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们往往会用“呆若木鸡”形容一个人有些呆头呆脑、痴傻发愣的样子.然而,“呆若木鸡”最初的含义和现在的用法没有丝毫关系,反倒是一个褒义词. “呆若木鸡”出自《庄子·达生》,原本是个寓言.故事讲的是,因为齐王爱好斗鸡,一个叫纪渻子的人就专门为齐王训练斗鸡.过了十天,齐王问纪渻子是否训练好了,纪渻子回答说还没有,这只鸡表面看起来气势汹汹的,其实没有什么底气.  相似文献   

2.
《同学少年》2013,(5):53
形容一个人有些呆头呆脑、痴傻发愣的样子,人们往往会用"呆若木鸡"这个贬义词。然而,"呆若木鸡"最初的含义和现在的用法没有丝毫关系,反倒是一个褒义词。"呆若木鸡"出自《庄子.达生篇》,原本是个寓言。故事讲周宣王爱好斗鸡,一个叫纪子的人专门为他训练斗鸡。过了十天,周宣王问纪子是否训练好  相似文献   

3.
成语"呆若木鸡"源于<庄子>: 纪省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曰:"鸡已乎?"曰:"未也,方虚,而恃气."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相似文献   

4.
“呆若木鸡”是形容某人呆笨像木头雕成的鸡一样,为众所周知的贬义语,不须多作解释。但也有人望文生义,以为“望似木鸡”与“呆若木鸡”含义差不多。其实“望似木鸡”是褒义语,这里的“木鸡”与“呆若木鸡”中的含义完全不同。混淆者是因为不了解“望似木鸡”典出何处,所以搞错。“望似木鸡”典故出自《庄子·达生》:纪渻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乎?”曰:“未也,虚骄而恃气。”十日又问。  相似文献   

5.
呆若木鸡     
古时,斗鸡是贵族们寻欢作乐的一种游戏,齐王便是当时的一位斗鸡迷。为了能在斗鸡场上取胜,齐王特地请高手纪浩子帮他驯养斗鸡。  相似文献   

6.
汉民族语言十分丰富,为其它民族语言难以比肩。汉语中的成语是汉民族语言词汇中的精华。具有简洁明快、要言不繁、画龙点睛的特点。它博大繁富,历史、地理、人事、社会无所不包,可以说,汉语成语是汉民族的百科全书。语言是人类社会活动的记录,成语中有许多是反映教育活动的。研习这些成语,能给人许多启示。下面类选试析数则。一、反应教育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成语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对它是千百年来经过锤炼加工、约定俗成的语言素材。言简而意赅。用得恰到好处,可为文章增色;反之,则会产生歧义,引起误解,闹出笑话来。当前,有些中小学语文教师对成语教学大都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学生似懂非懂,囫囵吞枣,往往处于朦胧状态。这样就谈不上融会贯通、运用自如了。从近几年高考来看,我区考生的语文试卷中,在成语这一栏失分的也不在少数。为此,有关成语教学方面的一些问题,我曾提出了一些粗浅的看法(见拙作《成语教学管见》,载《淮阴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80年第四期)本文着重谈成语教学方法和要求:“懂”、  相似文献   

8.
呆若木鸡     
纪渻(shěng)子为周宣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可斗已乎?曰:未也。方虚骄①而恃气。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影响②。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  相似文献   

9.
呆若木鸡     
[解释:]呆:傻,发愣的样子。呆得像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周宣王有一特殊的爱好,喜欢看斗鸡。他让太监们养了不少精壮矫健的公鸡,早上下朝之后就到后宫的平台上看斗鸡取乐,时间一久,他发现无论哪一只英勇善斗的鸡都不是常胜将军。因而心里总是感到不满足。后来,周宣王听说齐国有一个训鸡的人,[解释:]呆:傻,发愣的样子。呆得像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  相似文献   

