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对于小学生来说,作文是一大难题,对于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来说,习作更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所以,在农村小学里流传着"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怕教作文,更怕批作文"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而写作能力是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大多数小学生怕写作文,教师也怕教作文。习作教学是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习作的"批"与"改"更是习作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林清平 《成才之路》2014,(27):29-29
正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习作水平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教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已经成了一种普遍的现象。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创设条件,通过多种渠道提高小学生的习作水平。一、拓展习作平台,激发学生习作兴趣(1)组织竞赛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教育主管部门举办的各种竞赛或征文活动,把学生的作文投寄出去,对学生写作也是一种鼓励,如果获奖了,对学生的鼓励将更大。去年,全国小学生  相似文献   

4.
吴灵燕 《文教资料》2012,(24):62-64
学生写着"难",教师教着"烦",是多年来语文教育界对习作教学的共识,反映出习作教学的无可奈何。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作者认为,可以通过"习作适应学生基础"、"习作内容贴近学生生活"、"习作评价激励学生发展"、"多元展示激发习作热情"等方法,激发学生习作的主体积极性,从而让孩子在起步阶段就爱上作文。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语文的习作教学中,"先导式"习作模式的运用,对于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提升、增强学生情感体验和感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立足"情境教学—沟通交流—自主习作—互评修改"环节,巧妙运用"先导式"习作模式,促进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改革,促进小学生习作水平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6.
中高年级都有着以"家乡"为题材的习作要求,但学生的习作往往不尽如人意。在习作实践探索中,作为语文教师,努力挖掘和利用乡土语文资源,创设情境,开展各种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体验生活,深化感受并搜集自己身边的乡土资源,激发他们的习作兴趣,丰富他们的习作素材,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7.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习作评价是习作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学生的习作再现了真实的生活,是学生内心真实情感的流露,包含了学生创作的心血与汗水,只要是学生用心写的习作,教师都要给予赏识与肯定。教师在给学生撰写习作评语时,要做到以生为本,对学生的独创性思维表示尊重,对他们的情感体验进行关注,用"情感"化评语对学生进...  相似文献   

8.
话题作文因其"易于写作"的独特优势在近几年的中考作文中占有一席之地。很多初中学生对话题作文的拟题环节"甚是惶恐";语文教师在辅导学生进行话题作文拟题时也时常感到困惑。话题作文的拟题成了师生的"心病",话题作文的拟题是话题作文习作的关键。本文旨在从四个方面对话题作文的拟题环节进行分析阐述,力图打破制约话题作文习作的"瓶颈",从而提高学生的话题作文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9.
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而学生最害怕的,也是写作。以往的习作批改方式是学生写、教师改的模式,教师在批阅时是从成人的角度去评判学生作文,学生被动地接受老师的思想,学生不易将教师的评语融合于自己的习作中。教师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学生的作文,原来是什么样,批改后还是什么样,进步微乎其微。而只有改变习作的批改方式,才能让学生的习作"乐"起来。  相似文献   

10.
正语文教师常常把学生以时间为序,如实地、不加修饰地记录每一个环节的习作称之为"流水账"。很明显,被称之为"流水账"的习作是不符合教师要求的。一、为什么学生习作往往写成"流水账"1.学生认知特点决定了习作"流水账"倾向学生由低段的写话进入习作时,由于对客观世界认识能力不够,导致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停留在原生态阶段。当我们要求他们抒写真实的时候,他们自然而然地把整个事件一股脑儿实录下来,没有选择,没有甄别,更缺乏个人情感的参与。比如学生写某个  相似文献   

11.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针对学生进行的一系列听、说、读、写的综合性训练,是学生阅读和写作的有效结合。习作也是小学语文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通常习作都是和阅读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注重在阅读课上进行习作"漫步",让学生在阅读课上舒缓、生动地进行有感习作。首先,简要叙述了小学阅读和习作的关系,然后,指出了小学阅读课对学生习作的重要性和意义,最后,对如何在小学阅读课上进行习作"漫步"提出了几点建议,对于研究小学阅读和习作的有效性结合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以下简称《语文新课标》)在"总目标"中指出,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写作能力"是学生基本的语文素养之一,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然而"习作难"却常常困扰着许多语文教师,大家都在思考如何提高习作教学质量这个问题.我们通过开展"原生态习作"课题研究,为解决"习作难"开辟了一条新路子."原生态习作"教学使学生成为习作的主人,使他们真正能做到"我手写我心,我口说我心".  相似文献   

13.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学生能写会写之后如何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习作质量则成了摆在广大小学语文教师面前的大问题。《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3)》中明确指出:"要注意考查学生对作文内容、文字表达的修改,也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由此可见,习作评改是小学生习作指导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习作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在平时的"教"与"学"中,学生往往对习作这一作业感到困难重重,无从下笔。教师也经常对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感到力不从心,难见成效。在多年的语文教学生涯里,关于习作能力的培养,我认为除了课堂上讲授一些习作的技巧和知识外,尝试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对于小学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必须付出许多努力.  相似文献   

16.
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习作教学成了最让语文老师难以把握的一个项目,也是最值得深思的一个项目。然而,习作教学的难点就是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本文笔者主要围绕习作的速度,即训练习作的"快",和习作的情感倾向,即习作的"乐",来展开具体的操作,并总结经验,对习作教学的突破作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7.
<正>"作文难,教作文更难",而三年级的起步作文,更是"难上加难,难于上青天",这是语文教师在长期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共识。教师该如何帮助学生从以往的写话过渡到写习作,将学生巧妙地引进习作之"门"呢?我认为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巧引自然过渡,消除畏惧心理学生初次接触习作时,会感到既陌生又好奇,既有激情又感到畏惧,对习作有高不可攀的感受。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创设  相似文献   

18.
<正>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令很多教师非常头疼的问题。因为当前,很多小学生是"谈写色变",害怕习作,不知从何下笔,惧怕作文,甚至写起作文来也是空话、套话连篇,毫无创意。还有很多教师喜欢让学生死记硬背作文选,生搬硬套作文的"格式"与"套路",这些现象表面上是教给了学生习作技巧,实际上只是表面的"浮华",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个性发展。习作教学应该更贴近学生,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还学生习作以"纯真",才能写  相似文献   

19.
<正>习作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多年的习作教学中,我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教师只要握好习作教学的"金钥匙",学生将会更顺利地跨进写作的大门。一、握好第一把"金钥匙"——激活与关注生活1.有计划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开展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有计划地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是激活学生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这样既能开阔学生的  相似文献   

20.
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但小学生对写作文普遍存在恐惧心理,一提作文就厌烦,无话可说,习作教学也成了语文教师的"老大难"。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习作要求有了一定的改变和提高,只有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转变习作教学方式,教给写作方法,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