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宜昌日报》通讯员陈宏灿等采写的农民严中早适度经营的稿件,先后被《人民日报》(1988年7月1日二版)和《宜昌日报》(7月4日二版)采用,并都配发了言论。同一稿件经过不同编辑的处理,呈现于读者眼前的新闻作品大不一样。两相对照,《人民日报》编辑的技巧值得学习. 这条新闻是报道湖北当阳县种粮大户严中早的事。他原承包102亩粮田,经调整后种48亩,搞“种、养、机”经营,收益比调整前显著增加.1987年家庭每劳力分配四千多元,摸索出适度经营的好经验。《人民日报》编辑的处理有三个特色: 标题巧妙  相似文献   

2.
县市报扎根于基层一线,反映基层、服务基层是报纸的职责所在、使命所系、发展所需。富阳日报从“富阳人家门口的报纸”这一区域媒体的贴近性出发。通过策划特色公益活动,打造媒体服务品牌,充分发挥地方媒体的桥梁、纽带作用。以“帮农民卖大米”活动为例,从2011年开始至今,已累计帮助当地种粮大户售卖大米5万公斤,实现销售收入40余万元,深受群众欢迎。  相似文献   

3.
《宜昌日报》通讯员陈宏灿等采写的当阳县农民严中早适度经营的稿件,先后被《人民日报》(7月1日二版)和《宜昌日报》(7月4日二版)采用,并都配发了言论。同一稿件经过不同编辑的处理,呈现于读者眼前大不一样。两相对比,《人民日报》编辑的技巧值得学习。这条新闻稿是报道种粮大户严中早适度经营的事。他原承包102亩粮田,经调  相似文献   

4.
自1989年到1991年,大连市政府 曾连续3年开展了评选“十大粮王”的活动。此举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先后有18位农民荣获“粮王”的殊荣。 最近,记者驱车于庄河、普兰店和瓦房店等地,对18位“粮王”进行了追踪采访。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18位曾经承包数十亩甚至数百亩粮田、为国家做出过重要贡献的粮王,如令竟已有2/3不再种粮。搞建筑者有之,种果树者有之,养河蟹、买船捕鱼者亦有之。  相似文献   

5.
常见的是穷打光棍,而一旦“栽了梧桐树,便有凤凰来。”可颇有点名气的金坛县种田大户丁金关,四个儿子,除了老大外,三个还在打光棍。这消息在不久前的一个全省性会议上传出,有些人觉得是个谜。为解开这个谜,我们两次去金坛。乡党委书记刘保生说:“他家富,人不错”第一次是9月17日下午,我们来到了丁金关所在的金坛县凁渎乡?〗鸸卣馓煺谙乩锊渭又痔锎蠡ё富?下午同我们一起回乡。乡党委书记刘保生先作介绍: “丁金关是本乡凉渎村农民。1982年秋,承包了村农科队50亩搁荒低洼地和十余亩水面,加自己原来的14亩责任田,成了种粮大户。1983年收5万8千斤粮;1984年又扩大承包五亩半田,收7.1万斤粮,多种经营收入6000元。这下他家由穷变富了:现有6间瓦房,5间工房,有电视机、落地风扇、录音机,还有手扶拖拉机等农业机械。特别是今年年初,他把30亩低洼地改成鱼池,年内有万把元收入,明年,将会更多。  相似文献   

6.
2004年6月4日至14日,《河南日报》在一版显位置推出系列报道“麦收时节乡村行”,共刊发《“俺觉得种地有奔头了”》、《滞洪区里笑声朗》、《黄泛区农场土地热》、《卖粮记》等9篇稿件,其中8篇以生动鲜活的“现场短新闻”反映了降低农业税税率、对种粮农民进行直接补贴、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农业结构调整后农民的喜悦心情,反映了他们在党的好政策指引下多种粮食的心声,  相似文献   

7.
蒲城有47万亩苹果、酥梨,如何把每年生产的4亿多公斤果子变成农民腰包的票子,一直是县委书记张建华思考的问题。听说荆姚镇东街村有个叫李明的青年农民,一年四季走南闯北,卖果2000多万公斤,果价还不低,他决定前去问个究竟。  相似文献   

8.
1988年9月,胡士华在湖北省孝感市花西乡帮助搞秋收秋播时,天天看见许多人到乡粮店吼叫着要把粮食挑回去,骂乡粮店乡政府是“骗子”。 这是怎么回事呢?胡士华和乡党委副书记童松青来到乡粮店乡农行了解情况。原来,乡粮店收购中稻时无钱付给卖粮农民,截至9月23日止,共收购中稻220万斤(原粮),打出白纸欠条一万多张,共欠卖粮农民现金60万元。 在调查走访中,胡士华还了解到:农民种田投资大,借帐多,  相似文献   

9.
浙江日报今年4月23日二版,登载本报记者采写的《并非只是黄岩蜜桔……》一文,其中提到:“楚门文旦,苍南四季抛和常山胡柚……这三个品种目前总面积不过两万亩,只占全省柑桔总面积的万分之二。”我以此为“应用题”,做了一项小学生水平的计算:据“题意”,浙江省柑桔总面积为20,000(亩)÷2/10,000=20,000(亩)×10,000/2=100,000,000(亩),即全省柑桔总面积达一亿亩之多!对此,我又做了一道除法,以全省人口4,000万为除数,则浙江人均占有柑桔面积2.5亩,若仅以每亩产量400公斤计,那么全省每人每年占有柑桔1000公斤,平均每天可吃上2.74公斤的柑桔,这岂不足以当饭?! “浙江人均占有柑桔二亩半”,这肯定是在  相似文献   

