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乡怀人诗的虚实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和“实”本是中国传统绘画的技法之一。“实”指客观地反映绘画对象,“虚”指图画中笔画稀疏的部分或空白的部分。宗白华先生在《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一文中对中国的戏曲、绘画、书法、建筑、印章、舞蹈等艺术形式中的虚和实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索。而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虚”是指知觉中看不见、摸不着的虚幻世界和梦境等。“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实象、事实、实境。即如古人所言,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在中国的…  相似文献   

2.
[定位 ]本文的教学要求 ,当然是让学生理解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的特点 ,这是中国艺术表现的精髓。但从语文学习的角度 ,教学实践的关键还是要定位在作者如何从纷繁的艺术世界里寻找到确切的例证 ,并把这些材料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来支撑观点。所以 ,文章如何提出观点、阐释观点 ,并选择绘画、戏曲等艺术形式来证明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 ,就成了教学实践的侧重点。[切入 ]1 .艺术形式主要有哪些 ?艺术的分类标准不是很统一 ,让学生知道“中国艺术”一般应包括的主要内容 ,并了解一些艺术形式的基本特点和有关的作品。2 .什么是“虚和实” ?…  相似文献   

3.
宗白华先生名美学论《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剖析了艺术创作中的虚实关系。宗先生认为:“由舞蹈动作伸延、展示出来的虚灵的空间,是构成中国绘画、书法、戏剧、建筑里的空间感和空间表现的共同特征,而造成中国艺术在世界上的特殊风格。”以虚带实,以实带虚,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结合。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哲学和美学的重要理论认为,宇宙间和一切审美活动都是虚和实的统一,因而把虚实结合定为艺术创作和审美观照的基本原则之一。也就是说,在中国传统的艺术创作中,艺术家们都十分重视虚与实的辩证关系,重视虚实结合,虚实相生。因此,我们鉴赏这些艺术。也必须抓住虚与实的关系展开联想和想象。从而进入艺术境地。  相似文献   

5.
《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是一篇阐述艺术规律的章。它揭示的是:一切艺术都必须做到虚和实的辩证统一,以达到美的艺术境界。它既适合于创作,也适合于欣赏。这是学习此的重点。但仅仅知道这一规律还远远不够,因为它还停留在抽象阶段,因此,掌握“虚实”在不同艺术里的共同特征和具体表现形式,增进对中国化艺术及其表现手法的了解,才是此的难点。而“虚实”在中的具体含义和涉及的对象本身是非常复杂的,学生对此也较陌生,因而有必要对虚实的含义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6.
中国绘画艺术追求“意境”,意境是中国绘画的最高境界。“虚实”是绘画艺术最重要的语言形式,它最能体现艺术作品的意境和神韵。一幅上乘的绘画作品应该有实有虚,以实为虚,借虚见实,在那虚虚实实的变化中,有律动的抒情之美,有形式与精神的和谐之美,让人们领悟到中国绘画艺术作品中有限与无限的境界,使人们得到赏心悦目的,震撼心灵的,深层次的美感享受。  相似文献   

7.
芮瑞 《学语文》2003,(6):12-13
虚”和“实”是中国艺术中的一对重要范畴 ,也是美学研究中一个重要问题。已故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先生一生执著于艺境研究 ,在他的多篇文章中都谈到了中国艺术虚实相生的艺境结构 ,《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见人教社高中《语文》第五册)就是一篇关于虚实问题的专论。“虚实”是一对美学范畴 ,“本义指空无与实在相对立的两种状态。”(《中华美学大词典》) ,运用于艺术和审美活动的空间意识的表现 ,则具有多种含义 :1、实指艺术作品中直接可感的形象 ,虚指艺术作品中由直接形象生发而又联想或想象所得的间接形象 ;2、指真假 ;3、指虚构与实…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的艺术崇尚空灵之美,中国古代诗学亦复如此。袁枚说:“诗之灵在空不在巧。”在中国古代诗论家看来,诗人创作的目的并不是以实就实,而是在于空诸一切,心挂无碍,以实就虚,容纳万境。在一片光明莹洁的空旷景象中,时时吐露着充实内在、自由无限的生命光辉,这就是空灵美。空灵美,是中国古代诗歌艺术所追求的极境,是富有中国特色的美学范畴。  相似文献   

9.
王文钰 《阅读与鉴赏》2007,(8):75-75,59
高中语文第五册《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是一篇阅读难度较大的文艺学论文。课文引用了大量的材料,并且涉及到绘画、书法、戏剧、舞蹈、建筑等多种艺术样式,学生在阅读中不能完全读懂.而我认为这篇文章对于学生领会诗歌的“虚”与“实”会有很大帮助,所以我从教材出发,联系学生实际,将本课的重点放在了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上,特别是放在了培养诗歌鉴赏能力上,因为诗歌鉴赏是现在高考的一个必考内容。  相似文献   

