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罗璇 《成才之路》2010,(23):67-67
英语中的否定方式很多,诸如全部否定、部分否定、含蓄否定、转移否定等等。英语中的部分否定与全部否定之间存在着异同点,相同点表现在这两种否定方式都可借助于not,缩略为n't;不同点表现在前者否定“部分”,后者否定“全体”。部分否定则是比较特殊的一种,值得我们重视和探索。  相似文献   

2.
“V/A不X”结构是指谓词后跟否定性补充成分的“述不补”短语结构。如“看不见”、“说不下去”、“管不了”、“拿不得”等。这里我们不讨论“V/A不X”短语结构本身的结构情况,而只是从意义上来谈位于此结构中“不”字的否定对象。 “不”字作为否定副词,具有否定作用,一般也只是否定它后面的中心语或修饰语成分。但是,此结构中的“不”字其否定的对象不仅仅是“V/A不X”中的X项,它可以否定它前面的“V/A”项,还可以否定能加入“不”字的“V/AX”结构,除此之外,还可以否定“V/A不X”结构的补语或其他成分。  相似文献   

3.
英语的间接否定句中 ,否定部分可借助于隐含否定意义的词、词组及惯用句式来表达。本文总结了常见的几种间接否定形式  相似文献   

4.
“从来”和“向来”一直是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文章从语义分析的角度,认为;“从来”和“向来”既对立又互补。“从来”倾向用否定形式,“向来”倾向用肯定形式。若都用于否定式,则有不同的侧重点,“从来”否定式偏向对某一具体动作、行为、事件的动态否定,是倾向对客观性的否定;而“向来”否定式更偏向对静态的、抽象的、主观的方面进行否定。“从来”还可以在过去的时间中截取一段出来进行否定,但“向来”没有这个用法。  相似文献   

5.
副词“并”、“又”用于否定形式的语义、语用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话语中有交叉现象的“并”与“又”进行研究,分析了它们用于否定形式时语义、语用上的差异,指出一概把它们描写为“加强否定语气”有欠准确。文章第一部分对含“并”的否定句的语境预设进行分类,指出“并”的语法功能是加强对语境预设的否定,其语法意义是“强调事实或看法不是所认为的或可能会推想的那样”。第二部分指出含“又”的否定句存在两个层级的语境预设,“又”的语法意义是“从否定的角度来强调理由,进而加强对某种行为、做法或心态的否定”。第三部分从语体风格、感情色彩、语义指向以及它们在语言结构链条上的位置等方面将“并”与“又”进行对比。另外,还对话语中“并”与“又”交叉的现象作出了解释  相似文献   

6.
1.回答提问中国人对别人的问话,总是以肯定或否定对方的话来确定用“对”或者“不对”。如:“我想你不到20岁,对吗?”“是的,我不到20岁。”(“不,我已经30岁了。”)英语中,对别人的问话,总是依据事实结果的肯定或否定来确定用“Yes”或者“No”。如:You’re nota student,are  相似文献   

7.
英语中许多肯定句含有否定意义,这些否定部分通常借助于含有否定意义的词,词组及习惯句式来表达。汉译时要正确理解其内涵,才能使译忠实于原。  相似文献   

8.
当前,在中国人民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之际,历史虚无主义出于否定党史、歪曲国史,进而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之“良苦用心”,打着“还原历史”、“重构历史”之旗号,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战历史竭尽攻击、丑化、污蔑之能事,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因此,迫切需要借助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大理论利器,旗帜鲜明地批判其反党反社会主义之本质,还历史以真实面目,以正视听。  相似文献   

9.
文言中肯定否定也有量的差别。它们区分出:完全肯定或否定;部分肯定或否定,姑且称之为半肯定、半否定;超过肯定或否定,不防称之为过肯定,过否定。半肯定一般由表不完全义副词如“劣”“差”“略”等修饰构成,隐含相当的否定。半否定的构成,或者用半否定形容词“难”修饰,或者以否定副词修饰“必”“易”等,或者否定词前由不完全义副词修饰,都隐含相当的肯定。过肯定基本上是由“太”“泰”修饰的肯定句,隐含相当的否定。过否定有说出和不说出隐含的肯定意义两种形式,一般由否定词修饰唯一义副词如“惟”“独”“但”等构成。“半”“过”表达法,不仅适应了事物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反映需要,而且满足了人们丰富的思想感情和复杂交际的具体环境的表现要求。它们字面义和隐含义的结合,大大丰富了语言的表达能力,具有明显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0.
否定言语行为不一定由否定言语形式体现,否定言语形式也不一定实现否定言语行为,这种目的和形式的分化使否定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能够影响语言效果,这说明否定具有某种修辞功能。毛泽东同志的语言生动、活泼、多变,其《<农村调查>序言》运用了大量的否定艺术,有驳有立,或反面论证或正反对比论证,充分显示了毛泽东同志高超的语言艺术和论证才能。一、内部语素具有对照性否定的成语或词语所谓“内部具有对照性否定”是指“肯定+否定”式的内部构成方式,词语的前后语素相对照。如:闻所未闻、知而不言、言而不尽。这三个词语中“闻”、“知”、“…  相似文献   