10.
“呆若木鸡”这个成语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是“呆得像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讶而发愣的样子”。然而它的本义并不是这样,与今天人们所理解的意思完全相反。“呆若木鸡”这个成语出自《庄子》里的一则寓言故事。这个故事讲的是有一位纪先生替齐王养鸡,这些鸡不是普通  相似文献   

11.
呆若木鸡     
《红领巾》2015,(2):24-25
  相似文献   

12.
呆若木鸡     
一般人把"呆若木鸡"理解为反应迟钝,呆头呆脑,实在是大错特错——齐王喜欢斗鸡游戏。有个叫纪渻子的,自称是驯鸡高手,训练出来的斗鸡百战百胜。齐王将信将疑,就给他一只斗鸡,让他驯驯看。10天之后,齐王询问训练好没有。纪渻子说:"还没呢,斗鸡现在骄傲得很,盛气凌人,非常好斗。""好斗不是好事吗?""淹死的都是好水的,战死的都是好斗的。等我再驯驯吧。"又过10天,齐王再次询问。纪渻子说:"还  相似文献   

13.
呆若木鸡     
《阅读与鉴赏》2002,(8):18-18
纪渻子替国王训养斗鸡。过了十天,国王问他:“鸡训练好了吗?”纪渻子说:“还没有,还是虚狂骄傲血气方刚的样子。”  相似文献   

14.
呆若木鸡     
战国时,斗鸡是贵族们寻欢作乐的一项活动,齐王便是当时的一位斗鸡迷。为了能在斗鸡场上取胜,齐王特地请专家纪渻(shěng)子帮他训鸡。齐王求胜心切,没过几天,便派人来催问,纪渻子说:“鸡没训好,它一见对手,就跃跃欲试,沉不住气。”过了几天,齐王又派人来问,纪渻子说:“还不到火  相似文献   

15.
呆若木鸡     
纪渻子为周宣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可斗乎?"曰:"未也。方虚骄①而恃气。"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影响②。"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③。鸡虽有鸣者,已无变④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⑤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耳。"(选自先秦《列子》)  相似文献   

16.
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对客观事物的性质、状态、程度进行具体生动的描述,表达复杂概念。它丰富多彩、寓意深刻、变化万千,就像一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大森林”一样。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成语中数词的奥秘吧。  相似文献   

17.
续光武 《考试》2003,(1):26-27
汉语有丰富的词汇和各种形式的固定词组,作为经过千锤百炼而提取出来的语言精华——成语,就是其中之一。成语具有一般词语所不能比拟的表达能力。长期以来被人们广泛地使用,从而也成为高考语文的必考点。下面介绍在复习成语时如何要抓住特点,掌握方法。一、弄清成语的多义性成语的多义性指的是成语的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如1993年的“不刊之论”和1997年的“不孚众望”等很难单从字面上看出其意义。这类成语具有较大的迷惑性,往往容易误写误用。弄清本义,不致误写。前几年侧重成语字形的考  相似文献   

18.
龙,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象征着吉祥、高贵、长寿。你能根据下列词组的意思,在相应后面的括号里填入带“龙”字的成语吗?笔势活泼()珍贵食品()精神健壮()怀才不遇()凶险地方()威武雄壮()隐居之才()仪态异常()吟咏嘹亮()文采极好()竞赛激烈()似爱非爱()生气勃勃()前因后果()年老体弱()关键词句()地势险要()力量强大()描绘生动()殷切希望()巴结权势()品德高尚()(请把本页右下角“有奖答★题”的标志贴在信封上,把答案写在信封背面,给《小学生语文学习》编辑部“多多”寄来,你就有机会…  相似文献   

19.
20.
汉语成语数以万计,但词面上出现人名(含能代表某人的姓)的成语为数不多,至于一个成语中包含两个人名的,更是屈指可数。这里胪举部分“双名”成语,略作疏解,以供参考。范张鸡黍东汉范式与张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