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论创新型教师的人格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型教师的人格特征是创新型教师素质的重要方面 ,它在教师的创新活动中起着动力作用、导向作用与调节作用。研究创新型教师的人格特征 ,一方面可以为创新型教师的人格成长提供帮助 ,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供重要的手段。本文着重阐述了创新型教师四个方面的人格特征。  相似文献   

2.
学校发展的最根本动力在于教育的创新,而教育的创新关键在教师,时代呼唤创新型教师。创新型的教师体现在具备创新思想、创新人格和创新能力三个方面。在这三个方面的基本因素培养上,理论学习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创新的关键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成功的教育靠教师。创新教育要求教师要动态地呈现知识,发散地引导思维,不懈地培养毅力,这就给现代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很难想像:一个没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教师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学生来。作为创新型教师应具备以下基本能力。实现自身人格创新的能力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表明,教师的创新人格是影响教育教学的重要因素,是培养和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的基本条件。在创新教育活动中,教师的创新型人格虽然不能对创新教育活动水平起决定性作用,但它能为开展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个体心理背景,有利于…  相似文献   

4.
彭明芳 《文教资料》2006,(31):75-76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一大批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造就,创新型教师是决定性的因素。创新型教师的心理品质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人格的培养都具有重大影响,创新型教师必须具有优良的心理品质。创新型教师应具备的心理品质主要包括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完善的认知能力、健全的人格特征。  相似文献   

5.
中小学创新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基本任务都是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打基础,担当此重任需要的是创新型的教师。创新型教师的基本素质是:具有创新性的教育理念、创新性的人格特征、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和扎实的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6.
创新教育是振兴民族的希望,高素质的创新型教师是实现教育创新的可靠保证,教育创新呼唤创新型教师。作为创新型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人格的创新型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7.
在知识经济时代,新的科技革命正深刻地影响着当今社会的各个领域,甚至改变了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江泽民同志在接见两院院士时指出:“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而创新人才的培养,则关键在能否有一支创新型教师队伍。因此,培养创新型教师,促进素质教育发展,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根据我镇在这方面的经验,培养创新型教师要做到以下几方面:一、塑造教师健康人格教师的人格,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形成的具有自身个性特点的且稳定的心理品质。创新型教师的培养要建立在其健康人格塑造的基…  相似文献   

8.
在创新教育过程中,创新型教师是创新教育的主体,是创新教育的具体实施者。一个创新型教师,除了必须具有创新的教育观念、创新的教学能力和创造型人格特征之外,还必须具有以下四个方面适应创新教育需要的合理的知识结构。一、渊博的本体性知识———创新教育的基础这里所说的本体性知识,包括一般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及其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有关研究认为,在一定的条件下,教师所掌握的本体性知识越多、越丰富,其教学的有效性、创造性就越强。中小学创新型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在一般的科学文化方面,应包括光电子、…  相似文献   

9.
创新型教师是培养和造成创新性人才的关键。创新型教师具有创新性的教育观念,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教学方法和人格特征。教育学在培养创新型教师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必须加强教育学教学工作,切实提高其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创新型教师是高职开展创新教育的关键因素。本文以高职创新教育为立足点,从师德师风、教育观和师生观、多元化知识结构、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等方面对高职创新型教师的素质构成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教师的人格特征是影响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创造型教师的人格特征是培养未来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在阐述教师人格、剖析创造型教师人格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培养创造型教师人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周青云 《湖南教育》2002,(17):27-27
创新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创新教育的成败关键在于创新型教师。创新型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呢?一、强烈的创新意识。创新型教师只有具备了强烈的创新意识,才能进行创新实践和指导他人进行创新实践。首先,教师必须跳出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新型的教学方法,构建创新教学的模式。其次,教师要保持对事物的好奇心和对信息获取的欲望,要敢于质疑,勇于突破,善于超越,解放自己的创造力,激发自我创造热情。二、稳定的创新人格。创新人格是创新教育的灵魂。要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创新人格,教师应努力使自己具有稳定的创新人格。…  相似文献   

13.
创新型教师是高职开展创新教育的关键因素.本文以高职创新教育为立足点,从师德师风、教育观和师生观、多元化知识结构、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等方面对高职创新型教师的素质构成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战略举措。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品质,并取得创新成果的人;而创新性人才的特征则包括知识基础、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人格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高彤  杨莹 《教书育人》2002,(18):18-20
近年来,在我国教育界,创新教育成为继素质教育之后的又一个重要研究主题。创新教育是一种以激发、弘扬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锻炼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发展他们的创新型人格为内涵的教育观。我们中等卫生学校教育,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克服应试教育的不利影响,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锻炼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发展他们的创新型人格,成为教育改革过程中的重要研究课题。为此,我们在病理学实验课教学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一、以往病理学实验课教学方法的弊端我们以往病理学实验课的教学方法是教师主讲。首先复习主要…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战略举措.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品质,并取得创新成果的人;而创新性人才的特征则包括知识基础、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人格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培养创新型人才,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是塑造创新型人格.人格是个体的认知、情感、意志、信念等精神活动的相对稳定的倾向与能力,是个体内在的综合素质的外部显现.创新型人格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伦理、创新能力等方面.塑造大学生创新型人格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教育功能,要发挥好这-功能必须培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创新教育能力、整合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创新教育元素、创造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的创新教育氛围.  相似文献   

18.
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除了具备一般优秀教师的基本特征外,还必须具备健全的创新人格和较强的创新能力这两个主要特征。我们从以下几个切入点入手,为创新型教师的成长提供舞台。 1.学习+实践从2000年开始,我们开展了“创新型学习”活动。学校建立了一流设备的图书网络教室,教师可随时到那里学习,查阅资料,从多种途径获取最新的教改信息。为了达到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目的,我们开设了周五“教师大课堂”。校长是大课堂的倡导者和组织者。在这一课堂里,校长、主任、教师都是讲师,讲述国内外教改动态,介绍某一创新教育课型,展示自制电…  相似文献   

19.
《教育》2009,(7)
如何落实创新人才培养的办法和措施?观点速览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创新型教师和其他专业的创新型人才一样,需要具备创造性的思维品质、人格特征、价值取向和价值理想,是以创新精神来从事教育实践工作的人。创新型教师又是培养其他类型创新型人才的专业工作  相似文献   

20.
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创新型人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在知识经济时代,能对社会进步起决定作用的只能是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不仅是指那些能搞发明创造的名家、巨匠,更重要的是指那些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人。任何一个正常人都有创造潜能,都有可能成为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教育,主渠道是创新性教学。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创新型教师群体和创新环境的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