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生在1976年的大地震与现在相隔整整30年了。30年来.唐山人始终没有忘记解放军的深情厚谊。唐山大地震发生不久,人民解放军十万官兵从全国各地来支援唐山。其中沈阳有个师,他们行了300多公里,在到滦县滦河东岸时发现公路桥被震垮,师长李德章迅速来到车上,自己开车通过多年未用的数百米铁路桥……某师装甲步兵团3连。在7月28日中午路过受灾严重的唐山新华旅馆时,听说里面被压了很多人,连长、指导员立即指挥战士们扒救里面的人,三班长牛玉柱首先冲了进去。他往返3次救卅了3名幸存者后,而他自己却晕了过去……在地震前线。有许许多多这样的战士,怀念他们,成了唐山人心中解不开的“结”。  相似文献   

2.
1976年7月28日凌晨,曾创造了中国的诸多第一,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摇篮”的河北唐山,发生7.8级地震,一瞬间,20多万人丧生,4千多人成为孤儿,成为20世纪全球十大灾难之一。今年是唐山大地震30周年。30年来,唐山经过10年重建、10年振兴、10年快速发展,从废墟上建起一座现代化新城。在唐山大地震30周年之际,我们把目光也聚焦到当地媒体——《唐山劳动日报》、《唐山晚报》,尽管我们只能管中窥豹,以此了解他们是以怎样的笔触、怎样的激情,在记录这一非同一般的主题、非同一般的时刻。[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陈晔 《档案天地》2017,(8):30-32
7月28日,是唐山大地震41周年。唐山大地震后,全国各地和各行各业都踊跃支援唐山的抗震救灾,其中石家庄派出多批医疗救护队。位于石家庄市东郊的石煤机厂,当年归属煤炭部,派出了五人组成的医疗救护队,还有一支几十人的电工组成的队伍到灾区帮助唐山矿恢复生产。41年过去,救护队的人在哪儿呢?当偶然听说还能找到他们,出于敬意,我就想拜访这些参加过抗震救灾的煤炭人。在石家庄市煤机街一个老旧的生活区,见到了今年88岁的救护队队长王德印。  相似文献   

4.
No.1唐山大地震专题档案收集工作正式启动新华社7月29日消息:7月28日是唐山抗震30周年纪念日,上午,河北各界干部群众1000多人集会隆重纪念这一特殊的日子。据唐山市档案局官员介绍,我国将着手收集整理关于唐山大地震的专题档案,其中包括24万多名遇难者的系统资料。目前唐山地震档案虽然已保存了一些,但还没有形成较系统完整的专题档案。根据国家档案局和河北省档案局的安排,目前唐山市档案局已开始唐山地震专题档案的收集工作。征集内容将包括唐山地震预报、震前自然情况、伤亡损失、抗震救灾、恢复重建等情况,每个主题、每个阶段都将有完…  相似文献   

5.
提起唐山,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三十年前的那场大地震。1976年7月28日凌晨3点42分53秒,唐山发生7.8级强烈地震,造成24.2万多人死亡,16.4万多人重伤,7200多个家庭全部震亡,4204人成为孤儿,百年城市毁于一旦。西方媒体曾预言唐山从地球上“抹掉”了!三十年过去了,唐山人民在抗震精神的指引下,历经“十年重建、十年振兴、十年快速发展”,一个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唐山从废墟上崛起,创造了人类同自然灾害斗争史上的奇迹。  相似文献   

6.
今年7月28日,是唐山大地震30周年纪念日。 30年前,一场举世震撼的大地震,将唐山这座中国华北地区百万人口的工业重镇夷为一片废墟,24万条鲜活的生命沦为亡魂。30年后,除去这场灾难中的幸存者以及与之相关的人们,对于更多的人来说,“唐山大地震”已成为一段尘封的历史然而,有关这场灭难的历史,并不仅仅记录于那一部部巨制宏篇的字里行间,更多的活着的历史,其实就珍藏在生活中那些普普通通的人们的记忆深处。值此唐山大地震30周年之际,我们特别刊载一位亲历者的回忆文章,为的是警醒人们永远不要忘却那段不可泯灭的历史;为的是用一种神圣的责任和特殊的关爱,来抚慰这场灾难中的千千万万的亡魂和饱受创痛的心灵。[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全国新书目》2008,(12):13-13
1976年,唐山的一场地震惊动了全世界,而32年后的今年5月12日,比唐山大地震还猛烈的地震灾害出现在四川。"我们没有忘记全国人民在唐山最需要帮助时伸出的援手。"一名来自唐山的志愿者檀立这样说道。  相似文献   

8.
唐山大地震     
钱钢 《出版经济》2006,(7):8-10
唐山大地震,是迄今为止四百多年世界地震史上最悲惨的一页。死亡:24万2千7百69人,重伤:16万4千8百51人。二十四万人无疑是一个悲哀的整体,他们在二十年前带走了完整的活力、情感……  相似文献   

