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是党的十六大之后召开的重要会议,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今年的“两会”,是全面贯彻十六大精神的继续,是进一步落实十六大部署的继续。搞好“两会”新闻报道,对于进一步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积极进取,为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进程而共同奋斗,具有重要意义。人民日报编委会对今年的“两会”报道高度重视,严格遵循中央批准的“两会”新闻报道计划,确定了今…  相似文献   

2.
刘宏 《新闻记者》2003,(5):13-14
即便作为一个传媒界人士,我也没有想到央视会用这么多时间来直播伊拉克战争。这种直播对于央视来说,肯定是划时代的。和“9·11”以及美军打响阿富汗战争时的央视相比,现在的央视简直像是换了一个人。如果说第一次海湾战争时,央视还有技术上的困难,那么这一次,央视几乎是别无选择了。在国内,报道重大新闻事件一直是央视的重头戏,可是这个空间近些年不断受到香港凤凰卫视的挤压,在这种情况下,重振央视的新闻雄风无疑是当务之急。这次伊拉克战争的爆发时间充满了巧合。首先是去年底刚刚召开了党的十六大,选出了新一届党中央领导人,紧接着在不…  相似文献   

3.
战事报道领域的拓展——伊拉克战争中的网络新闻报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超 《新闻界》2003,(3):33-34
每一次战争都会造就不同的媒体。正如第一次海湾战争中有线电视成为新闻媒体报道战事的主要渠道一样,互联网已成为报道这次伊拉克战争的骨干力量。美国最新公布的一项研究表明,自从伊拉克战争爆发以来,77%的美国互联网用户上网都与这场战争有关,美国通过上网浏览战争新闻的人数创下了新纪录。①这意味着网络新闻的发展迎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如果说伊拉克战争是第一次电视直播的战争,同样也可以说伊拉克战争是第一次互联网全面参与报道的战争。互联网第一次真正参与到战争的报道中来,并且显示出强大的冲击力。在报道战争的过程中,网络媒体展…  相似文献   

4.
每年3月,中国的“两会”都吸引了世人的目光。2003年的“两会”以其不同寻常的意义尤为世人瞩目,因为这是中共十六大后的第一次“两会”,又是一次换届的大会。作为党中央的机关报,《人民日报》这次“两会”报道搞得有声有色,受到广泛好评。近日,《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两会”报道领导小组组长江绍高应本刊记者之约,就《人民日报》今年“两会”报道回答了本刊记者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柯杨 《新闻记者》2003,(4):18-18
CCTV这次的伊拉克战争报道,一改平日慢吞温火的形象,在反应的速度、报道的广度以及对新闻信息的深加工上,都有可圈可点之处,当然,诸多不足也不容忽视。1.反应迅速及时,而且给予高度重视当日10点35分美国开始攻打伊拉克后不久,CCTV及时做出反应———1套节目开始直播战争进程和各方反映,一直持续到下午3点半,连一向雷打不动的“新闻30分”也被取消,为直播让路。直播结束后,CCTV-1仍在每小时一次的整点新闻中继续报道美国打击伊拉克的最新进展,报道的密集程度甚至超过了几天前结束的“两会”报道。前所未有地采…  相似文献   

6.
每年的政协会和人代会是地市级党报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过去的报道中,几乎都是正报唱主角,以刊载社会热点和软新闻为主的晨刊等版面充其量作个补充。“两会”这样比较大、比较严肃的报道话题,晨刊能不能有所作为?怎样做才能既不与正刊内容重复又能编排出为读者所关心的内容?在今年的聊城市政协九届四次会议和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的报道中,《聊城日报·北方晨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准确定位精心策划新闻报道,策划先行,这已成为新闻界的共识。尤其是“两会”这样的报道,策划显得尤为重要。“两会”年年开,年年报  相似文献   

7.
炮火纷飞的美伊战争之外,还有一场看不见炮火的战争在激烈进行,这便是“新闻战”。同真刀真枪的战争要付代价一样,“新闻战”也在付出代价。代价之一,便是美国大牌记者彼得·阿内特的被炒鱿鱼。阿内特是美国著名的战地记者,曾在越战和第一次海湾战争中做过卓越的新闻报道工作,并曾获普利策奖。就是这位大牌记者,在此次美伊战争中,因为实话实说,被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和《国家地理杂志》同时宣布“解除合约”。被“修理”的不止一个彼得·阿内特。随美军采访的美国记者菲尔·斯麦克被美军赶出了伊拉克,原因是他的战地报道太具体,“危害了…  相似文献   

8.
新闻出版战线要努力实践“三贴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领导同志反复指出,新闻出版战线要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突破口,改进和加强新闻出版工作。根据党中央的要求,我国新闻出版界从“三贴近”入手,大胆改革,推陈出新,取得了世人瞩目的进展。改进“两会”报道、精简会议新闻、改革领导活动报道,对伊拉克战争进行24小时全景式报道、全民抗“非典”信息的公开  相似文献   

9.
从当前中国电视新闻革新看新闻报道理念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3年的电视新闻革新,乘着党的十六大精神的东风,贯彻中央领导关于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在电视频道专业化的基础上,在卫星传输与数字化技术的支持下,出现了电视新闻传播方式的新态势、新样式,也同时出现了电视新闻报道方式的新演变、新发展。本文就我国电视现场直播伊拉克战争、央视设立全天候新闻频道、东方卫视实施跨地区新闻传媒发展战略、电视深度报道的变革等方面,探讨引起的新闻报道理念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一、关于对伊拉克战争新闻报道的评价 这次三大中央新闻机构,特别是中央电视台打破常规对伊拉克战争进行的大量实况和直播报道,以及演播室内的评论,在新闻报道方面是非常大的进步。这次报道的突  相似文献   

