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教学重点不是教教材,而是科学利用教材进行教学。以课文《听听那冷雨》为例,从目标出发、学情结合、能力提升的几个角度出发,主张通过诵读与鉴赏纳怀乡土情感,把握重点,紧扣文本特点,在教学中实现对文本的开拓、迁移、感悟,从而阐释了从"教什么"到"怎么教"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正>高中生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包括"理解作品"和"鉴赏作品"这两个层次,"鉴赏作品"的过程是与文学作品进行深入对话的过程。在文本鉴赏的过程中,音乐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因为文本是以静态文字的形式来呈现相关内容和信息的,这样,就不容易立刻被读者感知到,而音乐能够把静态的文字动态化,能够有效地把文本语言"活化"。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充分发挥音乐在文本鉴赏过程中的穿插作用。一、在导入文本时穿插音乐,再现文本意境  相似文献   

3.
由于诗歌鉴赏在考试中所占分值比重较大,涉及题材广泛,一直以来都是高考复习中的重点和难点。"3+N"法则是根据诗歌教学实际总结出的一套有效法则,尤其适用于咏物诗的鉴赏。何谓"3+N"法则?"3"就是鉴赏咏物诗的三个步骤;"N"就是表达技巧,一首诗的表达技巧往往≥1。掌握"3+N"法则,找出诗人所咏之物的特征,以及物与人的相似点,就不难提炼出诗歌的内容、情感和表达技巧。"3+N"法则在咏物诗鉴赏中确实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4.
正大致说来,经典文本有四个主要特征:内涵的丰富性、时空的跨越性、实质的创造性与无限的可读性。这四个特征同时揭示了教学经典文本的着力点,即通过不同的方法与手段,带领学生领略经典的魅力。也就是说,教学这类文本,应把"鉴赏"作为解读与教学的主要指向,应立足于"鉴赏",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阅读品位。谈及对经典文  相似文献   

5.
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是新时代语文教育的使命。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要素。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培育视角,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文本建构、文本思辨、文本鉴赏、文本感悟,进而让语文教学真正回归儿童主体,回归语文本体,回归学习本质。  相似文献   

6.
莫益棉 《现代语文》2007,(10):106-107
长期以来,在语文阅读鉴赏教学中,重逻辑思维轻形象思维的现象普遍存在。教师肢解文本,把本应整体感知、可以多元理解的内容分解为明确的一二三;架空分析,用甲乙丙丁的"标准化练习"取代了对文本的鉴赏理解。本文力图通过借助建构主义、接受美学理论和阅读理论,并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和自身的教学实践,探索高中阶段文学鉴赏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以期提高中学语文阅读鉴赏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7.
<正>按照"文言文序列化教学"课题的指导安排,文言文教学在高二年级的重点有两方面:一是继续深化"文言文知识序列"的教学,注意词法句法的学习积累;二是展开"文言文阅读序列"的教学,指导学生掌握阅读鉴赏古代散文的方法,提高学生独立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以获得文学审美体验。李慧娟老师在教学设计时,以践行"文言文序列化教学"为目标,从文本解读入手到鉴赏人物形象,感悟作者思想,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设定教学任务。"知识序  相似文献   

8.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部分学生的学习成效不高.通过了解"世界咖啡"这种会议模式后,发现它与新课标提倡的"合作学习"教学具有很多共通之处,而且形式灵活、易于操作,它的好处也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得到验证.实践表明,通过运用"世界咖啡"的合作学习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语文阅读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文本,领会文章的深刻内涵和鉴赏文本的文学意义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9.
<正>众所周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阅读与鉴赏"中讲到:中学语文教学要使学生"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要"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  相似文献   

10.
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普遍存在于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在对文本进行阅读鉴赏的过程中,往往忽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学习活动显得较为"单薄",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就会大大降低。引导学生从局部切入,对文本展开整体性突破是语文教学的必然要求。局部文字挖掘,完成文本感知;局部句子鉴赏,突破文本语言;局部段落剖析,切准文本逻辑;局部结构梳理,深化文本主旨。教师要做好指导点拨工作,让学生从细微处着手,顺利完成阅读鉴赏。  相似文献   

11.
正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收录的每一篇文章,都经过精挑细选,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知识与文化,等待学生去挖掘与感受,并从中获得启发与感悟。但是,我们发现在实际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因为教师的随意解读,而让初中生在语文阅读学习中缺乏"品读""鉴赏"的机会,"领悟提升"更加无从谈及。要改变这一教学现状,需要教师针对语文阅读教学问题进行重点分析,并找出品读鉴赏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实施方法,让初中生在文本阅读的品读与鉴赏中获得更加深刻的情感体验与互动,真正领悟到文本中所  相似文献   

