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曾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细细品味发现,教师研究分析教材的过程与青原行思大师参禅的不同境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2.
杨国平 《文教资料》2006,(15):122-124
中学生物作为基础性自然科学,课程内容更多的是侧重于对生命现象的描述和对生命本质特征的概括与诠释。因此,对教材阅读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了生物教学的效果。阅读是最直接、最基础、最实在的自主学习,讲和练代替不了学生的阅读,讲和练只有建筑在学生深刻阅读的基础上才能有实效。这一点不但是过去生物教学的经验所得,而且对于实施新课程,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也具有重要意义。阅读教材要讲究方法,要注重实效,要身心投入,要多感官并举,要一步一个境界。读懂教材“懂”就是心灵的认可,读懂就是对教材上图文信息的接纳、认同和领会。读懂的…  相似文献   

3.
现代教学,本质上是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苏霍姆林斯基在《论教育素养》中说:“教师越是能够运用自如地掌握教材,那么,他的讲解就越是情感鲜明.学生听课后需要花在教科书上的时间就越少。这是教师素养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教师只有充分而又认真地钻研教材,才能针对学生实际,设定现实的情境,唤醒学生切身的生活体验.  相似文献   

4.
从数学课标的解读来看,如果我们在教学前不对教材进行深入分析,就很难将教材的价值彰显出来,也很难让学生习得"有用"的东西。为此,我们在教学前,就必须对使用的教材进行深入分析,从不同视角挖掘教材中"有用"的东西,从而让教材中的价值真正呈现在学生的面  相似文献   

5.
<正>全国各地的教材版本很多,但使用教材的老师们往往会发出同一种抱怨:自己使用的教材太难教,内容多,难度大,配套资源不足……老师们常常羡慕着其他版本的教材,也许,隔山看景才是最美的!老师们也常常盼望着新教材的出现,可能,新鲜的才是最富有营养的!其实,任何一个版本的教材都不可能适合所有学生,而教师的作用就是要按照课标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学习实  相似文献   

6.
笔者所在学校以一年级下册的“统计”为题,举行了同课异构活动。三位执教老师都能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准确把握教学的重难点,顺利实现知识性目标的达成。但是,由于处理教材的角度和艺术性的不一,在统计意识的激发、统计策略的培养、统计方法的优化等方面,却是大相径庭。现简要分析如下,以供老师们参考。  相似文献   

7.
多年到中小学听课发现,好课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教师对教材分析得特别透。吃透教材,才有教法新颖、培养学生能力诸种要求可言。多年指导师范生毕业实习发现,指导学生备课、讲课,指导来指导去,关键也是在于教材分析。教材分析不透,课就难免上得浮躁,也就达不到给...  相似文献   

8.
《四川教育》2006,(2):42-42
教材是主要的教学资源.钻研教材是教师最不可或缺的教学基本功。通过钻研.既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丰富教学行为手段,同时,也可以拓宽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道路。因此。我们提倡认真研究教材。只有研究,才能深入理解;只有深入理解,才能正确运用;只有正确运用,才能实现教学目标。研究教材对教师来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相似文献   

9.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些例子教学生掌握这个工具,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这句话深刻阐明了“教师”、“教材”、“学生”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教材”是凭借,“教学”是手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不需要教”是目的,虽然教材仅仅是教学的一个凭借,但它作为可凭借的对象,其使用的有效性与教学效果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三种境界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编者注:此句出自辛弃疾《青玉案·元夕》,原句为“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此等语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遂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王国维《人间词话》王国维认为,做大事业、做大学问,第一是要树立目标,有一个总体认识。“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既知长路漫漫,便得下定决心,将这条长路…  相似文献   

11.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些例子教学生掌握这个工具,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这句话深刻阐明了"教师"、"教材"、"学生"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教材"是凭借,"教学"是手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不需要教"是目的.虽然教材仅仅是教学的一个凭借,但它作为可凭借的对象,其使用的有效性与教学效果密切相关.通  相似文献   

12.
潘志琴 《现代教学》2010,(11):66-66
在近几年的英语教学中,很多教师从学生兴趣出发,使英语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英语知识,提高了语言交际能力。但是,在热闹的活动背后,有些教师在教学时只关注了表面,各种教学活动只是流于形式,学生的主动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并没有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3.
笔者认为,教师对教材的解读可分为三层境界,研读越透彻所达境界就越高. 第一层境界:通读教材,读明教材表层内容和呈现方式 新教材图文并茂、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充满了时代气息,改变了过去内容呈现形式单一、结构呆板的状况.  相似文献   

14.
低级境界:强制教育  《半月谈》1998年第12期曾刊载过一篇文章《老师,放下你的拳头》,讲述了发生在湖北省谷城县城关镇中学的悲剧:15岁的学生王蕾在学校里受到老师的体罚自尊心受伤害而服毒自杀。  案例中的这位老师是悲剧的制造者。他的教育方法是典型的强制教育,即靠威胁、吓唬甚至暴力对学生进行强制,迫使其就范。  强制教育是一种最低境界的教育,这种野蛮教育带给学生的是身体和心灵的直接伤害。教育应该是心灵与心灵沟通的净域,绝不允许残暴和强迫,这应是现代教育最基本的精神和最起码的要求。一般境界:引诱教育  笔…  相似文献   

15.
广义的阅读包括对文字、图画、景物、场面、音乐、建筑、舞蹈、戏剧等一切能够诉诸感官的事物和现象的观察、体验与欣赏,而狭义的阅读只是对书籍、报刊文字材料的阅读(观察、体验与欣赏)。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一书中谈到,凡是能成就大事、大学问的人,无不经过读书的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必须站得高,看得远,选定自己的奋斗目标,这是第一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一个人在认定自己的奋  相似文献   

17.
第一境界:把学生当孩子。正确对待自己教育对象的教师才是称职的教师。把学生当孩子,你会宽容孩子的缺点,原谅孩子的过失。你不会因为孩子的一点错误而伤害孩子的身体,更不会挫伤他的心灵。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的职业意味着他放弃了个体喜怒哀乐的权利,应使自己胸怀宽广。”曾经有一个调皮的学生因误会了老师对他的关心,便故意将墨水偷偷洒在了老师的衣服上。这位老师知道后什么都没说,只是给这位学生写了这样一首诗:“土地宽容了种子,拥有了收获;大海宽容了江  相似文献   

18.
刘伟 《成才之路》2011,(8):97-I0014
偶尔看到一句话:小成靠勤,中成靠智,大成靠德。仔细玩味,觉得颇有深意,因为其不但道出了人生成功的三种境界,更说明了达到这三种境界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9.
近代学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水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相似文献   

20.
第一境界:把学生当孩子。正确对待自己教育对象的教师才是称职的教师。把学生当孩子,你会宽容孩子的缺点,原谅孩子的过失。你不会因为孩子的一点错误而伤害孩子的身体。更不会挫伤他的心灵。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的职业意味着他放弃了个体喜怒哀乐的权利,应使自己胸怀宽广。”曾经有一个调皮的学生因误会了老师对他的关心,便故意将墨水偷偷洒在了老师的衣服上。这位老师知道后什么都没说。只是给这位学生写了这样一首诗:“土地宽容了种子.拥有了收获;大海宽容了江河,拥有了浩瀚;天空宽容了彩霞,拥有了美丽;人生宽容了遗憾,拥有了未来。”后来这个学生幡然醒悟,主动向老师承认了错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