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代诗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六年制语文第九册23课)“天寒白屋贫”句,学术界多将其中“贫”字翻译为“贫穷”。如《唐诗鉴赏辞典》说道:“‘天寒白屋贫’是对这户人家的写照;……简陋的茅房,本来已经使人感到境况贫穷,再时逢寒冬,就更显出贫穷。”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教学参考书》也持类似观点。虽说“诗无达诂一,但艺术鉴赏必须尽可能地吻合作品原意。在这里,我认为“天寒白屋贫”的“贫”字,如释为“稀少”,则更有助于领悟该诗的意蕴。  相似文献   

2.
《论语·学而》中有一个经典的片段: 子贡日:“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日:“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日:《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日:“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相似文献   

3.
清代沈德潜在《说诗晬语》中谈过诗的“理趣”,并举杜甫的诗为例,如“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后游》)杜诗的意思是:江山、花柳好象在等待着人们去游赏,用以说明大自然是毫无私心的.可见他所讲的“理趣”,就是指全诗既有完整鲜明的艺术形象,又含包着哲理;他反对“理语  相似文献   

4.
<正>节选文段子贡(1)曰:“贫而无谄(2),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3),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节选自《论语·学而》)注释(1)子贡:端木赐,孔子学生,字子贡。(2)谄:谄媚,奉迎。(3)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出自《诗经·卫风·淇奥》。如同兽骨象牙,切削之后还要磨治,如同玉石器物,雕琢之后还要打磨,意即精益求精。  相似文献   

5.
斯蒂芬·克瑞因(Ste phen Crane1871—1900)是美国小说家,他写了不少好的中篇和短篇小说,如《铁血雄狮》(The Red Badge of Courage)和《小船》(The OpenBoat)等.他也是一个继承了惠特曼和迪金森的风格,在诗歌的创作上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成为二十世纪以后英美意象派诗人的先驱的美国近代有影响的诗人之一.美国当代著名诗人葛瑞葛里·柯索说:“诗和诗人是不可分的——我不能对你谈诗而不谈到人.事实上,作为一个诗人,我就是我写的诗.”(见《诗人谈诗》当代美国诗沦,陈祖光译,第307页).我觉得这话说得很中肯.艾青说过:每一个诗人有他自己的一个缪斯:惠特曼和着他的缪斯散  相似文献   

6.
高鲲 《现代语文》2006,(5):48-49
阮籍以《咏怀诗》名世,一般提到他的《咏怀诗》,都是指其五言《咏怀诗》。如《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阮籍”条说:“……(阮籍)长于五言诗,代表作《咏怀诗》82首多抒写忧生伤时的苦闷,为后世传诵。……”但阮籍是否还写有四言《咏怀诗》,有多少首,知道的人就不太多了,因为建国后几部通行的文学史著作都不提这个问题,只有胡国瑞先生在《魏晋南北朝文学史》中提到阮籍还有四言《咏怀诗》三首。《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阮籍”条说:“……其主要作品就是五言《咏怀诗》,此外还有四言《咏怀诗》,今存13首。……”另外质量较高的《中国历代…  相似文献   

7.
黄炳麟 《语文知识》2003,(12):11-11
苏轼说:“街谈市语,皆可入诗。”其《诗颂》:“冲口出常言,法度去前轨。人言非妙处,妙处在于是。”他认为口头的俚语俗话正是诗的“妙处”。他被贬黄州时作有《食肉歌》:“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着自家君莫管。”诗中所写就是后人常说的“东坡肉”,诗歌如口语,通俗有趣。  相似文献   

8.
寒山子《寒山寒》诗有云 :“寒山寒 ,冰锁石。藏山青 ,现雪白。日出照 ,一时释。从兹暖 ,养老客。”今按“寒山寒”后一“寒”字 ,既承寒山子隐居之处名而言 (闾丘胤《寒山子诗集序》云其“隐居天台唐兴县西七十里 ,号为寒岩”) ,又有引伸而别具意象 ,且与后之“暖”字相应 ,盖言己 (诗中“老客”乃寒山子自称 ,说见项楚先生《寒山子诗注》 ,中华书局 2 0 0 0年版 )得道则心不寒也———心不寒 ,庶几身亦不寒耶 ?又 ,寒山子《人问寒山道》诗云 :“人问寒山道 ,寒山路不通。夏天冰未释 ,日出雾朦胧。”与前录“日出照”而冰雪“一时释”有异…  相似文献   

