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材分析;《鱼儿的奥秘》一课选自大象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探访鱼儿》。本单元属于“综合探究活动”单元。本单元以学生常见的动物——鱼做为切入点,自然生成了《鱼儿的家》、《鱼儿生活得好吗》、《还鱼儿一个美丽的家》、《鱼儿的奥秘》四个科学探究活动课题。本课是这一单元的结束课,通过前期的层层铺垫,本课最终将教学目标指向了“鱼类的共同特征”这一科学概念。  相似文献   

2.
赵水灵 《科学课》2009,(11):36-38
教材分析本课是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一课,该册教材主要训练学生“计划与组织”的探究能力,本单元是该册教材综合探究活动的第一个单元,二级目标是“能组成小组,做好观察、实验的准备”。本单元围绕“吃”的话题设计了《我们吃什么》、《食物中的营养》、《一次奇妙的旅行》、《祝你胃口好》四个步步深入的活动内容。  相似文献   

3.
李瑞芹 《科学课》2010,(2):38-39
教学分析 《寻找微生物》是大象版《科学》教材《形形色色的微生物》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属综合探究活动单元,本课是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旨在通过“食物品尝会”这一活动的导入,引起学生对餐桌上常见到的食物的观察与思考,从而发现问题,进行大胆猜想与假设,再通过对搜集的资料进行阅读、整理、筛选,来验证猜想。  相似文献   

4.
教学分析 《寻找微生物》是大象版《科学》教材《形形色色的微生物》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属综合探究活动单元,本课是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旨在通过“食物品尝会”这一活动的导入,引起学生对餐桌上常见到的食物的观察与思考,从而发现问题,进行大胆猜想与假设,再通过对搜集的资料进行阅读、整理、筛选,来验证猜想。  相似文献   

5.
教学分析 《地球自转与昼夜变化》是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地球真的不动吗》的第二课。本单元是一个系列的科学探究活动,第一课《白天与黑夜》相当于这一课的引入,也为本课的探究打下了基础。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学生知道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事实。本课由两个实验活动和一个拓展活动组成。  相似文献   

6.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冀人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9课内容。本课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学知识、能力,尝试探究“雨是怎样形成的”。  相似文献   

7.
《漫步云端》一课是大象版小学《科学》教材《变幻的天气》单元中的第三课。本单元属于“综合探究活动”单元,其二级目标是“能通过科普小报的形式来交流研究成果”。本单元第一课让学生在认识气象、天气的同时,简单了解了各种各样的天气、我国的一些天气之最,学生通过学习,知道了制作科普小报的基本流程。第二课,学生在探究活动中,  相似文献   

8.
赵水灵 《科学课》2009,(10):48-49
教学分析 《食物中的营养》是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一课,该册教材主要训练学生“计划与组织”的探究能力。本单元是该册教材综合探究活动的第一个单元,“二级目标”是“组成小组,做好观察、实验的准备”。  相似文献   

9.
余涛  陈永玲 《科学课》2009,(1):38-39
教材分析;本单元为“综合探究活动单元”《让生活充满阳光》单元的第二课。在第一课,学生通过阅读科学日记,回顾生活中关于采光的问题,分组开始了对采光设计的研究,制定了研究计划。本课则是在前一节课实验计划的基础上,开始研究行动,探索采光不足的原因,并解决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10.
蒋云娟 《科学课》2013,(6):32-33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的第二课。本课的学习将为后面几课“研究化学变化及观察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的教学打下基础,是本单元的一项重要的探究活动。本课的重点在于观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过程,找出它们之间本质的区别,发展学生思维,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  相似文献   

11.
教材解读 本课选自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材,是科学过程与方法显性化的重要单元内容之一。原教材为学生设计了一系列的科学探究活动,希望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对“解释与模型”有一个比较明晰的认识,对“解释与模型”这一科学方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考虑到教学的实际,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我对教材叉进行了部分的调整。教学由以下环节组成:第一环节,引导学生初步感知什么是事实,  相似文献   

12.
本课是大象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水和盐的故事》第一个主题活动。本册教材的目标之一是对学生“猜想与假设”能力进行综合训练,本单元承担的二级目标是对学生进行“对实验现象产生的条件进行猜想”的能力训练。本课也是学习后面两课的基础,目的是在学生大胆猜想并实验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溶解现象,并引领学生对“加快溶解的条件”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3.
本课是湘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磁铁的奥秘》中的第一课,本单元作为物质世界的探究,以“磁铁”为教学载体,设计了“神奇的磁力”、“司南的启示”、“磁铁游乐场”等三课。前两课引导学生分别探究磁铁的磁力、磁极、磁铁能指南北方向等性质和磁极相互作用的规律,后一课引导学生综合应用前两课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整个单元呈现的是“分一总”的结构。  相似文献   

14.
黄广慧 《生物学教学》2006,31(10):37-38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把“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作为课程目标之一,实验教学改变过去单纯的“验证性实验”,把“探究”列入活动建议。人教版生物学教材必修1第5章所安排的3个探究活动都要求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本课是在开展探究活动之前安排的一节生物学实验设计专题学习课,旨在为探究活动的开展做好能力储备。  相似文献   

15.
陈景生 《福建教育》2005,(7A):49-50
在一次全省的科学教学培训活动中,我代表厦门市在现场上了观摩课《鹌鹑蛋浮起来的秘密》(苏教版三下教材)。本节课比较突出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科学探究特点,受到与会老师的充分肯定。这节课教材意图是让学生探究“水中加盐加大水浮力”的问题。由于学生平时对于“盐水能使沉到水里的物体浮起来”的现象太熟悉了,学生求知欲不高,学生被迫接受的活动探究徒具形式。通过反思,我决定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突破口,改变原有教材的探究内容,  相似文献   

16.
白志江 《科学课》2009,(7):36-37
本课是大象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水和盐的故事》第一个主题活动。本册教材的目标之一是对学生“猜想与假设”能力进行综合训练,本单元承担的二级目标是对学生进行“对实验现象产生的条件进行猜想”的能力训练。本课也是学习后面两课的基础,目的是在学生大胆猜想并实验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溶解现象,并引领学生对“加快溶解的条件”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7.
李灵波 《海南教育》2014,(18):52-53
【教材分析】《月相变化》一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宇宙》单元的第二课。教材编排中,本课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认识“月相”,给月相排序,模拟月相变化,观察白天的月相。  相似文献   

18.
《地球真的不动吗》是大象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材的第六单元,是本册综合探究活动单元的最后一个单元。教材围绕学生每天都能感受到的太阳东升西落、昼夜交替现象展开认识活动,分别承担了对原因、对结果等进行”猜想与假设”的二级目标的训练任务,力求达到“能区分什么是事实,什么是假设”的二级目标。本单元设计了两个活动标题,分别是《白天与黑夜》、《地球自转与昼夜变化》。教材引领学生通过这两个活动的学习,  相似文献   

19.
《飞翔的精灵》是湘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前三课分别是《动物的特征》《水族的公民》和《吃奶长大的动物》,本课主要引领学生探究动物飞翔的奥秘,即研究它们身体结构对运动方式的适应性。执教这节展示课之前,我作了充分思考和准备,教完后收获了几点感悟。  相似文献   

20.
武际金 《科学课》2009,(8):38-41
教材分析 《奇异的病毒》是《科学》六年级上册中的一课。本课包括四个板块:活动准备、活动过程、自由活动、拓展活动。活动准备以“抗击‘非典’的场景图”为背景,提出了两个活动准备指向:1.调查了解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