10.
在农业类书稿的编辑加工中 ,经常要碰到“亩产××公斤”、“亩施××公斤肥料”之类的句子。“亩”属于应废除的计量单位 ,因此 ,编辑往往将“亩”换算成“平方米”( 1亩 =666 66…平方米 )或“公顷”( 1公顷 =1 5亩 )。这样换算后虽计量单位符合规定了 ,但却给农民增加了麻烦。由于长期形成的习惯 ,农民对于“亩” ,脑子中有一个具体的可比的概念 ,而对于“平方米”或“公顷”现在还比较陌生。基于这种情况 ,笔者认为 ,在现阶段 ,用“1 / 1 5公顷 ( 1亩 )”表示“亩产”、“亩施”等中的“亩”较好。这种表示方法有两个好处 :一是既符合国…  相似文献   

11.
“你黑了心!”(一等奖)难怪这老汉发火,他买的3公斤鸡蛋到家一称竟少1公斤。卖蛋人羞对围观者的白眼,不得不退还了6元钱。抽查表明,山东省潍坊市南关市场上80%的摊贩存在这种缺斤短两现象,老百姓非常不满。  相似文献   

12.
今日兰考     
兰考县位于河南省东部的黄河故道之中。风沙、盐碱、内涝严重。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同志1962年12月至1964年3月曾带领兰考人民治理“风沙、盐咸、内涝”三害,闯出一条希望之路,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吹绿了兰考。兰考人民继承和发扬焦裕禄精神,在河南较早地推行以大包干为主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结束了长期吃统销粮的历史。 如今,兰考县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田园似锦。焦裕禄同志临终盼望治理的24万亩沙荒、26万亩盐碱地、28万亩涝洼地已被根治。荒沙地绿树成荫,盐碱  相似文献   

13.
顾晓明 《视听界》2002,(1):44-45
前不久读过一则赞“青虾喂鳖”的报道,读过之后有一些质疑,想提出来探讨。其大意是这样的: 浙北杭嘉湖平原上的德清市,从几年前开始,迫于种粮的低效。在粮田中筑围蓄水,放养青虾,渐渐地面积扩大到10万亩,号称国内“青虾第一市”。德清因此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典范,引来无数取经者。邻县(市)及周边自然条件相近的地区纷纷效仿。于是,江南水乡处处兴起“青虾热”。就在喜悦刚刚开  相似文献   

14.
笔者撰写的“街谈巷议”《农业投入要三管齐下》,意外地获得了中华全国农民报系统好新闻作品二等奖。这篇评论的出台,经过了较长的酝酿琢磨过程。就农业投入问题发言论的意向,早在三年之前就孕育产生了。1984年农业大丰收及伴之而来的“卖粮难”、“卖棉难”、“卖猪难”,使农民的积极性大受挫伤,对农业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热点?就是指在现实中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是与群众生产、生活有着密切关系的问题。总之,是人们迫切需要解决或者了解的问题。然而,热点问题每见诸报端,读起来总觉得不够劲。究其原因,就是“催化”力度不够。近几年《农垦日报》有意识、有目的进行新闻热点问题的策划宣传,收到了预期效果。一是对热点问题进行策划宣传可以化“难”,增强新闻的指导性。我国连续几年出现农民卖粮难的问题,这是个必须解决的难题,特别对于垦区这样一个年产粮食近百亿公斤、  相似文献   

16.
作为农业大市,商丘农产品资源丰富一直令人自豪。然而,近年来农产品销售难现象屡屡发生。从白菜喂猪到山药销售难,从蒜贱伤农到花菜、油桃论堆卖,再到百万斤南瓜滞销……这些事件背后,损失的都是农民的利益。2014年国庆节,河南商丘一农民种植130亩南瓜丰收,35万公斤南瓜滞销。这一消息被媒体报道后,引起社会关注。后来,通过商丘市委宣传部官方微  相似文献   

17.
“1亩地能产5000万公斤以上西红柿吗?”一篇新闻稿见报后,读者纷纷打来电话质疑、纠错,编辑人员的答复是:错了,多了一个“万”字。但没有及时在报纸上予以更正,过了几天,又有读者打来电话:“这样的西红柿种子哪里能买?”显然读者对这家报纸保持“沉默”、对出现的差错不予及时纠正表示了不满。  相似文献   

18.
如同农民卖粮难、卖棉难一样,现如今报纸发行也难.一到下半年,全国各报社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千方百计地为自已的报纸找销路.  相似文献   

19.
一条短信毁了一种水果 “蛆橘”传言流变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旺苍县,一个并不很适合柑橘生长的地方,2008年约产橘3600吨,县人均只有8公斤:中国,2007年柑橘种植面积2600多万亩,居世界第一位;产量达2058万吨,同样是世界冠军。9月,旺苍的橘子感染了大实蝇疫情,但并未出县。然而,因为一条“别吃橘子”的短信,这种水果在大半个中国严重滞销  相似文献   

20.
《新闻世界》2008,(11):14-14
《安徽日报·农村版》针对我省沿汀、沿淮5亿公斤糯稻滞销的问题,精心策划了“帮解卖粮难”活动,通过与浙江、江苏、福建、上海等地媒体联动,发布相关信息,吸引外地客商来皖采购糯稻。同时联手浙江媒体,在合肥举办大型糯稻供需对接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次活动呈现以下特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