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体育化是人类精神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社会转型期给体育化带来的各种负面效应,我们必须把握体育化的内涵,深刻分析社会转型对体育化的影响,探讨建设多元化、先进体育化的新路子,从而促进体育化向更高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2.
试论生态文明及其与精神文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进行生态文明及其与精神文明的关系研究有其必要性。生态文明是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生态文明观进一步丰富了精神文明的内涵,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精神文明建设中进行生态文明观的教育,利用精神文明成果建设生成文明,必将促进整个社会的全面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师德作为社会道德的一部分,师德建设的目标、内容、方式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社会转型期,为高校师德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意在探索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的目标、内容、方式方法的特点,更好地发挥高校在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治国方针,法治又具有国家强制力,它能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方向保障。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依法治国相辅相成,互为促选社会主义建设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条化加强人们的法治意识,促进法制目标的实现。加快依法治国的步伐,尽快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文明进步,人民安居乐业。  相似文献   

5.
论社会转型期价值观的重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对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念变化的阐述,透过几种危害社会稳定的错误的价值观念的剖析,认为正确的价值现的重塑已是现时代迫切的课题.要求在全社会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从而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试论社会转型期体育生活方式的变革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社会转型是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的结果.在社会转型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发生明显的变化.笔者试图就我国社会转型对居民体育生活方式取向的影响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论举办奥运会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体育运动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既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又促进着社会文明的发展。现代奥林匹克主义的中心思想强调人的和谐发展,它与江泽民同志的“七·一”讲话精神、与北京市提出的奥运战略规划及与《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内容是完全一致的。我们通过举办奥运会,不仅要展现中国的魅力风采,推动中国进入健康和谐、道德有序、富强繁荣的文明社会;更要通过举办奥运会,促进中国的精神文明建设,真正体现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8.
要使精神文明建设紧紧围绕、结合和服务于物质文明建设 ,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法制化。这是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和教训所得出的结论 ,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 ,也是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内在要求。因此 ,我们要加强立法工作 ,确保精神文明建设有法可依 ;要加强法制教育 ,努力扩大民主渠道 ;实行依法治国 ,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法制化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加速期,体育事业生存与发展的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旧的体育体制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当前应从转变政府职能的角度,重新科学地认识举国体制的作用,并针对运动项目管理体制的改革加以探讨,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体育体制.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就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先后作过两个专门决议。两者一脉相通,具有诸多连续性和共同性。但因其各自产生的历史阶段不同,所以后者又是对前者的发展和完善。表现在:视野宽广,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形势、地位认识更深刻;抓住核心,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根本指针的地位更突出;重在纠软,反对软弱涣散的错误倾向旗帜更鲜明;面向新世纪,确立精神文明建设的奋斗目标和具体任务,方向更明确、操作更便利;关键在党,对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要求更高更严格。新决议的问世,是第三代领导集体领导现代化事业坚强有力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1.
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以保证农村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 ,应主要从以下 4个方面着手 :第一 ,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素质是基础 ;第二 ,提高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是核心 ;第三 ,落实好主渠道和载体是关键 ;第四 ,硬件投入是保障  相似文献   

12.
学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以精神文明建设为中心,利用各种载体,全面提高师生的精神文明水平和素质,可以推动和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到教书育人的双丰收。  相似文献   

13.
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要做到这些,关键在于进一步加经强社会主义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学校教师起着主导、教育引导、表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生态文明的核心观念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协调发展,本质在于处理好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即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的共存共荣与一体化发展。生态文明是对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积极扬弃,它不仅凸显了和谐社会的理论主题,而且为和谐社会的建构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并提供了有效的方法论指导。理性地分析和谐社会视阉下的生态文明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体育产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体育产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作用,提出:体育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必将推动绎济发展,加快社会主义物质明建设;体育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人权的完善,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明建设;作为社会总化的组成部分,体育产业的发展也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明建设;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产业,在促进人体健康的同时,也有利于人、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促进生态明建设。  相似文献   

16.
政治文明是人类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它与法治一脉相承、融为一体。政治文明的进步过程,就是法治的发展历程,而法治的不断跃进正是政治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法治可以克服人性的弱点,抑制权力之恶性,弘扬其善性,确立实现和保障人权的具体有效的程序和方法,所以说法治是政治文明发展的理性呼唤。在政治文明的建设过程中,政治主体的资格和地位需要法律确认;政治关系的协调也需要法律规范;法律可以也应当为政治行为提供基本的行为范式;政治制度是以法律形式表现出来的政治秩序;法治意识是政治文明的观念保障,因此笔者认为,法治是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的法治思想既继承了我国古代法治思想的优秀成果,又兼采西方近现代法治思想的精华,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法治思想。尤其是建国以来,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当代中国的法治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中国目前稳定高效的法治环境,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社会应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高度重视并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长期实践的必然结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是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生态文明建设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保护意识不强,缺乏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层次理解,有待完善的制度设计,急功近利的行为,是目前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生态文明建设应普及生态文明观念,提高生态道德素质,进一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发展循环经济,倡导绿色消费,创新生态文明建设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