12.
正"文本研习"主要是针对一些典范性的阅读文本,创设阅读对话情境,引导学生参与阅读对话,表达交流阅读的体验感受,以期提高学生理解文本、鉴赏作品的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对"文本研习"的理解与操作存在一些问题,走进了教学的误区。如何进行有效的"文本研习",值得我们探讨。  相似文献   

13.
<正>语文中的阅读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活动。文本解读是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在所谓的"解读"、"品味"、"鉴赏"之下,教师往往忽略字词教学。我认为字词教学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生字词教学,另一类是常用字词解读。一、字词教学的重要性1.字词教学是阅读教学的基石。字词好比砖瓦,要想建立起文本阅读的大厦,必须靠一块块砖瓦的堆砌。阅读教学要理解、鉴赏文本,首先就要理解字词,字词教学在培养学生语感、  相似文献   

14.
<正>诗词文本的比较阅读是一种独特的阅读思维过程,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教学文本的分析、归纳,求同存异,最终达到鉴赏诗词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目的,并同时掌握鉴赏诗词的方法和手段,真正提高诗词鉴赏的能力。笔者试从《虞美人》、《声声慢》两首词对"愁思"的抒写出发,从"愁思"的内容和表现手法两个角度对文本进行比较阅读,教会学生找到一种全新的诗词阅读鉴赏方法,"将厚书读薄,将薄书读厚"。  相似文献   

15.
<正>《新课标》十分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阅读中把"阅读与鉴赏"作为必修课学习的两大目标之一。而要真正地通过阅读优秀作品,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审美力,又是学生普遍存在的弱点和难点。结合平常的教学实践,我认为,阅读应注重"三对话"。一、感知领悟,与文本对话《新课标》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要求:"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对阅读材料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在阅读中,文本是中心,与文本展开对话,是一切鉴赏体验的前提。实际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6.
王建 《黄山学院学报》2009,11(3):139-140
新课程改革倡导教学中的多重对话关系,语文阅读对话教学方兴未艾.在教学实践中就语文对话教学的主体、教学的过程、文本鉴赏的"一元性"与"多元性"以及语文对话教学评价等4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探索,进一步完善语文对话教学.  相似文献   

17.
个性解读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凭借个人的知识积累、情感体验对文本独特的理解、认识与感悟。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鉴赏水平、兴趣爱好等原因,他们在个性解读文本过程中,会出现对文本个性的"误读和错读"。所以个性解读文本,更需要在深度方面下功夫,使之成为"个性深读"文本。如何将文本深读与个性解读有效结合在一起呢?笔者以《合欢树》教学为例,在三次教学实践之后,从课堂探究的"放"与"收"和重难点突破的"入"与"出"两方面提出四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一切文学鉴赏都是一个吸收和再创造的过程.吸收是指鉴赏者完整深入地追寻、发现、阐释作品的文本原意、社会意义.再创造是指鉴赏者通过完整地理解作品,生发出自己对文本的鉴赏感悟并能准确表达出来.荚美文学教学的任务也就是指导学生完成对英美文学作品的吸收和再创造,而这个过程的重点就是首先让学生读透文本原意,明白文本究竟传递了哪些信息.  相似文献   

19.
目前,很多学生在语文阅读文本的学习与鉴赏过程中,既不懂得欣赏文本中用词的精妙,也不懂得体味作者寄寓于文本中的丰富情感,更不懂得鉴赏、评价、借鉴文本缜密的行文思路和高妙的技巧,而仅仅是求得文意的理解、名言警句的背诵默写等。鉴于此,笔者认为,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将细化教学引入课堂。那么,何谓细化教学?细化教学就是一种引导学生运用细读文本词语、文本片段和细品文本结构等方式阅读和鉴赏文本的教学方式。实践证明:运用细化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快速学会从不同的维度去体味蕴含于文本中的精妙之处。具体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丁瑞 《语文天地》2015,(4):72-73
语文阅读教学时,引导学生多维解读文本,既能够引导学生充分认知、感悟、鉴赏、体味文本的多元美学特质,又能够引导学生在求变、求异、求新的文本鉴赏过程中激发阅读文本的主观能动性,拓展学生的鉴赏视野,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和批判能力。一、科学性阅读1.教师教学手段的科学性教师是学生多维阅读文本的引导者和指导者:启发并授予学生多维阅读、多维鉴赏文本的方法与技能。而要达成目标,教师必须完全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