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的研究呈纵深多极化展开。有选择性地对马克思主义与传统儒学,马克思主义与现代新儒学、大陆新儒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儒学现代化三个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分析和探讨,可以为今人审视其丰富而复杂的关系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与儒学源于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时空条件,代表着不同的时代精神和阶级利益,反映着不同的经济基础和生产力水平,执行着不同的意识形态功能,发挥着不同的价值导向作用,因而具有性质上相异性.但这种相异性不能遮蔽它们之间的共同之点.如果认识不到这种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就不可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文化土壤中生长发展的内在原因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理性根据.如何处理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是当代中国主流文化与意识形态建设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重大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3.
儒学的现代化需要马克思主义提供政治合法性和现代理论资源,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需要儒学提供民族元素和历史文化资源,谋求二者的交流与合作需要挖掘和论证它们的理论契合点,这些契合点主要体现在思维方式、人学思想、治国理念、社会理想等四个方面:在思维方式上,都包含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和实用理性;在人学思想上,都以"人"为关注的重点对象和核心内容;在治国理念上,都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理想上,都以实现和谐社会为目标。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虽然诞生于西方,但是马克思主义不仅仅是近代西方文明的结晶,它与东方文化也存在着深层次的间接联系,特别是中国儒家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形成间接地做出了不可忽视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儒学在实践指导上都强调规律支配,在实践方法上可以互补,在实践效应上能够协同,在实践目标上趋于一致,因此,实践性是其相通的根本点.  相似文献   

6.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儒学现代化,在我国存在着“对立论”与“等同论”的争论,争论是实质是割裂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儒学现代化二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儒学现代化的辩证统一,就必须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儒学现代化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看到二者的互动共进关系.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本质差异,决定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中,必然要以马克思主义而不是儒学为指导,二者的共容性又决定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必然要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作为文化基础;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又必然要弘扬传统文化,建立传统文化的继承体系。这需要真正认清儒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共容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化的改造。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直接与儒学相关涉。从“本土化”、“世俗化”角度分析了马克思主义长期对儒家文化的拒斥和批判,不仅有悖人类文化进步及自身之理,而且也碍于战斗品性的发挥,损害大矣。并进一步阐述了儒学回归“世俗化”,张扬质朴的世俗情怀和虔诚的亲和秉性之必要,以及儒学精神对现代化“毒素”的自然抗解、对马克思主义的丰溢与超越层面的文化功能。说到底,两者的价值并不在过去,全取决于在未来文化体系建构中的活力!智慧的中国人民,自会把握时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弘扬传统,不负使命。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直接与儒学相关涉.从"本土化"、"世俗化"角度分析了马克思主义长期对儒家文化的拒斥和批判,不仅有悖人类文化进步及自身之理,而且也碍于战斗品性的发挥,损害大矣.并进一步阐述了儒学回归"世俗化",张扬质朴的世俗情怀和虔诚的亲和秉性之必要,以及儒学精神对现代化"毒素"的自然抗解、对马克思主义的丰溢与超越层面的文化功能.说到底,两者的价值并不在过去,全取决于在未来文化体系建构中的活力!智慧的中国人民,自会把握时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弘扬传统,不负使命.  相似文献   

10.
儒学传播的动力方式是以理想人格为内在动力,以学而优则入仕的方式达到学术发展与经济利益相一致的方式作为外在动力,促进了儒学的发展。当前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应从中汲取智慧: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想社会的宣传,树立正确的人生发展理想作为内在动力,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要注意与群众的实际利益相结合,促进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我国三代领导核心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所创立的理论思想,它们虽然产生、形成于不同的历史时期,但却同宗同源、一脉相承,并有所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12.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在批判近代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的同时也反对生态中心主义,提出要进行一场生态道德革命,确立一种"新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在这种新价值观指导下,人类社会自觉建立并遵循一种全新的生态道德目标,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3.
文章重点阐述和说明了关帝崇拜与儒教的内在关系,通过探索关帝崇拜的儒学背景与宗教特质等问题,力图揭示出某些中国文化自我发明和创新的动因和方法,以推助新世纪中国国家核心价值理念的改良或重塑.  相似文献   

14.
论萨伊德与马克思主义的关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没有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看其理论所指,萨伊德把马克思等同于一般的东方学家;由于认同福科的权力知识理论,萨伊德在借用葛兰西文化霸权概念的同时也给其理论自身带来诸多矛盾.从萨伊德对马克思和葛兰西的引用出发,结合其理论主张,可以看出萨伊德与马克思主义的关联.  相似文献   

15.
关于马克思主义观的十二个关系问题论纲(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观的根本问题.探讨各种相关关系.是深化马克思主义观研究的有效思路.本文以论纲的形式讨论了关于马克思主义观的十二个关系问题:一、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二、科学性和阶级性的关系:三、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四、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五、马克思主义发展中一元和多样的关系;六、马克思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七、马克思主义理论创造中领袖和群众的关系;八、马克思主义著作的文本和思想的关系;九、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和教科书的关系;十、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十一、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社会科学的关系;十二、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观的根本问题.探讨各种相关关系,是深化马克思主义观研究的有效思路.本文以论纲的形式讨论了关于马克思主义观的十二个关系问题:一、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二、科学性和阶级性的关系;三、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四、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五、马克思主义发展中一元和多样的关系;六、马克思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七、马克思主义理论创造中领袖和群众的关系:八、马克思主义著作的文本和思想的关系;九、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和教科书的关系;十、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十一、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社会科学的关系;十二、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从人的实践出发,归纳出人的最高本质,这与以人性论为理论基础的人道主义有本质上的区别。马克思批判抽象的人,从具体的人出发,揭示了人的劳动异化、人的本质的异化,阐述了人类解放的思想。  相似文献   

18.
儒道文化长期引导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影响着人们的行为选择。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研究马克思主义与儒道文化的和谐美好的社会理想、多重维度的人文关怀、牺牲奉献的群本位意识三大契合点,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儒道文化的现代化有机结合,才能真正提升马克思主义对文化的引领力和对人民群众的感召力,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被中国人民所认同、接受和信仰。  相似文献   

19.
十月革命胜利后,革命导师列宁于1923年在《宁肯少些,但要好些》一文中强调:“为了革新我们的国家机关,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是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然后是检查,使我们学到的东西真正深入血肉,真正地完全地成为生活的组成部分,而不是学而不用,或只会讲些时髦的词句”。(《列宁选集》第4卷,786页,人民出版社,1995)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为了克服党内的教条主义,为了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党中央号召,开展全党的学习竞赛,会上毛泽东提出:“普遍地深入地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的任务,对于我…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关于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系列科学思想,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考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在这方面的若干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