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语文教学是一个"内化"的过程在对儿童的认识研究中,不少心理学家认识并总结出了"内化理念"。比如,法国心理学家让内认为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将成人世界的社会行为方式加以内化,从而形成个体的行为、认知方式。又比如,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人的一切高级的心理机能不是在内部自动产生的,它只能是产生于人类的共同活动与交往之中,这个过程是一个由外而内的过程。新课程改革理念认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通过有意识地引导对学生产生影响,使学生获得审美的体验,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情  相似文献   

2.
情境认知学习理论与情境认知教学模式简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情境认知理论的兴起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情境认知理论指导下形成了三种教学模式,即抛锚式教学模式、随机进入教学模式和认知学徒制教学模式。情境认知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知识结构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情境化认知与情境化教学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上一世纪八十年代产生以来,情境化认知理论已成为学习理论领域的一股重要的力量,在教育教学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充分地考虑了社会文化因素对学习的意义,因而被认为真正地接近了人类学习的本质。在长期以来受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控制的教学设计领域,情境化认知理论也带来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论情境认知和情境学习理论对德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辰梅  刘刚 《中学教育》2002,(10):21-22
在当前德育被低效的现实困扰之际,实现德育方法上的突破是当务之急。而要实现方法上的突破,仅在德育原有方法的基础上修修补补是不行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德育需要借鉴各个学科的研究成果来加以充实。笔者认为,情境认知和情境学习理论对改进德育实践,提高德育实效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包括心理发展观、人类高级心理机能的社会起源与思维和语言理论。深入研究社会文化理论,探究社会文化理论核心概念的教学应用,以历史的、整体的视角来全面审视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能够为课堂教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情境认知与学习是在自然情境下对认知进行研究,个体心理常常产生于构成、指导和支持认知过程的环境之中,认知过程的本质是由情境决定的,情境是一切认知活动的基础。这一理论站在对传统学校的批判角度,提出“学习是知识的建构,是意义的制定”的观点,从而对人的学习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入。基于此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模式主要有抛锚式教学和认知学徒制以及交互式多媒体的教学。  相似文献   

7.
为了能够完善高职数学教学模式,提高高职数学教学质量,对情境认知理论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地研究.首先,总结了情境认知理论的主要观点.然后,提出了三种高职数学教学模式,情境一问题高职数学教学模式、认知学徒制的高职数学教学模式和交互式高职数学教学模式,详细地讨论了每种教学模式在高职数学教学中实施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是当代西方学习理论研究的热点。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在学习的本质、学习目的、学习方式、教师作用、学习环境设置等方面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观念。情境学习理论对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信息加工的学习理论有较大的整合性。  相似文献   

9.
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维果茨基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之一。上世纪初维果茨基提出的认知发展理论给西方教育思想带来了强有力的冲击。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根据维果茨基认知发展理论提出了"支架式教学"的教育模式。基于维果茨基认知发展理论还引申出了一些新的教学观念,这些均对当代西方教育理论与实践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情境认知理论作为一种基于有意义学习并促进知识向真实生活情境转化的学习理论,与物理实验教学有着天然的适切性。从教育心理学和人类学双路径对课堂与学校环境的功能性实验教学与生活情境实验赋予理论诠释,以此建构物理实验教学的操作要素及其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1.
在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中,最受教育界重视的是他提出的“最近发展区”或“可能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理论。该理论认为:儿童凭自己的实力所能达到的学业、认知等方面的水平与经过别人的帮助后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有一段差距,这段水平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对儿童给予的帮助称之为鹰架作用(scaffolding)。此理论强调了外力(教师)的帮助对儿童(学生)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它对当前职业院校提高教师效能(teacher effectiveness)和学生效能(student effectiveness)也有较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杜娟 《陕西教育》2020,(6):71-72
情境认知理论是在批判性继承"刺激-反应"学习理论和"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以学习主体为核心的崭新学习理论,对于小提琴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基于此,文章在简要介绍情境认知理论核心概念的基础上,系统总结出其基本特征以及在高校小提琴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最终提出情境认知理论在小提琴教学中的运用方式。  相似文献   

13.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建构主义的情境认知理论(situated cognition theory)逐渐取代了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理论和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理论而成为语言学习理论领域研究的主流。该理论认为,意义的建构过程不是语言学习主体  相似文献   

14.
王绍铭 《上海教育》2003,(11A):26-27
情境认知理论的提出将人类智能研究从物理信号分析和处理的方法中解脱出来,从而更真实地逼近人类自身的认知过程。尽管该理论研究仍旧是表象的、经验的,但是它产生的影响和推力已不容忽视。情境认知应当作为科学的教育理念,而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5.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中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求知欲强的特点,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物理教学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把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巧妙地转化为问题情境。通过问题引起学生认知的冲突,激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求动机,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探求动机和兴趣,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的、快乐的事。爱因斯坦认为:“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其理亦源于此。  相似文献   

16.
维果茨基的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对教学交往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学交往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具有一定意义的语言为中介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活动。在教学交往过程中应以促进学生知识的社会建构循环、学生社会性的形成和人格的完善以及提升学生的文化视野为其发展效应,并通过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建构能力、注重教学交往中的对话与合作和创建合作型课堂气氛作为其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7.
唐积裕 《广西教育》2012,(18):86-86
有效实施基于“问题解决”的课堂教学,是解决学生由于问题意识缺失而缺少创造力这一问题的关键。这里所说的“问题解决”教学不是简单地以“提问一分析一结论”为模式的教学。要想促使学习者全身心地参与教学,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教师必须为其创造合适的学习情境,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发展思维。  相似文献   

18.
情境是当前教育的一个重要概念与理论.从情境认知理论出发,思考其对高中数学教学的意义,可以有效促进教师对数学教与学的理解.情境认知理论有三个基本观点,强调情境对促进知识构建与应用的作用.这三个观点可以解释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很多现象与问题,并能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提出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情境认知理论是当代西方学习理论研究的热点,情境认知理论在学习认知方式方面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观念。本文基于情境认知理论对成人教学进行研究,从问题的选定、成人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情境的设计、学习共同体、成人教师的作用、教学评价六个方面分析成人情境教学,以期对优化成人教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情境认知理论强调无情境无认知、无交互无认知、无参与无认知。其观点对于写作学习情境的创设具有重要意义。情境认知理论下的写作学习情境是以学生的真实表达交流为背景,以写作核心知识为依托,以任务、问题为驱动,贯穿整个写作学习过程的学习场。它具有真实性、知识渗透、任务驱动、连续性等特征。其构建应该注重生活与认知的真实,与该节课的学习元素(写作核心知识)相匹配,包含带有特定的话题、读者、目的的写作任务,贯穿整个写作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