9.
<正>一、游戏导入,走近蟋蟀,亲近经典看图猜物游戏。(放大镜显示各个小动物的身体部分)你瞧这是什么?(蟋蟀)古代的文人墨客常常将蟋蟀写进自己的作品。如《诗经》中“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南宋诗人叶绍翁有诗云“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诗中的“促织”就是蟋蟀。蟋蟀又被称作“蛩”,我们的民族英雄岳飞也在他的作品《小重山》中提到了蟋蟀——“昨夜寒蛩不住鸣”。你看,蟋蟀的名字还真不少呢!  相似文献   

10.
一于谦(1398—1457),明代浙江钱塘县(今杭州)人。幼年勤学,十五岁就考取了秀才。他很仰慕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的为人,书斋里曾悬挂文天祥的画像,他在“画赞诗”里写有“殉国忘身,舍生取义”,“宁正而死,弗苟而全”等辞句,反映出他在年轻时就把自己品德修养的水平,指向祖国历史上第一流英烈人物。这时候于谦还曾写下《石灰吟》和《詠煤炭》等诗。用隐喻的手法来寄托他的雄心壮志。如他在《石灰吟》里写道:  相似文献   

11.
吴承恩是否有蕲州之行?笔者在写《蕲俗·孙大圣·西游记》(见《黄冈师专学报》1989年第3期)一文时,已从蕲春民俗诸方面进行论证,认为吴承恩蕲州之行是可信的。后来在查阅资料,翻看《吴承恩诗文集》时,又发现了吴承恩有一首《夏日》诗,全诗如下: 高堂美人不禁暑,冰簟湘帘梦秋雨。岂知寒燠运天功,我为黎民实禾黍。笔者认为,《夏日》诗是吴承恩蕲州之行的又一重要诗证,其理由有如下两条: 一、《夏日》诗所咏“冰簟”是蕲州地方宝物之一的蕲竹簟。对蕲竹簟,历代文人墨客对它都有不少吟诵,而且均从“冷”、“寒”、“冰”入手,如白居易《病中逢秋招客夜酌》诗:“卧簟蕲竹冷,风襟邛葛疏。”南宋王觉《谢刘本玉先生惠簟》诗:“旧时正尔冷  相似文献   

12.
《初中生》2018,(14):47-48
孙智正(青年作家.出版长篇小说《青少年》《南方》《日食》等,拍摄电影作品《杀手》《90分钟》等):《遇见》的前面四节,从听觉、视觉、触觉和心理等多方面描述了“遇见”之美;通过它们的铺垫,突出了最后一节里的“人情”.于是,诗歌给人以“天人合一”之感——你看,云朵和云朵拥抱、花朵和花朵依偎、枫叶和枫叶牵手、雪花和雪花共舞,它们都在一起,而“我们”也在一起.“我们”仿佛模仿了物理世界,而物理世界也仿佛有了人情.在这首诗里,人和自然之间,仿佛一个流转着情感的共同体.此外,这首诗的形式也不错,相同句式的回环往复,富于节奏感与音乐美.(选《遇见》)  相似文献   

13.
唐代以科举取士。在当时的京城长安,盛行一种“温卷”风气。如赵彦卫《云麓漫钞》记载:“唐之举人,先籍当世显人,以姓名达之主司,然后以所业(自己的作品)投献,逾数日又投,谓之‘温卷’”.李白初到长安,受到太子宾客、大诗人贺知章的赏识,“全龟(唐代三品以上官员佩带的饰物)换酒”,盛情招待,惊呼李为“谪仙人”,还把他推荐给唐玄宗,作了翰林学士。杜甫受到尚书左丞韦济的赏识,也屡次上诗(《奉寄河南韦尹丈人》、《赠韦左丞丈济)、《奉赠韦丞丈二十二韵》),  相似文献   

