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秋去冬来,一年一度的报刊“发行大战”接近尾声。纵观去年的发行“战术”,又有了新的创造。先剖析一个“战例”,便可见一斑。有个仅有7人、常年亏本的小事业单位,按章到一个管理机关交纳应交的款项,一个工作人员拿出早就开好了的“收款单据”一张,要他们订阅1992年期刊三种(其中有两种是内部刊物,不得公开发行和出售的)、报纸一种,全年计收费60.08元。他们事前不征求订户意见,订也得订,不订也得订,只好乖乖地交上了60多元。否则日后的“小鞋”有得穿。这一“战例”,是用手中掌握的“权力”,强制企事业单位订阅。他们的“口号”娓娓动听:“普及法规知识”,戳穿了,是为了捞钱。“重  相似文献   

2.
在新闻改革中,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新创办了“北京人物”和“话说北京”等专题节目,现简介如下: “北京人物”“北京人物”节目坚持以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为核心,热情地宣传首都各条战线的当代人物和历史人物.具体地说就是:1.在四化建设中各行各业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特别是在改革中勇于开拓的人物以及对社会有一定影响的各界知名人物.他们过去的成就和现在的贡献,他们的轶闻趣事均可成篇。2.在平凡岗位上干出成绩的“小人物”.他们中,有的人虽然“没名气”,  相似文献   

3.
世界上有这样一种人:他们像普通人一般工作、生活,拥 有证明自己身份的一切材料。然而,他们绝对不是居 住国的公民…… 他们被间谍机关称作“非法人”,在通过权威的反间谍专家的各种测试后派往指定的国家。他们不仅要随时从容地回答有关自己的一切问题,还要能对自己的“过去”如数家珍,并且不得有误。 可能成为“非法人”的候选者还在上学时,就要接受考察。有专门寻找候选人的方法。首先要挑仪表,因为他们要冒充别国土生土长的居民。决定性因素是健康状况。然后进行语言能力测试,要知道“非法人”必须熟练掌握2——3种语言,而其中一种要能娴熟自如地运用。 同时,心理承受能力、迅速适应新的陌生环境的能力,为人随和,能博得他人信任等素质也都相当重要。个人履历表更应无懈可击。  相似文献   

4.
怎样看待西方文化和习俗?在青年学生中多年来存在着两种倾向。一种是唯我独尊的虚无主义的鄙洋心态。回想在“十年动乱”中,一些自称造反派的青年学生不乏这种称孤道寡的变异的心态。明明自家连买葱都要凭本供应,却自鸣得意,扬言“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的人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把外国的一切文化统统贴上资产阶级的标签而一概放到摈弃和批判之列。可是,当今时代变了,我国进入了深化改  相似文献   

5.
在这次波及全国的暴乱中,庄严的天安门广场上,被自由地安上了“自由女神”像;在游行的行列里,高喊起“新闻自由”的口号。一些青年记者还向我再三申明:“只有新闻自由,才能监督政府!”这些青年人的愿望不能不说是好的,但他们太天真了,殊不知新闻是有鲜明的阶级性的,它和世上一切事物一样,都是离不开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在有阶级斗争的社会里侈谈新闻自由,只能是一句骗人的鬼话。  相似文献   

6.
新近,在好几张报上读到“绌”、“拙”混用的现象。比如有张报纸在一篇短文中说:“一个人在生活中不可能集所有长处于一身。在某些方面相形见拙时,就有可能被某些世俗的小人看……”这里,把“相形见绌”的“绌”字,错成了“勤能补拙”的“拙”字。还有一张报纸在一篇文章中写“相形见绌”,而在另一篇文章中却写“相形见拙”。同一张报纸,两种写法,何错何对?还是“绌”、“拙”两字相通?“拙”是笨拙的意思,“勤能补拙”,意指勤奋能够弥补笨拙;“绌”是不足的意思,意指相比之下显得不足。类似这种容易混淆搞错的字、词,在报刊上屡见不鲜,如错把“偶而”当作“偶尔”,就是经常碰到的一个  相似文献   

7.
时下,新闻界存在着这样一种不良现象:当一个地区、一家企业经济效益红火时,记者如云,络绎不绝,而一旦效益不佳,滑入低谷时,就难觅记者的踪影。有人将这一现象称为“嫌贫爱富”。 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固然要多报道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经营效益好的企业,以指导和推动经济全面发展,但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暂时处于低谷的企业不等于不能从正面去宣传,况且它们也更加需要宣传,今年春节期间,《新华日报》组织记者到贫困地区采访,特别是到一些贫困户家中采访,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困难。这组稿件  相似文献   

8.
不管哈尔滨人如何难以接受,他们喜欢 的那个老牌子“正阳楼”将从此 丧失:一个百年老厂——“哈 尔滨正阳楼肉制品厂”的 注册商标申请,已被国家 商标局以北京某企业 抢注为由予以驳回。 百年老字号 缘何一夜之间丢 失?一个多 世纪苦心铸 就的、蕴 藏着巨大  相似文献   

9.
人们把字迹潦草叫“天书”,可谓害人害己。现摘录几例: 一封信投寄地址为:“湖南省00县”,邮递员冥思苦想良久.总算猜准为“湖南零陵县”,另有一封未写省名只写着“5667”市的信,邮递员绞尽脑汁后试投新疆乌鲁木齐市,才使信归其主。一篇来稿质量上乘,地名却是“121227”。编辑因地名无法核  相似文献   

