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禅学思想对唐代文学有重要影响,传入日本后,对日本文学的俳句亦有影响。由于中日两国文化的差异,禅学思想在二者中的体现又有所不同:中国文人把儒、释、道三者相结合,创作出中国化的禅诗;而日本对于禅学的吸收更为纯粹,在俳句创作中深深地体现出禅学思想,甚至禅学思想成为其主导思想。  相似文献   

2.
晚明禅学三系是佛教复兴的重要内容。由于传承不同与对净土信仰的理解有异,三系宗师的行事风格与思想宗旨存在明显分歧。通过对这些差异的分析,既可洞悉晚明禅学的特质与风范,又可管窥佛教的发展走势。  相似文献   

3.
正明末清初是中国历史上变革最为激烈的一个时期,天灾、战争不断,民族矛盾、阶级矛盾集中爆发,社会剧烈动荡,由此也使思想文化获得空前解放,成为我国历史上又一次思想、文化、艺术空前活跃的时期。在书画艺术领域,更是流派纷呈,名家巨匠纷纷出现。南京作为晚明时期的文化中心和明遗民最为活跃的地区,聚集了大批书画艺术家,董其昌、王铎、黄道周、倪  相似文献   

4.
陈淳、徐渭是水墨大写意花鸟画的开山祖,其花鸟画是文人画发展历史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晚明时期盛行于文化精英间之“心学”与“禅学”,是长期发展与高度成熟的中国农业社会萌生并向工商社会转型之各种社会因素这一大时代中的时代精神,从白阳到青藤,其承传性、一致性与相异性都主要是这一社会历史的大环境所造就的,其中个人的主观条件,个性、气质、境遇等又起着内应的作用。通过对陈淳、徐渭生平、思想的几个有关问题作出考辩,并进而讨论其生平、思想、个性怎样影响了他们的艺术风格的形成以及文人画发展过程中儒、释、道的相互作用,论证两人的艺术对于董其昌及以后文人画发展到以笔墨为最终依归的历史功绩。  相似文献   

5.
明代通俗文学作家冯梦龙思想上受正统的儒家影响,创作也受到晚明李挚和王阳明哲学思潮的濡染和市民阶层思想的影响.但由于晚明社会佛教中国化和道教的成熟,也由于历史上佛道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学内容及艺术形式的影响,使得冯氏的"三言"也体现出了佛道教义、情境、形象的影响痕迹,它构成或影响了"三言"中许多篇目的情节内容,成为"情教"的手段,有些篇目也直接宣传了佛道哲理.  相似文献   

6.
董其昌在《画旨》中提出“画与字各有门庭,字可生,画不可不熟,字需熟后生,画需熟外熟”的书画理论,不仅阐释了他本人对书画实践的认识,也影响了晚明乃至清初的书画家,反映了同时代艺术家的书画创作标准。  相似文献   

7.
《金瓶梅》作为我国古代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小说,在揭示晚明社会诸多社会现象的同时,深入地、细致地、形象地再现了当时女性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研究晚明女性文化和心理不可多得的材料。其文化价值不仅开中国市井小说之先河。而且影响了中国人对文学作品审美对象的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8.
晚明袁宏道一生追求闲适自由,其思想性格及晚明特殊的时代背景促使他创作了大量的闲适诗。袁宏道闲适思想可以上溯到佛道两家,同时历代著名文人对他疏放闲散性格的形成亦产生了较大影响,其中包括"竹林七贤"贵适意的生活观、陶渊明的退隐思想、白居易的知足保和心态等等,这些对袁宏道闲适诗创作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近年文史哲等学科的研究中,混乱的晚明时期被越来越清晰地描述成一个历史转型时期.在中国书画史上,晚明时期的部分书画家及其作品同样具有转型性特征并对后世影响深远.本文勾勒了该时期以徐渭等为代表的书画家在中国书画史上的转型性特征,认为当时的社会生活场景是形成这股书画转型之风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禅净合流与明代禅宗美学思想的走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禅宗在有明一代发生了重要转向,它沿着宋元以来所出现的禅净合流的基本趋势向前发展,而且越演越烈。这一时期的禅宗美学思想的走向也相应地表现出种种特点。本文从“净心净土的向往与审美境界的追寻”和“妙悟法门的解读与审美生存的探究”等方面,指出明代禅宗及其美学思想所发生的重大转向,并指出晚明“四大高僧”的禅学主张标志着禅宗思想的式微,开辟了近代佛教念佛净土实修的道路,禅宗及其美学思想开始走向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11.
晚明儒学的发展除了自身的思想逻辑之外,特别受当时的"大礼议"、"东林党议"等历史事件的影响。历史事件所引发的思想与社会后果,促使晚明儒学呈现出新的社会性意向。在所谓早期启蒙思潮中,由"东林派"和江右王学所代表的注重社会理性的思想路线与泰州学派和李贽所代表的浪漫化的思想路线共同构成了晚明思想史的复调格局。  相似文献   

