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玉红 《时代教育》2014,(9):120+133
建设有特色的独立学院会计学特色专业,必须要围绕应用实践型人才培养目标,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精品课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使会计学特色专业能够真正适应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会计人才需要,进而树立独立学院的特色"品牌",实现独立学院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持续发展,社会对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的需要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高等院校必须适应社会需求,准确定位会计学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快特色化发展步伐。本文以新升本科院校为例,在分析会计学特色专业建设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会计学专业建设的途径和措施,以期为会计学特色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和特色。但目前高职涉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管理模式、考核方式等方面还存在突出问题。要提升高职涉农专业学生的职业核心竞争能力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构建校内、校外实践教学双平台;实施企业(基地)技术管理骨干和校内专业教师"双师指导制";构建柔性实践课程体系,实施弹性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三级实践"教学体系,实施"三段渐进式"职业能力培养模式;探索具有职教特色的实践教学考核方式。  相似文献   

4.
《大连大学学报》2021,(1):115-122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会计环境生态发生深刻变革,会计类专业融合重构势在必行。以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本科院校,必须改变以往的会计学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加强实践基地建设。D大学遵循党和国家关于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构建集教学、科研、培训、咨政、交流等功能,具备"双嵌入、全过程、全方位、多主体、平台化"五位一体特色的实践基地。探索会计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专业重构与课程改革,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降低企业内部培训成本。所获经验有助于国内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结合双一流建设标准,构建会计学一流专业是我国应用型高校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的有效方式,能够帮助应用型高校更好地结合市场发展需求。本文以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为背景,根据云南高等教育现状、云南工商学院及会计学专业目前的办学特色,以本科专业综合评价指标点入手,探讨当前形势下,如何建设一流的会计学专业,提高会计学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专业科学、高效、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结合双一流建设标准,构建会计学一流专业是我国应用型高校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的有效方式,能够帮助应用型高校更好地结合市场发展需求。本文以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为背景,根据云南高等教育现状、云南工商学院及会计学专业目前的办学特色,以本科专业综合评价指标点入手,探讨当前形势下,如何建设一流的会计学专业,提高会计学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专业科学、高效、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全面铺开,市场上对能帮助农村、农产品企业推广产品、研究成果的人才需求旺盛,高职院校应该顺应这一趋势,依托自身优势,结合地域特色,积极发展涉农商贸经营类人才培养专业.主要分析了当前涉农商贸经营性人才的培养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种涉农商贸经营性人才的培养模式以及培养人才的素质和技能...  相似文献   

8.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大学教育背景下,专业竞争的核心就是定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目标创新、教学团队创新、教学方法创新、课程体系架构创新、特色专业创新四大类。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涵盖应用型和学术型专业人才。文章重点阐述了会计学专业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9.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和国家的重要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在此背景下,从广西涉农高职院校是否将乡村振兴战略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是否为广西乡村振兴培养对标人才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广西涉农高职院校服务区域乡村振兴的人才培养情况,并提出人才培养建议.  相似文献   

10.
乡村振兴上升为国家战略后,为高职院校涉农人才培养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目前,对涉农专业存在认知误区、专业教育与乡村振兴融合不深、“校农合作”重视不足是高职院校涉农人才培养的主要瓶颈,严重制约了职业教育涉农人才培养的质量。为主动适应乡村振兴对多元化涉农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应通过思想引领培养“三农”情愫、专业整合强化人才支撑、依托社会服务搭建“校农合作”平台、完善相关体制机制等途径创新涉农人才培养模式,培育并提升师生主动服务“三农”的社会意识和实践技能。  相似文献   

11.
该研究针对河南理工大学地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不符合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求、人才培养对区域发展贡献不足等诸多问题,聚焦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农科建设要求,依托地理学专业开展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探索。通过融合学校的测绘科学与技术、遥感科学与技术、地理学、土地资源管理等优势学科,利用这些学科在农业信息技术、智慧农业、农业大数据、村镇规划、土地整治等涉农方面的特色和优势,对课程设计、培养环节等方面进行革新,从而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将地理学专业建设成为能够适应新农科发展需要,面向现代农业的新兴特色涉农专业,培养新型的、具有深厚“三农”情怀的新型农业高科技人才,满足现代农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新时代对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多年来,各高校在会计学本科人才培养中就专业建设特色做了许多有益探索。通过调查全国80多所开设会计专业不同类型的高校、分别就重点高校、普通高校以及民营高校进行了全方位的比较分析,以期对新时代会计专业特色建设做一个梳理,为专业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3.
胡桂兰 《高教论坛》2011,(8):93-95,98
国家特色专业建设是财政部和教育部高校"质量工程"的重要的举措之一,实践教学改革是会计学国家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极为重要的内容。本文以嘉兴学院会计学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的教学改革为例,在分析现行实践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新的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4.
杨良  蔡璐  孙雪静 《教育与职业》2012,(17):143-144
文章以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为导向,结合独立学院教育理念和培养专业的"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深化会计学专业"高级会计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从如何确定会计学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为实现该目标改革其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为完成教学工作,实现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目标,同时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高职涉农经贸类人才培养,既是一种专业技能的培养,更是一种知识、综合素质与情感的培养。在工业现代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职业教育理论和培养模式,对于涉农经贸类专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涉农经贸类专业高职教育应在对高职教育内在关系辩正认知的基础上,根据专业人才需求特征,构建以包括"五大支柱"的关键能力为核心的职业能力结构。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以高等学历教育为主,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融入"高职教育五要素"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留得住、用得上、有深厚感情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阐明涉农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情况、涉农高职院校“二主体、三融入、四递进”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模型,提出构建涉农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孵化基地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搭建多元共建和管理的涉农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共建政府主导的涉农特色众创空间型涉农创业孵化基地、构建“四递进”的涉农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路径、构建创新创业融入专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形成“双项目+双导师”制创业孵化模式等策略,并总结产教融合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的成效。  相似文献   

17.
高等院校会计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式能够影响会计相关从业人员的培养质量和水平。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其模式也需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适应新常态经济发展的需求。本文分析了当前存在于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问题和矛盾,并提出了关于提升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些思考,旨在提高会计学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8.
会计学专业双学位教育,旨在培养厚基础、宽领域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实现会计学专业与其他学科专业知识的有效对接。目前,各高校的会计学专业双学位人才培养做法差别较大,质量参差不齐。本文分析了会计学专业双学位人才培养中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了策略回应。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复苏和发展,社会对会计学专业的人才需求在增加,如何在激烈竞争的就业环境中,提高民办高校会计学专业学生的就业率,满足社会不同行业对会计人才的需要,是高校人才培养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国外会计学人才培养模式,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会计学专业的教学体系改革,以促进民办高校会计学专业不断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由于独立学院形成的特殊背景,其人才培养方案与各自母体的雷同现象比较突出,本文基于"教学做合一"教育理念探讨了独立学院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能力体系和质量评价体系,进而对其会计学人才培养目标做出定位,确定了其课程体系,并提出学生能力考核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