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审美主体的确立,实际上是人的觉醒,中国文学史将魏晋文学称之为"文学的自觉",究其根源,乃是人性的自觉、理性的自觉和人的审美主体性的自觉在文学中的自然反映。人要进行对自然山水的欣赏,必须要构建出一个具有审美情怀的主体性的人,只有这样,山水审美才得以可能。人物品藻影响了魏晋自然审美的风格,而从另一方面来看,对自然山水的审美的过程,同时也是对魏晋人自身的气度风韵重塑的过程,人物品藻和自然山水审美的相互作用中,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审美的方式来体道、悟道、证道,这正是魏晋风度之所以让人迷恋之所在。  相似文献   

2.
<正>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特立独行"的一段时期,也是中华民族精神高度自由、文学发展多姿多彩的一段时期。这段时期的人民饱受连年战争之苦,精神上却空前自由,涌现出许许多多放浪形骸、恃才傲物、我行我素的风流名士,文学创作上则将山水自然视为独立审美对象,关注山水自然的感性之美,实现真正的文学自觉。魏晋文学将山水自然视为独立审美对象来欣赏的行为是否空前?非也。早在先秦时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山水画论蕴含着深厚的生命意味:首先是艺术家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并注入自己的情感,再通过移情的手法,使山水画形成自然人文化;其次是艺术家在与自然融合、与绘画共赏的品味中使精神得到升华,形成精神超越化;再次是艺术家通过绘画的鉴赏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让生活、生命更具有审美性,形成生命审美化。因此,我们要努力挖掘中国传统山水画论的这种审美精神和生命美学的内涵,以此来反思现代人本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4.
唐代山水艺术是我国艺术史上的一朵奇葩。本以道家思想为基础,回溯了唐前山水艺术“自然”精神的贯注历程,并以唐代山水诗、山水画、山水园林为考察对象,探讨了“尚自然”精神在唐代山水艺术的艺术展现和唐代山水艺术对“自然”的审美追求,以期能更好地理解与把握中国山水艺术的传统化精神。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典诗歌中流淌出无限的神韵美,这种审美源于作家审美观照中的物我契合,从而形成静穆悠远的意境,它把人的生命意状、人生情致和山水自然之美融为一体,是人类生命中修炼境界的极致;它能通达一种"无我"的人格境界和艺术精神,是人类生命韵致的审美绽放。  相似文献   

6.
“江山之助”论萌发于南朝山水文学蔚然兴起之时,又伴随着唐宋后山水文学的蓬勃发展而不断拓展深化,演进为一个内涵丰富而意义非凡的光辉命题。它揭示了审美容作江山对审美主体作家的感召襄助作用,鼓励广大文人走进山水妙境泼墨挥翰,不但强化了华夏士子挚爱山水、与天侔化的生命意识,而且孕育了中国作家籍描写山水以表现人生的文学观念,参化出中国文艺重景、重神、重意境的艺术风韵。  相似文献   

7.
绿水青山堪称文学书写的传统主题,既是客观的自然存在,也是书写者的情感寄托,是自然的精神化。自然山水之于不同书写者而言,其中蕴含着因人而异的情结,贬谪者借山水审美以投射心灵,造景者凭园亭胜迹而致敬自然,远处天涯者则表现出了对京城文化的向心力。当自然山水遇到不同身份的审美者时,作者的情绪自然会被投射到山水中,于是山水在净化心灵的同时成了书写者的另一种存在方式。总之,绿水青山的文学书写不仅体现了自然山水与人文精神的融合,而且客观上突出了文学创作在社会建设中的担当意义。为此,本刊特邀请到王士祥、付梅和侯艳三位学者,撰写了相关的研究论文,现将其编辑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真正意义的山水审美,直至汉末魏初时产生。两晋时期是山水审美逐步独立并成熟的重要时期。山水自然成为独立的审美客体需要审美主体具备一定审美心理与审美眼光,而发生于汉末、贯穿魏晋的"人的自觉"无形中满足了山水审美所需的主体条件。"人的自觉"在两晋时外现为对个体精神不朽和及时行乐的追求,追求自然人性与精神自由的人们开始发掘山水自然的审美意义。由此,将晋人发掘自我价值的心理与晋人山水审美实践结合,探讨两晋山水审美的独立与成熟过程,并从两晋山水诗序中捕捉此时期山水审美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从《世说新语》出发,分析当时人们对山水自然审美态度的转变,指出这种审美态度具有与山水平等沟通、在其中怡情乐志和体味生命哲思的特点,并讨论了由此所形成的美学理想。  相似文献   

10.
论《水经注》对中国山水文学的独特贡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经注》对中国山水文学的独特贡献主要体现在:第一,郦道元全面清理并继承了前人有关山水审美的成果,在理论上肯定了山水审美是人类实践的产物;第二,酃道元不是孤立地描写山水,而是将其放在大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加以表现,在自然景观中往往有人文景观,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紧密结合;第三,《水经注》记山水简练传神,风格清新,深得山水之神韵,直接导启了柳宗元和徐霞客的山水游记。  相似文献   

