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分析当前时代下中国社会文化热词英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讨论作品中文化词翻译的成功案例,并结合相关问卷调查反馈意见,总结评述了几种有效的翻译方法。论文指出汉语社会文化词英译时,在文化上应坚持保留中国社会文化元素的立场,在语言上,应视读者的接受能力,灵活采用不译(音译)、释义、描述、意译、替换等各种转换方法。同一个词的翻译并非一成不变,可以与时俱进,翻译的最终目的是传递真实的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2.
音译词蕴含了丰富的文化色彩.无论是英译汉还是汉译英,在翻译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带上了本民族的文化特征.本文从英汉语的音译词入手,分析音译现象,给教师教学和翻译者提供借鉴作用,以便把中国文化更多地让世界所熟知.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际交流的不断加深及各国之间文化交流不断加快,翻译界对文化翻译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对中国文化特色词汇的翻译研究更加深入。音译作为一种并不新颖的翻译方法,却在文化特色词汇的翻译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汉译英翻译过程中,对于极具中国特色的几类文化词汇采用音译翻译,能够避免文化误读,增进中国文化在异域文化中的认知和认同,最终达到最佳效果的文化传播和交流,引起人们对中国文化的全新考量。  相似文献   

4.
吴玮  党玲 《华章》2013,(17)
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的国际贸易日益频繁。而在商品的销售过程中,商标的翻译成为影响商品能否成功占领市场的一个关键因素。而在商标的翻译过程中,根据耐达对等理论,我们不能仅仅追求形式上的对等,更要注意其含义上的对等,因为其商品的翻译名称与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音译作为汉语文化负载词翻译的重要策略,有不少争议。通过对音译翻译的适用词汇,适用意境和适用方式的研究,可以更好了解音译运用的特点和局限,从而更好运用音译做好汉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起到有效传达中华文化,促进文化交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马志燕 《快乐阅读》2011,(21):180-181
日益强盛的中国经济和日益强大的中国使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中国文化,音译的应用范围在加大,汉语特色词汇的翻译出现音译化趋势。本文尝试从目的论角度对此进行探讨,认为音译已成为民族文化输出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可以起到沟通串联的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7.
意译和音译是外来词翻译的两种主要方式。与意译(free translation)更侧重于源语的意义不同,在翻译过程中,音译更强调靠近源语的读音,对于其意义则相对弱化甚至不保留。  相似文献   

8.
在英汉翻译中,音译之所以被普遍运用,在于语言本身的特性及社会文化心理方面的因素。在汉语的音译外来词中,绝大部分属于广义音译词。汉语对音译外来语的吸收是一个积极改造、从形式到内容都逐步“汉”化、力求符合汉民族心理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产品开拓海外市场遇到的第一步就是商标翻译,其翻译质量的优劣尤为重要,甚至影响到该产品在海外市场的命运。商标是企业区分产品的专用标记;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广告语言,它通常极具原语民族的文化特色,这就使得音译商标会导致其原语文化的丧失,关键是要在译语里寻求某种程度的文化补偿。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外的日益频繁交流,有越来越多的外来音译词进入到汉语词汇中。如果要了解这些音译词,那么文化是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要想真正掌握英语翻译的方法与技巧,就不能仅限于对英语词语的字面意义的理解,还需要对于英语语言国家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乃至人情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知识都有所了解,从而使得中英文之间的交流更为顺畅。所以,本文基于英汉语言的研究来对音译与文化这个问题进行研究,通过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来更好地了解这些音译词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为其服务。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英语作为一种国际语言,对汉语的影响与日俱增。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认识世界的能力逐渐增强,要求词汇不断丰富,以正确表达各种事物和概念。丰富语言词汇的途径多种多样,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人们传统观念正日益更新,更趋向于接受音译词,尤其是音意俱佳的外来词。  相似文献   

12.
付玉梅 《考试周刊》2009,(14):52-53
自古以来,东西方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距。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不断增加,文化翻译代替语言翻译已成为翻译研究的中心,文化渗透也在文化交流的过程当中越发明显。译者在文化翻译的过程当中起到了促进各国文化交流与发展的作用.同时也加剧了文化渗透现象。反之,文化渗透也对文化翻译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文化翻译与文化渗透相互促进、相互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文化的进步。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各国间交流与合作的加强,外来词语越来越多地进入到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语言.因为在音译过程中,纯音译方法存在问题,所以音译应遵循约定俗成、音义结合等原则.  相似文献   

14.
语音、语意与文字三位一体,相互映照,共同承载着本民族特有的语言文化;音译作为对原语语音的模拟,必然拥有一定的语意涵盖量,必然具备"传真"原语文化的独特视角。借鉴"五不翻"传统音译理论,探讨音译在文化词翻译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可以例证音译"传真"文化的功能。在中华民族复兴之际,中华文化急需对外传播,翻译文化词也就首当其冲,音译则是不得不倚重的"传真机"。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汉语方言音译地名所蕴含的地域文化特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内蒙古汉语方言中,有许多蒙古语和其他少数民族语言的音译地名。这些音译地名,包含着丰富而独特的文化内容,这是内蒙古自治区汉族与各少数民族及其语言互相接触、互相交融的结果,并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地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色。  相似文献   

16.
王晶 《华章》2012,(27)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提出把握文化发展规律、增强文化建设本领的时代课题.文化是影响社会整合、驱动和引导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因素;文化的先进与落后其实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其决定的标准在于经济基础;文化的绵延不断则在于其核心价值的延续不断.文化产业的兴起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产物.位于地处偏远的平利县,有着源远流长的女娲文化底蕴,女娲文化的发展与推进对平利县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论“杯具”的音译——从文化的本体论特征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敏 《宜春学院学报》2010,32(6):91-92,187
"杯具",这一中国网络当红语录,它与"悲剧"一词同音且同义,但它却更生动形象的体现着当下中国人的心理.随着它的广泛流行,已被中国人渐渐的接受,因此,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而沉淀下来.文章结合文化的本体论特性及其传播,来研究"杯具"的翻译,并借此进一步探讨文化专有名词的音译与传播.  相似文献   

18.
凡是从事翻译活动,都会遇到音译问题,音译成为翻译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手段;故音译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译文的质量。藏汉音译历史源远流长,但音译中仍然存在种种不规范、不准确的问题。文章对藏汉音译的历史、音译的现状、音译中出现问题的原因以及应采取的对策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翻译究竟是科学,还是艺术?通过对中国翻译史的回顾,尤其是对中国历史上的四次翻译高潮的回顾,研究翻译理论的发展,促进翻译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归纳总结现今词典史研究不同视角的基础上,认为词典史不能是脱离社会文化现实的"真空产品"研究.词典具有语言、文化、社会三大根本属性,它的产生和发展与特定历史背景下的语言事实和社会文化现实形成了有机互动.用"社会文化观"来开展词典史研究既可观察词典的本体特征与发展规律,可以探究词典与语言、社会文化之间的微妙联系和相互影响,从而形成动态、变化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