10.
丁建国 《学语文》2003,(4):12-12
一、问题的提出宗白华的《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是新教材篇目,怎样向学生讲授,没有可参考的资料,如果按照传统教法,恐怕很难讲清这“虚则虚矣,实则亦虚”的内容,况且它是出现在新课程标准与理念统摄下的新教材,因此,教学上应不落窠臼,教法上该有所突破,把抽象化为具体再交给学生,使他们对课文“好之”、“乐之”。再说“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诗词,源远流长,辉煌璀璨。中国古诗词的艺术规律,是一门纵贯数千年,横涉千万家的博大精深的学问,本着一个学诗者的初衷,浅谈一下诗词写作的重要表现手法之一:虚实结合。一、古诗词的虚与实何谓虚?即空虚,空无所有;何谓实?即真实,实在。吴乔从传统的表现手法赋、比、兴去辨析古诗词的虚实结合,阐明了虚实的辩证关系。他在《围炉诗话》中云:比兴是虚句活句,赋是实句。有比兴则实句变为活句,无比兴则虚句变为死句。  相似文献   

12.
音乐是流动在空气中的无形,是"虚";但有了歌词的声乐,具备了明确的语义及内涵,赋予了音乐"实"。古话说"虚实相生",声乐表演便是一种虚实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本文对声乐表演艺术的练习、行腔和吐字三个方面的"虚"与"实"分别进行了一个简单的分析和阐述,希望演唱者在今后的演唱中能注重"虚"与"实"的结合,做到虚实有度、相辅相成,促进声乐表演中哲学艺术之美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技法阐释】 虚与实是一切文学艺术广为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虚,多指空灵超脱或引人生发联想的笔墨;实,则指真实具体的描绘文字。它们是一对矛盾的辩证统一体,虚并非虚无缥缈,而总是依托于一定的实;实,也不等同于生活中的实,而是艺术再造的实,导向一定的虚。  相似文献   

14.
《西游记》的众多评点本中,陈士斌评本和李卓吾评本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版本,这两个评点本对于小说虚实理论的阐述,包括三个层次,即"实"———"虚"———"虚以喻实"。具体而言,"实"指生活真实,是评点者关于反映现实生活的理论;"虚"指艺术的想象,是评点者关于在反映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艺术想象的观点;"虚以喻实"是指评点者认为立足于生活真实,通过艺术想象创造出来的艺术真实同样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相似文献   

15.
留白是中国画的一种手法,但也是中国各种艺术门类的一个重要共通观点,显示着中国传统艺术的智慧。留白与着墨相对,虚与实相映,两者相互依赖,相得益彰。作品中有时间和空间两个层面给人发挥想象的余地,从而在创作者和欣赏  相似文献   

16.
对《三国志演义》虚实问题的评价,迄今仍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本文从七个方面多角度透视了其虚实艺术模式,认为:作为历史小说的开山之作,其虚实艺术成功的奥秘,关键在于宏观总体实与微观具体虚的和谐统一。宏观上与史实合拍,切合历史小说的个性特征;微观上的虚构成分,又充分发挥了其艺术创造力,体现出小说艺术的共性特征。宏观与微观的交融,形成了其实中有虚、寓虚于实的总体特性,成为中国历史小说虚实艺术的典范。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画艺术是经典的部分,不仅将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传承下来,其所蕴含的美学思想使得国画更具有含蓄之美。国画之所以称为国之精髓,主要在于其在艺术创作和艺术表现力上,将中国式的审美呈现出来。国画是虚与实的同一,是在写实的基础上,更注重运用虚构的画法表达创作者的思想,使得绘画艺术作品中充满了创作者的情怀。国画艺术将创作思想恰到好处地表达出来,就是塑造了意境,这也是国画的生命力所在。本论文针对国画艺术的意境表现手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8.
我国古典诗词中普遍存在着对立统一现象,它在我国古典诗词中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常见的有大与小,悲与喜,静与动,真与假,明与暗,虚与实,正与反,形与神的对立统一.对立统一现象极大地增强了中国古典诗词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9.
虚实相生与意境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意境的形成是诸种艺术因素虚实相生的结果,它是特定的艺术形象(实)和它所表现的艺术情趣,艺术气氛以及由实触发的丰富的艺术联想及幻想形象(虚)的总和。它在老庄、魏晋玄学的基础上不断充实和完善,终成为中国古典艺术美学所遵循的重要准则之一。  相似文献   

20.
徐复观认为,中国艺术精神的主体是庄子学说中"虚""静""明"的"本心",此"本心"即是艺术的根源,也是道德的根源.中国知识分子的道德水平与艺术水平由此得到关联.徐复观通过分析明代画院内画师的作品,不仅深刻说明中国艺术正是中国知识分子对专制制度进行反抗的表现,还将反抗专制之"刚"的要求与庄学之"柔"的特征紧密结合,从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