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并成为大学生最大的心理压力源,因此提高大学生就业心理承受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心理承受力概念、研究现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增强大学生就业压力心理承受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人的心理承受力的强弱有着密切关系.影响心理承受力的因素包括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等方面.提高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需要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铸造科学思维,提高认知水平;二是学会正确归因,引导学生释放消极情绪;三是进行耐挫教育,培养坚强意志;四是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五是倡导自我教育和同学互助,培养良好个性品质.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心理承受力自测问卷》对15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当代大学生的社会支持与心理承受力的关系。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水平与心理承受力存在极其显著性正相关;其中客观社会支持与心理承受力呈显著性正相关,主观社会支持和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均与心理承受力呈极其显著性正相关;(2)大学生主观社会支持的不同水平、社会支持利用度的不同水平在心理承受力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3)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对其心理承受力有一定的预测作用,主观社会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能联合预测心理承受力的17.7%。说明培养大学生主动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和利用社会支持的能力,能够提高其心理承受力。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犯罪并不是孤立的行为和现象,造成大学生犯罪的原因很多,其中心理问题是一个重要原因。本文分析了青年大学生心理承受力偏差形成的因素,并对大学生心理承受力与犯罪关联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大学生因心理问题引发犯罪的类型和原因,提出了增强大学生心理承受力,预防和减少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心理承受力是一种重要的心理品质.家长要有意识地给孩子从小创设一些负面的情境,让孩子感受负面体验,培养孩子的心理承受力.  相似文献   

6.
论社会生活过程中的心理承受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正值改革之际,在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中,人们遇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社会心理承受力问题。这个问题不仅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而且是历史唯物主义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加强对社会生活过程中的心理承受力的研究,不仅能够指导人们自觉地提高社会心理承受力,而且有助于加深对意识形态与社会心理之间关系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心理脆弱、承受力差已带有普遍性。由于承受力差而采取消极生存方式的学生越来越多。可见,增强他们的承受力是保持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内容。 一、保持心理平衡是增强承受力的前提条件 一名健康的中学生不仅身体要健康,心理也要健康,如果心理失衡就不能正确对待学习和生活。身心健  相似文献   

8.
心理承受力的教育对于维护、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有认知、升华、整合三方面功能。心理承受力是一项牵涉到知、情、意、行四个方面的综合素质,各个成分之间相互影响、制约,因此承受力教育也应当是几方面协调并行的,不应有所偏废。心理承受力教育的基本宗旨是提高人格的开放性、接受性,为生活中的多种可能性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心理承受力教育是内在性、隐蔽性很强的教育,要通过专家讲座、座谈交流、自我教育等形式,最终落实在个体的主动学习上。  相似文献   

9.
提高居民通胀社会心理承受力是保障改善民生、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重要途径。通过构建主观指标体系,编制调查问卷,采取PPS抽样调查方法对居民通胀社会心理承受力开展调查,运用方差分析、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从人口变量、组织变量、经济变量、社会心理变量探究不同群体、不同物品类别通胀社会心理承受力的差异。结果显示:居民通胀社会心理承受力呈现出随经济收入增加持续升高的趋势,同时个体主观价值态度对其亦存在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卜连英 《班主任》2003,(9):19-21
笔者近期对某职业中专223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有26.5%的学生心理承受力不高。因此,提高职业中专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