11.
<正>山水精神文化是指人们通过人景效应,悟之于胸,发之于笔墨,凝之于诗、画、文、哲等意识形态的结晶,如山水文学、山水艺术、山水哲学等。山水物质文化,是指以人文景观形式存在于风景区的文化,如风景建筑、寺观庙宇、游览路、桥、坊某设施、摩崖石刻等。山水精神文化、山水物质文化和既是各有特点,又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在普遍自然崇拜中,萌发了对于自然山水的审美苗头,这对后世关于人与自然精神关  相似文献   

12.
魏晋六朝崇尚精神解放,表现为对长期以来儒教所规范的政治伦理人格的超越,以及在审美上对个体精神自由的崇尚,于是远离尘浊的自然山水成为人们向往自由的精神寄托之所。精神美与山水美同时被晋人发现不是偶然的,因为人们对精神美的观照往往企求外在感性化,而对于山水美的体验又趋向内在精神化。孙绰的“以玄对山水”重在确立对自然山水的审美态度,而宗炳提出的“山水质而趣灵”、“山水以形媚道”、“应目会心”等审美范畴,则实现了自然山水的形质之美与人的精神之美的融合。中国山水画就是在这种以重神为核心的自然审美观和绘画理论的导引之下,凝铸成以诗为魂的审美特质和高情远致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3.
魏晋时期自然成为被独立审视的审美对象,具有了自身的审美意义,魏晋士人摆脱了汉儒将自然外化为伦理象征物的束缚,更多地关注自然的感性形式之美、内蕴于其中的生命气息以及人与自然的浑然合一。魏晋文学中的山水之文也由负载伦理道德的政治文本转变为彰明魏晋士人生命意识的审美载体。  相似文献   

14.
我国当代女性作家创作的活跃和女性文学的繁荣,与女性作家的生活态度及文学观念关系密切。当代女性作家的生活态度是积极而洒脱的,她们在享受生活的同时,着力追求生活质量。在文学观念上。她们把写作看作是生活方式的一部分,认为文学只能是作家心灵自由和真诚的自然表露,作家的责任感应该是对审美的自觉把握和在作品中熔铸作家一己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15.
幻想文学与写实性文学的审美指向有很大的不同。写实性文学注重对现实“并无差等”的细致描写;而幻想文学由幻以入真,从某种程度上看,它更接近哲学“追问——和全、绝对、终极、永恒”,它关涉世界的本质、人性的内容、人的生存状态、生命的价值、精神结构的丰富性与复杂性等。意大利的作家卡尔维诺、美国的作家茹恩在其各自的幻想作品中力图向人们说明“幻想文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恢复人性。”  相似文献   

16.
中日文人在追寻审美情趣的过程中,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对精神家园的向往。"游"使得中国文人在山水田园中追寻着闲情逸趣,在天地自然中释放自我情怀,表现出对于生命自由、精神自由的渴望和诉求。虽说在"游"中追寻审美意趣充满无奈之意味,但他们能以超越之心在自然中寻求心灵的寄托。日本文人则乐于将孤独之自我置身于广袤的大自然,以主动采取的悲苦之态度在"旅"中感受着自然之美丽,并把生命和情感融入大自然之中,将自然、艺术与人生融合在一起。他们不是以俯仰自得之心境游于大自然之中,而是以纤细之情感尽抒寂静而纯粹的审美情趣,感受自然生命的律动,充满浓厚之唯美色彩。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始得西山宴游记》《赤壁赋》为例,分析中国古典山水的不同审美层次,窥探中国古典山水游记的审美境界,并试图解决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引领学生进入审美境界这一核心议题。这一过程包括感悟自然山水的感性、品悟人文山水的知性及体悟精神山水的灵性。融感性、知性、灵性于一身是中国古典山水游记的一大特色。审美教学应包含感悟、品悟、体悟,甚至是顿悟这一由感性到知性,最终达到精神愉悦的思维启迪过程。  相似文献   

18.
唐代自然审美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全面继承了魏晋开拓的自然审美三大形态。于自然审美直接形态——纵游山水上,柳宗元可为代表,他因仕途失意而独得山水之美,自觉、细致地传达了自己的自然审美经验,其山水文字是唐代自然审美成果之结晶。白居易“中隐”理论是唐代自然审美间接形态——园林建筑的思想基础。唐代不只在外在形态上皇家、寺观、私家园林全面发达,花卉栽培和赏石之趣反映了自然审美趣味的细腻精致化。艺术的自然化是唐代自然审美拓展形态——山水艺术的最显著特征。以诗歌为代表,自然审美极大地影响了唐诗的内在结构和抒情方式,人与自然建立起全面、深入的内在精神联系是其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9.
美学意义上的“畅神”说,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关于自然审美的一种观点。中国古代自然审美观经历了一个由自在状态到自觉状态的理论发展过程,即中国古人对自然山水的认识,经历了“致用”、“比德”到“畅神”的过程。“畅神”审美观通过人与自然建立的精神关系,来达到对自然山水审美的超然境地,登上审美的最高层次,进入自然山水的自由王国。  相似文献   

20.
山水游记是朱祥麟先生《通虚子诗词稿》的重要创作题材。从审美内容上看,主要表现为对自然山水的赞美和对文化山水的慨叹;从审美形式上看,则十分追求动词的炼字效果,同时注重以色彩经营画面。其充满生命激情的美丽诗行是诗人山水艺术人生的精彩放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