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于新闻定义中的事实,我们不应只理解为事件,还有现象,从这个含义出发给新闻分类,新闻可以分成两大类:现象类新闻和事实类新闻。对事实类新闻,我们应该尽量在第一时间,出现在第一现场,报道出第一感受。如果受各种因素所限,不能抢到第一时间抢到独家的信息,这种漏报对于身处在竞争中媒体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相似文献   

2.
副刊,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引领大众文化的辉煌、90年代删减让位于新闻版面的黯淡后,在21世纪初,又重新成为报纸的一大聚焦点。因为市场的经验已经告诉我们,删减甚至撤消副刊,并无助于提高报纸的销售量。相反,自成风格的副刊和对焦点问题的深度报道一样,永远是体现报纸含金量的  相似文献   

3.
今年初,《解放军报》法人微博“@军报记者”正式上线以来,《解放军画报》编辑部除了积极提供新闻摄影作品微博外,还充分利用画报资料室珍藏的40余万张历史资料图片的优势,推出了一批历史题材的微博,受到网民和媒体同仁的好评,多次成为网络热点。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分析淮安文史资料建设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利用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思想和方法,对建设淮安文史资料数据库的实现目标、构建原则、建库模式等内容进行了探索和分析,进而开辟一条高校图书馆保护地方文史资料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说起新闻,我是个新兵。从正式步入新闻的门槛也不过五年,再加上我们济源市位于山区,经济不很发达,要写出好新闻实在不易。“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1987年我走马上任后,给自己提出要在“挖掘深度,不断翻新”上做文章。从1987年到1991年,我的作品共有六篇在中央和省级获奖,这几篇获奖作品大多是在旧闻中寻找新的闪光点,不断深化主题得来的。1988年初,我随河南电视台到太行山拍摄电视专题片《太行猕猴》。脚本  相似文献   

6.
"读副刊已经成为我几十年养成的一个阅读习惯,它成了我日常生活的一个部分.几十年的风雨和情感积淀,在副刊中总能找到同感和较好的诠释.新闻可以不断更新和变化,而文化和情感则是永恒的."这是一位读者对报纸副刊的感言.这段话引起笔者的思考:究竟是什么如此吸引读者这么多年的紧紧追随,其内在和外在原因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7.
副刊、专刊是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新闻版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在地方报纸中,副刊、专刊的容量很大,而且可读性强,副刊、专刊以其丰富的内容和活泼的表现形式深受读者欢迎。这主要是因为,除发表一些重要新闻外,副刊、专刊还可以充分体现其信息集中优势(既然名之曰“刊”,可以适当带有杂志化倾向;而“专刊”要专,可以突出重点加大份量),提供更深层次的新闻分析和新闻背景陈述,提供更多层次的不同精神需求的作品。但副刊、专刊的编辑思路还应该不断开拓,不断创新,这是由副刊、专刊的特点与功能决定的,也是当今社会的文化语境越来越开放、越来越多元化的现实要求,更是报纸读者群不断扩大、读者的思想文化素质不断提高的必然趋势。如果地方报的副刊、专刊的编辑思路固步自封,失去时代感,就会失去特色,失去读者。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目前各类媒体多做“旧闻”的现象,给出了旧闻的定位,结合长沙市都市报——《潇湘晨报》相关的旧闻报道,探讨了报纸做旧闻的三种方法。  相似文献   

9.
地方报纸副刊应将传承地方文化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和努力方向,自觉担当起地域文化发掘、弘扬的重任。应深度挖掘地方的历史文化,积极扶持地方的文艺创作,弘扬本地区的民风民俗等文化土特产,努力将副刊打造成为地区的文化名片。  相似文献   

10.
11.
办好报纸副刊的意义,已有专家完整而细致地阐述.副刊由于可读性、知识性、贴近性、文艺性较强,成为报纸"留客"的一大招数.义乌商报多年的实践.其中突出的特色就是,把地方文化资源当作"富矿",充分挖掘,特色经营,将专副刊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品位.  相似文献   

