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我与徐洪强、孙宗勇、田宏耀4人合作采写的长篇通讯《荣成,有位尘封半个世纪的“刘胡兰”》一文,最近在山东省第五届精神文明建设“精品工程”评选中受到专家和评委的肯定.被评为“新闻精品”奖。现将发掘报道体会奉献给读者。 一条震撼人心的线索 1999年3月2日.我正在审阅通联部送来的百余篇稿件时,有一封来自河南日报社老干部处写给本报的信,启开一看,不觉眼前一亮。寄信人是原河南日报社资深编辑王秉亭。这位建国前从山东荣成参加革命的老党员,在信中提供了一条重要新闻线索:58年前,荣成县(现为荣成市,属威海地级市…  相似文献   

3.
有些“旧”事,即使已经发生了几年几十年,仍然可以写出新闻甚至重大的新闻来。只要有了适当的发表时机,只要有了合适的新闻由头。  相似文献   

4.
5.
在中国,一个比较权威的新闻定义是: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然而,真理从来都是相对的。过去发生的事实,甚至已经发生了很久远的事实,有没有可能被报道出来而成为一大新闻呢?有。让我们先看一个实例。1999年3月2日,《威海日报》记者王士波在审阅群众来稿时,读到了原河南日报社资深编辑王秉亭的一封来信。信中提供了一条非常重要的新闻线索:58年前,山东荣城县曾发生过一件很悲壮的事,那就是荣城县俚岛区峨石乡自卫团团部脱产干事、时年15岁的张晶麟因坚决抗日被日伪军杀害。来信中说:“这位比山西刘胡兰还早5年牺牲的少年英烈,因为当时胶…  相似文献   

6.
回想起我在长安报当记者时采写的一些获奖稿件,通讯《青山隐隐作痛》(原载1998年7月14日西安日报二版)一稿的采写体会最深刻,也最难忘。这篇通讯稿件分别荣获’98陕西新闻奖二等奖、西安新闻奖一等奖和全国环保好新闻奖。我觉得这篇稿子之所以能够多次获奖,得益于深入调查采访,得益于对热点问题进行冷思考,得益于敢于采写批评稿件的大无畏精神。挖掘重要的独家新闻和质量上乘的新闻稿件,记者们可以说是各有高招。我的体会是,对事物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有助于抓到更多的好新闻。我的家乡就在西安市长安区秦岭深山,近年来在…  相似文献   

7.
著名记者华山把他采访经验提炼成一句话:‘抓取特点,具体地说明特点。’回顾我采写的获奖新闻《汝阳县法院实行定期公开拒贿退礼》经过,感到‘抓特点’的确是采写新闻的‘捷径’。在汪洋大海的社会生活里,怎样去寻觅那具有特点的事实?在廉政建设中,我在基层采访看到不少兢兢业业、奉公守法的好干部,但要把他们当做一般好人好事来写,显然平淡无奇,没有特点。正当我苦苦思索难以下笔时,我听说汝阳县法院干警的一些生动事迹,如一些农民打官司为了能打赢,就直接或间接给办案法官送钱、送物。汝阳县法院干警把能  相似文献   

8.
李广华:1961年12月26日生.主任编辑。1984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中文系.现任内蒙古日报总编室副主任、《新闻周刊》主任。孙亚出:1961年9月出生。1984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哲学系,分配到内蒙古日报社编辑部.14年来.一直从事林业及相关的新闻编采工作。《种树“种到”联合国》荣获第七届中国新闻一等奖,引起广泛关注,许多人问起这篇作品“幕后”的故事。与其说幕后.还不如说是幕前。新闻采写,好比攀登高峰,登临绝顶,风光无限,其艰辛和付出都在到达顶峰之前。1996年初,在报社的一次编务会上,农牧部的一位负责同志通报这样一篇简讯…  相似文献   

9.
一次会议的报道使我认识到,巧做“有米之炊”,报道线索就会源源而来。今年初,衡水地区行署在阜城县召开了整顿农村电价现场会,当时到会搞报道的有多家新闻单位。如何在这“行家”云集的会议中作好报道,我反复进行了思索,并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初步制定了报道提纲。会议期间将安排现场参观,我决定,无论如何也要亲临现场,尽量抓条“活鱼”。果然,参观时出现了一些感  相似文献   

10.
我们采写的通讯作品《一次漂亮的交锋》(发表于2006·09·14《邯郸日报》)是对邯郸广源金米兰鞋业有限公司积极应诉欧盟反倾销调查并最终获胜这一重大新闻事件的全景式报道。这一新闻事件从缘起到最终官司获胜,时间跨度达一年有余,无论从哪方面讲,其影响都十分深远的。由于题材重大、脉络清晰,此文荣获了第21届中国地市报新闻奖通讯类一等奖。回顾这篇稿件的采写过程,我们体会最深的就是:对重大新闻题材,一定要耐住性子,沉下心来把它做成精品。  相似文献   

