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报又称机关报。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机关报长期以来与各级党政机关的关系十分密切,但是少数机关不良的作风、文风在机关报的报道中也常有所表现,这就是报道的“机关化”倾向。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提出全党转变作风,今年是转变作风年,党报转变作风,就要从克服报道的“机关化”倾向入手。  相似文献   

2.
报道的“机关化”,与编辑记者作风有关。“机关化”的报道,反映出编辑记者作风上的浮躁。 在角色定位上,充当了机关的代言人 机关报的记者一般都有分工的口子,有的记者长期跑某个机关,情况熟悉,人头熟悉,工作起来比较方便,可是有人忘记了自己是报社的记者,考虑问题,选择题目不是从读  相似文献   

3.
党报作为我国新闻事业的主流媒体,肩负报道新闻、反映、影响并引导舆论的重任。因其具有权威性,服务区内的各级党政组织往往把党报的正面报道看作是对其工作的一种肯定,而广大人民群众也习惯地把党报宣传当作是党和政府的声音。但这种信任感有时却走向了极端,由此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新闻报道现象一度报道某县(区)、某单位稿件多、分量重,便揣测是创先评优或职务升迁的某种信号;若有一篇暴露问题的稿件或批评性报道,便视为大祸临头,发稿前千方百计“扑火”,见报后雷厉风行“补救”,总要再发一篇及时整改的正面报道才心安。  相似文献   

4.
“读了你们的报道,我喊一声‘党报万岁,党报记者万岁’……”这是我们采写的一篇关于“假民工”的批评报道见报后,当地一位叫商建华的离休干部在给我们的来信中说的第一句话。读着这位素不相识的老干部满怀深情的来信,从事新闻工作几十年的我眼睛湿润了。我在深深地思考,读者为  相似文献   

5.
成就报道,是党报正面宣传的重要内容,必须做好。党报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全面、准确、生动地宣传改革开放取得的新成就,是唱响时代主旋律的要求,是提高舆论引导水平的重头戏。近5年来,大事多,喜事多,成就报道见报密度也高。如何避免成就报道的程式  相似文献   

6.
总结经验不断提高俗话说:“久病成医。”说的是经常生病吃药多了,积累了经验自己也会看病了。写稿投稿也是这样。两位通讯员同时起步,有一个很快成熟起来,稿件经常见报,成了优秀通讯员;有一个则一个劲地写,始终没有见报,探其“奥秘”在于:在一次成功或失败面前善不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在这方面,我有切身体会。刚搞报道时,我劲头特别大,白天采访,晚上写稿,一连写了80多篇还没见报,我也不气馁,希望自己的毅力和恒心能感动“上帝”。我的宣传科长是一位“老新闻”,有一天,他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搞报道单有热情还不够,还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如果自已的稿子见报了,你想一想,编辑为什么百里挑一  相似文献   

7.
《内参》是党报宣传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各级党报实施舆论监督的重要工具之一。在舆论监督中,如果把党报公开报道的作用比作“喉舌”,那么党报《内参》的作用就如同“耳目”。这种“耳目”,既可以直接向各级党委、政府反映一个时期的社情民意以及群众的呼声和要求,又可以随时揭露社会上一些不宜公开见报的不良倾向和问题,它有着公开报道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一、抓信息,发挥《内参》在舆论监督中的参考作用。 《内参》是供一定范围领导层参阅的一些不宜公开见诸报端的报道,也是各级党委、政府了解、掌握社情民意以及重大倾向性…  相似文献   

8.
一张地方党报的要闻版,集中报道地方重要新闻和地方党政领导的重要活动,以实现宣传价值为主要目标.而要闻版作为报纸的主要新闻版面,见报事实必须具备一定的新闻价值,通过新闻这一独特视角来实现宣传效果.换言之,只有充分挖掘报道对象的新闻价值,宣传效果才得以充分体现.高扬主旋律,唱好“新”字曲,是地方党报要闻宣传追求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9.
茅震宇 《新闻记者》2004,(11):62-62
在许多地方,报纸(报社)在新闻报道内容、管理方式、经营理念、运作模式等方面存在着机关化倾向。无论是新闻报道的内容,还是报纸的征订发行,包括广告经营等,都明显地“从机关里来,到机关里去”。但“机关化”现象的出现,其实并非报纸自身的意愿。“机关报,报机关”新闻报道的“  相似文献   

10.
在媒体中,党报领导活动报道占的比重较大。中央党报领导活动的报道由于事关大政方针,具有极强的权威性,所以人民群众都很关注。但是,地方党报尤其是地市级党报,如果不能充分体现“三贴近”,而是把会议讲话或机关文件、简报之类加上“本报讯”再简单处理一下就发到报纸上,这样做的结果一是内容空洞,二是语言干瘪,几乎没有什么可读性。  相似文献   

11.
请珍爱生命     
真实是新闻的第一生命。虚假报道是新闻事业的毒瘤,是党报事业发展的障碍。如果对此置若罔闻,任其泛滥,它必将侵蚀党报健康的肌体,最终会扼杀党报的生命。1月份,北方一家省级党报刊载了一则消息。仅从报道内容的表象来分析,它给读者的感觉似乎是一篇反映某镇政府转变传统思想观念,在原来办公的黄金地段建成综合楼,出售其中的一层用于市场开发的所谓“正面报道”。这则消息的作者是该镇工作人员和该报驻当地记者站小通讯社的通讯员。但是报道见报后经当地百姓反映和知情人士的调查和揭露,才知道原来这是一篇彻头彻尾的虚假报道。如果不是在…  相似文献   