12.
中国封建社会在其两千多年的历史行程中,曾经历了两次历史性震颤,这便是发生在魏晋和晚明的两次人文主义的解放思潮这两次大规模的思想解放之所以能够发生是有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的。就经济上来讲,汉晋庄园经济和晚明的商业经济的发展以及资本主义的萌芽分别为魏晋和晚明人的思想解放提供了原动力;就思想文化上来讲,东汉名教的衰微代之以玄风的兴起,宋明道学的衰朽代之以"异端思想"的超越,为晚明人的思想解放铺张了道路;魏晋和晚明人的思想解放的主流表现在魏晋士人的新自觉以及晚明士人阶层的觉醒和新兴市民阶层对新生活的欲望和追求。这两次为历史所罕见的个性解放思潮,时隔千载,相互辉映,在中国人类文化思想史上打下了深深的印痕。  相似文献   

13.
晚明小品文是中国散文发展长河中的一条支流,由于它承载着晚明性灵文人的文学革新思想和多姿多态的文人情怀,所以有了超越文体的特征和内涵。复杂多样的文人情怀寓于小品文中,真实而形象,独特而有趣,不仅增添了小品文的文化内涵,也极大地丰富了晚明士子文人的人格形象。探究晚明士子文人情怀产生的原因,追寻晚明士子文人情怀对推动文学发展、带动社会进步和拉动经济增长诸方面影响,对于鉴赏晚明小品文思想艺术成就,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禅学、佛法对王维诗歌的创作产生较大影响,特别是他晚年的创作好用"空"字入诗,这充分反映了他的佛性.正是这样形成了王维诗歌淡远清逸、空灵闲雅、飘零摇曳的风格,使之成为中国古代诗歌历史上独特的"诗佛".  相似文献   

15.
《晚明文人的文化传播研究》是聂付生从传播学视角研究晚明文化特征的一部力作,它的完成具有学术拓荒的性质,也充分展现了作者研究视野的前瞻性。其立意之新,足以启迪后来者的智慧,导引学术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其把握精准,能在十分有限的篇幅中,把晚明时代作为一个特定的个案,自由地纵笔游刃其中,实事求是地解剖那个时代文化传播的历史风貌和特征;其视野之广,轻易地将晚明时期的文化传播置于一个动态的、多层面的、相为影响的传播平台。  相似文献   

16.
社会思潮是有一定社会影响的思想潮流,一般产生于社会历史的大转折时期,晚明社会思潮的形成及发展有其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晚明的文人思想家们,对晚明文学思潮的产生有着直接重要的影响。晚明社会思潮在《金瓶梅》中有着鲜明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禅宗南北分歧,后世常为之感叹。在中国禅宗史的“经典叙事”中,北宗禅在宋代以来似乎只是中国禅宗史的一个注脚,甚至几近消失。本文从思想史的角度,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考察了楞严学背景下晚明时期北宗禅的历史图景,并由此指出:北宗禅在历经千百年之后,终于在《楞严经》的流行的背景之中获得了合法性和话语权;楞严学背景之下的北宗禅,在晚明时期成为禅学思潮讨论的一个热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佛教对自身传统的反思。  相似文献   

18.
晚明时期的文化变动是五四新文化运动重要的本土文化资源。这一变动的核心是晚明士人自我意识的转变和文化人格的转型。晚明士人自我意识转变和文化人格转型的社会基础是明中叶之后日益高涨的市民文化运动,其思想基础是阳明心学的崛起。晚明士人的文化人格突出表现为“狂”、“隐”两种类型。它为当时的文化变革所注入的资源是个性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19.
阳明学派的思想风潮及书法创作欣赏物质条件的齐备,使晚明涌现了大量的大幅立轴书法作品。王铎大幅立轴书法作品则是时代思想和他的崇古观念交融的产物,它的艺术内蕴极其丰富,并且对现、当代日本和中国的书法创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晚明社会转型对艺术观念产生重大影响。政治转型导致大一统政治体制和文化权威的式微,为艺术的恢复和发展释放更多空间;经济转型引发社会整体性变迁和根本性转变,促进了平民文化的繁荣和城市文化生态的形成;文化转型促成宽松的人文环境和蓬勃的文艺思潮,孕育了晚明时期特有的艺术本性和时代精神;虚浮空疏的时代风尚导致传统价值体系解体和审美意识重大变迁;文人心态的转向对审美情趣、艺术观念和创作产生直接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