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的成功有赖于准确的办学定位,它既是拓宽自身竞争和发展空间的前提,也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保证和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应用技术型高校必须依据国家相关政策法规、教育市场竞争机制、自身发展的历史、现状及特点,遵循宏观性与综合性相结合、层次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前瞻性与发展性相结合、优势比较与功能效益相结合的原则,从办学类型、人才培养、专业设置、社会服务等维度对办学定位加以精心设计。  相似文献   

2.
廓清"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内涵是地方高校科学转型发展的关键。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基本方向是发展本科乃至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成为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主体。"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代表一种新型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方式,并非针对特定专业。地方本科高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无论是理工农医学科还是人文经管学科,无论是实务应用课程还是基础理论课程,都应遵循"应用导向",让学生学会思考,能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新建地方本科高校既不能跟随研究型大学亦步亦趋,同时也应避免将"应用"简单化,滑向就业技能培训中心。  相似文献   

3.
高校转型是地方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实现供给侧改革的必经之路。目前,我国高校转型处于探索阶段,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设置等方面仍需借鉴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发展经验。美国、德国、新加坡这三个国家开展职业技术类教育较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制度建设、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师资培养等方面进行分析,借鉴其发展经验,对于我国高校转型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应用技术型本科教育在本质上作为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其特征表现为"三性",即教育目标上的应用性、教育内容上的技术性和教育层次上的高等性。应用技术型本科教育转型的基本趋向表现在面向行业和区域经济,跟随技术发展变化的专业设置,以实践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以应用能力为目标的考核方式。  相似文献   

5.
校园文化体现着学校的灵魂和特色。部分地方本科高校欲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实现本科及以上学历的高层次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应以校园文化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托,实现功能性的重新构建:其精神文化建设必须适应时代潮流,实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职能;其物质文化建设必须与应用技术型高校人才培养需求相切合,实现人才培养的多样化;其制度文化建设必须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实行校企合作、多元主体参与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6.
加快应用技术型大学建设和引导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是当前我国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大任务。当前,我国建设地方应用技术型大学不外乎转型、升格和新建三种基本路径。很显然,“新建”投入比较大,成本比较高,收效比较慢;“升格”整体条件尚不太成熟;“转型”是目前条件下我国建设地方应用技术型大学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7.
应用技术型高校大学英语教育存在学生英语基础较差而教学要求过高、课程设置不能适应应用型培养目标等问题。因此,应用技术型高校大学英语教育迫切需要改革。文章建议:从改变传统的统一要求变必修课为选修课,课程的设置根据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增加职业英语教育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国家一直重视实践操作技能。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率高于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并且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而一般普通高校学生的就业成为困扰和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因此,普通高校要想在将来有更好的发展,转型已势在必行。文章主要阐述了向技术型职业教育转型的认识以及如何定位,分析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的途径,最后,较详细地说明了职业转型的具体措施和方案,对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在转型过程中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培养目标以及应用技术型高校中青年教师的特点与需求,从而分析应用技术型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的困境。  相似文献   

10.
实践教学既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又是地方高校转型提质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性。地方高校根据自身办学特色、专业学科特色和区域特色已形成了各自的实践教学改革模式。作为地方高校转型提质的制高点,实践教学改革应基于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构建一套具有地方高校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应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从框架设计、内容选取、编写思路等方面撰写和优化实践教学教材;以能力评价为中心,从评价内容、评价尺度、评价标准、评价方式等方面构建适应实践教学改革需要的评价机制;基于行业需求,从多元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优质的实践教学队伍和高标准的实践教学平台等方面构建实践教学协调机制,提出优化策略,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  相似文献   

11.
地方普通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是时代对高校提出的要求。由于应用技术型高校有着自身的特质,与一般普通大学无论在培养目标、培养要求、教学方式上,还是在实践教学、专业设置上都有很大差异,因而应用技术型高校教师与一般大学教师有相当不一样的地方,其角色与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普通高校相比,表现为要在生产一线工作、指导、训练学生,因而其角色应从研究型、学术型转型为应用型、双师型。  相似文献   

12.
民办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的转型发展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大势所趋。本文基于民办本科院校与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形成背景研究,对转型发展的研究成果分别从转型动因维度、转型功能维度、转型路径维度和转型困境维度四方面加以归纳,对当前转型发展相关研究提出关注利益相关者视角、开展具体策略研究以及探索应用技术型高校发展路径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指出高校的应用技术转型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利好条件。认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高校应用技术转型背景下存在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等方面的困局。提出通过提高转型高校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模以实现布局均衡、通过完善转型高校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架构以实现结构合理、通过强化转型高校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基础以实现品质优化、通过培育转型高校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特色以实现效益提升等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需要更多的应用型人才,迫使我国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在转型发展的诸多要素中,师资队伍成为应用技术型大学发展的重要支撑。本文基于应用技术型大学师资队伍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关键问题,从教师国际化视野、教学科研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双师型"教师队伍四个方面论述了师资队伍建设的着力点,进一步探究了转型中师资队伍建设的人才引进、培养模式以及创新管理机制,最后给出了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中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是我国为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变革的必然选择,同时转型也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多样性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困境,提出促进转型的路径,以期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17.
高校第二课堂是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积极引导普通本科学校转型发展为应用技术型高校的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第二课堂建设改革应按照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整合校内校外两线实践资源,设置能力导向、职业定向、就业去向课程体系,分适应导航阶段、情商培养阶段、创新创业阶段、就业能力提升阶段实施,推动第二课堂建设改革,形成符合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第二课堂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8.
文章研究了独立学院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策略,包括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优化课程结构和内容,改革教学方式;搭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增强创新创业能力;校企深度融合,服务区域经济。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高等院校实施分类管理,将一部分地方高等院校转型为"应用技术型高校",是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运行效率,改变高等教育市场无序竞争的状态,并有效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必然选择。民办高校作为我国此次教育改革的主体,在转型过程中体现出较大的优势,同时也面临一定的风险。针对转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应对的办法。  相似文献   

20.
随着教育教学制度的改革,地方区域本科院校逐步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受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制约,贫困地区地方高校在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过程出现一系列问题,阻碍其转型发展的进程.针对贫困地区地方院校转型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师资、资金、学时不足及行业匹配度不高等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