刊》2022,(39):55-58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应该重视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这是新时期背景下语文改革的重要方向。所以说,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专注于情感教育的落实,让整个教学符合新课改的基本要求和方向。小学阶段的学生情感发展是基础性的,会随着经验的积累逐渐转化为社会性的情感。所以说,教师就要借助语文课程,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稳定的情感品质,让他们的语文品格得到升华。文章基于此点,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实施策略进行了探寻,旨在让学生获得更为科学的、高质量的教育。  相似文献   

6.
魏娉华 《甘肃教育》2014,(14):81-81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课堂教学评价应坚持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人格和谐发展为根本目标,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和激励功能,注重评价方式多元化和科学化,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  相似文献   

7.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对于小学口语交际教学来说,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可以激发师生参与口语交际活动的兴趣和正确的情感态度,可以调动广大教师积极研究教材教法、改进口语交际的教学过程,提高口语交际教学效率,主动发展自己的实际教学能力,推进口语交际改革创新,从而促进学生包括口语表达和人际交往等各方面的能力的全而发展,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  相似文献   

8.
汪燕宏 《小学语文》2007,(12):33-35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就以这一评价新要求为理论依据,致力于小学高年级语文考试命题改革,并以命题新思路为指向,研究复习新策略,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积淀。  相似文献   

9.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七至九年级学生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时强调:"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  相似文献   

10.
张文平 《考试周刊》2010,(51):25-25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次系统地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课程目标,指出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从这个意义上说,阅读教学需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凭借有效的教学手段,调动情感功能.把自己和作品的情感传达给学生,让他们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从而完成文本、教师、学生三者的感情交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实践中,重视渗透情感的教学方式,是知识经济时代提升人才综合素质和个体发展的要求;注重进行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及导向,是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的必要途径。本文深入分析培养师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策略,探讨首先要提升教师的情感素质,使学生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从而体现有助于教学活动的积极情感与价值观。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情感需求,推动教学活动的良性循环,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因此,科学地评价课堂教学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以及促进学生个体的长久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指出语文教学活动评课的误区,试阐述语文教学活动评课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邹弢 《中学文科》2005,(6):11-11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的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教学过程之中。”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课堂中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给教师提出了建议,要求教师重视对低年级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因此,有越来越多的教师将情感教育运用在语文实践教学中,也有更多的人开始重视学生的情感表达和主观体验。对此,教师应积极探究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部分,通过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教学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这与语文能力的提高,语文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形成是融为一体的,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在以人为本的教育新课程理念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是较知识的传授更为重要的目标。那么应该怎样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呢?笔者认为在阅读教学中遵循"因文悟道"、"披文入情"的原理,引导学生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进入课文的情境当中,从而产生思想情感的共鸣,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熏陶感染,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很好途径。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挖掘出教材的思想内涵,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和长远目标,也是素质教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标准》还明确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对语文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要关注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语文他们在语文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既重视定量分析,更要重视定性评价,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如何建构这一理想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