9.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个让四川人中国人永远铭记的时刻,四川汶川突发8.0级大地震!460多万人的家园被毁坏,6万个以上的生命被吞噬……位于汶川大地震震区的四川出版集团,在地震中虽有较大经济损失,但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新闻周刊》2006,(29):16-17
30年前的7月28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将唐山夷为平地,据统计共造成约24万人死亡。事隔30年,唐山人民经过不懈奋斗,在一片废墟上建起一个生机勃勃的新唐山。  相似文献   

11.
王磊 《档案天地》2017,(8):26-29
经历过大地震的无情摧残、涅槃重生的唐山,以她繁华、宜居、和谐、开放的靓丽新姿,先后举办了“世界园艺博览会”“第三次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领导人会议暨2016年中国·河北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和“中国第25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值此,国际国内人们的目光再次聚焦唐山。弹指一挥间,震惊世界的毁灭性唐山大地震已经过去了41年。历史见证:唐山能有今天的腾飞与发展,能有现今的幸福生活,完全归功于我们党坚强有力的领导。唐山人永远感恩共产党,感恩社会主义,感恩人民解放军,感恩全国各族人民。  相似文献   

12.
2012年5月8日,在中国访问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表示,以色列不会忘记,二战期间上海人帮助犹太人逃离纳粹恐怖统治,为他们提供了避难场所的历史,以色列对上海永远心存感激,其实,从宋代开始,犹太人就在河南开封定居,至今,开封不但生活有犹太人后裔,还留有不少与此相关的遗迹。  相似文献   

13.
“唐山人当知恩图报,特别是震后遗孤,最知失亲之痛,备感灭门之苦,虽然有些人仍困难重重,朝夕为衣食而争,但人之爱心不会磨灭。望诸位量己之力,伸爱心之手,解赢弱之难。无多有少,多多益善,让四川的孤儿们有一点温暖,让我们的心灵不再发生余震。”汶川地震后,唐山孤儿张有路在网上发了这样一个募捐帖子。2008年5月20日,300多名唐山孤儿汇集,不到一个半小时,共捐款95111元钱。 汶川大地震不仅激起了“同命相怜”的唐山孤儿的同情心,也提醒社会激活对“唐山孤儿”的记忆——32年前的那场地震,造成4204名孤儿。那些孤儿的安置以及日后的成长,无论经验和教训,都可以成为今天我们面对汶川地震孤儿时的一个历史坐标。  相似文献   

14.
1970年1月5日凌晨,云南通海、峨山、建水等地,发生了死亡人数超过一万五千人的7.8级大地震。通海大地震与唐山地震、汶川地震一起,构成了新中国三次死亡超过万人的震殇。而在这三起天灾中,通海大地震因处于文革中期,被尘封了30年,直到2000年才公之于众,其救助也更多具备了文革时期的特色,成为了人类救灾史上罕有的悲剧  相似文献   

15.
关仁山 《档案天地》2011,(11):60-61
我有两个生日。一个是真正的出生日.一个是14岁那年的1976年7月28日。关于我第二个生日,是由于我经历了20世纪人类最大的灾难之一——唐山大地震。这是唐山人的蒙难日.也是所有幸存的唐山人集体的生日。地震的前一个晚上,我利用放假期间,  相似文献   

16.
刘翠红 《中国档案》2007,(11):48-49
1976年7月28日凌晨3点42分,一场罕见的7.8级大地震,把唐山夷为平地,给世人尤其是唐山人留下了难以泯灭的记忆。地震30年来,唐山人以"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和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在一片废墟上重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的档案工作,是与周恩来的名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周恩来是党和国家档案事业的创始人和奠基人。今年1月8日是我们敬爱的周总理逝世30周年,全国人民不会忘记他,档案同仁也永远不会忘记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初期,周恩来在参加了党中央的领导工作以后,就十分重视党的  相似文献   

18.
2010年7月22日,由唐山市政府独家冠名的电影《唐山大地震》震撼上映。《唐山大地震》成功塑造了唐山的城市形象,使得唐山的知名度得到极大提高。城市形象界定西方对城市形象的理论研究可追溯到19世纪,20世纪60年代出现高  相似文献   

19.
1949年5月20日,是西安人民永远不会忘记的日子,她是西安解放纪念日.今天,全市人民在即将跨入新世纪之际,迎来了西安解放50周年.  相似文献   

20.
1977年12月,570万考生走进高考考场,加上1978年的夏季考生,两季考生共1160万人.冬夏两季,我国共招生录取了40.1万多名大学生.经历当年了高考的学子,不会忘记他们是最富有特色的一代学生,年龄的差异之大、对知识渴求的程度之深,以及自文革结束之后的录取比例达到29∶1,在中国高考历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