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当今的修辞研究常把孔子在《周易·乾·文言》中提出的"修辞立其诚"作为修辞学科的学术态度。辨析每个语义单位的意义,理清"修辞"和"立诚"的语义关系十分重要。修辞,包含修饰言辞、经营内容两个方面。立其"诚",道德层面的"诚"与"修辞"的"诚",这二者相辅相成。"立其诚"被认为是修辞的出发点与原则,作为修辞的目的也是要遵守的。  相似文献   

2.
修辞学是否以诚信为原则,也即是否纳入道德评价、价值评判,反映了两种不同的修辞观,即“主诚”和“辞巧”。人们一般认为西方修辞学更重视方法与技巧,其实主诚派和辞巧派两种修辞观贯穿于东西方修辞学史。两种修辞观分歧的焦点在于对修辞学的性质、目的及用途的认识不同,同时也就必然涉及对表达得体性的界定问题。东西方主诚派的观点有着惊人的一致性,其深刻原因就在于重视修辞学的崇高目的,注重于修辞学的认知功能、沟通功能。诚信原则并非外加于修辞学的道德要求而是修辞学功能得以实现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3.
"修辞立其诚"新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国文论的历史叙述中论及“修辞立其诚”的时候,应对之作寻本探源的考察和重新解释。所谓“修辞”,乃存在着修省与修饰两个维度,或者说偏重于反求内心之真善与倾向于追逐外饰之美两条路径;所谓“立诚”,就是要确立或者呈现内心之经验性真实,或者宇宙、人间的普遍真理;所谓“修辞立其诚”,就是以文辞之修饰或者“修省”而实现对内心之经验性或者宇宙、人间的真理性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易·乾·文言》中的“修辞立其诚”之说传世以来,训诂学家、文学理论家、修辞学家、哲学家都做过种种解说和阐述,使这个被誉为经得住历史考验的原则性立论,随着时代的推移,其内涵愈探讨愈丰富,愈挖掘愈深刻。一个极为有趣的现象是:修辞学家比较多地注意阐发“修辞”二字的意义,而认为“诚”的意思十分明确,即“诚”是诚实可信,是真情实感;哲学家则把“修辞”一语看作不言而喻,无非就是“立言”,而对于“诚”却进行了相当广泛深入的探究。  相似文献   

5.
略论“修辞立其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百年来,中国修辞学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也有失误,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忽视.在世纪之交,又强调中国修辞学的传统精神“修辞立其诚”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修辞立其诚”出自《易传·文言》,其中的“诚”更多指向儒学的安身立学之本,是一个抽象的道德概念。而张岱年先生在《修辞立其诚》中提出的“诚”的内涵则与《易传·文言》中的内涵有所不同,更偏向于一个具体的、有迹可循的理论依据。文章从“溯本归源”“大化三极”“安心定志”“知通内外”几个方面剖析了《修辞立其诚》中“诚”字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8.
9.
大家都知道,薛瑄是一位著名的理学家。在这里,我要说明几句:我认为理学和哲学是两个不同的范畴,最好不要混为一谈。理由在此没法多说了。关于薛瑄的理学,在过去和现在,已有不少文章讨论。我且不作研究,只想试论薛瑄对文艺的一些看法,不妨名之为“文艺观”。  相似文献   

10.
11.
叶圣陶先生在《谈文章的修改》一文中说:“想得认真,是一层。运用相当的语言文字,把那想得认真的心思表达出来,又是一层。两层功夫合起来,就叫做‘修辞立其诚’”。刘白羽同志是公认的当代散文大家之一。《长江三日》是他的名篇。把节选到高中课本中的《长江三峡》部分和刘白羽同志散文选中的原文加以比较,就更加可以看出作者和编者在“修辞立其诚”上的匠心。下面试图扼要地把《刘白羽散文选》(1978年1月北京第1版)原文,和高中课本第一册节选部分,作一粗略的比较。  相似文献   