11.
对于一名普通记者来说,能参与一些重大报道,是一件幸事,很能锻炼人。 从2008年"神七"发射,到2011年"天宫一号"、"神八"发射,再到今年"神九"发射,我都在现场,见证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几个关键时刻。这段经历,让我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2.
新闻报道中.常见的是一人一事一地的简单的新闻事实。但也有一些新闻,题材重大,内容丰富,并具有较强的思辨性,那么仅靠短小的消息,不足以充分体现其新闻价值。遇到这样的题材,不要轻易放过,而应深入采访、深度思考、深刻表达,之后形成的深度报道会更有震撼性。深度报道因其“分量重”而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逐渐成为媒体的拳头产品。  相似文献   

13.
2004年9月,第十四届中国新闻奖揭晓,我们采写的以“希望工程”为主题的通讯《陕北有我未相见的妹》获得了二等奖。兴奋之余,冷静思考,这次成功主要得益于从小故事中挖掘大主题,于细微之处见精神。以小见大统摄全局2003年8月,我得到一条新闻线索:唐山市国税局女职工龚亚辉18岁上  相似文献   

14.
典型报道难,用消息体裁比用通讯体裁报道典型更难。如何把典型报道采写好,真正让读者满意,是新闻界不断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2004年我们报道福建省上杭县植保站副站长薛德乾的事迹,采用的是消息体裁——《“老薛是我们的贴心人!”》(《闽西日报》2004年11月4日一版),获得第十一届福建新闻奖一等奖。我们认为,采写典型报道,一方面要深挖典型的时代意义,一方面要从细微处着墨,有血有肉,让典型“可敬、可信、可亲、可学”。选择报道时机薛德乾是上杭县植保站副站长,一位普通的共产党员,一个在田地里摸爬滚打了20年的基层农技干部。我们发现这个…  相似文献   

15.
去年,我们三人采写了录音通讯《飘扬吧,五星红旗》,报道了全国人大代表、如皋工艺丝毯总厂副厂长李玉坤,写信给全国人大,“建议尽快制订张挂国旗的具体办法”,很快被全国人大常委会采纳, 引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的诞生。这篇录音通讯在南通市、江苏省和全国广播优秀稿件评比中均获一等奖。下面谈谈我们的采写体会。一、选择了富有个性特点的重大独家题材。《飘扬吧,五星红旗》一  相似文献   

16.
从事新闻工作以来,写过不少新闻作品,若要问最得意的是哪一篇,我还是首推发表在《云南日报》上的《“龙头”舞处产业兴》。这篇通讯是全省《今日自治地方》征文的应征作品,发表后被评为征文一等奖。此文的采写使我对如何写好新闻,尤其是如何使新闻主题在提炼中得到深化,有了新的领悟。选好主题是新闻作品成功的关键1996年初,云南日报社编辑给我来电话,说报社开展《今日自治地方》征文活动,向我约稿,要求是以自治县为采访对象组织稿件,写成通讯或特写,字数2000字左右。碰巧,临沧地区的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正开展自治县成立10周年…  相似文献   

17.
我采写的《清廉“财神”》这篇通讯,被评为陕西省1989年好新闻通讯一等奖。事后,我扪心自问:这篇通讯究竟算不算成功?从中应汲取些什么经验教训呢? 《清廉“财神”——建行安康扶贫受到交口称赞》,发表在1989年2月18日《人民日报》头版。《陕西日报》、《解放军报》等报刊先后转载,在社会上产生较大的影响。国家建设银行专门打电话给人民日报表示感谢:事过半年之后,习仲勋、马文  相似文献   

18.
新疆日报记者汝炳荣、刘旭平、金瑞涌合写的深度报道《“○”的震颤》等四篇一组荣获自治区1987年好新闻特等奖和全国1987年好新闻三等奖。这是汝炳荣同志撰写的采写体会文章。  相似文献   

19.
许多新闻同行经常这么说"好新闻可遇不可求"。这话有一定的道理。当记者天天都要写新闻,但想获个大奖却真不容易,所以,有的记者把采写出获奖新闻形象地叫做抓"活鱼"。  相似文献   

20.
2002年10月14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了追记党的高级领导干部的典型郑培民先进事迹的长篇通讯《公仆本色———追记湖南省委原副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郑培民同志》,二版配发了郑培民同志的照片和简历,并在一版配发了由我撰写的评论员文章《坚持执政为民当好人民公仆》。第二天(10月15日),人民日报又在第二版发表了郑培民同志的日记摘抄。十六大召开前夕,在指令性稿件多,版面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人民日报对郑培民这一典型突出处理,形成了一定声势。通讯见报后,受到有关领导、新闻界同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一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