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周登国 《教师》2013,(20):60-60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是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课程之一,是具有基础工具性质的课程,它既是一门基础课,也是一门工具课。"对于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来说,语文的基础工具性质,在应用文教学和口语交际教学方面更能直接体现它的技能性和针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工具论"受到的冷落和批判促使我们重新审视它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追本溯源,可以看到"工具论"表达的是这样一种语文课程性质观:语文是一门以培养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语文工具为根本目的任务的文化基础课程,语文课教学生掌握语文工具应该做到"文道统一"."工具论"紧紧抓住"语文课程是干什么的"这一根本问题正确地揭示了语文课程的本质.理解"工具论",应着眼于其表达的课程理念而不要只在表述形式上兜圈子,应将作为"语言"的"语文"和作为一门课程的"语文"的性质区分开来,正确看待工具性和人文性之间的主从关系.实践表明,"工具论"富于生命活力.语文教育应坚持"工具论".  相似文献   

3.
古语说得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具与工效关系密切.要想取得良好的工效,就要在准备工具和掌握工具上下功夫.钝刀子割肉,为什么半天也割不出血来?虽不能说与操刀人的割肉技术无关,但恐怕主要还是因为刀子"钝"的缘故.工具不好,事倍功半. 三百六十行,行行有工具.而行业不同,工具各异.但是,有一种工具却被三百六十行所广泛运用,不论农、工、商、学、兵,行行用得着,这就是"语文"("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使用不同工具的人们,都共同运用"语文"这个工具,因此,语文工作者就把"语文"称为大家的"基本工具".另一方面,就学校的教学而言,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交流都必须用语文这个工具,所以说语文本身既是一门学科,又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人们因而又称它是"基础工具"或"工具的工具".这是一个简明而又科学的概括.作为"基础工具"的语文,它和其他生产工具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它有它固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著名小学语文教育家田本娜教授指出:"小学语文是工具性学科,是基础工具学科,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学科,既是发展儿童的语言学科,又是儿童个体发展的心灵学科。"小学语文的这一"发展"目标决定了"个体发  相似文献   

5.
高中语文教学的意义重大,语文是基础科目,是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社会实践、认知能力等的体现.<教学大纲>前言的第一段说明了语文的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揭示了语文与其他"工具"的本质区别."最重要的文化栽体",揭示语文的文化内涵.这正体现了语文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享受语文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不仅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而且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所以,不仅人文知识分子,许多自然科学家也都认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意义.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有句名言:"语文天生重要."苏步青说:"如果说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那么,语文就是这个基础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语文是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工具,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教育学生学会运用这一工具,并同时受到思想教育,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语文学科是个基础工具课。有人回避"工具"一词,怕因此而贬低其思想性,其实不然。因为语文是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语文教学具有强烈的思想性,那是理所当然的,古今中外的语文教学,无不负有思想教育任务。从历史经验来看,不明确提出工具性,容易使人产生误会。一、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反思1.初中语文教师的岗位责任不明确。语文教师往往集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于一身。更为严重的是,在广大农  相似文献   

8.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使学生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著名的小学语文教育家田本娜教授指出,"小学语文是工具性学科,是基础工具学科,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学科,既是发展儿童的语言学科,又是儿童个体发展的心灵学科".小学语文的这一"发展"目标决定了"个体发展"应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主旨和归宿.因此,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不能脱离"发展"这个总目标.  相似文献   

9.
当前,语文课堂中语感教学已被许多教师忽视;如何在语文课堂实践中进行语感教学?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和认识。一、当今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着长期忽视语感教学的现状"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学科是学习各门学科的基础工具。"这是新课程标准语文教学大纲中所明确阐明的语文的性质,同时区别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其中语感教学可以作为区别语言类学科与其他学科  相似文献   

10.
《大纲》指出:"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学科是学习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这不仅言简意赅地阐明语文学科的重要性,也指明了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任务和方向。语文的这一特点决定着语文学科对其他学科的渗透性及其工具性功能。可见在初中阶段实施素质教育中,语文学科素质教育的地位是何等的重要。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呢?我认为:  相似文献   

11.
什么语文是语文教学的根本问题.大纲试验修订版关于语文的文化定位,源源于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工具说"和"人文说"的争论.工具说看成是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弊端的罪魁难于令人信服.倘若把语文看作是最重要的生活工具,倘若把作为语文的外延的生活认识得更全面些,则"人文"就可以统一到"工具"这一概念中来.  相似文献   

12.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经审查通过,即将颁布实行。 这个大纲简明扼要,实事求是,教师、专家认为是好的。 以下就几个比较重要的问题,淡点个人的理解。 认识语文是基础工具 大纲开宗明义,指出:“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明确肯定语文的性质。这个性质不是别的,而是“基础工具”。什么是基础工具呢? 先说基础。大纲说:“学好语文,不但对于  相似文献   

13.
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顺应教改潮流,认真学习新课标的理念,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并且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积极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努力转变教学方式、评价方式,提高自身结构和素养。  相似文献   

14.
汉字是语言交流的基础,是小学生学好语文的重要工具之一。《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识字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一年级的识字量明显增多,教学中也面临着许多  相似文献   

15.
正整体信息效应通过信息传输这种多层次、多渠道的智力协作和思想感情的交接与沟通,形成组织总系统的协同效应。教学中,着眼整体效应,可提高教学效益,优化课堂教学。小学语文课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一切素质教育源于语文学习。语文是"工具",其他学科的学习、表达和交流都离不开这个"工具"。着眼整体性,是以  相似文献   

16.
一、大语文教育观义务教育的大语文教育观提出的依据是基础教育中语文科的工具性.《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是从事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是学习各门学科必须掌握的基础工具.新颁布的《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也指出: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学科是学习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学好语文,不但对于学好其他学科十分必要.而且对于将来从事工作和继续学习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科技的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是人的思维能力的竞争。创造性思维能力是现代人素质的核心。创造性思维是指人们在发现或发明新事物、新原理产生某种新思维时的思维过程,即创新的、前所未有的、具有一定社会价值和意义的思维。语文是学习各门学科的基础工具,更是创造的基础工具。为未来培养人才的语文教育也必然要把这一核心素质的培养当作"重头戏"来抓。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语文——母语——民族共同语与人的关系,说明语文——语言——母语是一个人生活、学习、工作的基础和工具;是中小学生学习、深造、参与社会生活的基础工具:也是做人的基础和工具。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语文── 母语── 民族共同语与人的关系,说明语文── 语 言── 母语是一个人生活、学习、工作的基础和工具;是中小学生学习、深造、参与社会生活 的基础工具;也是做人的基础和工具.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让学生掌握这一交际工具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能为他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是一种双向甚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