12.
<正>【专题解释】通过本单元选文的研习,我们进一步理解了古人是怎样"修辞立其诚"的。本专题以"‘我’的职业选择"为话题,或小组交流,或调查访谈,或专业咨询,然后给友人写一封信,谈谈自己的高考科目、未来职业选择及理由,体现"修辞立其诚"的写作要求,做到以情动人、以理服人。这应该是高中生常规的作文训练之一。【预习任务】1.如何理解"修辞立其诚"?请概括梳理本单元选文"修辞立其诚"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3.
如何把抽象、笼统的“表达真情实感”等写作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写作教学步骤,让学生习得表达的基本立场,是写作教学的难题。教师可以借助语文教材确定写作学习目标,引导学生从交流视角认识写作活动,并通过结构化的写作任务使学生参与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促进其写作素养的建构。  相似文献   

14.
《周易》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重要的哲学文献,分《经》、《传》二部分。其中《易传》共有七种十篇,称为“十翼”,包括《彖》上下篇、《象》上下篇、《文言》、《系辞》上下篇、《说卦》、《序卦》、《杂卦》。《易传》大致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作者非止一人,当是孔子的门生及后学依据师说对《易经》所作的阐释,并用来宣传儒家的政治观  相似文献   

15.
唐代兴是我所熟悉的一位学者,他的每本著作,总体现出新的视域,给予读者一种充满活力的敏锐、一种发前人所未发之深思卓见。所以,读他的著作,总能唤醒一种激动,一种深刻意义上的思想的颖悟。面对其书其思,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真正的学术、真正的思想和智慧是怎样得来的?唐代兴的思想探索总是充满思的新意,总要向作者呈现不断拓展的智慧张力,这之于他到底是怎样形成的?最近读他的新著《生态理性哲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出版),似乎找到了答案,那就是古人所讲的“修辞立其诚”。  相似文献   

16.
孔子在《周易·文言传》中提出了"修辞立其诚",这一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思想观念对中国文章学、修辞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如果从教材编纂单位到教育教学机构,从写作教学者到写作个体都重视"修辞立其诚"这一写作学科纲领性的指导原则,重构写作理论、改变教学思路、整合课堂组织,应该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当代大学生写作中普遍存在的内容空洞,情感贫乏,语言浮夸等诸多写作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一部由语言、修辞学界郑子瑜、周振甫、胡裕树三位大师任顾问,郑子瑜、宗廷虎、陈光磊任正副主编的212万字的五卷本巨著《中国修辞学通史》(下称《通史》从编写到出版仅仅五年时间便问世了,它标志着修辞学在中国从繁荣走向成熟的历史阶段。对于这部巨著,竟以孔子老话“修辞立其诚’来管窥,似乎既不全面又分量不足,其实,这句正是巨著最主要特色之一。简评(通史)是离不开中国特点的。中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f[.Th~,*T-,汉民族传统优秀美德和深厚文化底蕴,在‘修辞”上体现得尤为突出。尽管历代人们对“修辞”的认识是在不断发…  相似文献   

18.
<正>古人说,修辞立其诚。也许,对文辞的修饰,会让人想到诚的反面。其实不然。因为先于我存在的语言规则和习惯,使我们总是在揣摩别人、模仿别人文字的过程中开始语言工具的使用,并通过修饰文辞、锤炼思想,慢慢找到表达自我的准确方式,做到所谓的词能达意。当我们能够娴熟运用语言时,语言之于我们的价值,也就产生了微妙的分化,有人用语言真诚地表达自己,也有人用语言熟练地掩盖自己。  相似文献   

19.
“修辞立其诚”如何客观解读,学界认识并不一致,综合各家说法,大致可以理解为“(更好地)修整(或修治)语辞(包括言语和文辞)以有效表达真意建立诚信”。“修辞立其诚”作为一种观点,在文学、哲学、辞章学、翻译学等诸多学科中得到进一步阐释,发生了内涵流变。作为汉语修辞学的重要学科命题,引发了系列讨论,如“修辞立其诚”是否为汉语修辞学的学科之源、“修辞”实践是否必须遵循“立诚”原则等。作为名言熟语,在言语实践中被广泛引用,以展示古文功底和文采,增强言语表现力和说服力,但大多仅就字面理解为写作之法或为人之道,这种修辞实践可看作“语言文字的一切可能性”的主观发挥和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分析“修辞立其诚”的语义入手 ,探讨中国早期修辞理论同古希腊修辞理论的差别 :求“诚”与“真”的修辞理论基点、内省和外向的修辞观、重体验和重技巧的修辞实践 ,以及造成这种差别的文化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