11.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是新一届国家和政府机构、人大、政协第一次报告工作的会议,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搞好“两会”的新闻报道,对于进一步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为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进程而共同奋斗,具有重要意义。人民日报编委会对今年的“两会”报道高度重视,编委会和总编办公会议专门研究部署“两会”报道工作,严格遵循中央批准的“两会”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12.
陈彤 《网络传播》2006,(4):34-35
2006全国“两会”报道,对于互联网新闻报道来说,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在“两会”新闻发布会这样一个正式场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第一次肯定了包括商业门户网站在内的互联网新闻报道的积极意义,新浪是被提及的两家商业门户网站之一。网站新闻还第一次被纳入新闻舆论监督的范畴,温家宝总理明确提出,政府接受舆论监督应该包括在互联网上广泛听取民意。  相似文献   

13.
2003年3月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是继党的十六大以后,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又一件大事。这是一次深入学习、全面贯彻十六大精神,动员和组织各族各界人士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的大会,也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这次大会,赋予今年“两会”报道以特殊意义。 作为全国政协机关报,全面、准确、充分、生动地报道好“两会”是《人民政协报》今年一开局所面临的重大任务。我们从年初开始,着手部署安排“两会”宣传计划,有关“两会”的报道春节后已经在报纸上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14.
一年多前,面对恐怖组织袭击美国纽约世贸大厦的“9·11”事件,中央电视台保持了对突发事件惯有的缄默,只是把事件作为消息来播发;而一年多之后,当伊拉克战争爆发,中央电视台却一反常态,连续一个月每天都有十几小时甚至长达20小时的直播。这种反差和悬殊,让世人始料未及,让观众惊叹不已,同时也迎来了全社会对前后两次突发事件电视报道的比较和褒贬。不言而喻,贬的是前者,褒的是后者。伊拉克战争报道就像一面镜子,让传媒业者从中看见了许多,也明白了许多!经历过伊拉克战火洗礼的中国电视新闻理念,似乎也经历了一次涅?。如果我们很用心去体味这…  相似文献   

15.
每年的全国“两会”.是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也是各家媒体的大考比武之时.但年年开会年年报.往往难以出新.有的记更是发出“两会报道创新难.难于上青天”的感慨。尽管存在困难.但媒体的报道还是每年都有新花样.让受众感觉每年都有新看点.这也是媒体对社会应尽的职责。 “两会”闭幕了.并不意味着“两会”报道就此终结了.记要做有心人.开创“后两会”报道的新天地。[编按]  相似文献   

16.
伊拉克战争中的传媒战给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和平 《军事记者》2003,(7):11-12,25
伊拉克战争虽然已经尘埃落定,但围绕伊拉克战争的传媒战留给人们的思索却是深刻而长久的。这场战争,既向人们展现了信息化战争的新景观,又创造了人类社会新闻传播历史的多个第一:它是人类有战争以来第一次通过电视直播的战争;它是参与战争报道的新闻媒体数量和记者数量最多的战争;同时,它也是全世界由于新闻媒体传播而受众最多的战争。人们足不出户就能了解战争的进程,坐在家里就能看到硝烟弥漫的战场。新闻媒体使人们与战争形成“零距离”。这些现象说明一个事实,在信息时代高技术战争中,新闻媒体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大大超过以往的机械化战争…  相似文献   

17.
我国媒体公信力现状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欣  赵虎 《新闻前哨》2004,(4):11-12
本以为2003年中国新闻界最难啃的骨头是伊拉克战争报道,没想到战争还没有结束,全国范围内的非典报道战役就打响了。原本有许多传媒学预计,在伊拉克战争报道结束后,中国会出现一次研究这场战争报道的高潮,但是非典报道推迟了这种研究,取而代之的是全社会、各学科对中国媒体公信力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地方“两会”报道如何出彩,是很多媒体一直探索求解的难题。 全国“两会”,高官云集,精英群聚,人才荟萃,再加全国人大独特的立法职能,新闻报道自然夺人耳目。与此不同,地方“两会”程序色彩重于新闻看点,读者、观众对“两会”新闻报道的关注度不高。笔者在近三年的山东省“两会”报道中,着力寻找新闻点,在报道的新与巧上做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9.
晚报宣传人大、政协“两会”,是每年年初新闻报道的重头戏。“两会”报道既要让领导满意,又让群众满意,难度确实很大,需要采编人员齐心协力,讲政治,也讲技巧;讲原则,也讲灵活;讲传统,也讲创新,那么,晚报怎样改革“两会”报道呢?  相似文献   

20.
2003年春天,对中国传媒来说,是一个极具挑战意义的季节,在这个春天里,中国传媒界的表现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同时也在一些重大新闻事件面前,暴露出了一些近乎致命的弱点。这个春天,对于世界和中国来说,都是一个多事之春。从国际方面来说,发生了伊拉克战争以及非典型肺炎事件,就国内来说,媒体成功报道了“两会”,并在许多方面有所突破,紧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