11.
初学英语的人往往一接触“不”、“没有”的否定概念,就把 not 或 no 信手拈来。这是因为,在一般情况下,用 not 和 no 来表示否定概念,除了词序不同而外,和汉语表示否定的相应句型基本上无甚差异,似乎较容易理解和使用。其实,英语中用以表达否  相似文献   

12.
“不是 NN”结构中的“NN”可以是偏正、复指、联合关系。当“NN”为复指和联合关系时,由于句法格式的限定,“不是”否定的是“NN”的整体。我们收集的语料表明,复指、联合关系的“NN”在“不是 NN”结构中的比例很小,绝大多数的“NN”是偏正关系。当“NN”是偏正关系时,“不是”的否定范围有时只能否定前项,有时只能否定后项,有时前、后项或整体都可能被否定。出现只能否定前项或后项的情况,和“NN”表示的概念范畴的外延有关。“不是 NN”结构,前后项及整体都有可能被否定的情况比例很大,静态地看,歧义指数很高,尽管如此,实际言语交际活动中出现歧义的情况并不多见,这和表达者有意或无意为之的语篇消歧策略有关。  相似文献   

13.
“再+VP”结构既可以表示肯定,又可以表示否定。该结构表示隐性否定时构成祈使句,要求VP具有[+述人][+可控]的特征,多用来表示威胁、警告、劝阻的语用否定。该结构存在着“有本事/种/胆+再+VP”“再+VP+试试(看)”“再+(给我)+V+数量词”“再+V(VP)+就+后果”等多种变体。其隐性否定义是在语用推理下产生的元语否定,说话人通过否定假设条件、凸显假设后果,来增强话语中的威慑效力,劝阻或制止听话人继续实施当前行为。听话人可以通过说话人在会话过程中对礼貌原则的有意违反,来识解其表达的隐性否定义。  相似文献   

14.
第二类,否定判断句式。在现代汉语里,否定判断句的构成方式是将否定副词“不”加在肯定判断句的判断谓语前面,而不直接加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的前面。文言文的否定判断句则不同,它可以直接将否定副词“非(匪)”放在作谓语的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的前面。“非(匪)”可以译成现代汉语的“不是”,但它不是否定性的判断词,也不是否定副词和判断词的结合。从语法作用上看,“非(匪)”只是一个一般的叙述性的否定  相似文献   

15.
英语在表达部分否定时,可用含有“部分”意义的词加上表示否定意义的词,以及用含有“整体”,“全部”意义的代词或副词与否定词连用等形式。否定词与“and”或“or”连接的两个并列词语连用时,可分别造成部分否定或全部否定,要慎重辨析其含义。  相似文献   

16.
分析农民经过“农民-农民工-农民”两次身份上的否定回到农民本身,来谈“否定的否定”的现代意义。根据恩格斯“否定的否定”辩证法的基本阐述原理,具体论述两次否定的过程中农民工产生的原因、农民工的产生所亟待解决的问题,遂对其第二次否定。  相似文献   

17.
否定副词“毋”表示禁止、劝诫.“毋”的否定范围主要是在“毋”字之后,也包括“毋”前的主事主语、受事主语以及原是介词宾语的主题.“毋”的非对比性否定中心可以在其后的谓词上,也可以在“毋”后的宾语、定语、补语、状语上.“毋”的对比性否定中心有两种表现方式,一是用语义成分的非常规配位来表现,二是用平行结构来表现.  相似文献   

18.
2 3 “非”命题教材教法研究“非”命题其实就是命题的否定 ,“非”运算就是构造一个命题的否定命题 ,这里应该不止只是对简单命题而言 ,基本的复合命题的否定也是应该理解的 ,因为反证法的核心就涉及命题的否定 .关于“非”命题也是逻辑教学的一个难点 .教师教学用书上 (第 10页 )明确指出 ,命题“若p则q”的否定是“p且非q” ,这可由真值表证明或验证 .但是 ,文[1 5] 仍认为其否定命题是“若p则┐q” ,文[1 6] 也说 ,“应该明确 ,命题的“非”只否定结论” .文[1 7] 则构造两个同假的命题来质疑“非”命题的真值表 :p :可以被 5整除的整…  相似文献   

19.
far from是英语中很常用的一个形容词短语。它的原意是表示“远离……”,由此意转为“远未……”或“绝非……”之意,来达到全部否定之目的。其用法如下:  相似文献   

20.
初中语文第四册汉语知识“句子的用途”一节指出否定的陈述有两种主要的表达方式,其中一种是在动词前面加上否定副词“没”或“没有”,表示否定事物的存在或否定某种动作、行为曾经发生。所举的例子中有这样一个:“我们那儿从来没有这样的狗。”这里“没有”课本上认为是副词。可是如果去掉“没有”,这个主谓句就没有了谓语,可见这里的“没有”是动词,而不是副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