12.
改进工作性报道,是党委机关报记者、特别是驻地方记者一个长期感到困惑而又不可回避的话题。就驻地方记者而言,改进工作性报道的难度更大、难题更多,因为驻地方记者的本地会议消息、一般的工作进程、工作方法等报道,在本报很难见报;而经过“改造”后的工作性报道,地方党委又不一定满意,因此,身居“夹缝”的驻地方记者,其报道要做到既让编辑部满意,又让地方党委满意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我们在改进工作性报道方面把文章做好、做活。 一、改进工作性报道.要提高对工作性报道的认识 首先,我们要看到,工作性报道是党报的优势,而…  相似文献   

13.
一说起新闻改革,总要谈到“减少领导活动报道”。可“减少”是“减少”,毕竟还是要“报道”。而况作为基层党报,有时还难以“减少”。好,你“减少”了,他(通常是秘书)一个电话打过来:“怎么不见报?嗯,是不是我们这项工作不重要?”你敢说书记、市长(包括一大排副的)的工作不重要吗?不敢吧。老实说,我们只能是尽可能地减少领导活动报道。  相似文献   

14.
由各级党、政及人民团体首脑机关主办的机关报,在我国当前的各类报纸中,不仅在数量上居优势,而且在新闻宣传上起着主导作用,是推动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的舆论工具。 但是,一个时期以来,也有一些机关报程度不同地存在着“机关化”倾向,特别是一些地市机关报,自觉或不自觉地陷入一个误区。其主要表现是:机关的头头脑脑们成了“报纸明星”,举手抬足都要一一亮相;首长们的讲话,不论轻重缓急、长短粗细,均洋洋洒洒,连篇累牍;各部门一般性的工作动态,挤挤碰碰,充斥报端;就是来自生产第一线的报道,也是只报喜不报忧,只说好不说差……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机关化”的机关报,其弊端显而易见。首先,因为以上这些典型的机关新闻占了相当大的版面,报  相似文献   

15.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报道失实,不仅有损于党和政府的声誉,有损于新闻单位的声誉,也有损于作者个人的声誉。要做到不失实,就必须严格遵循新闻真实性原则,坚持“三贴近”,摒弃有水份的报道。特别是作为党报,更应该杜绝虚假新闻见报,以维护党报在社会上的信誉高度。  相似文献   

16.
领导活动报道是党报宣传的主要内容之一,它政治性、方向性强,把握不好容易出现差错。笔者认为,遵循以下三条基本原则对于搞好搞活领导活动报道很有借鉴意义。一是突出活动“主线”主要领导的主要活动事关全局事关大局,意义重大。然而,这种刊登是有选择的。因为,一是受报纸版面的局限;二是报纸新闻性、时效性、可读性属性决定了一般领导活动不能见报。这种合“一般”取“重要”的做法,笔  相似文献   

17.
谭伟东 《新闻实践》2003,(11):19-20
领导活动的报道质量不高,是党报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也是读者对党报的主要意见之一;而同时,党报的性质,又决定了领导活动的报道是必不可少、无法回避的。因此,解决好这对矛盾,就成了我们按照"三贴近"要求推进新闻改革的一个突破口。7月20日晚,我在总编辑和要闻编辑室的指导下,写了《"小事"牵动市委书记心》一文,21日即见报,且在头版头条刊登,作了突出的处理。这是浙江日报改进领导活动报道的一次有益尝试,是浙江日报新的改版思路的一次生动体现,也是引导采编人员实践"三贴近"的一次有益尝试。不仅仅是这一篇稿子。浙江日报改版三个多月以来的实践充分证明,领导活动报道在按有关规定合理控制总量的基础上,应该而且完全可以做到面向读者、贴近读者,把党报的权威性、指导性与可读性有机结合起来,使领导活动报道成为党报的一个亮  相似文献   

18.
党报新闻与读者胃口 可以这么说,处在报道组这个位置,所写的新闻大多是投向机关党报的。在这些新闻中,一般来说,工作报道比较多。 那么,怎样处理好党报新闻与读者胃口的关系,使我们所写的工作报道既能被报纸采用,又能为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呢?笔者认为,要在增强工作报道的新闻性上下功夫,亦即努力反映读者关心的“亮点”,将干巴巴的工作报道写“活”。例如今年3月,与往年一样,普陀区推出了几个实事项目。我粗略了解后,觉得事情倒  相似文献   

19.
党报要文版群众言论主要是指党报一版相对固定的一个著名专栏言论。像《人民日报》的“今日谈”。《解放军报》的“集思广益”等。它刊发的基本是群众自发来稿,见报频,数量多,影响也比较大。在推进新时期新闻改革中,如何使党报要文版群众言论发挥应有作用,也能够“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关键的是加强其战斗性。第一,为什么要加强党报要文版群众富论的战斗性?党报要文版特点使命的要求。党报的宣传、鼓动。组织的职能要求各版的言论应具有战斗性。但是由于各版所担负的任务、风格的不同,言论战斗性的要求也不尽一致。作为要文版──…  相似文献   

20.
正当晚报、都市报在各地攻城掠地、高歌猛进的时候,一些地市党报发行却遇到了困难。不少读者有这样的看法:党报是机关报,是办给机关干部看的,站得太高,离我们太远。分析近年来部分地市级党报发行量下降的原因,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报纸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方面做得不够。地市党报要想扭转不利局面,在越来越激烈的新闻竞争中赢得更多的读者,赢得更大的市场,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三贴近”上做好文章。“三贴近”,可以有效破解会议报道过多过滥的难题,进一步提高新闻的指导性。地市党报作为地方党委的机关报,会议报道任务多,会议消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