12.
潘虹 《新闻实践》2014,(6):78-79
在网媒兴盛、文化娱乐新闻日益泛滥的时代,如何办好报纸副刊?在实践中,我们没有随波逐流,而是坚守本土文化,精耕细作,使得《文化周刊》成为温州日报的一个品牌栏目。来自读者的一片叫好之声,体现了社会各界对温州日报文化副刊多年来立足本土的办报理念的肯定,上级领导、主管部门也多次给予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3.
祝园媛  魏芸婧 《今传媒》2012,(10):104-106
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如何根据自身特点和读者需要与新媒体紧密结合成为了文艺副刊实现突围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通过资料收集和内容分析的方法对《光明日报》、《新民晚报》等各大报纸的文艺副刊运营新媒体的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出文艺副刊具有纸媒上网、利用新媒体突破内容瓶颈、利用新媒体增强版面灵活性三种主要的利用形式,提出文艺副刊利用新媒体应形成固定的品牌栏目、注意版权问题、加大对新媒体的重视程度,才能实现成功转型。  相似文献   

14.
新闻是正在发生的历史,与新闻相对应,已经形成历史的新闻,人们常称之为“旧闻”。“旧闻”承载历史,也承载价值。当今世界的光怪陆离冲击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媒体不仅有责任报道正在形成历史的新闻,还有责任发掘已经形成历史的“旧闻”。新闻媒体的旧闻包装在努力扮演这个发掘者的角色,并成为在媒体竞争中重要的内容构架。用旧闻挖掘深层历史故事天津《今晚报》的《今晚周刊》自2001年1月创办以来已刊出200多期,其中《旧闻钩沉》主要展示了伟人足迹、名人轶事以及旧闻中的新鲜故事,成为广大读者每…  相似文献   

15.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废。2000年12月1日起,一个颇具创意的栏目“世纪旧闻新读”成为新华社迎接新世纪报道的亮点。 一百年前,同样是面临世纪更迭,当时的中外报纸展现的是什么样的新闻?当时的人们在关注和思考什么问题?能否从他们的活动与当今世界的联系中找到变化,给人启迪,从而更加生动地反映百年进程? 读旧闻,写新篇。我们决定以1900年12月的报纸内容为历史横切面,寻找价值较高的旧闻,对照当今现实,挖掘丰富内涵。从2000年12月1日开始发稿,以应对百年前的这一天,旧闻的新闻性由此凸现。 从哪里找旧闻?哪些旧闻更有价值?翻遍北京图书馆保存完好的旧报纸,我们收获不小。我们把选择的目标逐步深入到政治、  相似文献   

16.
纵观当今,媒体蜂起,日报、晚报、都市报争奇斗艳,各出新招来争夺市场,争取更多的读者群。各地同城媒体竞争趋向白热化,都市类报纸一拥而上势头强劲,日报、晚报被逼入窘境,何去何从?破冰之路该怎么走?"守住主战场,开辟第二战场。"  相似文献   

17.
副刊是报纸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自从其结束了随报附送的历史之后,便同时具有双重属性,即新闻性和文学性。报纸副刊的双重属性不仅决定了它与新闻版在宣传思想上的一致性,而且也决定了它在宣传形式及表现风格上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的存在,使得副刊在新闻宣传中具有其他版面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扩大新闻外延满足读者多方面需求近年来,为了增加信息量,许多新闻单位在改革措施的运作过程中,对压缩长文章做了特殊要求,甚至严格规定了各类别稿件的见报字数及版面容文的篇数。这些措施,虽然较充分地发挥了新闻以短、快争取读者的优势,但从一定意义上说,由于其限制了新闻的外延,因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今资讯发达的全媒体时代,随着电视、网络、3G、微博、微信等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普及,新媒体已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传播力量,冲击着传统平面纸媒。特别是在经济转型的社会焦灼中,传统的文艺副刊更是在夹缝中艰难生存,许多报纸压缩甚至取消了副刊版面。有人提出了纯新闻纸的概念,甚至有人认为,副刊没落了。在这种四面楚歌的环境中,传统的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瑰宝,它意蕴丰富,高度浓缩了我们的先人在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等诸多方面的造诣,还蕴涵着诗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和大自然的情怀;且词句精练,有的句子寓意深刻、耐人寻味,有的抒情真挚、感人肺腑,有的写景自然、怡人耳目,有的想象新颖、出语隽奇,因而传诵不衰、流传久远。  相似文献   

20.
报界有这样一句话:"新闻招客,副刊留客",副刊的作用由此可见。然而,在副刊表面上红红火火的背后,许多副刊却存在着面孔雷同的问题。因此,如何突出副刊的特色,彰显副刊的魅力,已成为能否办好副刊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从事副刊编辑工作多年,感觉到要想办好副刊必须要在地方特色上下工夫,尤其是地市级报纸的副刊更应该强化自己的地方特色,突出本地副刊的个性和特色,从而吸引更多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