10.
如果细细检读那个时候茅盾和胡风的有关文字,不难发现他们对李长之“天才”言论的驳斥。就是说,“李‘天才’”的贬称,在鲁迅给胡风写信之前好长时间内,已经流行于鲁迅、茅盾、胡风他们这个文人圈子里了。  相似文献   

11.
一个“写”字,一个“作”字,合起来才称写作。这是要求写文章的人言行一致,不能笔下一套,作的是另一套。听说,有两位手持《青年导报》通讯员证的青年去县车队采访学习雷锋的事迹,采访后这两位青年竟向车队领导提出给予“乘车方便”,包括免费乘车。作为业余通讯员,其采访活动多数是小范围的,就是较大范围的采访确需乘车,也必须按国家规定买票上车。因此,这样的“要求”理所当然地  相似文献   

12.
一个时期以来,阅读报刊,收听新闻,“最近”、“近日”、“前不久”等字眼充斥耳目。笔者曾翻阅到一份报纸,前后共有六篇稿以“最近”、“近日”交待时间。 有位通讯员曾告诉笔者,一个月前寄往某报一稿,今方见报,借来报纸一阅,但见,最近,某某路拾万元巨款千里寻失主的事迹,在某地传为佳  相似文献   

13.
忌‘过’     
“过”一者,过份也。这是新闻工作之一大忌。比方留职停薪,以至离职、辞职,本属改革允许之列,对于促进人才流动,也有那么一点好作用。但到了某些新闻里头,几乎成了灵丹妙药。于是“上边”发话下来,希望“不予提倡”。此言一出,新闻随即来了个人翻个,前两年,某地有三个职工离职,一个摆摊卖白斩鸡,一个捡破烂,一个贩卖水果,  相似文献   

14.
搞新闻工作的人都有一项“通病”,乐意“抢新闻”,追求发表“独家新闻”。这叫它“职业病”也好,称之为“职业进取性”也好。反正当事者是“乐此不倦”。当然,由此而促进新闻的可读性,却是有功的。所谓“抢新闻”,就是尽量快而多地努力把“新闻”抢到手,及早地发表出来,以显示这张报纸的“消息灵通,报道详尽”,这就表明这家报纸或通讯杜的信息量大,所谓“独家新闻”,就是指只有本报独家采访到的新闻,以此为标榜,自  相似文献   

15.
长云同志: 你在来信中提出一个问题:“怎样把经济报道写得更生动些,更活跃些,更显得有血有肉?”对此,我想谈谈自己的感受。要把经济报道写活。涉及的方面很多,包括在题材上要“抓活鱼”,内容上要敢于触及现实经济生活中的矛盾,形式上要改进生产,会议的老一套报道程式等。在这里,我想先谈其中的一个方面,即处理好报道中“骨头”和“血肉”的关系,力求使经济报道丰满一些,引人入胜一些。有些通讯员的来稿主  相似文献   

16.
说‘吹’     
“你给我们吹一吹,怎么样?”一些渴望被宣传的人经常对一些通讯员这么说。“吹”什么呢,挑出一点成绩,吹嘘捧场。还有另一种情形,即是我们的一些通讯员主动要为别人“吹”。常听到这样的话:“我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新闻改革的脚步声,报业中涌现了“周末刊”、“星期刊”、“时事副刊”“都市生活”、“生活时尚”、“健康长寿”、“学生园地”、“网络”、“家”、“房市”等为老百姓喜爱的特色专版(刊)。同时,也出现了读者直接参与讨论的“话题”类专栏,如解放日报的“大众话题”、经济日报的“专家建言录”、无锡日报的“热门话题”、“生活话题”等等。眼下见之于报端的“话题”是专栏,其特点是平等讨论、双向交流式的,比较轻松活泼。话题通常是围绕读者普遍关注的问题,由读者直接在报上各抒己见(包括编辑参与其内)。“话题”专栏,…  相似文献   

18.
在一些新闻传播媒介中,常出现“发赃”这个词儿,报道某公安机关召开“发赃大会”,向“受害者发还赃物”等等。据说,“发赃”这个词已经在社会上沿用了好多年。查阅词典,“赃物”这个词的注脚是“贪污、受贿或盗窃得来的财物”。我认为,使用“赃物”这个词时总离不开它所依附的对象,即违法犯罪分子。严格地说,“赃物”仅仅是对犯罪分子而言的。例如,某骑车人被窃一辆自行车后报告公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体育新闻日益受到重视,许多报纸开辟了体育版,加强了体育新闻,适应了读者和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除了体育赛事而外,就还要介绍体育明星,以及他们的成功经验,奋斗过程,甚至一些生活家庭趣事。这也不失为一种补充,一种趣味。然而凡事却也应该讲究个“度”,过了“度”,事情就走了“样”。最近时期中,体育新闻里掀起的泰森热,就令人有此感觉。泰森何人?熟悉体育新闻的人都会知道他是美国的世界拳王,著名的重量级拳击手。1986年,20岁的泰森在世界重量级拳击赛中用不了两个回合就击倒对手贝克,夺得  相似文献   

20.
《吕氏春秋·察传》中记述了宋国有一丁氏人家里原来无井,每天派一人外出取水,后来打了一口井,就省下一个劳力,于是告人说:“吾穿井得一人”。此话传来传去变成“丁氏穿井得一人”。宋君闻知,派人问丁氏,丁氏答:“得一人之使,非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