14.
吴梅《中国戏曲概论》说:“一代之文,每与一代之乐相表里。”冯班《钝吟杂录》云:“伶工所奏乐也,诗人所造诗也,诗乃乐之词耳。”诗与音乐有着不解之缘,这在文学史上可以得到有力的证明。远古时代的诗实际上都是歌曲,诗与歌是不可分离的一种东西。《诗经》中的作品也都是可以合乐歌唱的,故司马迁说:“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史记·孔子世家》)《墨子·公孟篇》也说:“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而且《诗经》中的作品因其配合音乐的不同而各有特色,如“风”诗是配合地方色彩的音乐,“雅”诗是配合  相似文献   

15.
由朱东润先生主编的高校文科教材《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二册选有宋朝梅尧臣的《汝坟贫女》一诗,笔者对教材为此诗作的某些注解存有异议,另觉原诗序中也有不确之处,故为此文请教于大方之家。为了讨论的方便,首先把《汝坟贫女》诗并序以及题解参录于此。诗序:时再点弓箭手,老幼俱集.大雨甚寒,道死者百余人.自壤河至昆阳老牛陂僵尸相继。,原诗:  相似文献   

16.
(一) 陶渊明《咏贫士》七首,是一组主题相同的诗,除一、二两首纯属自咏外,其它五首分别歌颂了古代六个“贫士”,即阮公、荣叟、黔娄、袁安、张仲尉、黄子廉。了解上述诸“贫士”的事迹,就可以看出作者写这一组诗的目的。作者歌颂的这六个“贫士”,除阮公事迹不明外,其余五人在有关古籍中均有所记载。荣叟,即荣启期,据《列子·天瑞篇》记载:孔子游于泰山,见到荣启期行乎郕之野,鹿裘带索,鼓琴而歌。当孔子问到他感到快乐的事有哪些,荣作了具体回答;最后荣说:“贫  相似文献   

17.
在对诗歌文本的意义阐释上,孟子的“以意逆志”说、刘勰的“知音”说等,都是以探求和追寻作品确定不变的原意为目标的。然而事实证明,这往往既是不必要的,也是无法完成的。与此不同,《易经·系辞》中有“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的思想,荀子也说:“善为《诗》者不说,善为《易》者不占”。(《荀子·大略》)到了西汉,董仲舒更是明确提出了“《诗》无达诂”的命题。他说:“《诗》无达诂,《易》无达占,《春秋》无达辞。从变从义,而一以奉人”。(《春秋繁露·精华第五)刘向也曾提到:“传曰:《诗》无通诂,《易》无通占,《春秋》无通义。”…  相似文献   

18.
意境新探     
意境,是中国文学艺术理论中一个重要的审美概念。诗讲意境,散文也讲意境,音乐、舞蹈、绘画无不讲究意境(绘画或称画境,音乐或称乐境)。大凡运用形象思维进行创作的作家艺术家,无不在自己的作品中追求意境美,否则,便失去了艺术创作的价值。意境这一概念,始见于相传为唐朝王昌龄所作《诗格》,他说诗有三境:物境、情境、意境。王昌龄之后的中、晚唐诗人和评论家(如释皎然)又把物境称为“实境”,把情境与  相似文献   

19.
“席地”一词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曾出现多次。如: 1.古人席地而坐,要起来就先跪,然后站立。(《鸿门宴》中“项王按剑而跽”的注文) 2.隆冬,贫者席地而卧。(《狱中杂记》) 3.古代席地而坐,没有专门供人坐的家具。(《语言的演变》) 4.占代只有“几”“案”,……适应席地而坐的习惯。(《语言的演变》)  相似文献   

20.
1.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助莺燕的活动 传达了春天来临的信息,也透露着诗人的喜悦之情, 这两句诗是: 京市海淀区) (北 2.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巧借两个情感色 彩的地名与他的心情暗合,表现他“昨日”与“眼前” 独有的枪然与凄苦。在诗史上堪称绝对、绝唱的这两 句诗是:_,。(吉林长春) 3.文天祥《过零丁洋》一诗中,运用比喻表现宋朝 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句子是: (广西自治区) 4.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名句“ 与孟子“舍生取义”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广西北海) 5.杜甫在《春望》中悲哀国破家亡,伤感离乱之 痛,表现他爱国、眷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